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_yip like_yip
关注数: 1 粉丝数: 48 发帖数: 221 关注贴吧数: 2
歌者or歌手          跟了我两年半的5300,现如今已是残破不堪、满身尘埃,可它的其它的功能还一切如常,这让我很舍不得换。因此,今天特地为它换了个外壳,配了个蓝牙耳机,拿在手上,就跟新的一样。外貌不管如何改变,但本质一点儿也不会动摇,那是我最肯定的。对人如此,对物如此,对音乐亦如此。          在乐库里淘歌,今晚让蓝牙好好派上用场。突然发现张敬轩最近出了新专辑,可我真一点儿也不愿意去听,我觉得他变了,变得很彻底。我很纳闷,难道所有东西经过商业包装后,就变了味儿了?从当初到现在,我一直觉得张敬轩早期的歌特别好听,《MY WAY》、《我的宝贝》、《春天》、《公园前》……我还记得当初听《我的宝贝》时,觉得中奏怎么那好听;刚出《公园前》这首歌时,听羊城交通电台的首播,听到广州的地名,倍感亲切,相信播这首歌的DJ路雯雯也会和我一样。           说良心话,我真觉得他唱歌很不错,翻唱林忆莲、邓丽君的歌我也特别喜欢,这么多版本的《一帘幽梦》和《在水一方》我觉得他唱得最好。可是回头看看他从《笑忘书》过后的每张专辑,缺少的是内涵,多余的是商业化。本可成为歌者,却因商业包装而沦为歌手,可悲,可悲。           完美坚持,是我的QQ昵称,我觉得这是生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品质,正如李健所说,有些人今天尝试这个风格,明天尝试那个风格,到头来什么也不是。做音乐是这样,我们做人,不也是这样吗?朝思暮想,却没有朝自己的目标前进,总在原地打转,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李健加盟金牌大风后的担忧(申请加精) 窗外风雨交加,狂风所到之处,卷起杂物乱飞,其燥音使人不能入眠。           思绪仍停留在9月13日的音乐会,虽然如此近距离地看到自己欣赏的歌者,但总觉得有些许遗憾。前些天看过《完美坚持》演唱会的DVD后,让我很有亲临李健音乐会的冲动,恰逢飞扬971举办如此一场音乐会,机会不容错过,拿到票时忍不住要与贴友分享。近两个小时的音乐会过后,却感到了失望,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而是一个类似访谈节目并且商业味很浓的节目。刚开场时,主持人说到节目只有一小时时,估计场内许多朋友都会像我一样想,一小时未免太短了,因为我知道很多朋友是从广州、东莞、珠海等地特地赶来。可真真没想到的是,访谈和互动的环节都占了音乐会内容的一半。           我不是纯粹的健迷,更不是追星族,李健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他的歌是有生命的,让人感到温暖,并且他给人一种低调、不造作的印象。而某些没有实力,完全靠商业包装成名而吸引一大群粉丝的明星们,是没有办法与李健相提并论的。           经过这次音乐会,我对李健存在一份担忧,他加盟金牌大风后,商业活动频繁,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作为嘉宾为许巍全国巡演献唱,这对提高李健的知名度有很大的帮助。自己欣赏的歌手让更多人喜欢,这是愿意看到的,但是过分的商业包装,往往会让艺人失去原来的风格,进入人是红了,可是丢失本质的怪圈。           举个例子,张敬轩以前是我很喜欢的歌手,我们广东本土打造,给人一种亲切的大哥哥的印象,成名作《MY WAY》、《断点》、《期待》饱受欢迎,曾一度被称之为最有潜力的唱作歌手。成名之前,在佛山电台做DJ,创作了《透露》、《太远》等歌曲,在广东得了多个大奖。由于形象阳光、健康,讲述他的成长过程的励志歌曲《MY WAY》编入了中小学音乐课教材。           后来被环球公司相中,将工作重心移到香港,重新包装,发行了《孤单公园》、《A.M./P.M.》等专辑。但是从个人第四张专辑《笑忘书》开始,有很多歌曲都不是自己创作的,都是公司为其量身打造。并把户籍迁至香港,随之参与公司安排的各种商业活动,并与香港歌手王菀之一度传出绯闻,但我估计绯闻的事是公司安排的。就这样,成为了一位纯粹的偶像歌手,后来所发行的专辑中,自己创作的歌曲少之又少。直到去年,在红馆开办了自己的个人演唱会,红是红了,可是当初大哥哥的形象已不复存在,而我都已经不听他唱的新歌了。           说回李健,我真的很担心商业包装会让其失去本质,商业包装是把双刃剑,能把一个人捧红,也能把一个人易容。希望我的把心是多余的吧。听着水木的《天使街》写下这些文字,但愿李健永远是我们喜欢的低调且不造作的李健。                                                                                                                                                                          9月15日凌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