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果子 KK果子
关注数: 30 粉丝数: 135 发帖数: 7,095 关注贴吧数: 23
海潮庵 ----白犬护主的故事 海潮庵历来被誉为泉南四大名庵之 一。 这庵供奉了一只泥塑的白犬,称为 “白犬公”。 在当地,流传着一个神奇而 玄妙的故事-- - 据说明末年间,“仁福王”渊庵内供 奉的当境王冤 起驾诣南安九日山下的金 鸡桥畔祖庙谒祖进香。事毕之后,“仁福 王”返驾而归,路过泉州时已夕阳西下, 而那时,进香的人们从晋南海滨乡下半 夜三更起程,人人步行,手提肩挑,一路 劳顿,早已疲惫不堪,大家都想进城过夜 歇息,幷期待着明日可饱览从未见过的 泉州名城的风光胜迹。因此,一踏上顺济 桥,个个振作精神,兴奋之致竟“哐- 哐-”敲起大锣。 其时夜幕降临,天色阴暗,守城卫兵 不明眞相,以为大官突然驾临,便急忙往 府衙禀报。知府闻知后,连忙整衣备轿出 迎,岂知迎来的却是乡间谒祖进香的队 伍,顿时恼羞成怒,厉声斥道:“夜闯府 城,惊动本官,扰乱四方安宁,该当何 罪?”遂将一行人扣留下来。 此时,乡人出于惶恐,向知府恳求高 抬贵手,幷边说情边称家乡当境神灵如 何的显赫。但知府大人仍面带怒容,置之 不理。这时,人们将当境“仁福王”抬进 府衙内,知府看到眼前的“仁福王”头戴 王冠,一脸朱红,身着绛色龙袍,显得正 气凛然。对此,知府不再声色俱厉,反而 和颜悦色道:“你们说这神有灵,本官意 欲察看如何?倘若神轿能不靠人力自移 寸步,本府旣往不咎,当即放行。”众人 听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正当乡人 无可奈何之时,蓦然一只白犬闯入座轿 之下,且驮起“仁福王”神轿越过三块方 砖。如此情景,令在场的人们目瞪口呆。 原来,这白犬是海潮庵和尙玄发所 养,机灵且熟知人性。这一日,它随着进 香的人辗转而来,不知是因受了什么惊 吓,突然窜入了屋内。而“仁福王”神轿 底座的木制方框,四角各有个小滑轮,一 旦受其外力碰撞,便向前滑动。这诸多巧 合,便有了这“白犬护主”的一幕。 知府自然不知内情,目睹现状后深 表诚服。于是,亲自焚香叩首,幷令手下 准备好笔墨砚,取来五尺许长的红绸,加 称一个“尊”字,写上“仁福尊王”。此 后,“仁福王”的神帐、桌帏上则依知府 大人的敬称题写。第二天,消息传开,轰 动泉州。不少市井庶民,出于好奇与敬 畏,纷纷争睹其尊容。 之后,海潮庵内便塑了一只白犬奉 祀。 如今,庵中的石柱上尙有镌刻一副引 人注目的对联:“金鸡谒祖开道鸣锣登 九日,白犬通灵驮轿跃步越三砖。
健身潮---------嘉排村的排球情结 本报记者陈文波 通讯员张子曲/文 本报记者林熙/图 6日晚,一场普通的排球赛在晋江英林镇一个小渔村举行,这个渔村叫嘉排,是晋江远近闻名的排球村。比赛没有大腕,只是场嘉排村少年队对漳州市少年排球队的比赛,却吸引了2000多名观众。这样的生活对这里的村民来说早已习以为常,因为排球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辉煌的历史 嘉排村也叫伍堡村,是晋江英林镇南部的一个小村,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烈士姚嘉排而改名为嘉排村。虽然村名改了近50年,但人们还是习惯了以前那个叫法。因为伍堡这个名字如同排球一样,深深地融入了嘉排村的血液之中。在这里,晋江一年一度的基层村排球赛在嘉排举行。这是晋江人的排球节日,热闹非凡。 细细探访,才知道嘉排并不一般。曾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没有嘉排的排球史,就没有福建省的排球史。” 其实,早在上世纪30年代,嘉排的排球就闻名于闽南一带。新中国成立后,嘉排曾为国家、华东地区及福建省输送了不少的男女排球运动员、教练员。在嘉排村委会的陈列室里,有这样的记录:1956年,全国举行11个县排球赛,代表福建晋江县的嘉排夺得亚军;1958年,福建省男子排球队里,一个队12个人中就有7个是嘉排人…… 那时,嘉排已是人尽皆知的“福建排球之乡”。排球这张“名片”,让更多 的人认识了嘉排,认识了晋江。 排球的热情 2000年9月,一个可容纳3000多人的灯光体育场在嘉排建成了!从此,村民们不必再为雨天、晚上不能打球、看球而烦恼了。 为了建造这个体育场,投入了60多万元,在海内外乡亲们的大力支持下,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家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赶快把体育场建好。让村民们自豪的是,晋江市第九届和第十届运动会排球赛都在这新建的体育场举行,而晋江市每年农村基层排球赛也选择在这里举办。 晋江市文体局局长黄廷艺谈到每年在嘉排举行的基层村排球赛时认为,“排球是晋江的传统项目,嘉排更是一张名片。但改革开放以来,关注这个项目的人越来越少。近十年来,晋江在嘉排连续十年举办了基层村排球赛。通过比赛,带动了群众的积极参与,促进了基层排球运动的发展。嘉排中心小学排球队也连续在省市夺得冠军。” 虽然这几十年来,嘉排排球的发展起起伏伏,但嘉排人崇尚排球之风不减当年。人们对排球的热爱还是那么浓烈,这里的排球赛还是那么热闹,这里的排球训练还是那样如火如荼……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