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轩孤影 空轩孤影
关注数: 135 粉丝数: 441 发帖数: 22,273 关注贴吧数: 549
联合国妇女署汤竹丽:“平 等”没有“但是”! 【环球网报道 记者刘柳】14日, 由环球网主办的“环球精彩大典—微行 大益”在京举行,记者有幸采访到联合 国妇女署中国区主任汤竹丽女士。 “女权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 里带有些许极端的颜色,虽同为女 性,记者也本能的带着质疑的口吻去 发问。在回答了妇女公平贸易、职业 发展、中西方妇女差异等几个常规问 题后,汤女士打断了记者,“为什么你 总是喜欢说‘但是’?”记者一时语塞, 深知这些“但是”是源于自身对“女权”的 肤浅认知。 女性相夫教子虽然失去了职场机 遇,但是,不是可以更好的去经营家 庭么? 现在有些女性的理想就是做家庭 主妇,大家一直在谈论她们的牺牲, 但是,这不是她们的意愿么? 职业女性多处于中层或中层以下 的基础职位,但是,少承担责任不是 正是她们想要的么? ..... 汤女士经常被问及以上问题,她 的回答很平和:“平等没有那么复杂, 女性和男性的权益不是对立的,我们 需要做的是保障妇女最基础的权益。 在生活水平较好的家庭,家庭主妇现 象比较多,但是她们是少数群体,大 多数妇女需要同时面对家庭和工作, 少数群体不能代表大多数。 社会上对‘剩女’的解读,无形会给 独立、勇敢的女性带来压力,这是不 可取的。女权不是要压倒男性,而是 要使女性有权去随着时代转变自身的 职能。社会上有些人盲目反对女权, 是因为他们在女权得不到伸张的环境 里受益良多,他们不愿改变。所以, 女性自身要认清所处的环境形势,更 勇敢的面对转变,推动平等。 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关于女 权方面的诸多进展,比如更多人站出 来承认家庭暴力;女性变得不过于依赖 家庭、男性,开始关注自身的独立;中 国人接纳女权并参与女权倡议的越来 越多...” 采访进行中,记者逐渐认识到身 为女性我们总是习惯被“历史”赋予, 忘记自己在扛起历史之责前,也有权 去思考、选择。而每当看到比我们更 勤于思考的同胞,却习惯同男性一起 去质疑、去讽刺,这是何等愚蠢。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