路人随便转转 路人随便转转
关注数: 67 粉丝数: 55 发帖数: 5,807 关注贴吧数: 32
澳龙饲养经验 最近饲养澳龙的人开始增多,分享一下澳龙饲养经验. 1.澳龙苗的发色. 从10月入手第一批苗开始,分三批共入手20个以上3+苗。现在基本上都在8-10+左右。个别的2个最大的12+。基本上都发色完毕,现在总结一下规律。 3+呈天蓝色兰化苗得发色最为稳定。6+以后发色基本上都是呈现中蓝色。其中有2个因为喂食莫斯,呈蓝绿色。停止后2次脱壳回到天蓝色。浅蓝色兰化苗基本上属于原生初代苗居多。大部分为江浙成体虾直接繁殖的前2代。非近亲不断繁殖,品种退化不明显。发色基本上一致。 另外一批同窝苗属于近亲繁殖很多代,发色成体呈现多种颜色。在相同环境饲养下。颜色呈黄绿色、深蓝色、淡红色(类似胡萝卜颜色)、紫红色(身体类似珊瑚颜色)。值得一提的是相对天蓝色澳龙,返祖澳龙蓝色更深。淡红色比较常见,紫红色只出现了一只,仔细观察下主要是澳龙尾部红带颜色很深,整体红点发色很好,造成整体紫红色的感觉。我个人很喜欢这个颜色。 通过各种环境实验,得出的发色结论是酸碱度调节对澳龙体色改变效果不大。酸性会有利于体色朝绿色、黄色转变。给我感觉总体上是体色变淡。碱性会增强发色效果,体色会明显加深。但是主要体色由个体基因决定。酸碱度只能增强体色或者降低体色的强度。 另外对比底砂发现,底砂对幼虾的体色影响比亚成的大。7+以后的虾无论裸缸、黑工、黑金都起不到明显效果。 2。澳龙的混养。 如果想在澳龙缸里混养其它鱼类、虾类是可以的。但是建议从小混养。即4+以后开始投入其它物种。目前我的澳龙缸中包含安哥拉斯(孔雀)、白云金丝、黑壳、坦鲷(两线凤凰、天堂鸟、兰翅凤凰)、清道夫。基本上都属于和平相处。除了6+的2线为了跟澳龙抢虾窝有时候战斗一下基本上都相安无事。但是另外一个单养澳龙到7+的缸中扔下的鱼几乎全军覆灭。所以混养要及早。另外异型类不建议放高端品种,澳龙因为了护食,每天还是要去用钳子去捅清道夫的。 3。澳龙得群养。 澳龙得群养在3+到6+遵循的密度建议每30*30不超过4个。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基本上不会出现太激烈的战斗。需要注意的是公澳龙领地意识极为强。超过6+以后,公虾之间会经常战斗,所以每30*30的面积中尽量不要饲养2个公虾。 4。澳龙的尺寸。 澳龙生长的尺寸跟缸的尺寸关系很大。如果缸不够大,澳龙会自动延长脱壳周期,降低生长速度。如果想养出超过30+的澳龙建议缸体尺寸1.5米*0.5米。我有个朋友花了不到一年时间用2米缸养出了30+的大虾。同批中型缸的虾基本上只有18-20+ 5。澳龙得脱壳。 澳龙得脱壳其实很难观察到。与天空的准备期不同,澳龙从壳开缝到脱壳基本上不超过8小时,加上澳龙体色比较深,很难观察。基本上要靠观察其他方面的得特征来预测脱壳。 首先是食量明显减少,其次开始在缸的某一个角落翻底砂,这是个重要的特征,如果底砂薄的缸突然出现有一块区域全部玻璃都露出来,那就需要开始隔离。8-10的虾一般1-3天内就会脱壳。 6。澳龙的越狱。 澳龙的越狱欲望比天空要强烈的多。目前家中4次越狱都是澳龙干的,每次都是因为没有超过8小时被救回来。所以饲养澳龙要提高警惕。
澳龙饲养的部分经验. 最近饲养澳龙的人开始增多,分享一下澳龙饲养经验. 1.澳龙苗的发色. 从10月入手第一批苗开始,分三批共入手20个以上3+苗。现在基本上都在8-10+左右。个别的2个最大的12+。基本上都发色完毕,现在总结一下规律。 3+呈天蓝色兰化苗得发色最为稳定。6+以后发色基本上都是呈现中蓝色。其中有2个因为喂食莫斯,呈蓝绿色。停止后2次脱壳回到天蓝色。浅蓝色兰化苗基本上属于原生初代苗居多。大部分为江浙成体虾直接繁殖的前2代。非近亲不断繁殖,品种退化不明显。发色基本上一致。 另外一批同窝苗属于近亲繁殖很多代,发色成体呈现多种颜色。在相同环境饲养下。颜色呈黄绿色、深蓝色、淡红色(类似胡萝卜颜色)、紫红色(身体类似珊瑚颜色)。值得一提的是相对天蓝色澳龙,返祖澳龙蓝色更深。淡红色比较常见,紫红色只出现了一只,仔细观察下主要是澳龙尾部红带颜色很深,整体红点发色很好,造成整体紫红色的感觉。我个人很喜欢这个颜色。 通过各种环境实验,得出的发色结论是酸碱度调节对澳龙体色改变效果不大。酸性会有利于体色朝绿色、黄色转变。给我感觉总体上是体色变淡。碱性会增强发色效果,体色会明显加深。但是主要体色由个体基因决定。酸碱度只能增强体色或者降低体色的强度。 另外对比底砂发现,底砂对幼虾的体色影响比亚成的大。7+以后的虾无论裸缸、黑工、黑金都起不到明显效果。 2。澳龙的混养。 如果想在澳龙缸里混养其它鱼类、虾类是可以的。但是建议从小混养。即4+以后开始投入其它物种。目前我的澳龙缸中包含安哥拉斯(孔雀)、白云金丝、黑壳、坦鲷(两线凤凰、天堂鸟、兰翅凤凰)、清道夫。基本上都属于和平相处。除了6+的2线为了跟澳龙抢虾窝有时候战斗一下基本上都相安无事。但是另外一个单养澳龙到7+的缸中扔下的鱼几乎全军覆灭。所以混养要及早。另外异型类不建议放高端品种,澳龙因为了护食,每天还是要去用钳子去捅清道夫的。 3。澳龙得群养。 澳龙得群养在3+到6+遵循的密度建议每30*30不超过4个。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基本上不会出现太激烈的战斗。需要注意的是公澳龙领地意识极为强。超过6+以后,公虾之间会经常战斗,所以每30*30的面积中尽量不要饲养2个公虾。 4。澳龙的尺寸。 澳龙生长的尺寸跟缸的尺寸关系很大。如果缸不够大,澳龙会自动延长脱壳周期,降低生长速度。如果想养出超过30+的澳龙建议缸体尺寸1.5米*0.5米。我有个朋友花了不到一年时间用2米缸养出了30+的大虾。同批中型缸的虾基本上只有18-20+ 5。澳龙得脱壳。 澳龙得脱壳其实很难观察到。与天空的准备期不同,澳龙从壳开缝到脱壳基本上不超过8小时,加上澳龙体色比较深,很难观察。基本上要靠观察其他方面的得特征来预测脱壳。 首先是食量明显减少,其次开始在缸的某一个角落翻底砂,这是个重要的特征,如果底砂薄的缸突然出现有一块区域全部玻璃都露出来,那就需要开始隔离。8-10的虾一般1-3天内就会脱壳。 6。澳龙的越狱。 澳龙的越狱欲望比天空要强烈的多。目前家中4次越狱都是澳龙干的,每次都是因为没有超过8小时被救回来。所以饲养澳龙要提高警惕。
关于原生天空、兰化天空和人工天空的特点 前一段时间有幸与几位北京养虾时间很长的老虾友请教了一下关于天空的分类。大致总结了一下。 首先,原生天空属于最基础的品种,这个基本上没有争议。原生天空的特点在于会随着环境颜色、水质酸碱度经常变换颜色。基本上原生天空体内带有多种颜色基因。在这些基因中最强的显色基因应为砖红色也就是通常说的灰。灰色通常表现在偏碱性水中。其次就是蓝色,一般在弱酸性水中会显现出来。如果水性偏酸,并大量喂食水草,原生会变为绿色。在强碱性白色环境中饲养,体色会呈现粉红色。另外原生生命力极为顽强,尤其在体形达到3CM以后,基本上适应能力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三小强的水平。关于繁殖,原生天空也属于容易抱卵且不爱踢蛋的品种。除了第一窝虾偏少只能达到100左右的水平以外,在第二窝以后能逐渐提升到300左右。属于高产型鳌虾。 其次,兰化原生的由来基本上也大致有一个统一的意见,就是由原生提纯而来。基本提纯步骤大致是。从一整窝苗中挑选最蓝的留下来当种苗。同时需要从另外一窝没有血缘关系的苗中同样留下最蓝的当种苗。培育出来的下一代继续找不同血缘的蓝色原生交配。一般4-5代就能出现相对稳定的兰化品种。不过有两点需要注意。兰化并非一个极为稳定的基因,还是会随着水质酸碱度变化而改变颜色。所以并不是说饲养兰化即使水质很硬也能继续保持蓝色。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提纯过程中一定不要用近亲提纯。一般来说近亲4代左右会出现返祖,返祖最大的表现是体色开始暗淡,并且灰色的显色基因会成为最主要的显色基因。因此提纯最关键的是需要尽量避免用自己同窝的虾苗互相繁殖。 最后是人工天空。人工天空存在的争议比较大,历来有两种说法: 1。由蓝化提纯来的,并能稳定住体色,蓝色并不会根据水质酸碱度变化而变化。也不会随环境颜色变化而变化。 2。所谓人工天空其实是原生天空的一个亚种,就像粉红珊瑚是蓝月的一个亚种一样。从根本角度上讲就是两种虾。其体色就是品种特性决定的。 我个人更认同第二种说法。 人工天空的优缺点十分明显。优点是颜色稳定,不会随环境改变体色。缺点是不耐酸性水,造成人工天空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就是脱壳失败。所以人工天空养殖难度偏高。水质掌握很重要。水老、珊瑚骨数量不足、食物残渣过多、喂水草过多、钙摄入量不够都会造成脱壳难。尤其广东等水质偏软的地区尤其要注意。人工天空另外一个缺点就是繁殖困难。很容易造成踢蛋。据繁殖成功过人工天空的虾友讲,人工本身抱蛋量就相对低,最多也就能抱200左右,要比原生、兰化少一半。而且如果受到惊吓、水质变化、温度波动都可能全踢。即使不全踢,人工也会在保蛋过程中逐渐踢蛋。每天都会逐渐减少一部分卵,最后真正能下身的十分少。这位虾友的纪录是大约一窝50个。所以人工的繁殖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通过上述,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饲养经验来选择饲养品种。 原生、兰化都属于最好养的品种。水质偏酸、偏碱都没问题。繁殖容易。不过体色不好控制。即使兰化如果控制不好一样会变色。不会变色的兰化没有。只有容易变色和不容易变色的区别。 我推荐入门级先从兰化养起,首先不容易死虾,另外可以根据虾的体色来熟悉掌握对水质酸碱度的控制。也可以很容易的体会到繁殖的乐趣。 当对水酸碱度控制觉得得心应手以后我推荐饲养原生天空。可以体验把自己的虾按照自己的意愿养成不同的颜色的乐趣。一只虾如果控制得当,可以转化至少3种以上的颜色。每次脱壳都能看到成果。在3-10的过程中最容易。超过10就不建议再人为改变水质。 人工不推荐入门饲养。因为人工对水质要求很高。建议有一定经验能把水酸碱度控制在7.7-8区间来饲养。并需要定期补钙。另外繁殖成功率很低,当然可以作为一次挑战。
今天从新说明一遍昨天的事情 关于昨天发的帖子有些人看不明白,今天从新说一下。 昨天的事情不是单一出现的偶然事件,这种事情已经积累很长时间了。 最早发现这种事情苗头是因为鳌虾达人发贴子说160买了一对巨手,还说那是个朋友价。由此我发现好多朋友并不清楚这种虾的来源及价格。鉴于这类成体虾很难养活,进出价差太高,只不是商家最大化利润的工具,我就想发贴提醒一下。不过一是怕揭底伤了商家,二是再说也没看到吧内有商家兜售这类虾,就没说太多。过了没过多久就看到圈圈开始展示到了100多个胶囊成体。吧里有不少人同时也看观赏虾论坛,这些套路想必很多人也知道,这就是商家兜售的办法,先给你们看这种虾,你们看着好不?同时表明我有,想要就来买。那照片有心人翻翻就行,那就是批发来的成品虾,都已经分盒准备卖了。我实在忍不住,就发贴侧面拦了,直接就把这种虾的情况发贴说了,圈圈赶紧改口不是广东虾。看他是老人,我打算给他留面子,顺水推舟就没往下说,这事就算告一段落。没想到过两天丁丁又开始兜售同样来路的狼虾。这次基本上没留什么面子,干脆发贴说明这种虾的来龙去脉给大家看看,省得上当。紧接着人工苗脱色,话说回来那么多买乔乔苗的人,谁的到家脱色了?真拿人当傻子蒙呢。。。这事过去没两天圈圈开始兜售白玉苗子,不知道大家都多少钱买的,我也没太管,不久好多人的苗子都变色了。菊花看不下去直接发贴子告诉大家白玉苗子怎么来的。后来一大连哥们干脆就告诉大家怎么培养白化天空,这是真朋友。直到前天晚上,我才听说嗖姑娘花了260买了对巨手,现在TB上一对巨手才多少钱?我也问了嗖姑娘怎么不事先问问大家,人说了,问了,找我跟菊花都没在,好多人推荐去圈圈家买,可靠,出于信任就买得他的虾。回来发现被坑了。我昨天实在忍不了了,好多推荐圈圈家的人没责任,有的是没被骗,有的是不懂行,有的是让人忽悠的觉得那是个朋友。要再不发贴说说这事还得有无数个人被坑呢。昨天的帖子就在那呢,愿意看得自己去看,一个虾从5+到7都没个准谱,人嗖姑娘回家仔细量了,9,9的巨手不是老虾是毛呀?给我东拉西扯耍着无赖。 这事由来已久了,昨天算是忍不了了,我要不懂我跟大家一起看个热闹就言语了。这年都都不愿意得罪人,这次发贴就是不想好多人再受坑了。 最后再说一遍,这里是玩虾人,爱虾人的贴吧,是给大家交流养虾经验,分享养虾心得的地方。不是给商人坑新手赚钱的贴吧,爱去哪坑去哪坑,别一口一个朋友的喊着,刀磨得快快的,来一个砍一个。。。
谁能告诉爷为毛1对巨手能卖260 我说昨天菊花不淡定了呢。。。 居然有人能卖给吧友一对巨手260。。。 我就问什么样的巨手能值260。。。 人家孩子老实,吃了亏,上了当没贴出帖子说这事,我也昨天晚上才听说。。。我本来还说这个岁数闲事能不管不管了,可这也玩的忒特么过了。。。看照片就能知道这是对出虾出废了的老虾了,拿回家就算是帮虾养老送终了。。。 前两天为毛发个帖子提醒大家,为毛都跟你们说了谁家的虾能拿。。。还真有跟贴抬杠的,跟着挺商家的。。。你买的虾对么?多少明眼人都旁敲侧击地说了。。。长点心吧。。。 我还跟人家孩子说,下次你买之前问问大家谁的能买,人孩子说了,这家好多人推荐呢。。。我就太阳了。。。这些推荐人里几个是买虾买对了的。自己的虾对不对都不知道呢,就先别推荐给人家好么。。。就算是菊花拿虾,事先吃不准还得找人打听打听呢。。。 这次打击面有点大,以前显摆虾的不见得你的虾买得就对,是因为你买虾的价格还能接受,买错了也没多大亏,非死乞白咧给你说明白了,你也不痛快。。。我也得罪人。。。旁敲侧击的来两句就算了。。。 据说也不是这一个老实孩子上了当了。。。还有人呢。。。 两次为这事发帖子了,每次都留着脸呢。。。好意思问我为啥推荐人家的虾。。。今天爷就跟你说,人家的虾不照光也特么不脱色。。。都脱色脱的快成白板了,还好意思纯人工呢。。。 对这样的商家爷就四个字: 药店碧莲
关于虾的发色总结了点经验。 首先,因为只用兰化、澳龙、龙纹在实践,所以不一定很准确。只是一个思路供大家参考。 首先通过蓝化天空大致说明一下。 根据最近一段时间的分组饲养。现在对于鳌虾发色有了点初步经验。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的兰化虾数量最多,就以兰化试验的最彻底。 一组黑工+碱性水,脱壳3次,4只虾情况:2只颜色变为原生天空灰色,2只蓝色,带灰色。 二组无底砂+碱性水,脱壳3次,2只,全部原生色。 三组裸缸+酸性水,脱壳2次,2只,从原生色回到蓝色。 龙纹因为就2只,所以酸碱都试验了一下,以两次脱壳为一个试验周期。 目前酸性变绿,碱性变蓝。 澳龙入手时间太短,还没有普遍脱壳,所以上无结果。 所以得到的下列结论 首先,水质的酸碱度对虾的发色影响最大,底砂色有影响,但不是最大的。 其次,从目前看得结果,碱性水会让虾颜色偏向祖先色。也就是返祖色。酸性水会让虾发隐性色。因此猜测原生天空的隐性色基因比较丰富。蓝色的最多,也会有黑色、白色甚至粉色,只是比较少见。而且即使有了隐性色基因的虾因为不在酸性水质中饲养,所以可能就被埋没了。。。 PS:我一直有个猜想,黑色的有可能通过不断增强水的碱性,最终会获得,但是终归下不去手,不愿用虾的生命冒险,所以也只能是个猜想。 最后给大家的结论是,如果你对你饲养的天空、澳龙、龙纹甚至胶囊颜色不太满意,你可以尝试用改变酸碱度的办法来做一些调整,但是切记,如果你正常饲养都不能保证存活,尽量就别尝试了。因为终归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我这样强大的邻居作为后盾。。。 给大家的建议是,碱性水就用纯新放置一天的自来水就行。酸水的办法比如喂水果,扔点胡萝卜末,加沉木==切记要勤换水,微量加,如果虾没了,什么颜色都是瞎掰了。。。 另外不建议长时间让水过酸过碱,只要颜色恢复到正常,就要把酸碱度调整回弱碱,不然脱壳失败的概率可能就会很大。 当然大家也可以通过自己虾的颜色来分辨自己的水质是否偏酸,还是偏碱。也能了解到自己饲养的品种原生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关于最近频繁死虾的一点个人看法 鉴于最近死虾频繁的情况,说说一点我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对,仅供参考。 首先,如果水温超过28度请开始密切观察虾的活动状态。如果发现打蔫,不爱动,躲在窝里,进食少的情况出现,就是个危险的征兆,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关于造成虾病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是由于水温提高,食物残渣腐败,细菌滋生造成的。 我这批一共6个龙纹苗,目前除了从缸中捞出来单独隔离饲养的2个还在,其余4个已经阵亡。对比两种饲养条件,我总结了以下几点高温注意事项。 1。温度高了,要少喂。 幸存的虾都是每天早上投喂1次,新鲜速冻红虫6-8根。晚上5点左右基本上吃完了。相对缸中因为有15个左右黑壳,2个孔雀(今天就剩下一个了)我投喂的比较多。虽然也基本上下午5点前能吃完,但是残渣很多。对水质影响很大。 2。缸中最好少放其它活体。 幸存的虾都是单独隔离,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抢食的,能清楚知道虾的进食情况。在缸中因为黑壳和孔雀抢食,很难弄清虾的食欲如何。投少了虾吃不饱,投多了肯定浑水。 3。要坚持换水,别太迷信硝化菌能解决一切。 硝化菌固然重要,但是有两点问题也不能忽视。第一,硝化菌虽然能分解缸中的有害物质,但不能拿硝化菌当过滤用。如果想单纯依靠硝化菌净化水质是不现实的。少喂,强大的过滤才是根本。如果缸体小,宁可相信换水,也别指望硝化菌。我现在还幸存的2只都是每天2次换水,每次1/3自来水直接换。第二,硝化菌本身耗氧,在夏天高水温的情况下,水体本身含氧量就很低,如果不能连续开氧泵(缸中活体多的情况下),换水的增养效果就是很必要的。 如果出现打蔫、白肉病症状我个人的经验如下(发现了2个,目前都还幸存,也是唯一的幸存): 3+以下要注意观察虾腹部肌肉,如果开始变成乳白色,虾走路无力,6条腹足无力支撑身体,虾呈趴下状,不爱进食。大虾就看脑袋后面像脱壳一样的状态就可以确定是白肉病了。 发现这些情况请跟脱壳、发情、抱卵等情况区分。如果不是以上三种就要立刻救了。 我的方法就是用单独容器饲养。请勿用隔离盒,因为如果用隔离盒,虾仍然无法摆脱致病水质。容器水构成为缸中老水1/2,自来水1/2,24小时不喂食。容器不用大,小号整理箱,乐扣饭盒都行,原则上虾无法越狱就可以了。每12小时加入1/3新自来水,然后从容器中倒出1/3水,我基本上保持水面高度在6-10CM。1天以后如果虾症状缓解,可适量喂食,我是每天4-6根红虫。这个投喂量供大家参考。 以上方法供大家参考,毕竟频繁换水不符合标准的养虾方法,但我也是死马当活马医总结出来的。其中目前幸存最大的我今天量了一下,基本上3+快到4了。当初闯缸的第一个英雄。我最爱这只了。。。发病后从缸里捞出来的时候四脚朝天都挺了。。。我媳妇摸了一下说这么小壳挺硬的,我也摸了一把,它的腹足动了一下,我赶紧用自来水兑在一个用2升可乐桶做的小碗里,把它放进去,本以为一宿之后死透了就能扔了,没想到仰面朝天了3天,天天腿动。。。我每天换2次自来水,每次1/2。第4天翻身了。。。5天后吃食。。。现在基本上正常了,就是还没脱壳。如果脱壳成功就算是奇迹了。。。我很盼着它能健康长大。另附一个幸存者在缸中脱壳后一直很弱,后来看着不对劲赶紧捞出来,按照同样方法,也挽救成功了。感觉它本身体质弱,原来最小的一个。现在每天4根红虫,继续在可乐瓶病房观察中。。。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