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迦具土 火神迦具土
关注数: 32 粉丝数: 2,912 发帖数: 108,524 关注贴吧数: 44
【TNABO】流浪地球2,要走向国际市场还比较难 流球2虽然特效距离好莱坞顶级水准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和许多全球卖座的大片相比,流球2的整体质量和观感已经占据了上风。 比如去年全球票房前十的奇异2,侏罗纪3.雷神4.这些电影真是除了ip和特效,一无是处的模板化渣作,观影体验如坐针毡如鲠在喉,这种电影看多了,真的会让人对好莱坞大片越来越失望,甚至是特效强到爆炸的阿凡达2,看完也只能赞一句,特效真好!完了。 而流球2,虽然缺点也很多,也有不少刻意的,套路化的内容,但它真的不无聊啊。长达三个多小时的电影,不但不会让人觉得冗长,反而有种拍的太赶太急太简略的感觉。也许它不如成熟商业片那么工整,叙事略显杂乱,但流球2也没有老派商业片的暮气沉沉。 那既然观感上流球更棒,为什么我却依然不看好它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呢?简单点说,就是因为它太有中国味了。 或许很多人要开喷,凭啥美国味的大片就能卖座,中国味的就不行呢。原因也很简单,观影习惯和价值观认同。 众所周知,美国大片一直是个人英雄主义为主,近百年的时间,全球观众也习惯了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的套路(这些年又加入了伐木累套路,本质上还是个人英雄),流球2虽然也讲个人英雄主义,也讲伐木累,但更讲集体英雄主义和国家荣誉感,历史责任感。这是明显区别于美国大片的价值观。这些东西我们中国人看着顺理成章热泪盈眶,但非大陆人看的话,就可能不适应。严重的,还会被批评有mc倾向呢。 或许有人会说,老外不爱看就不爱看呗,我们自己爱看不就得了。问题是,中国市场虽然很大,但中国大片要继续做大做强,只依靠大陆市场是有上限的,票房的上限最终会制约电影制作成本的上限,只有想办法冲进国际市场,才能真正和好莱坞大片掰手腕,现在,我们能拿出高质量的大片了,剩下的,就是怎么去突破,去国际市场上分一杯羹。
【TNABO】阿凡达2.除了特效不知道该怎么誇的电影 本来是买了首映的票,结果纠结阳没阳的拖到了现在,如今杨康了就去补一下,买的是太阳宫两百多一张的激光imax,观影硬件基本是拉满了。 因为观影前已经有了各路影评的心理准备,所以看之前心里预期是不高的,并不存在高预期带来的心理落差。 然而即使在buff叠满的情况下,观影后依然是比较失望的。 特效不用多说,超英电影和阿凡达2比起来都是动画和真人的区别。卡神的美学和动作场面也依然保持了非常高的水准。在一个好的条件下视听享受毋庸置疑,但我的观点始终是,再好的特效也是为剧情服务的,如果剧本经不起推敲,那么再好的技术呈现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被很多人诟病的第二幕其实在我看来还好,海洋生活放大了阿凡达2的特效优势,老二这条故事线也中规中矩,并不让人厌烦,出问题的是除了老二以外的几乎所有故事细节都经不起推敲且缺乏新意,实在令人遗憾。 其实说起来,卡神的电影,大多数故事剧情都是比较简单明快的,并不像老雷诺兰那样玩伏笔玩烧脑路线,也不像老斯那样十八般武艺样样皆通,卡神就是一条道把商业性娱乐性做到极致,把明快的故事讲到极致,卡神的电影套路看似简单,却总能在给人极致视听享受的同时打动人心,让人产生共情,所以卡神的电影不乏名垂影史的名场面,比如终结者的告别,大船的生死离别等等。这就是卡神一直以来的魔法。只不过这一次,阿凡达2没有带给我这种感受,我甚至在第三幕后半段希望电影赶快结束,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按理说,老大死亡这场戏应该是电影的一个情感高潮,如果是过去卡神的电影,这一幕一定会很感人,可这部电影,在情感上完全打动不到我。我认为这不只是人物塑造的失败,更是电影整体叙事逻辑出的问题。 这部电影,如今也到放映的中后期了,经历了前期唱衰,中后期后劲反弹等等曲折,我现在给出差评应该也不算跟风了吧,其实我和大多数影迷一样热爱詹姆斯卡梅隆和他的电影,但对于阿凡达2,我不能双标的认为它是部出色的电影,希望之后的续集能有所改观。 其实能吐槽的有太多太多,说不过来索性不说了,b站上有几个激烈的吐槽其实说的挺到位了,就是带了情绪让人觉得不太客观。反而是大聪的批评不痛不痒没说到点子上。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