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县平政乡
苍梧县平政乡
关注数: 8
粉丝数: 89
发帖数: 419
关注贴吧数: 10
今天来探讨一下清朝历史话题。刘长佑给梧州黄元康的匾。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我朋友有黄埔军校六分校十四期九总队同学录,可代查找六分校十四期第九總隊照片 爲後人提供對應前輩照片。
桂林保卫战时的广西岑溪籍将领陈济桓,其子与我们讲述其父在桂林保卫战时牺牲经过。
桂林保卫战陈济桓之子讲述其父在桂林保卫战时牺牲的过程。
陈公宪,广西苍梧长洲正阳村人,我们乡唯一一位黄埔一期生,也是苍梧县六个第一期生之一。官至少将,可惜英年早逝。
李芳,广西苍梧县平政上乡正阳村人,孙中山护卫舰一一宝壁舰长。黄埔海军军校第四期。1949年回乡,既不随蒋去台湾,也不跟共。回乡后过上一般老百姓生活,整酒磨豆腐。1968年病逝家乡。据悉,李芳为苍梧县职务最高的海军将领。
近日经过苍梧县新地镇,顺便到一个就读过黄埔军校南宁分校,国军48军副军长兼138师长莫德宏(又名莫致宽)的老家看看,只有一棵百年荔枝树还枝繁叶茂,一幢故居大门紧锁,附近的中学大门还显得像民国的建筑。真是应了古人的话,“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五一”回家祭祖,听一83岁堂伯说,在此地方1944年有一日机炸死当时正在抬水回家的彭姓兄弟,据堂伯说,日军轰炸彭氏兄弟时,当时并没有当场死亡,炸弹震得彭氏兄弟七孔流血后才气绝身亡。日本的残暴行为第一次在家乡流传听闻。图石榴树处为堂伯所述“”彭氏兄弟被炸身亡的位置。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乐声远,广西苍梧广平乡人,其家属刻墓铭志显示为黄埔十二期步科,与黄埔一期的甘竞生为同村人。37军少校连长,1940年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阵亡,不知那位大神有其资料及照片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4月4日,广西容县,祭拜容县抗日将领牺牲将领夏国璋中将。夏国璋侄子夏桂乔,及三位抗战老兵代表,谭兆汉,李廷镇,梁嘉祥及志愿者近百人出席。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巍巍昆仑,2018年4月1日,祭拜昆仑关抗日将士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莫致宽,又名莫德宏,国民党陆军中将。广西苍梧人新地人,1942年12月18日,莫德宏部队在安徽省太湖县境内击落日本冢田攻大将(南京大屠杀元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击毙的职务最高的日本军官)专机,机上12人全部毙命。这样的大英雄,到底是病亡抚顺战俘营还是镇反被害?
于岳博客处有多名黄埔军校十七期十七总队同学录及照片,又以广西 于岳博客处有多名黄埔军校十七期十七总队同学录及照片,又以广西,广东人居多,如果你是该学生直属后裔,可请于岳直接免费赠与。
黄埔军校四分校十七期,十八期,十九期的英雄后裔们,有机会大家聚一聚,前往贵州独山校区旧址,追忆寻找先辈们黄埔军校历史记忆。
我祖父为本土广西苍梧人,黄埔军校17期24总队,毕业后到陆军60军182师任职少尉排长并参加抗日,目前暂无找到照片,望各位如有发现,请与我联系,并希结识黄埔后代及国军后代,与大家共叙先辈抗战的艰苦历程。本人QQ微信同步282241367.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卢英龙,广西苍梧县龙华乡大冲村人,(我的同村人),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毕业,1937年10月至1949年任梧州市警察局长达十二年,1944年日军入侵梧州,曾想收买其为汉奸,被卢局长一口拒绝,1945年8月,组织民团及警察队向驻龙圩及驻梧州日军实施大反击,与张发奎部向驻白云山日军袭击,打死打伤日军200多人,俘虏2人。为光复梧州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抗日名将夏威,夏国璋族亲夏桂乔老先生2月4日到广西苍梧县沙头镇寻访1943年救助援华飞虎队员见证人后代。(见证人已过世,但他救助的事迹得以保留流传给子孙)
寻黄埔军校第四分校后人。 黄埔军校第四分校,前身为“南天王” 寻黄埔军校第四分校后人。 黄埔军校第四分校,前身为“南天王”陈济棠在广州开办的燕塘军校,蒋介石接收该军校后派陈诚为分校主任后,称中央军校广州分校,即黄埔军校广州分校。1938年改称为中央军校第四分校。由于日军入侵广州,黄埔军校第四分校由燕塘西迁广东德庆,广西桂平。后又迁宜山(今宜州,刘三姐故乡),1939年12月广西昆仑关战役后,再迁贵州独山。在独山举办了17.18.19期,在独山,分校主任韩汉英(广东海南人,现海南文昌人)。在独山17期24总队,笔者先祖父有幸是该总队特科。本人于2017年3月前往湖南档案馆查询祖父的资料,知道先祖父的部分同班同学。现逐一列举,望知情人或后代们若有缘,一起探讨当年先辈们的足迹,联谊与交流情感…… 1.胡缪芳(后人),25,广东东莞。东莞县城外下西路洪盛绸缎店 2.谭其浵(后人),21,广东罗定。罗定县猪虚街恒益堂转。 续载……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寻黄埔军校第四分校后人。 黄埔军校第四分 寻黄埔军校第四分校后人。 黄埔军校第四分校,前身为“南天王”陈济棠在广州开办的燕塘军校,蒋介石接收该军校后派陈诚为分校主任后,称中央军校广州分校,即黄埔军校广州分校。1938年改称为中央军校第四分校。由于日军入侵广州,黄埔军校第四分校由燕塘西迁广东德庆,广西桂平。后又迁宜山(今宜州,刘三姐故乡),1939年12月广西昆仑关战役后,再迁贵州独山。在独山举办了17.18.19期,在独山,分校主任韩汉英(广东海南人,现海南文昌人)。在独山17期24总队,笔者先祖父有幸是该总队特科。本人于2017年3月前往湖南档案馆查询祖父的资料,知道先祖父的部分同班同学。现逐一列举,望知情人或后代们若有缘,一起探讨当年先辈们的足迹,联谊与交流情感…… 1.胡缪芳(后人),25,广东东莞。东莞县城外下西路洪盛绸缎店 续载……
独山铜鼓井,黄埔军校第四分校十七、十八、十九期校部大门口所在地,现在已难觅一丝踪迹。据记载当年左门口上书“党纪似铁”,右门口“军令如山”。
我爷爷是60军182师高射机关枪连的连长黄瑞琪,广西苍梧人。 我爷爷是60军182师高射机关枪连的连长黄瑞琪,广西苍梧人。黄埔军校17期24总队的。有后人在该部队吗?
寻国军六十军182师广东籍(海南)黄姓校官或将官后人 寻国军六十军182师广东籍(海南)黄姓校官或将官后人 本人祖父为原国军六十军182师连长,1949年祖父回乡后曾说过一件事。大概在1948年左右,可能是共军围困长春时,某夜,该连被共军偷袭,被盗了一台报话机。次日向团部如实汇报,该团长不由分说,以军法处至的名义把我祖父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半路,遇到一位广东籍黄姓将官或(校官),问明事由,保住了我祖父的性命,就地释放并恢复了军职。这件事我们家由祖父直传到现在。在此,很希望当年救我祖父的60军182师的广东籍(或海南)长官后人能与我们联系。再续前缘!
寻从未谋面的两位伯父,时间返回 寻从未谋面的两位伯父,时间返回到1943年3月,先祖父黄瑞琪在黄埔军校第四分校(贵州独山)任代理教官不到3个月,战事太紧,受命到国民革命军6O军182师任排长,一直在云南蒙自驻守防止日军入侵,史称“滇南防守”,1945年,抗战胜利,祖父带着无尚光荣随60军入越受降。1946年由越南海运东北四平市及永吉县驻防。其间,在上述地区与一名当地姑娘结合并在约1947年及1948年生育有两子,当时取名:黄啟光,黄啟明(音),1948年3,4月间,六十军退守长春,先祖父随之告别其母子三人,(一说嘱托他们南下上海,二可能留在当地,)后到长春,谁知,在长春期间,到5月起,大房身机场失守,先祖父被困长春至当年的10月18日随军长曾泽生起义后回乡。但一直惦记着在东北吉林附近的家人,文革期间,曾收到过一封没有署名地址的信件。到1972年先祖父黄瑞琪去世,嘱托过老家苍梧的后人,有机会希望寻回东北家人。此事已过了45年,在现在的网络时代,黄瑞琪在广西苍梧的家人,望能与东北的家人聚一聚。认祖归宗。
寻从未谋面的两位伯父,时间返回 寻从未谋面的两位伯父,时间返回到1943年3月,先祖父黄瑞琪在黄埔军校第四分校(贵州独山)任代理教官不到3个月,战事太紧,受命到国民革命军6O军182师任排长,一直在云南蒙自驻守防止日军入侵,史称“滇南防守”,1945年,抗战胜利,祖父带着无尚光荣随60军入越受降。1946年由越南海运东北四平市及永吉县驻防。其间,在上述地区与一名当地姑娘结合并在约1947年及1948年生育有两子,当时取名:黄啟光,黄啟明(音),1948年3,4月间,六十军退守长春,先祖父随之告别其母子三人,(一说嘱托他们南下上海,二可能留在当地,)后到长春,谁知,在长春期间,到5月起,大房身机场失守,先祖父被困长春至当年的10月18日随军长曾泽生起义后回乡。但一直惦记着在东北吉林附近的家人,文革期间,曾收到过一封没有署名地址的信件。到1972年先祖父黄瑞琪去世,嘱托过老家苍梧的后人,有机会希望寻回东北家人。此事已过了45年,在现在的网络时代,黄瑞琪在广西苍梧的家人,望能与东北的家人聚一聚。认祖归宗。
寻从未谋面的两位伯父,时间返回 寻从未谋面的两位伯父,时间返回到1943年3月,先祖父黄瑞琪在黄埔军校第四分校(贵州独山)任代理教官不到3个月,战事太紧,受命到国民革命军6O军182师任排长,一直在云南蒙自驻守防止日军入侵,史称“滇南防守”,1945年,抗战胜利,祖父带着无尚光荣随60军入越受降。1946年由越南海运东北四平市及永吉县驻防。其间,在上述地区与一名当地姑娘结合并在约1947年及1948年生育有两子,当时取名:黄啟光,黄啟明(音),1948年3,4月间,六十军退守长春,先祖父随之告别其母子三人,(一说嘱托他们南下上海,二可能留在当地,)后到长春,谁知,在长春期间,到5月起,大房身机场失守,先祖父被困长春至当年的10月18日随军长曾泽生起义后回乡。但一直惦记着在东北吉林附近的家人,文革期间,曾收到过一封没有署名地址的信件。到1972年先祖父黄瑞琪去世,嘱托过老家苍梧的后人,有机会希望寻回东北家人。此事已过了45年,在现在的网络时代,黄瑞琪在广西苍梧的家人,望能与东北的家人聚一聚。认祖归宗。
有关文献记录,国民革命军也是8月成立的,成立于1925年8月18日。
本镇最后一名“黄埔抗战老兵”,黎廷文已于2017年6月3日归队,享年96岁,据悉,黎廷文生于1921年10月,1941年就读于黄埔军校第六分校十八期。经本人曾经统计过,本镇在黄埔军校就读过或受训共有十四人,少将军衔3人。
陈克球,黄埔军校第四分校学生总队队长,保定军校第四期,少将军衔,1944年在六寨被美军飞机误炸身亡。
纪念全面抗战80周年
在大陆黄埔军校人数 黄埔军校从1924年创办到1949年在大陆结束,共开办23期,训练及毕业人数在很长时间对我来说,一直弄不通有多少人?狭义上说是18万人,广义上说23万人,更有甚者说有32万人,综合各方资料,现有些明朗了,我分析得出个人结论:黄埔军校在大陆创办的23期中,一共训练及毕业人数为23万。大致为:本校约3.6万人,九所分校共142789人,这正好是约18万人,有资料显示,黄埔只是一个概念,据说当初蒋介石为了笼络非黄埔军校的学生,给了这些学生一个等同于黄埔的出身,比如,骑兵学校,炮兵学校,机械化学校,通讯兵学校等都有黄埔相对应的期别,所以非本校及非分校生有5万人左右,一直以来广义上的23万人是值得肯定的。
黄埔分校图解
第四分校遗址
求黄埔四分校十七期二十四总队特科照片 几天前,到湖南档案馆查询先祖父档案,遗憾没有发现有其照片,但发现有一张先祖父的集体像片,但像片人物不是很清晰,望知情人提供一张“黄埔四分校十七期二十四总队特科”的集体照片。感谢!
【互动】一次失之交臂的寻访老兵之旅 不久前,听说广东郁南县千官镇有一老兵叫何焕九,抗战时在部队叫何胜,其全程参加了由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更难能可贵的是据说何焕九在1942年曾经在黄埔军校第四分校〈即贵州独山分校〉工作的经历。刚好,1942年我祖父正好在黄埔军校第四分校任职教官的经历,更怀着对老兵的崇敬之情,以为在何老即将百岁生日前夕,于2017年2月18日星期六,我们一行三人一同从广西赶赴150公里开外的广东省郁南县千官镇千官村人民路6号慰问何焕九抗战英雄。 经驱车经过近两小时粤西山区颠簸,,我们赶到了千官镇人民路6号,只见大门半开半闭,平时何老帮儿子看守门面小杂货做生意的场面完全与微信平台所述的情景迥然不同,与而换作在人民路7号经营,一种不详的预感在我脑中涌了上来。于是我们循序到7号铺寻问根源。 7号铺陈老板非常热情,遗憾地对我们说:“6号正是何焕九老英雄以前的住处,你们来迟了,何老在半年前已经身故……”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感到非常难过,只能默默地向何老英雄哀悼,愿他在天堂中与他们的战友重聚。 陈老板非常友好,接着和我们攀谈起来,问我们从哪里来?缘何知道何老英雄的事迹云云。我们一一作了回答。陈老板也为我们与何老英雄缘吝一面而感到莫大的惋惜。说道:“既然您们与何老英雄无缘,我打电话给何老的儿子,大家都是抗战与黄埔之后,相互见见面也是一种缘分吧!”我们欣然同意。 不一会儿工夫,何老英雄的儿子回来了,招呼我们到人民路六号他的家聊一聊天。 何焕九的儿子何大叔51岁,是何焕九的大儿子,其中年得子,黄埔有后,我们也倍感安慰。从他家珍藏何焕九老英雄留下的遗物中拿出何老英雄的像册、刊物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于2015年颁发给何焕九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给我们看。滔滔不绝同我们讲述了何焕九老英雄光辉战斗的一生。 如果父亲能活到今天,他整整一百岁了。他1937年20岁便当兵上战场,全程参加了全面的八年抗战,直接上战场参加过中国抗战的著名战役,有山东“台儿庄战役”,湖北“石灰窑战役”,广西“昆仑关战役”等等,1942年曾到黄埔军校独山分校工作,为第四分校做过招生工作……,八年抗战,九死一生,独山黄埔工作,功勋卓著,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何老英雄此事迹,将会名留千史! 何焕九老英雄1949年在广西柳州起义后回乡生活,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害怕被批斗,烧毁了抗战部队时的证件及立功状、照片等,对世外之人隐藏了身份。直到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经广东有关爱心人士关注报道后,何焕九老英雄的事迹才得以重见天日,闻名天下。一批接一批的爱心人士曾来拜访慰问。深圳的游心公益“抗战老兵关怀计划”每月定期给何老寄来500元生活费,直至去世。何焕九老英雄于2016年农历大年初三因摔了一跤后便卧床不起,身体日益下降,不幸于2016年7月8日与世长辞,到天堂归队与他的战友们相逢。 我们与何焕九老英雄失之交臂的缘份。无而是一次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但是,何老英雄的抗战英勇事迹,我们会铭记于心,永世不忘,他与千千万万牺牲在中国抗战道路上的将士们一定会千古留芳,万世留名!
探访黄埔抗战老兵钟介心 2017年1月3日下午四时30分我们经过近200公里驱车赶往广西容县灵山镇,终于见到了黄埔军校(本校)二十一期健在老人钟介心,(字:广有)。曾参加过龙虎关守备,宣传抗日等活动。且对我们十分和蔼可亲,下面是钟老与我们攀谈的相片。我们祝老人家健康长寿!
谁知道此老乡资料 李汉培,黄埔军校资料显示为广西梧州市苍梧县龙华乡五亮村。此村实为我附近仅数百米之距,现在还叫龙新村五亮自然村。我村老一辈上了年纪的也不大清楚此人详细资料,还上过黄埔军校。感到有些惊讶。但五亮村的确也有很多李姓。求看一下资料?
为何独山黄埔军校同学录难以查找 从1992年开始,我开始查找我爷爷的黄埔军校档案,24年过去了,还是杳无音讯。今年7月下询,我为了完成爷爷夙愿,(爷爷在生时想重回独山走一走,看一看,因当时的形势至死未能再回),我专程带着爷爷的生前夙愿,前往贵卅独山铜鼓井的“独山黄埔军校旧址”,抓了一把独山的泥土和一瓶(矿泉水瓶)当地的水回到家乡祭奠爷爷。档案虽未找到,但我会坚定不移,为找寻爷爷的档案永不止步。
【互动】家乡永远值得敬佩的抗战老兵 我的家乡广西梧州长洲区龙平文冲村,民国时称苍梧县平政乡文冲村,民国后期称苍梧县龙华乡文冲村。据我所知,文冲小自然村在民国时约有20多户人家100多人口,一共有5人直接上战场参加过抗战。分别是我的爷爷黄瑞奇,爷爷的同族弟弟黄金源、黄天球,及何旭田。还有一个可能战死沙场,为国捐躯,走后渺无音讯。我连名字都讲不出来的〈潘xx〉。 我的爷爷黄瑞奇于1944年从黄埔四分校以教官排长身份同学生军直接参加过桂柳会战,抗战胜利后在上海戍边。国内战争中又被调往东北四平,黑山。后在长春围困战中投诚后回乡,1972年病逝故乡。黄金源在广东英德一带作战。后去了台湾,不知什么原因,50年代又转辗回来家乡,1993年病逝家乡。黄天球据说在桂林、柳州宜山参加桂柳会战的运输工作,1994年病逝。何旭田参加了第三、四次长沙会战。1949年在东北起义。1992年病逝。
寻上海黄瑞奇后人 祖父黄瑞奇,廣西苍梧人,1940 一1944年在贵州独山就读中央四分校步科及留校任过一段时间教官,之后被选送到上海读了一段时间无线电科目,1945--1947年间。在上海期间认识一个当地姑娘并生育有两个儿子。名叫黄啟光、黄啟明(谐音)。后来祖父被抽上长春驻守,任特务连长,1948 国共长春之围后失联,如果此两人尚在人间,现年约70岁。远在万里之外的广西同父异母的兄弟及后代十分想念亲人,倘若有缘,再续亲情。QQ282241367。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