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nderbolt90
Thunderbolt90
关注数: 0
粉丝数: 22
发帖数: 1,316
关注贴吧数: 3
950出一个1066微星红龙 如题,广州同城面交。2017年中京东购入的,自用使用强度不大,外观基本没有瑕疵。箱说全,除了DP口保护帽找不到了,其他附件能想到的都在。 走平台。不要刀了,已经非常接近二手贩子开价了,再刀我上地铁去岗顶出给二手贩子了。
荒野大镖客2 CPU测试,i5阵亡了…… 转Gamers Nexus测试结果。8线程以下CPU,最低帧集体阵亡。9700K也有问题,但是应该是引擎bug。说6C6T够用和超线程负优化的,可以歇歇了……。 9700K的问题比较有意思。游戏引擎似乎是帧率到达一定高度后,如果线程比较少,会有bug导致性能急剧下降。所以4C8T的老U因为本来性能达不到那么高,反而没事。而12线程以上的CPU也不受这个bug影响。看起来游戏引擎需要最好8线程以上。i7或者R5才能畅玩。
最近怎么那么多鼓吹华硕B450 TUF-Pro主板的? 这一段很多帖子有人提TUF-Pro供电好的,感觉贴吧很多网友对主板供电了解很肤浅啊。这里讲一下情况: B450 TUF-Plus都知道供电不怎么样,但是这个Pro实际上和前者区别就是每相high-side MOSFET由单个4C10B改成了两个4C10B并联,另外每相多了一个电感。low-side MOSFET还是每相2个4C06B并联。 然而,问题来了,供电部分好坏,一个方面是波纹是否平稳,这个取决于相数。另一个是发热量大小,过大热量会导致满载限制供电,这个取决于MOSFET参数。一个普遍的误解是相数越多供电发热量越低,这实际上是错误的认识,因为发热量和元件效能相关,和相数不是直接关系。MOSFET烂的,相数多也一样很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供电发热80%以上都来自low-side MOSFET,剩下的大多来自high-side MOSFET,而电感发热量极低,几乎可以忽略。TUF Pro 比 TUF Plus每相多了一颗high-side MOSFET, 一颗电感,实际上供电模块发热量变化是很小的。波纹部分,二者都是4相Vcore,更是毫无区别。TUF Pro和TUF Plus最显著的供电区别其实是前者散热片大一些罢了。 下面就是TUF-Pro供电模块的样子,电感上面(或者左边)四个芯片就是MOSFET,第一排是high-side,第二排是low-side.这个方案实际上和技嘉 X470 Ultra Gaming 几乎一模一样,相数、MOSFET数量、型号都基本相同。可能有人要问了,和X470一样不是说明供电很好么?这就想当然了。前面提到,供电的发热量,主要取决于low-side MOSFET的参数,而4C06B实在不是什么好MOSFET,基本上属于最低端的行列。反映MOSFET效率的参数主要是RDS(ON)阻抗,越低越好。4C06B是4毫欧姆,作为对比,微星那边战斧用的4C024N是2.8毫欧,网红板迫击炮用的SM4503是3毫欧。市面上只有华擎的低端板MOSFET更差些,有用5.5毫欧姆的。 下面是迫击炮供电的样子,可以看到,和TUF pro一样是4(Vcore)+2(SOC)。每相low-side 和high-side MOSFET各两个并联,唯一区别就是电感每相只有一个。电感本身既不影响波纹也不影响发热,每相多于一个的实际用意其实就是骗数电感以为是供电相数的消费者……。而且迫击炮的Vcore供电散热片还大一号,讲真是供电部分几乎全方位碾压TUF PRO。所以,拜托别吹华硕低端板的供电了……,你讲BIOS好用还有点儿道理。这代锐龙本身又不怎么耗电,8核及以下考虑主板供电真意义不大,不是丐中丐基本都没供电问题。另外,TUF Pro 的SOC供电部分有散热片,其实比较适合APU超频,谁别出心裁想玩那个的,可以尝试……,其他方面,这个板真乏善可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