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3点♂ wangyi357999
..
关注数: 25 粉丝数: 375 发帖数: 1,522 关注贴吧数: 71
讨论三星堆的时候县一下历史:牧誓八国 牧誓八国:“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 在这八个誓师诸侯国里,古蜀国的位置据考古专家考证,其地理位置正是近日在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附近。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在三星堆遗址里,陆续出土了大量玉器、石器、青铜器、金器,这些文物造型奇异,制作精美,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难解之谜,有不少的相关报道已经很详细,本文不再讲解。 那么,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古蜀国,其他七个誓师国又都在哪里呢?下面,笔者简要介绍一下这八个誓师国。 庸国 列于八国之首,出自帝颛顼,古庸国曾经盛极一时,建都上庸(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南),庸国势力范围大致包括今湖北省全境及陕西省南部汉水流域。 公元前611年,庸国被“一鸣惊人”的楚庄王联合秦国、巴国所灭。 古蜀国 古蜀国自岷江上游兴起,从原始氏族部落开始,传说蜀人起源于蜀山氏,从蚕丛氏称王开始,历经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个氏族的统治。古蜀国的历史在先秦文献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关于古蜀国历史最著名的诗句大概是“诗仙”李白在名篇《蜀道难》中所写的: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蚕丛氏是古蜀国第一位王,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 蚕丛生活的年代应当远早于周朝,为商代早期蜀部落的首领,蚕丛死后蜀人为其建造石棺椁。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纵目面具,据推测极有可能是蚕丛的形象。 武王伐纣成功后,册封蜀人杜宇为蜀王,杜宇就是著名的死后化为杜鹃鸟的“望帝”。 约公元前七世纪,杜宇氏后人禅让于鳖灵,建立开明王朝,号丛帝。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乘蜀国与巴国、苴国交战之际,遣张仪、司马错沿石牛道伐蜀,蜀王开明十二世战败被杀,古蜀国灭亡。 羌国 羌国位于今甘肃东南部,东接周国,南连蜀国,也是后来西北羌族的发源地,后纳入秦国领土。 髳国 髳[ máo ]国,资料不详,大约位于今四川巴县一带,后为蜀国所灭。 微国 微国也是一个古老的部落,最早在夏朝时期建立于山东的西南部,后被殷商上甲微打败,向西逃到山西潞城,但殷商与微国的战争仍不断,战败的微人再次西迁,到了渭水中游南岸,今陕西眉县境内,依附于西周。 因此,武王伐纣时,商国作为他们的世仇,微国也是积极响应,出了大力的。 武王灭商后,微国受到重赏,在陕西眉县正式立国,此处离西周都城不远,微国负有保护西周都城外围安全的责任,表明灭商后,周王对微国十分信任。 后来,西周不允许在他的发祥地出现一个强大的外姓族国,特别是有影响和号召力的古国,因此对微国进行了压迫,微人不得不再次逃亡,他们经陕西汉中奔到鄂西北,在此地受到庸国的护佑,这才安顿了下来。 后来,庸国自身难保时,无力为微国提供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微国进一步向远离中原的西南地区迁徙。 卢国 古卢国,又名卢戎国,卢戎乃是炎帝姜姓戎人,位于甘肃东部的泾河上游,今茹水河一带。卢国参加“牧誓八国”,协助武王灭商后,姜尚被封国于齐国(今山东一带)而携带一部戎人东迁。 彭国 彭国,又名大彭国。 由彭氏部落的首领彭祖(黄帝七世孙)的带领下建立,是夏朝的属国。大彭国大约存在了八百年,后被商王武丁所灭,彭人四处迁移。 商朝末年,彭人怀着对商朝的憎恨而参与周武王伐商,为“ 牧誓八国” 之一。西周建立后,因彭是西周王朝的盟国,其国柞得以延续。 公元前710年,彭国被强大起来的楚国所灭,成为楚国最早所灭的方国之一。 濮国 古濮[pú]国,资料不详,大约位于川东鄂西湘北交界处,战国末年发生楚濮之战,濮国战败,退至川西南,即今川黔云一带生息繁衍。 由于武王伐纣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相关史料记载也不详细,若有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中国发展前景探讨 刚才有一个帖子的名字叫“说说为什么中国不适合多党 不适合自由民主吧”! 我觉得这个标题就是一个伪命题! 1.民主这个词在几百年间放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早提出民主的时候是为了防治政府对人民生活的过渡干预,而现在的民主这个名字已经变成了西方国家对付其他国家的工具。 2.人民对民主的期望,其实质是对权利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天天把民主挂在嘴边的国家都是那几个发达的国家,导致很多人认为只要听信了他们的话,自己也会成为发达国家,过上美好的生活。 3.一种社会制度的好坏不是有没有民主,有没有主义,而是能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能不能相对其他国家过的更好。 4.要过好生活,要能够比其他国家发展更好,就要减少国内自我消耗,减少寻租,文革时期为什么那么穷,是因为民众把大量的经历用在了人民内部争斗上,现在很多所谓的“自由民主”国家的经济也发展不起来,也是因为他们吧大量的时间发展到政党竞争。 5.无论是文革时期的“以人斗,其乐无穷”,还是现在很多国家无休无止的“政党竞争”,都是都国家资源的巨大消耗。 6.国家要发展,必须要减少内部的消耗,不要去管他什么“民不民主”,或者“某某主义”之类的,把经历用在发展经济上才是硬道理。
成都市统计局关于2017年成都市主要人口数据的公告 根据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市《关于进一步规范人口统计相关工作的通知》(成办函〔2017〕9号)文件要求,现将2017年成都市主要人口数据公告如下: 一、常住人口 2017年成都市常住人口为1604.47万人[1],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1152.81万人。 二、户籍人口 2017年成都市户籍人口为1435.33万人[2]。 三、流动人口 2016年成都市流动人口为619.29万人。 注释: [1]本公告中常住人口数据,是按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常住人口计算办法,根据相关部门数据和人口变动调查结果进行测算得出,并已经上级统计部门核定。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半年以上,含半年)的人口。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2]本公告中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数据均为公安部门提供数据。户籍人口指公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1958年1月9日起施行至今)已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员。按照《四川省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办法》(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至今),流动人口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县级行政区域到其他行政区域居住的人员。
中美经济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第430期 | 中美经济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上周,我们花了四天时间讲当年美国崛起过程中的问题,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讲美国,而是反过来看我们今天的中国。如果只从经济这个维度上看,中国今天其实已经快接近美国1890年左右的全球地位了,就是GDP世界第一。 那问题来了,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之间,到底还有多大差距?最近我看到了陈经先生的一篇文章,很有意思。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多大差距,这还用说吗?最简单的了解渠道就是GDP啊。2017年GDP排行榜上,美国是19万亿美元,排第一,中国是13万亿美元,排在第二位,排第三的日本仅4.3万亿美元。你算算看,这老二把老三已经落得很远了。全世界,只有中国和美国是同一个量级的,但是差距也不小。19万亿和13万亿。 那怎么解读这个数字呢?比较悲观的看法是这样的。 第一,这个距离其实很大。你看,前些年中国经济增长每年接近10%,所以大家预测,2020年,中国就要赶上美国了。但是,这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降到6%-7%,那什么时候赶上美国就成问题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会不会一直下降呢? 第二,中国人口多得多啊。总量赶上有什么用,如果一算人均,画风马上就变了,中国差得太远太远。 中国人均GDP仅相当于美国的七分之一。而且,我们还要考虑一个因素,就是中国人太勤奋,参与劳动的人口比例高于美国,个人劳动时长也长于美国,所以,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十二分之一。 如果再看细节,具体到教育、消费及医疗等领域,中国人均数据那是被美国全面碾压。人均教育投入连美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人均消费支出,只有美国的十四分之一。人均医疗支出,这个就更夸张了,中国只有美国的二十二之一。 你看,中美差距,总量上是同一个数量级,但是一旦人均,就差出一个数量级了。 但是,这是最后的结论吗?陈经先生的那篇文章指出两点,值得我们再深入思考的地方。 第一,GDP这个指标反应了真实情况吗? 我们且不说,按照购买力平价标准,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而且那已经是四年前,也就是2014年的事了。就是按照GDP本身计算,也有很多存疑的地方。 比如,美国有很多并不增加财富,甚至是增加国家负债的经济活动被统计进了GDP,像增发国债这种事就被计入了GDP。 而中国正相反,中国有大量的经济活动被GDP统计忽略了。 比如,2016年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是51.6%,在世界各国中明显偏低。那是中国服务业不发达吗?有这个原因,但是也有不少学者指出,这里面也有个很重要的技术性原因,就是中国对服务业的统计比较粗放。 很多小规模的服务业,像小饭馆这样的生意,很多是统计不上来的,比如在淘宝上做生意,是不交税的,当然也就统计不进GDP。但是我们都知道,那是个很大的数字。 还有,中国经济活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投资。比如造高铁。这些投资本身花多少钱,就计入GDP多少钱,是一次性的。但是这些基础设施,是一年年持续发挥作用的,它们虽然本身升值不多,有时甚至亏损,却能帮助一大片地区实现财富升值。 所以,中国这部分投资GDP的含金量也不一样。 而再反过来看美国,美国GDP当中,有很多是浪费型,甚至是痛苦性的GDP。 什么意思?就是花了那么多钱,但是没有起到那么好的效果,甚至起到了反效果。 来看几个例子—— 第一个是用电量。美国人均消费用电量是中国的7.5倍,这个数字好像不符合我们的感受,那美国人用电带来的幸福感是中国人的7.5倍吗?很显然不是。就拿空调消费来说,中国的纬度和美国差不多,所以气温也差不错,但中国的空调渗透率竟能高达60%,和美国近似。 另外,像智能手机、电脑、冰箱、洗衣机,中国的普及率也不比美国差。 那人均用电量的差距这么大是为啥?这里面很大的原因是浪费,美国人随手不关灯,不关空调。再比如,美国人洗完衣服后一般用烘干机烘干,而中国人一般会选择自然晾干。美国有8800万台烘干机,每台烘干机年用电量为1079度,光烘干机的总用电量就超过三峡水电站全年的发电量。 我用过烘干机,说实话,那只是一个消费偏好,并没有明显的消费感受的升级。 再看人均医疗支出,美国是中国的22.4倍。看上去中国医疗投入很少,但实际上,美国医疗在国际上是出了名的价格高、代价大,成效并不好。美国人均寿命78岁,中国人均寿命76岁,你看,并不高多少,在发达国家中也是属于较差的。 再举个例子,美国律师费创造的GDP高达1万亿美元,占到了GDP总量的6%左右。这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中国律师业收入仅为400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例只是美国的百分之一。那你怎么看这个差距? 中国社会的法治水平当然还有很大增长空间,这四百亿人民币当然是少的,但是,美国律师成本这么高就是好事吗?当然也不是。 中国人均的消费水平,在国际排名上很落后。但是如果看细节,你会发现,有些领域,中国人均消费水平其实也不低。就拿衣食住行的行来说。汽车,中国大陆每一万人买车203辆。全世界第35名,是中国台湾的2倍,当然美国比中国要高,是中国的2.5倍,但是距离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吃肉,中国人均消费59公斤,是世界人均的两倍,美国也是中国人均的两倍。你看,距离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至于蔬菜,中国人均都已经是世界第一。所以你看,中国人的消费水平其实也不低。 当然,你要是从上面这些事实就得出结论,说中国马上就要逼近美国的发展水平了,这也不是事实。必须承认,在金融市场、在大学教育、在科技实力、在全球的影响力各个方面,中美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还不是一个量级的存在。 那有人会说了,你今天说得有点颠三倒四啊。到底你是想说中美之间,是差距很大,还是不大呢? 嗯,这恰恰是今天我想说的。 人总是有一种倾向,对于任何问题,总想要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为啥?节省大脑的带宽和耗能啊。人的大脑的进化动力,不是为了求取真理,而是为了生存。为了生存,当然就是越快越省力地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越好。 比如,在网上,关于中美差距这个问题,最吸引关注的文章无外乎是两类结论,第一,中国不行,照美国差远了。第二,中国可牛了,美国不行。这两种结论都会契合一部分人的情感需求,他们都会拿着结论心满意足地走了。这样的文章才能拿到最大的流量。 而像陈经的这种文章,分析中美差距,落实到各种细节,得出不同方向的思考结论,反而会显得模棱两可,没有力度。 但是,对你我这样的人来说,这样的文章,才是更有启发的文章。为啥?因为我并不着急要得到结论,我们更感兴趣的是,看到被一个简单结论遮蔽掉的看问题的新角度。在我们理解真实世界的道路上,有很多像GDP这样的概念,不仅要用好它,更重要的是,有能力绕过它,也许,这才是独立思考的正确姿势。 好,这个话题就聊到这里,明天见。 参考文献:陈经,《中美经济差距到底有多大?大国博弈不只在沙场》,原载于瞭望智库,2018年1月1日发布。 欢迎在留言区写下今天的想法。 划重点美国有很多并不增加财富的经济活动被统计进了GDP,像增发国债和律师费等等。中国正相反,有大量的经济活动被GDP统计忽略了,比如小饭馆和淘宝小商家。所以,中美之间的经济差距,必须进行细节分析,不能只看总体数据。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