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_is_mine Rem_is_mine
关注数: 61 粉丝数: 530 发帖数: 6,975 关注贴吧数: 16
关于核战避难所吧和布布子 小布也很累呢,冲浪之余回到现实,才惊觉小布其实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人……确实说的很对,布布子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每个人都回复……那应该很累,但也可能是布布子作为吧主能被那么多人喜欢的原因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在无限的时间长河里,人要过好自己的一生,坚定而渺小,布布子应该很纠结吧,一边是贴吧一边是自己的现实生活。虽然本层都在吐槽,满眼都退意的萌生,但是我觉得其实是全篇的坚持下来,因为每一次贴吧遇到危机,布布子都没有离开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或许对于布布子来说也有特殊的含义,可能你也爱着这个地方吧,可能在繁忙的吧务工作之余,看着充满爱和和谐的杰作,也会呼地一下长叹一口气吧…… 网络不是现实,在网上做的很多,对现实生活的反哺可能只有很少,这么多的人涌入,对于布布子来说可能会有喜悦,但现在更多应该是压力。布布子,你确实是时候退出了,现在一切都还算岁月静好,你还有你的生活,贴吧也有自己的路要走下去,贴吧不就是这样吗?一群志趣相同的人走在一起,在一个吧聊天,吹水,即使路过也可以加三,实际上的包容性远超其他平台,吧友们总是很快就能站在一起,熟络起来;当然这也意味着这种远离现实的美好也会断得比现实中的一些东西轻易,但是贴吧的包容性就在此,允许来,当然也允许走,当你在回到贴吧的时候,吧友们还是那个样子,很快熟络起来,不熟的路过也会加三……这就是百度贴吧呀,这就是这个地方一直以来,以后也会是的样子
大一新生说些心里话 今天和一位学长在吧里面发生一些矛盾,在这里我想说两句。我知道我是大一的,学龄上不如你们这些学长。专业还是生物,更是路边一条,但是毕竟大家都是同龄人,我认为最起码的交流礼仪不应该随着学龄不同专业不同而改变。我中午发了一条吐槽军训强度略大的帖子,当然吧里面也有很多同学说这个事,我并没有说争议性的内容,也没有辱骂学校。我帖子下面各位学长同学都在各位礼貌互动。但是晚上这位学长挂着小号发帖攻击,张口闭口高贵新生,说我受不了可以免训不用在贴吧里面叫。我觉得咱们吧吧规写的很清楚了,我吧龄1.3年,全情投入在农大吧,也是10级黄牌 m,说我水b的我知道你们在开玩笑,但是我真心热爱这所学校,我觉得我们吧不能这样随便攻击别人。我知道绝大多数学长都是很优秀很友善的,你们每一位学长的帖子我全看过,你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为我了解农大开了一扇窗。我知道你应该是反串,我在你帖子里面骂了你四句,还有一句没骂出来你就删帖跑路了。你的帖子里面大多数人表示了不满,但是我作为当事人反应最激烈,出言不逊是我的问题,我也违反了吧规,在这里向你真诚的道歉。但是我想说我们吧里面无论是水贴还是搬烂活,一般都有参考文献之类,你什么都没有单纯攻击我当然认为你在挂我,你我萍水相逢,我知道你应该是大二学长,纵使我知道你的大号是哪个,你发的一些言论,整的一些烂活都攻击性较强,在另一位大一新生的帖子里面也看到你的大号攻击说退学之类言论。我并不能对应你现实中的身份,你我素不相识,通过农大吧这个平台和你结缘,我不想和你结下矛盾,在这里再次向你道歉,我为我对你出言不逊负责,如果你愿意那么这件事到此结束。我真心希望农大吧能越来越好,各位学长营造的幽默风趣的吧内环境不能被一些异样的声音破坏。也希望你能约束好自己的言行,发帖时不要故意挑起争端,攻击他人。最后向吧主,各位小吧主,各位吧友诚挚的道歉和衷心感谢,为我占用吧内空间道歉,感谢各位吧友共同营造出包容互助的吧内环境,谢谢。【图片】
没有人觉得,福农新生的到来真的很冒犯么? 我觉得福农新生的入学真的很冒犯。这是我站在一个老生的情感角度做出的判断。但我并没有反对新生入学,或者批评学校迎接新生的意思。如有冒犯,我先行致歉。如果你能接受我的观点,或者接受我的道歉,那再接着往下看吧。 新生入学对于我来说就是,你一觉醒来,一群人闯进了你的南校区,在你每天行走的路线四处转悠着,点评着巨构楼的宏伟,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要去老综还是新综吃饭。我真的很不适。而且这个“家”是欢迎他们来的,家里的“摆设”早就大大调整了。通往教学楼的路边挂上了迎新横幅,教育超市里挤满了采购生活用品的家长和新生。肯定有人会想说,不会吧,不会吧,你不会真把西电当成你家了吧?福农肯定不是我家。但我在南校区的生活肯定是我的生活。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当然,我也不想准备哈),一大群人嘻嘻哈哈,吵吵闹闹地穿过我平静的生活。我被迫要调整自己的作息,比如得提前半小时出门才能在教室找到习惯坐的位置,来适应他们的到来。这真的让我感觉到被冒犯了。有谁尊重一下我早已习惯了的校园生活呢?希望学弟学妹们在福农的入学生活一切顺利呀!(无阴阳,无阴阳,无阴阳,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参考文献: [lbk]1[rbk] 小狗会去看世界. 没有人觉得,新生的到来真的很冒犯么? [lbk]J[rbk] rednote, 2025, 08(30) [lbk]2[rbk] 知白. 没有人觉得,南大新生的到来真的很冒犯么? [lbk]J[rbk] rednote, 2025, 08(31)
12345 你是武汉大学的一名男学生,一天,你在图书馆看到一个女生把手放在下面,时不时动一下,你的选择会是? 1、选择立刻离开图书馆(结果:解锁结局《你没做你为什么要跑?》: 那名女生很疑惑,她不明白为什么好端端一个男生要跑,于是调取监控,发现你在逃离之前一直盯着她,于是怀疑你对她进行偷拍以及隔空性骚扰等行为,并曝光到网上) 2、上前礼貌询问她是否需要帮助/身体不舒服(结果:解锁结局《男性凝视下的“善意”就是冒犯》:你刚开口,女生立刻弹开并尖叫,称你未经允许靠近并试图肢体接触,周围人纷纷侧目。她哭诉你借着“关心”实施骚扰,校园号发文《警惕以善意包装的性别暴力》,评论区全是“蝻的就是会装”“离女生远点就是最好的尊重”) 3、拿出手机对着她拍摄取证(结果:解锁结局《男性偷拍成性的铁证》:女生发现后立刻报警,称你恶意拍摄隐私部位。尽管你辩解是为了自证清白,但警方表示“女生在公共场合的任何动作都受保护,男性拍摄即构成侵权”,学校给予你记过处分,公示栏标题为《严惩校园偷拍行为,守护女生安全》) 4、假装没看见,继续低头看书(结果:解锁结局《对女性困境的冷漠纵容者》:女生事后称自己当时身体不适,试图缓解疼痛,而你作为在场男性全程漠视,被指控“对女性痛苦视若无睹,是系统性压迫的帮凶”。校园论坛热帖《当女性在公共场合挣扎时,旁边的男的在干吗?》将你打码照片挂出,评论:“果然指望田力共情不如指望母猪上树”) 5、小声提醒她“公共场合请注意行为”(结果:解锁结局《男性规训欲背后的权力霸凌》:女生立刻反驳“我动自己的手关你什么事?”,随后在朋友圈发文《在图书馆被陌生男性教训“要注意行为”,是谁给了**评判女性的权力?》,配图你的侧脸照。辅导员找你谈话:“要尊重女性在公共空间的自由,避免用审视姿态引发不适”) 6、转身告诉图书馆管理员(结果:解锁结局《借权力机构打压女性的加害者》:管理员过来询问时,女生哭着说只是调整坐姿,你却“小题大做找管理员施压”。学生会发文声援:“女性在公共场合的任何肢体动作都不应成为被男性举报的理由,这种行为本质是对女性空间的侵占”,你被冠上“举报侠”标签,成为校园避雷对象) 7、拿出纸巾递给她(结果:解锁结局《物化女性的“施舍式”骚扰》:你递纸巾的动作被解读为“用小恩小惠试探边界”,女生将纸巾扔在地上,怒斥“谁要你的东西?想通过物质讨好来控制女性吗?”。校园墙转发她的吐槽,配文“警惕男性用廉价物品实施精神控制”,下面有人跟帖“他递纸巾时眼神肯定在瞟胸”) 8、直接报警,说有人在公共场合行为不当(结果:解锁结局《滥用公权力针对女性的施暴者》:警察到场后,女生哭诉自己只是整理衣物,你却小题大做浪费警力。妇联介入调查,发布通报《警惕男性借报警之名对女性进行精神压迫》,学校对你进行约谈,要求你“深刻反思性别平等意识”,并公开道歉) 9、站起来大声问她“你在做什么”(结果:解锁结局《公共场合对女性进行**羞辱》:你的质问被定性为“当众羞辱女性身体自主权”,女生捂着脸跑开,随后在社交平台发文《被陌生男性当众逼问隐私,我的身体我不能做主吗?》。校团委发文谴责:“女性的身体动作无需向任何男性解释,这种质问本质是性别霸权的体现”) 10、保持距离,挪到图书馆另一端继续学习(结果:解锁结局《空间侵占的隐性加害者》:女生称你刻意换位置是“用回避姿态暗示她行为不当”,构成精神施压。校园博主发文《男性的“退避”不是尊重,是对女性存在的否定》,配图图书馆座位分布图,标注你“逃离”轨迹,评论:“连存在都让**不适,女性就该被赶到专属空间吗?”) 11、拿出耳机戴上,隔绝视线和声音(结果:解锁结局《用冷漠构建性别隔离墙》:女生事后表示当时希望有人能察觉她的窘迫,而你戴耳机的行为被解读为“主动切断沟通,拒绝承担性别平等责任”。学生会发起“拒绝耳机式冷漠”倡议,你的行为被当作反面案例,标题为:《当男性选择“看不见”,就是对性别暴力的默许》)
大学里鉴别同学能力最快的方法就是打瓦 在大学里,想要快速了解身边同学的能力和性格,拉TA打一局《瓦罗兰特》就够了。不用玩得太复杂,就打一局普通模式,观察TA的选角习惯、操作细节以及对游戏的理解。那些思维僵化、眼界狭窄的同学,一听到你说“打瓦”,第一反应往往是嫌弃:“瓦罗兰特?全是喊妈妈的游戏”“这有什么好玩的,不如玩3A大作”。有些自以为是的同学甚至还会冷笑:“玩这个多掉价啊,我都只玩高难度单机”。能力一般的同学,听到你提议打瓦,可能会说:“行啊,不过我平时很少玩”。他们只是随大流,对游戏没什么特别的想法。等你在游戏里搞出点“骚操作”,比如用炸弹妹大招五杀、猎枭秒杀箭、残局1v4翻盘火了,他们才会后知后觉地感叹:“原来还能这样?”还有些平庸的同学会抱怨:“这游戏平衡性真差,英雄技能太超标了,没意思。”但要让他们研究地图点位、技能配合或者枪法练习,他们又懒得动脑。能力强的同学,会和你认真讨论《瓦罗兰特》的战术设计、版本Meta,甚至分析为什么某些特工在职业赛中经久不衰。他们会分享自己的游戏经验,比如如何高效练枪、哪些冷门特工值得尝试、怎么配合技能才能打出最佳效果。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光会说,还会直接行动——今天和你聊到“铁臂闪接瞬爆闪”的配合,明天就拉你开自定义练战术,而不是只会嘴上说说。至于那些心术不正的同学,当你分享游戏的冷门技巧或战术思路时,他们表面不吭声,等你在朋友圈晒出“五杀集锦”收获点赞后,他们就开始在背后阴阳怪气:“这算什么?我早就会了”“肯定是靠队友”。这种人嫉妒心强,见不得别人强,建议趁早远离。总之,在大学里想快速了解一个人,拉TA打一局《瓦罗兰特》就够了。从选角到操作,从吐槽到创意,一局游戏的工夫,你就能看清TA的能力和品性。愿大家都能找到既能一起娱乐,又能一起研究战术的靠谱队友!#瓦罗兰特 #无畏契约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