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jts1 lxjts1
关注数: 121 粉丝数: 486 发帖数: 16,891 关注贴吧数: 77
再次重温三体,又产生个疑惑,个人一点分析 超膜广播要求小宇宙归还剩余质量,但这些质量再多能比得上一个银河系的质量?你发一个超膜广播所损失的质量岂不是更多? 来算一下。 文中提到,在三体人创造的数百个宇宙中,647号是最小的那一类。根据28定理,最小的那一类一般是比较大众化的,那么,文中提到647号的质量约为50万吨,可以假设三体人数百个小宇宙平均质量为1000万吨,不算少了吧!假设创造了900个小宇宙,那才90亿吨; 超膜共向157万个文明发出了广播信息,鉴于三体人在银河纪元就可以创造小宇宙,这之前早已有更多的超级文明,那么假设共有10亿个文明创造了小宇宙; 而我们不知道三体人创造的小宇宙的数量算多还是算少,假设它是算少的,还是28定理,可以假设10亿个文明平均每个文明创造了1万个小宇宙。 那么,这些文明夺走的质量,就是10亿(文明总数)x1万(每个文明创造的小宇宙数)x1000万(平均每个小宇宙的质量)=10^9x10^4x10^7=10^20吨,这是多少?这个数连太阳质量的1000万分之一都不到! 就算有100亿个文明,1000亿个文明分别创造了10万个小宇宙,100万个小宇宙,每个小宇宙的质量平均是1亿吨,10亿吨,那又怎样?还是刚刚达到太阳的十分之一!想要超过银河系质量的数量级(10^38吨,还仅仅是可见物质),就得需要1000万亿个文明分别创造1亿个小宇宙,平均每个小宇宙质量达到1000万亿吨! 所以我觉得,超膜广播所消耗的能量本身才是大头。 回归运动的执行者们应该是清楚这一点的。但是为什么还是要求小宇宙向大宇宙归还质量? 个人猜想,是阴谋。其目的仍然是“做好清理”,因为,小宇宙的时间与大宇宙独立,既然可以相对大宇宙变慢(云天明的小宇宙),也就可以相对大宇宙变快。读过何宏伟《西麦农场》就知道,小宇宙的时间流逝如果远快于大宇宙,带来的后果就是小宇宙的科技发展远快于大宇宙,这对大宇宙的文明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能够转化一个银河系为纯能的广播者更清楚这一点,它们发出广播的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防止大宇宙的无限扩张,而且,我看不出大宇宙无限膨胀对它们能带来什么坏处(疏散只是大尺度的,小尺度的物质还是靠万有引力主宰,比如星系),更看不出大宇宙转为收缩并引发下一轮大爆炸会给它们带来什么好处。 它们这么做,根本就是清理基因在起作用。以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引诱小宇宙中的文明回到大宇宙,然后它们会怎么做就不用说了。所以我认为,关一帆一行三人,回到大宇宙后的处境,非常堪忧!
弱弱地发一贴...我的猜想,求批判 距离太阳3.5亿公里,与黄道面垂直的方向上,悬浮着一个巨型悬架,它的核心拥有一个正八面体的外形,每一个角都拥有一条延伸向太空的轨道。 时值当前,人类的前沿科技刚刚可以比较随意地将宏观小质量物体加速到十分之一光速。但每一次这样的加速仍会耗去巨大的社会资源,所以每次实验都被用在了针尖上。这个正八面体,就是为了验证这些针尖之一而建造的。 这个针尖是:找出宇宙中相对99%的物质都静止的点的方向。 以气球模型来类比三维宇宙的话,这个实验命题本身是伪的:在二维宇宙中,气球上每一个点相对其它点都不是静止的,所以没有理由会认为三维宇宙的膜上可以找到一个能绝对静止的点。所以这个实验另有一项任务:验证气球模型本身。 它基于这样的理论:在狭义相对论以及大量证实它的事实中,高速运动的物体时间流逝会变慢。它的模型是赛车,即一辆赛车的速度恒定时,它向不同方向奔跑时会在平面的两个维度上产生不同的速度分量。以此类比,假设一个物体拥有绝对静止的状态,那么它在当前宇宙的第四维——时间维——中是以光速前进的;一旦它开始运动,则其在时间维中的速度便有一部分被分散到了空间维上,那么它在时间维中的速度就会变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时间流逝变慢。所以当一个物体的空间速度极端接近光速的时候,它的时间流逝也就极端趋近于0。 问题是,人类所在的地球在围绕太阳运动,太阳在围绕银河系中心运动,银河系在围绕本星系群运动,本星系群又在以M87为中心的本超星系团外围游荡,而整个本超星系团又在整个宇宙中奔流不息。如果说这样获得的一个速度已经是从物质的时间维中分流出来的一部分的话,那么有没有这样一个点,它相对整个宇宙的坐标系是静止的,进而使得它在时间中的流逝为光速呢? 换句话说,星系的运动使得地球的运动速度不为0,也就是说地球的时间流逝已经是变慢了的。现在的问题是:找出比宇宙中时间流逝最快的那一个点。 至少,找到这个点的方向。 所以,这个正八面体被建造用来发射8个飞往不同方向的小时钟,每一个时钟都被事先精确校准,他们将被加速到光速的十分之一,飞行足够长的时间后停下来。有完善的机制确保发射后每一个时间断面它们的速率都是相同的。通过计算不同方向的时钟的计时差异,便可以推算出时间流逝最快的方向,这个方向理应便是寻找中的“恒点”。 但是,如果得到的8个数据是相同的,或者计算它们会得出多个极大值,则证明气球模型是正确的——绝对静止的“恒点”位于现有宇宙的四个维度之外,这个宇宙不过是五个或更多个维度上的一片薄膜而已。这片薄膜在其中的四个维度上以光速扩散,其上的物质在这四个维度之内便无法超过光速。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