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foxhero redfoxhero
关注数: 40 粉丝数: 117 发帖数: 984 关注贴吧数: 11
也说下关几款偏门的口粮茶 先以原叶开个图。 2009年开始喝普洱,经过一两年的固定口感阶段,逐步稳定了自己的偏好,基本以生菜为主。在剩下的十多年间,基本以下关、大益的普品生菜为口粮,下关的诸如特沱、南诏、金丝、16菜砖、白金、松鹤、沧洱、茶皇、金色印象/传祺等等,偶尔入几饼风评好的高端调剂提升适口感受(此贴不备述)。另因渠道有限,其余品牌或古树纯料、山头老树系列除非特别放心的朋友购得分享一些,自己基本不碰,不具有品饮代表性也不没啥普适性的感受。正好今天开一饼原叶,那就说四款这些年最常消耗的下关小众口粮,关键是价格始终保持克价5毛以下(原叶、金色印象、白金泡、松鹤铁饼2020)。 1、先说今天新拆的原叶,此款当年入过两提,好像有2013、2014两个年份,口感无明显差别。因为是陈料新压,所以当年入手就开喝,基本以一年一饼的速度消耗至今。记得2014年喝的时候,印象就三个,一是粗枝大叶太粗了,二是甜,荒野的甜,三是酸,讨厌的酸。有人说这茶是黄片,但我感觉这还真不是黄片,应该是晚采的老叶,等级较差。这个茶从去年喝的时候感觉逐渐好起来了,酸度很弱了,洗茶两道能基本隔绝酸的口感,从第三道开始可以享受持久微甜,当另类口粮还是蛮不错的。 2、说说妖茶金色印象。金色印象当初是某某定制的陈料茶,后边还有一个金色传祺,两款这么多年喝下了几乎无区别,我都怀疑原料基本是一款。为啥说妖茶呢,这茶口感不稳定,刚出来涩特别重,有时喝几杯就想倒掉,但涩过去陈香木香又很留恋,这茶也不是大众口感,有回甘,喉韵明显,但和甜香无关。此茶刚出时入了几饼,今年补了一提,以每年一饼的速度消耗,2018年后涩逐渐褪去,好喝了很多,因为本身是陈料拼配,所以现在有中期茶香特质,会泡的话真的超乎预期。更妖的是在北京,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这茶味道不一样的太明显,7—11月里那个口感最佳,进入冬季就和跑香了一样寡淡无味,且极不耐泡,不摸着这茶的脾气还真容易误会此茶。 3、说说当年的热门如今的冷门白金岁月吧。手头有泡饼和沱若干。此茶当年名噪一时,也确实入口清新,叶底漂亮,能看出选料认真上乘制作精良。可是放几年后原来的香味散失很快,口感也逐渐无特点,除了淡还是淡,逼得你只能加大投茶量。所以几年后便少有人问。直到2020年我逐渐开封,把它重新当做口粮,从22年起,这茶变化还是很明显的,在醒茶充分基础上,汤色逐渐微红了,清新往木香方向略转,有些讨喜了,耐泡度也适中,回甘可以,主打一个干净,真的叶底在口粮茶里算特别好的,这茶越放可能后期惊喜越多,底子在那。 4、最后说下松鹤2020。这茶可能是最下关的小众茶,没多少人喜欢,最平常的产品却比甲特高一级的价格,近两年消耗掉4饼。这茶说是04松鹤铁饼的复刻,无非是个噱头。但是我还是觉得此茶可能被忽略低估了,口感确实比特沱好,而且耐泡度很高,21年看着有部分陈料拼配,入了一提,喝到今年,口感稳定、微烟舒适、蜜香稳定,又补了一提,我个人看好后期陈化,不是新工艺,最传统的下关味,不高端但就是平民的好口粮。
行走中,别忘驻足,收拾行囊回望来时路 日子匆忙得久了,就难免多些空白. 偶尔停下脚步,回望来时路,常常发现与要走的路已经稍有偏差.于是,回头,再寻坐标,再找方向,收拾行囊,前行. 紫砂看得久了,越来越觉得是个平常物件. 去除了所谓的真水留香的浮夸,去除了所谓的文化产业传承,去除了一味推高致富的功利用心,去除了了烧结在朴素泥土中的商奸私欲...... 沉淀下和大约只有泥土,一捧走过时光控诉时光的本真泥土.它控诉着时光中,总想爬得更高的人们把让自己站得踏实的泥土一点点抽空,让自己悬空.控诉中也有悲哀,因为最终这些人们都得从空中回到地方,浮得越高的回到地上时就会越狼狈不堪. 我喜欢沉淀下的泥土,喜欢在我的书桌前,茶几上,用时间文火心情褪去其身上商臭和虚火的泥土.用这样的泥土盛一杯清水,也自有清香. 其实,做人何尝不是追寻个真字? 紫砂喜欢得久了,也就越发地喜欢它的普通了.从此,满眼是文人情怀的雕刻和世俗匠心的捏造,就再也没入过我的眼. 回到案头,生活还在继续,匆忙还在继续,愁苦多欢乐少每天也还在继续,就如同每个人眼中的人生,一样都在继续. 拿起一本书,可以真正读到历史;拿起一个众人都在捧的物件,也许读到的只是人心.放下手中的物件,不妨捧起案头的书,这时旁边的泥,泥中的水,才有真味道.泥还是泥,水还是水,没有因水泥才滋润,也没有因泥水而淳香.本真,却在你心中由泥和水幻化而来. 走的远了,不妨驻足,收拾行囊回望来时路. 与各位吧友共勉,愿同仁们在紫砂路上走得清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