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_hu2006 a_hu2006
关注数: 183 粉丝数: 86 发帖数: 1,136 关注贴吧数: 106
对“伏羲三元全息思想”的探索 相信关注黎鸣思想的人,都不会不知道“三元全息逻辑”。 最早关于“三元全息逻辑”思想的表述的是伏羲的八卦。 可以推测,伏羲想表述的是,用这八个卦象来表达宇宙的构成。那么八个卦怎么能代表宇宙的组成呢?宇宙是无穷无尽的,那么与之相对应,八卦也必须能有无穷尽的变化! 八卦的每一卦都由“三爻”组成,而“爻”有“阴阳”两种属性,而阴阳的变化确实无穷无尽的。所以八个卦才能有无穷尽的变化。 那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对于”三“的划分和对“阴阳”的理解! 一. 对“三"的划分 1.三就是全,并不是说任意的三都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全息的“三”必须是一个“三”的有机的组合。 2.三元的每一元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三”的划分不是“一刀切”的,而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平等的,全息的组成。 3.三的最好的状态是“不可分”,也就是其构成一个完整体。看不出有任何”三分“的痕迹 二. 阴阳的理解 阴阳就是”变化“。 “阴阳”其原始的含义代表的阳光的变化。阳光充足为阳,阳光不足为阴。 所以“阴阳”只是一种属性的变化,其阴和阳之间是没有绝对的界限。 那么大家需要思考的是,具体的卦(个体),其中的“三爻”所蕴含的阴阳是对应的同一种属性的变化。 -希望我的探索(思考)对大家能有所启迪。
对“伏羲三元全息思想”的探索 相信关注黎鸣思想的人,都不会不知道“三元全息逻辑”。 最早关于“三元全息逻辑”思想的表述的是伏羲的八卦。 可以推测,伏羲想表述的是,用这八个卦象来表达宇宙的构成。那么八个卦怎么能代表宇宙的组成呢?宇宙是无穷无尽的,那么与之相对应,八卦也必须能有无穷尽的变化! 八卦的每一卦都由“三爻”组成,而“爻”有“阴阳”两种属性,而阴阳的变化确实无穷无尽的。所以八个卦才能有无穷尽的变化。 那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对于”三“的划分和对“阴阳”的理解! 一. 对“三"的划分 1.三就是全,并不是说任意的三都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全息的“三”必须是一个“三”的有机的组合。 2.三元的每一元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三”的划分不是“一刀切”的,而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平等的,全息的组成。 3.三的最好的状态是“不可分”,也就是其构成一个完整体。看不出有任何”三分“的痕迹 二. 阴阳的理解 阴阳就是”变化“。 “阴阳”其原始的含义代表的阳光的变化。阳光充足为阳,阳光不足为阴。 所以“阴阳”只是一种属性的变化,其阴和阳之间是没有绝对的界限。 那么大家需要思考的是,具体的卦(个体),其中的“三爻”所蕴含的阴阳是对应的同一种属性的变化。 -希望我的探索(思考)对大家能有所启迪。
孙红雷档案(孙红雷个人资料) 籍 贯:哈尔滨   生 日:1970年8月16日   身 高:179cm   学 历: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孙红雷简介简历(个人经历)   1995年至1997年中央戏剧学院学生   1997年中国国家话剧院(blog)演员   2001年北京鑫宝源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签约演员   艺术简历   电视剧 赵宝刚   参演:《警察世家》 导演:徐 耿   参演:《为了这一片净土》导演:斗 琦   参演:《太阳不落山》 导演:肖 风   参演:《像雾像雨又像风》导演:赵宝刚   主演:《浮华背后》 导演:汪 俊   主演:《征服》 导演:高群书   主演:《军歌嘹亮》   主演:《走过幸福》 导演:叶大鹰   主演:《我非英雄》 导演:郭靖宇   主演:《范府大院》 导演:王小列(blog)   主演:《半路夫妻》   主演:《刀锋1937》   电 影   参演:《我的父亲母亲》导演:张艺谋   参演:《河流时光》 导演:刘烈雄   主演:《周渔的火车》 导演:孙 周   主演:《我为谁狂》 导演:陈大明   主演:《七剑下天山》 导演:徐克   舞台作品   《想变成人的猫》、《全是北京人》、《三毛钱歌剧》   《居里夫人》、《屋外有花园》   获奖情况   1997年中央文化部优秀表演奖   1998年第1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1999年中央文化部优秀表演奖   第四届中国电视艺术“双十佳”评选 十佳男演员
两千多年中国人不懂“真、善、美” 两千多年中国人不懂“真、善、美” 黎 鸣 仔细分析中国文字中的“真、善、美”三个字,可以非常明显地发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于这三个字的理解,与西方人具有非常大的区别。可以说两千多年来的中国人,事实上不懂得“真、善、美”,同时也证明,中国人不懂得老子的“道、宝、德”,这是后话。 第一个区别,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基本上不言真,而且蓄意避讳真。造成这种避讳真的最关键的原因,即孔丘教导中国人,为了亲亲尊尊,必须时刻懂得为亲、尊“打圆场”,甚至宁可说谎,即所谓“为君讳耻,为贤讳过,为亲讳疾”,乃至更一般地“子为父隐,臣为君隐”。换言之,中国人必须从小就懂得,捍卫“亲、尊、长”的面子,要远比捍卫真理、真实、真情还更重要。很显然,西方人不是这样,从公元前十五世纪的“摩西十诫”即可看到,西方人从小就懂得必须反对“作伪证”,即必须在上帝面前永远说真话,至少不说假话。 第二个区别,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所理解的“善”,与西方人理解的“善”差别非常大。中国人的“善”是“善良”,是具有“同情心”,或所谓“恻隐之心”,关键是不欺负人,甚至为了做到这一点,宁可自己被欺负都成,例如孔丘所言:“修己安人”(这其实是孔丘骗老百姓),说白了,即为了“安”他人,自己可以“修理”自己,或者说“克己复礼”。然而西方人的“善”明显不同,西方人的“善”是“好”,是做事有效、有利,更被苏格拉底定义为有“知识”,对于西方人来说,有知识就是善,而无知识即是恶。非常糟糕的是,中国人的“善”更被孟柯推向了“人性本善”,说得非常不好听一点,中国人的人性因为“本善”,所以生来即自愿被人欺负,即“修己安人”,即“克己复礼”。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对于“善”的理解会错误得如此地“离谱”。可是今天的中国人,还在继续“尊孔读经学儒”,还在继续坚持“人性本善”。顺便指出,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人性本真”,因为“真”是永恒的“存在”,“真”才能自然,“真”才能人人平等,“真”才能显示高尚的人性。 第三个区别,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所理解的“美”,错误的程度只会比对“善”的理解的错误还更离谱。用说文解字的方法来看中文的“美”字,即所谓“羊”、“大”为“美”。这种美是一种非常世俗的经验现象的完全“物化”的“美”,与人类的精神没有半点关系。中国著名的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定义“美”的本质为孔丘儒家的“人道”,这实际上错误得更加“离谱”。孔丘有什么“人道”?孔丘有“人道”吗?孔丘的人道是永远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永远的“亲亲尊尊”,是永远的“礼乐主义”,其中连最起码的“人人平等”都被彻底地否定了,孔丘能够具有最起码的“人道”吗?西方人认为“美”的本质是自由,更是绝对精神的自由。非常可悲的是,中国人直到今天也不知道什么叫做“绝对精神”,甚至更完全彻底地否定任何一切“绝对”的意义。因为在中国人看来,“绝对”就是“极端”,就是“偏激”,就是完完全全地反“中庸”。中国人实际上是把“中庸”当作了自己人生的核心价值。中国人崇奉“中庸”核心价值的后果,即实质上等于消灭了自己的“绝对精神”。 今天,我来告诉我的亲们,什么叫做“绝对精神”?“绝对客观的抽象真理”、“绝对自由的逻辑思维”即人类的“绝对精神”。它们也同时表达了绝对的信仰精神和绝对的大爱、求知精神。所谓的“中庸”,其实质是完全庸俗的物性“相对论”。中国人把“相对论”当作自己人生价值的核心来崇奉的结局,即是中国人的历史完全被毫无(绝对精神)意义的庸俗的物性(唯物主义)相对化了,其中根本就看不到任何真正属于人类精神文明价值的东西。 我还必须告诉亲们,哲学上的“真”和哲学上的“美”,它们的本质都必须是绝对的,即属于“绝对”的范畴。“真”是绝对的客观,“美”是绝对的自由。在真、善、美三个字中,只有“善”才是属于“相对”的范畴。正是因为有了“真”和“美”的绝对精神性的价值基础,所以才会有“善”的相对历史(物质)运动的不断升华、进化、发展的人类文明成就积累的可能。中国人完全不懂得“真、善、美”三个字的本征意义,这说明了中国人实质上完全不懂得人类真正的普适价值。这全都是两千多年来“尊孔”所造的孽。(2014,8,4.)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