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王 谷城王
关注数: 67 粉丝数: 149 发帖数: 17,928 关注贴吧数: 5
王春香:无怨无悔孝双亲 在平阴县东阿镇白塔村,有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用那颗善良的心,勤劳的手编织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她就是全村家喻户晓的好媳妇——王春香。 1985年春天,二十三岁的王春香,经人介绍嫁给了白塔村苏树敏为妻。她的到来给这个原本窘迫的三口之家带来了欢乐和生机,虽说日子还有点捉襟见肘,但一家人也其乐融融。 时光如梭,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王春香的两个儿子也慢慢长大了,一个个取了媳妇,两位老人也早已步入古稀之年。二老的身体也开始闹毛病了,先是发现公公突然失忆起来,到医院检查是脑萎缩,住院二十多天,花了4000多元,也没有好转。医生说这个病也没有好办法,回家养着吧!开始还好点,后来谁都不认识了,常常管老伴叫亲娘,儿子是三哥,每到吃饭的时候,他非让儿子老伴坐上座,自己坐下座。这下可愁坏了王春香,丈夫在外打工贴补家用,家里六亩地需人照管,公公的病一天天加重,万一公公出门走丢了咋办? 2011年初冬的一天下午,王春香出门办了点事,就安排婆婆看好公公。不大会工夫,等她回来公公不见了,便赶紧冲出家门向外跑,她先是向公公以前常去的地方找去,没有。她又折回家,叫起邻居和侄儿们一块找,他们找遍了村子的大街小巷,以及邻村大半个村庄,天色渐渐的黑下来,大伙陆续回来了。等她送走客人,打发婆婆吃下晚饭,拿起手电筒又出门了。她沿着村边逐一找下去,不放过任何一个旮旯,后来手电筒不亮了,她就一点一点的摸着找,遇到黑旮旯她就喊几声爹,直到下半夜,她才拖着疲惫的身子无奈的走回家来。看见已经睡下的婆婆,她无精打采地走到床前倒头睡去。她太累了,这一觉睡到早晨七点多钟,有人来敲门了,才把她惊醒。是前街的一位大嫂上山劳作发现了她公公,给她报信来了。她赶紧爬起来,招来街坊邻居用自家的老圈椅,把公公抬回家来,这时公公已精疲力尽,身上还有几处伤痕。原来是公公出了门顺小路往山上去了。她炖了鸡蛋膏,一口一口给公公喂下,这才放下心来。当前来问候的四邻八舍,夸奖她是好媳妇的时候,她哽咽着说:今天要是再找不到俺爹,要是俺爹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向他的儿孙交待啊?我还有何颜面活在世上? 从此,王春香寸步不离的看候着公公,绝不能让公公再次走失。有时需要出去,她就锁上大门,或者让邻居照看一会。前几年大河口村娘家妈病倒了,八十多岁了,生命垂危,她只好匆匆的去,又匆匆的回,没在娘身边侍候过一天,直到老人家去世出殡的那两天,她才叫婆家姐姐来帮忙值班。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春香公公的病越来越重了,有时大小便也不知道找厠所,还经常拉到裤子里,丈夫不在家,婆婆办不了,只能由她换洗。直到2012年冬天,公公再也起不来了,一日三餐都是她一口一口的喂,一顿饭要用一个多小时,等她吃饭早已凉了,冬天就再热一热,夏天干脆吃凉饭了。一天好几次更换尿布,搞不好就会弄的浑身是屎,她只能一点一点的擦洗,三天两头拆洗被褥,街坊邻居看到不够用了,也都把退役的被褥拿来替换。公公躺下两年多没有得过一次褥疮。就这样八十五岁的公公于四年前安祥地离开了人世。 公公走了,王春香的生活压力减少了一大半,也有空抱抱自己的孙子孙女了,也能赶个集上个店买点菜了,庄稼长势也比往年强多了。但好景不长,八十八岁的婆婆在去年下半年开始,也患上了脑萎缩。她又开始一日三餐喂婆婆了,一天几遍换尿布,擦屎崴尿,三天两头的拆洗被褥。都说病长无孝子,她侍候公公婆婆这么多年了,还是始终如一,心甘情愿的忙碌着、工作着。当人们谈起她付出的辛苦时,她总是那句老话:“谁让咱是他家的媳妇来?” 王春香还谦让和气睦邻相处,不遗余力帮助别人。用儿媳小翠的一句话说:“俺妈心眼好”!短短五个字,这是小翠对婆婆的高度评价。
王春香:无怨无悔孝双亲 在平阴县东阿镇白塔村,有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用那颗善良的心,勤劳的手编织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她就是全村家喻户晓的好媳妇——王春香。 1985年春天,二十三岁的王春香,经人介绍嫁给了白塔村苏树敏为妻。她的到来给这个原本窘迫的三口之家带来了欢乐和生机,虽说日子还有点捉襟见肘,但一家人也其乐融融。 时光如梭,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王春香的两个儿子也慢慢长大了,一个个取了媳妇,两位老人也早已步入古稀之年。二老的身体也开始闹毛病了,先是发现公公突然失忆起来,到医院检查是脑萎缩,住院二十多天,花了4000多元,也没有好转。医生说这个病也没有好办法,回家养着吧!开始还好点,后来谁都不认识了,常常管老伴叫亲娘,儿子是三哥,每到吃饭的时候,他非让儿子老伴坐上座,自己坐下座。这下可愁坏了王春香,丈夫在外打工贴补家用,家里六亩地需人照管,公公的病一天天加重,万一公公出门走丢了咋办? 2011年初冬的一天下午,王春香出门办了点事,就安排婆婆看好公公。不大会工夫,等她回来公公不见了,便赶紧冲出家门向外跑,她先是向公公以前常去的地方找去,没有。她又折回家,叫起邻居和侄儿们一块找,他们找遍了村子的大街小巷,以及邻村大半个村庄,天色渐渐的黑下来,大伙陆续回来了。等她送走客人,打发婆婆吃下晚饭,拿起手电筒又出门了。她沿着村边逐一找下去,不放过任何一个旮旯,后来手电筒不亮了,她就一点一点的摸着找,遇到黑旮旯她就喊几声爹,直到下半夜,她才拖着疲惫的身子无奈的走回家来。看见已经睡下的婆婆,她无精打采地走到床前倒头睡去。她太累了,这一觉睡到早晨七点多钟,有人来敲门了,才把她惊醒。是前街的一位大嫂上山劳作发现了她公公,给她报信来了。她赶紧爬起来,招来街坊邻居用自家的老圈椅,把公公抬回家来,这时公公已精疲力尽,身上还有几处伤痕。原来是公公出了门顺小路往山上去了。她炖了鸡蛋膏,一口一口给公公喂下,这才放下心来。当前来问候的四邻八舍,夸奖她是好媳妇的时候,她哽咽着说:今天要是再找不到俺爹,要是俺爹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向他的儿孙交待啊?我还有何颜面活在世上? 从此,王春香寸步不离的看候着公公,绝不能让公公再次走失。有时需要出去,她就锁上大门,或者让邻居照看一会。前几年大河口村娘家妈病倒了,八十多岁了,生命垂危,她只好匆匆的去,又匆匆的回,没在娘身边侍候过一天,直到老人家去世出殡的那两天,她才叫婆家姐姐来帮忙值班。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春香公公的病越来越重了,有时大小便也不知道找厠所,还经常拉到裤子里,丈夫不在家,婆婆办不了,只能由她换洗。直到2012年冬天,公公再也起不来了,一日三餐都是她一口一口的喂,一顿饭要用一个多小时,等她吃饭早已凉了,冬天就再热一热,夏天干脆吃凉饭了。一天好几次更换尿布,搞不好就会弄的浑身是屎,她只能一点一点的擦洗,三天两头拆洗被褥,街坊邻居看到不够用了,也都把退役的被褥拿来替换。公公躺下两年多没有得过一次褥疮。就这样八十五岁的公公于四年前安祥地离开了人世。 公公走了,王春香的生活压力减少了一大半,也有空抱抱自己的孙子孙女了,也能赶个集上个店买点菜了,庄稼长势也比往年强多了。但好景不长,八十八岁的婆婆在去年下半年开始,也患上了脑萎缩。她又开始一日三餐喂婆婆了,一天几遍换尿布,擦屎崴尿,三天两头的拆洗被褥。都说病长无孝子,她侍候公公婆婆这么多年了,还是始终如一,心甘情愿的忙碌着、工作着。当人们谈起她付出的辛苦时,她总是那句老话:“谁让咱是他家的媳妇来?” 王春香还谦让和气睦邻相处,不遗余力帮助别人。用儿媳小翠的一句话说:“俺妈心眼好”!短短五个字,这是小翠对婆婆的高度评价。
登铧山有感 郭长城 登临铧山那是三十多年的事了,聊起铧山一片模糊,受济南著名作家赵峰之邀,于2017年10月2日陪同赵峰夫妇重游铧山。铧山为东阿、旧县的界山,过去两地属一,现分归属济南市和泰安市,但两地的百姓至今仍未感觉是分属两地,现在平阴县城发往各乡镇的公交车,依然包括旧县,这是唯一通往县境外的公交车。两地百姓的民间的沟通交流依然未受区划的影响。旧县人在平阴从政的,工作就业的,经商求学的,购房定居的依然比比皆是。每年三月三铧山山会,过去是东阿镇的著名庙会之一,起源已无从可考,山会期间来自东阿、旧县、斑鸠店、洪范及聊城等地的香客络绎不绝,旧县位于山脚下现在自然承担起了承办山会的职责,这还真的省了东阿人的心了。我和赵峰夫妇选在比较陡峭的西坡开始攀爬,越向上越险,只有登着石缝,手揪住荆棵枝条,一步一步向山顶攀去,赵峰夫妇虽长居城市,但攀爬起来一点也不示弱。约半个多小时到达了侧峰,我们依然沿山腰继续向主峰进发,沿途我们意外发现一面积有两三平方的水池,里面的水面上长满了芦苇,这在近山顶处见到这样奇观,都感觉不可思议,池边生长着薄荷、车前及其他喜湿润环境的植物,在这不大的天地里,还有蜥蜴、螳螂、蝈蝈、蝗虫等在草丛中嬉戏。主峰已在眼前,我们继续朝着目标攀爬,终于到达了主峰下的朝阳洞,朝阳洞为三个洞并排组成,主洞口上方雕刻着朝阳洞三个字(不知何人所书),洞前是人工垒砌的百余平米的平台,中间主洞高大深幽,在上面十几米处还有一人工垒砌的一个小的洞口(不如说是通风口更合适),洞里面有多个小的只能爬进小狗小猫的洞穴有一个稍大一点人能向里行进五六米,但再向里越来越狭小,人是无法进入的,至于究竟有多深就无从考究了,侧面有一大的通往左边辅洞的通道,人是可以弯腰通过的。虽洞壁上有多个小小的洞穴,至于右面的辅洞是否和主洞相通,就无法验证了。在主动里面有近人立的神像,神像两侧分别立有明万历十七年《朝阳碑记》及民国二十五年重修朝阳洞碑记。细观碑刻终于证实了铧山的“铧”而非现代多数书刊上所书的“华”字。主洞两侧的辅洞就小多了,也没有那么幽深,就好像一个大人领着两个孩子似的,定居在风水宝地。出了朝阳洞我们慢慢向回迂回的寻求下山的捷径,在珠峰的侧面我们南望平湖如镜;西望黄河如带;东望山峦起伏,大寨山,云翠山近在眼前;北望少岱山担挑着东阿的古城和新城,探究着东阿古镇的深厚历史及新时代的腾飞发展。时间已午时十二点多,山下的朋友早已安排了午餐,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久已向往的铧山,在西坡下山返回。铧山再见!!
东阿文艺第二期目录 东阿文艺第2期 目 录 小说天地 1.陪父亲住院的日子……………………………………王培静 2.命随心愿………………………………………………雪夜星 3.竹简小说10则…………………………………………尹燕忠 4.诚信……………………………………………………曾 勇 5.财运……………………………………………………张勤光 6.羊倌老吴………………………………………………罗俊士 散文之页 1.恩师书艺断想…………………………………………贺立华 2.工匠的真谛……………………………………………韩子奎 3.任先生是眼泉…………………………………………赵 峰 4.大运河的儿子…………………………………………安敬岱 5.泉………………………………………………………伊 杰 6.直东峪山谷的隐秘传说………………………………钱欢青 7.五香疙瘩皮……………………………………………赵 峰 8.爱的味道………………………………………………邢志强 9.落叶……………………………………………………沈会苓 10.老屋 老榆树………………………………………张玉兰 11.我就是那棵树………………………………………题兴俊 12.母爱是一棵大树……………………………………周立晨非 13.到访狮耳山诸泉……………………………………陈明超 14.小山村,大变化…………………………………………付茂祥 15.永济桥,不仅仅是一座桥………………………………黄 峰 16.又登黄石山……………………………………………于庆勇 17.酒话连篇………………………………………………海 涛 18.探家……………………………………………………孟宪国 19.父母在,不远嫁…………………………………………卢素玉 20.老屋夜雨………………………………………………平 儿 21.我在网上养狗记………………………………………刘万芹 22.改造我的土婆婆………………………………………魏益君 23.永不褪色的爱…………………………………………赖秀锦 24.无限碎碎念…………………………………………干 夕 25.雪,再大也阻挡不了回家路………………………王庆禄 26.怀德堂……………………………………苏树盛 苏本清 27.冬日云翠山遐思………………………………万肇平 28.读蒋爱丽同学的书………………………………魏甡生 29.最忆东阿烧饼香…………………………………刘秀莲 戏曲创作 万历皇帝醉酒…………………………………………马文平 谈文说艺 1.古诗词里荷韵香……………………………………曹丽芹 2.悠悠岁月话《麦场》………………………………徐 琳 3.再议“顺口溜”……………………………………阴中元 4.赤子之情涌心泉…………………………………………宋俊忠 儿歌一组 1.爱惜水……………………………………………………卢光顺 2.三只气球………………………………………………廖弟华 3.麦海……………………………………………………李作华 4.爬山虎……………………………………………………陈 迎 5.粽子姑娘出嫁…………………………………………陈素萍 6.去野餐………………………………………………彭荣辉 7.空中破烂王………………………………………………李艳华 8.蜗牛过山洼………………………………………………吴瑞芳 9.小鼓手……………………………………………………朱宝双 10.种树手拉手……………………………………………邹水玲 11.牵牛花………………………………………………杨胡平 12.三色堇………………………………………………林 蓝 狼溪诗韵 1.亲爱的老家!今晚我就在你怀里尽情撒娇(组诗)…廉德忠 2.永济桥……………………………………………………张 晔 3.爱的星空(外一首)……………………………………张 青 4.诗三首……………………………………………………赵 敏 5.闪电(外二首)…………………………………………花千树 6.闲情偶记(外二首)……………………………………贾文礼 7.五行全家福(组诗)……………………………………荆卓然 8.乡村三首…………………………………………………张晓天 9.阳光掀翻的大地(外二首)……………………………马录平10.七月的世界美得烫人(外二章)……………………闫会让 11.桃花(外二首)…………………………………………陋 岩 12.掬一缕暖阳过冬(外一首)……………………………伍远朋 13.春天来了(外一篇)……………………………………罗俊士 14.石门的黄昏……………………………………………翟建平 15.爱·被爱………………………………………………阴中元 16.夏夜……………………………………………………裙 子 17.四月回来看我…………………………………………毛 臣 18.相伴……………………………………………………冰 心 东阿礼赞 1.胶城吟(外一首)……………………………………展恩华 2.望黄石台(外一首)……………………………………王 愚 3.金枝(词三首)…………………………………………柳金枝 4.诗二首……………………………………………………周长乐 5.观古城……………………………………………………于宪顶 6.夜吟谷城颂………………………………………………沈会苓 7.于阁老(外一首)…………………………………………韩 军 8.过石门道…………………………………………………刘汝振 9.狮耳山……………………………………………………宋俊忠 10.东阿镇黄山怀古………………………………………段红卫 11.贺《东阿文艺》出版…………………………海棠花开 12.读《谷城文韵》有感……………………………………榆 庐 13.古风·登黄石山怀古……………………………………李 振 14.又见狼溪………………………………………………伊 杰 15.东阿古城门……………………………………………王成国 16.东阿行………………………………………………董兴君 联·赋园地 1.少岱山上的几幅楹联……………………………………展恩华 2.对联六幅………………………………………………宋伯忠 3.沁园春·东阿赋……………………………………柳金枝 4.驴神赋……………………………………………………黄长勇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