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南旬 南南南旬
关注数: 33 粉丝数: 147 发帖数: 9,861 关注贴吧数: 48
曾文明就和谐大道蓉江新区建设现场办公 3月1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曾文明深入市中心城区和谐大道、蓉江新区等地,就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现场办公。曾文明强调,各地各部门要齐心协力,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建设,进一步加快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把赣州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强力支撑。   在和谐大道工程建设现场,曾文明实地察看了工程建设进度,详细了解了在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就涉及的电力通讯配套设施、征地拆迁等进行了协调解决。随后还来到蓉江新区管委会,指导推进蓉江新区城市建设工作。   曾文明指出,和谐大道是市中心城区的重要主干道,对于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提高通行效率以及加强市中心城区片区融合都有重要的意义;蓉江新区是未来赣州发展的名片和亮点,是当前赣州城市发展的主战场,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带动板块。把和谐大道和蓉江新区建设好,对把赣州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曾文明强调,各级政府、各相关单位和部门一定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加强协调合作,进一步理顺机制和体制,努力形成合力,加快和谐大道各项工程的建设进度,在开展电力、通讯、燃气、绿化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当中,注重前瞻性,合理规划和布局,争取让这条城市重要主干道早日通车。同时,要树立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理念,做好蓉江新区的规划,按照建设区域性金融商务与科研创新中心、赣州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生态文明示范新城这个标准,高标准、高规格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做美做靓蓉江新城
曾文明就和谐大道蓉江新区建设现场办公 3月1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曾文明深入市中心城区和谐大道、蓉江新区等地,就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现场办公。曾文明强调,各地各部门要齐心协力,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建设,进一步加快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把赣州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强力支撑。   在和谐大道工程建设现场,曾文明实地察看了工程建设进度,详细了解了在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就涉及的电力通讯配套设施、征地拆迁等进行了协调解决。随后还来到蓉江新区管委会,指导推进蓉江新区城市建设工作。   曾文明指出,和谐大道是市中心城区的重要主干道,对于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提高通行效率以及加强市中心城区片区融合都有重要的意义;蓉江新区是未来赣州发展的名片和亮点,是当前赣州城市发展的主战场,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带动板块。把和谐大道和蓉江新区建设好,对把赣州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曾文明强调,各级政府、各相关单位和部门一定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加强协调合作,进一步理顺机制和体制,努力形成合力,加快和谐大道各项工程的建设进度,在开展电力、通讯、燃气、绿化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当中,注重前瞻性,合理规划和布局,争取让这条城市重要主干道早日通车。同时,要树立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理念,做好蓉江新区的规划,按照建设区域性金融商务与科研创新中心、赣州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生态文明示范新城这个标准,高标准、高规格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做美做靓蓉江新城
17年蓉江新区绿化生态景观规划 《赣州蓉江新区绿化生态景观规划》项目位于赣州蓉江新区,东至赣州环城高速,南至樟木河,西北至章江,总面积为77.03平方公里。本次规划研究总结了蓉江新区的“山水护城、五脉穿城、碧潭润城、古树映城”城市山水格局现状,在充分尊重生态资源与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倡导以“共生、共享、共融”为理念,营造城市与自然交融、艺术与生态共生、休闲与教育并存的城市景观愿景。本次规划旨在打造赣州城市的生态名片,构建人文创新的新区景观,置入多样化的游憩目的地。同时,运用“3G”策略从“生态先行(Green)、城市生长(Grow)、魅力游憩(Glamour)”三个角度实现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在城市空间中的“共生、共享、共融”。规划充分挖掘蓉江新区目前的山水格局与生态本底,以现状水系、坑塘、山脉和古树名木资源为基础,形成“山水环城、绿脉织城、碧潭映城”的绿化景观结构。由峰山余脉形成的“山带”,以及章江、章水、樟木河形成的“水带”共同组成围绕城市的环状生态绿廊;以现状山水格局为基础,形成的纵横交错、相织相交的生态廊道体系,成为城市内部的绿色基底和生态网络;以现状水塘、古树为基础,形成城市内部的社区公园,实现城市绿地系统的均衡性和均享性。本次规划的亮点在于保留了约436棵古树和56个水塘群,在绿地规划、水系空间组织、绿道规划中对其充分保护和利用,构建了城市海绵系统,营造了延续城市记忆的特色景观空间。公园体系、水系空间、绿道、植被规划及主题策划是本次规划的重要分项。在公园体系规划中,构建了融合“游憩-文化-生态”功能的三级公园体系,打造出“一带连五脉,八景十二园”的游憩系统。在水系规划中,运用“疏——汛期相应,高效排洪”、“给——旱期相应,有效供水”和“活——多级净化,循环渗透”三大策略构建水生态安全格局。在绿道规划中,构建了“游憩型-休闲型-生活型”三级绿道,连接城市的生态绿地、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提高城市游憩品质。在绿化植被规划中,结合对植物的不同感官方式创造多样的游憩空间,形成“花、果、林、街”的植物主题布局。本次规划结合近期重点绿地项目,以“魅力滨江”为主题,打造集户外体验、主题游乐、艺术展示、时尚生活、滨江休闲、科普互动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滨江景观区。作为先行启动的区域引擎,魅力滨江带的高品质环境将极大地促进区域开发,成为蓉江新区的城市名片!赣州蓉江新区绿化生态景观规划必将助力蓉江新区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文明新城,让我们共同期待!
2017年蓉江新区绿化生态景观规划 《赣州蓉江新区绿化生态景观规划》项目位于赣州蓉江新区,东至赣州环城高速,南至樟木河,西北至章江,总面积为77.03平方公里。本次规划研究总结了蓉江新区的“山水护城、五脉穿城、碧潭润城、古树映城”城市山水格局现状,在充分尊重生态资源与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倡导以“共生、共享、共融”为理念,营造城市与自然交融、艺术与生态共生、休闲与教育并存的城市景观愿景。本次规划旨在打造赣州城市的生态名片,构建人文创新的新区景观,置入多样化的游憩目的地。同时,运用“3G”策略从“生态先行(Green)、城市生长(Grow)、魅力游憩(Glamour)”三个角度实现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在城市空间中的“共生、共享、共融”。规划充分挖掘蓉江新区目前的山水格局与生态本底,以现状水系、坑塘、山脉和古树名木资源为基础,形成“山水环城、绿脉织城、碧潭映城”的绿化景观结构。由峰山余脉形成的“山带”,以及章江、章水、樟木河形成的“水带”共同组成围绕城市的环状生态绿廊;以现状山水格局为基础,形成的纵横交错、相织相交的生态廊道体系,成为城市内部的绿色基底和生态网络;以现状水塘、古树为基础,形成城市内部的社区公园,实现城市绿地系统的均衡性和均享性。本次规划的亮点在于保留了约436棵古树和56个水塘群,在绿地规划、水系空间组织、绿道规划中对其充分保护和利用,构建了城市海绵系统,营造了延续城市记忆的特色景观空间。公园体系、水系空间、绿道、植被规划及主题策划是本次规划的重要分项。在公园体系规划中,构建了融合“游憩-文化-生态”功能的三级公园体系,打造出“一带连五脉,八景十二园”的游憩系统。在水系规划中,运用“疏——汛期相应,高效排洪”、“给——旱期相应,有效供水”和“活——多级净化,循环渗透”三大策略构建水生态安全格局。在绿道规划中,构建了“游憩型-休闲型-生活型”三级绿道,连接城市的生态绿地、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提高城市游憩品质。在绿化植被规划中,结合对植物的不同感官方式创造多样的游憩空间,形成“花、果、林、街”的植物主题布局。本次规划结合近期重点绿地项目,以“魅力滨江”为主题,打造集户外体验、主题游乐、艺术展示、时尚生活、滨江休闲、科普互动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滨江景观区。作为先行启动的区域引擎,魅力滨江带的高品质环境将极大地促进区域开发,成为蓉江新区的城市名片!赣州蓉江新区绿化生态景观规划必将助力蓉江新区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文明新城,让我们共同期待!
17年赣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城建部分 统筹城乡建设,全面提升城乡品质 【目标】 抓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推进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8.6%以上。 【举措】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加快向高铁时代迈进,抓紧昌赣深客专建设。续建兴泉铁路,力争开工建设瑞梅铁路,做好南丰至瑞金城际铁路前期工作。 ●开工建设大广高速南康至龙南段改扩建和兴赣高速北延项目。 ●加快黄金机场改扩建,力争开工建设瑞金机场。 ●实施国省道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升级改造国省道1141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900公里。 ●加快推进华能瑞金电厂二期建设,开工建设神华国华信丰电厂、500千伏赣州西等输变电工程。 ●抓紧建设省天然气管网赣州段、城市天然气管网工程。 ●着力推动“区块链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宽带乡村”工程,提高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覆盖率。 提升城镇建设水平 ●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加快构建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 ●推进全域规划编制,完成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抓好蓉江新区等五大功能区规划。 ●全面启动蓉江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抓紧赣州西站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迎宾大道等快速路建设,续建五洲大道、站东大道改扩建工程,新建蟠龙大桥。加快实施红旗大道东延、蓉江一路等城市主干道工程。 ●完善章江新区次干道支路网,改善城市“微循环”,打通河套老城区“断头路”,畅通出行“最后半公里”。 ●统筹推进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加快瑞金、龙南次中心城市建设,推进龙南撤县设市。 ●完善县城基础设施,抓好特色小镇建设,彰显客家魅力,留住最美乡愁。
免费公交 65岁以上老人可免费乘公交 市中心城区符合条件者可于12月5日至13日办卡   《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将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可以免费乘坐城市公共汽车、地铁和轻轨。记者从赣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了解到,从12月5日起至12月13日,赣州市中心城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就近选择户籍(居住)所在居委会办理免费乘车卡(老年优待卡)。   明年1月1日起,赣州市中心城区年满65周岁及以上,即1952年1月1日前出生的老年人都可免费乘坐城区公交车,这一优惠政策将惠及户籍(居住)在章贡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蓉江新区、赣县梅林镇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从12月5日起至12月13日期间,我市有关部门将全面展开为65周岁到69周岁的老年人集中办理免费乘车卡工作。目前,赣州市中心城区这一年龄段的老年人大概有5万人。   据了解,此次有需要办理免费乘车卡的老年人,可在集中办理老年卡期间就近选择户籍(居住)所在居委会或者到公交公司办卡窗口提交所需材料,包括一份本人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以及一张1寸彩色近照,而随配偶、子女居住,户籍不在市中心城区的老年人,需要同时提供居住证明复印件。办卡资料提交至公交公司统一办理后,市民可在2017年1月1日起凭身份证原件到赣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兴国路营业网点(兴国路7号)领卡。   记者还了解到,在12月13日前没有提交办卡材料的老年人,也可在集中办理结束后,自行带个人身份证及有关证明,到八一四大道1号和兴国路7号的公交公司办卡窗口办理。老年人享受免费乘坐公交时,应主动刷卡。免费乘车卡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如有遗失应立即挂失。(记者陈少芬)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