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男😉
小家微微啦
关注数: 5
粉丝数: 511
发帖数: 6,906
关注贴吧数: 14
刘邦的庙号有个问题,既是太祖高皇帝,又是高祖高皇帝? 突然想起来汉朝貌似没有高祖的庙号,经常约定俗成称呼的汉高祖刘邦实际是太祖高皇帝。但百度了一下,汉高祖依然是刘邦,问题出在哪?还是约定俗成也是正确的说法?
曹冲称象这种事一眼假,为什么很多人相信是真的,网上也说是真的 特意查找了一下曹冲称象这件事,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原文开头: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曹冲和官员们一同去看。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里面有个“别人”送他一头大象,经查证这个别人不是谁,而是孙权。 《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记载:“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这里明确说了,曹操的大象是孙权送的。那么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孙权是什么时候送曹操大象,为什么送?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一眼假!曹冲称象的故事发生在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当年(赤壁大战发生在208年12月)。孙权为何送敌人一只大象?觉得曹军缺粮吗,给大象充饥吗?
汉末三国中,唯有蜀集团不认自己为蜀国,为什么这么自欺欺人? 吴承认自己为吴,魏承认自己为魏,唯独蜀不承认自己为蜀,非得蹭汉?
董卓一矿打十八矿,诸葛亮才一矿打九矿,谁才是三国第一军事家? 正史上董卓一矿打十二三矿,手下徐荣把曹操都打得屁股尿流,诸葛亮才一矿打九矿,有资格碰瓷董卓吗?
关羽兵败的主要原因根本不在吴,吴至始至终都是受害一方! 易中天都说关羽之所以兵败是因为爱骂人,骂盟友,骂对友,骂着骂着就没有然后了,但一千多年来某些人却喜欢怼着孙权吕蒙狂薅,称作鼠辈。我说这些人真不害臊,喜欢骂人的那个不批评,反而批评被骂的!
大魏吴王恰恰是曹丕的污点,曹丕这人又菜又爱装! 经常有人拿大魏吴王来黑孙权,而且还笃定大魏吴王是孙权的污点。我抛开面子论来说,这大魏吴王恰恰是曹丕的政治污点,从中可以看出曹丕这人执政极其幼稚,军事菜鸟,空有三曹之名!首先,国家之间没有绝对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刘备视曹魏为死敌尚且放下干戈联强攻弱,也就是先秦时期玩烂的远交近攻,合纵连橫策略。而曹丕却装x把大宝备的使者给噶了以正视听!这不是骨气的体现,恰恰是他弱只的一面。第二,装x坐山观虎斗,自以为聪明。现实是孙权并不虚曹魏,吴的陆地战不如曹魏,不代表水战不如,两强联合就得迅速出兵连橫灭蜀,一起分蛋糕,而不是随便给颗糖就甜滋滋的以为自己真的是老大了。综上所叙,曹丕这人就是又菜又爱装。
刘备是否配得上昭烈帝这个霸气的谥号? 第一次听说昭烈是霸气谥号,仅以身免被ko在白帝城,连庙号都不配上的最下等谥号和霸气挂钩??是不是某些粉魔怔了?昭烈是最辣鸡的谥号,晦气的要死,后世没有任何一个帝皇,哪怕是割据帝皇都不会用这个代表被打的很惨烈,连庙号都不配有的谥号。
夷陵之战后,要是刘备识时务投降吴,他还能看到统一的曙光 夷陵之战后,吴统一南方已经大势所趋,但刘备在永安摆着一副同归于尽,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的样子太恶心了!明摆着我跨不了荆益,你吴也别想跨!其用心之险恶,罪可当诛!本来刘备只要举州降吴,吴一统南方,可以整合南方四州的资源从益荆扬三路出兵伐魏,再不济也能打到黄河边,但被刘备自私自利的报复行为葬送了南方统一北方的机会,妥妥的战犯!
诸葛亮一矿打九矿是伪命题,世上根本没有一矿打九矿的说法 战争只有以弱胜强,或倚强凌弱的说法。在古代战争史上不乏几千人战胜数十万敌军的战役。每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将都有以弱胜强的战绩。像诸葛这种未战之前已经给自己寻找好下台阶的理由,是非常low,非常让人瞧不起的行为。打赢了战神出世,输了,我一矿打九矿情有可原。未胜已经先给自己找好擦屁股的理由,这种统帅太过务虚不务实,将战争当成儿戏,增加政治资本的工具。所以诸葛的北伐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克复中原,而是故意碰瓷九矿的曹魏增加经验值,只要保持不败,我就是一矿打九矿的神仙,别人问,你每次兴师动众出兵打赢了什么仗,夺得几个州,取得什么战果,有没有见到长安城墙?他会回答,我没输啊!或者我一矿打九矿。
孙权合肥撤退是孙十万,诸葛亮岐山撤退是著名军事家 都是撤退,为何孙权变成孙十万,诸葛亮成为著名的军事家?孙权不胜就是落荒而逃的孙十万。诸葛亮不胜就是。。。输了吗?原来北伐找个点蹲着让别人进攻就是这个原因。只要我坚守不败就是。。。。著名军事家。
刘备喊了一辈子兴复汉室,却只为大汉打下一个汉中郡? 到他在白帝城结束生命的时候,交给诸葛的只有一个益州。而益州本来就是刘家的地盘,所以真正算起来,他一辈子就为大汉打下一个无人区—汉中。
吕蒙兵不血刃拿下荆州,让几十万军民免于战火涂炭。 吕蒙治军严谨,拿下荆州后保境安民,与民秋毫无犯,还给老人送钱送粮,提供免费医保,妥妥的现代人文主义关怀。吕蒙军还是古代少有的不劫掠,不烧杀抢的纪律部队,和戚家军,岳家军差不多,更重要的是,他用白衣渡江的奇谋让荆州几十万军民免于战火涂炭,是历史大功一件。
一直有个疑问,清朝的全民剃头政策属不属于胡化? 最近看了很多五胡南北朝的视频,不论多乱,最终胡族都都融入了华夏,行华夏衣冠+语言文字,而另外想到离我们最近一个王朝被满人占领,而且还全民剃头+换胡人服饰(大马褂此类)算不算是胡化?
孙权为南方的开发做出卓越的贡献,为什么后人会前赴后继的黑他? 在民间,一说起孙权1000句话里有999句都是黑,唯一说好话的还被群起攻击
刘禅与曹奂都向司马家投降了,只有孙皓还在坚决抵抗,却被黑最惨 难道是因为zz正确,影响大一统?孙皓:我抵抗最久,维护南朝时间最长,反成为末代暴君了?
历史上承认仲氏国吗?仲氏太祖袁术于建安4年驾崩于江亭 如果“驾崩”属实,骷髅王这辈子也算没白混吧,汉末多少诸侯连薨字都不配,只有被嘎的记录。
电视剧《军师联盟》曹操认为他统一了天下,各位怎么看? 他说统一了中原,而中原历来是王朝政权的代名词,相当于认为自己统一了天下。蜀吴:?????
刘璋以一己之力独抗光之国集团三年,为什么没人吹? 刘璋外称懦弱无能,但凭借一己之力独抗光之国三年,期间还在雒县将卧龙凤雏之一的庞统噶了,这种战绩只有日后的司马懿才能做到。
东吴既无污点,又有战绩与名臣良将,为何不能成为三国的主角? 据我所知,仅有一部大制作的电影《赤壁》以东吴的周瑜与曹操为主角,其余的电视电影东吴方都是配角。这太不公平了!东吴在乱世中立国既无污点,还出了一大堆名将良臣,为什么就不配做主角团?
孙权为什么不接受关羽的投降?
东吴是南六朝之一,为何蜀粉整天说东吴非正统? 正史都承认东吴是南六朝之一,而蜀粉整天说东吴的位置最尴尬,一没占法理,二没占血统,所以最名不正言不顺!言外之意就是认为东吴是乱臣贼子。我认为这叫倒打一耙,明明蜀才是割据一州之地的小军阀,东吴好歹是占据南方三州的中型帝国,论地盘与人口都基本统一南方了,后世称吴为南六朝之一,南京也因而成为六朝古都。反正论正统就没有蜀一回事。蜀这种自立为王,自立为帝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乱臣贼子,和袁术有什么区别?
诸葛亮表面当东吴是盟友,实则一直视为敌人,做梦都想灭吴 很多人说诸葛亮是著名军事家,可以一矿打九矿,把曹魏压着打,其实这是不对的,真实的情况是一矿打12矿,他只当东吴是表面兄弟而已,永安这里一直设有重兵防吴,可攻可受。
如果曹丕不三路伐吴,吴倾国之力能灭蜀吗? 夷陵之战后,蜀军损失殆尽,刘备仅以身免,如果曹丕不背刺吴。吴倾国之力攻蜀能灭掉吗?吴灭蜀后,版图比东晋还大。
孙权差一点统一南方,突然被曹丕背刺难道不遗憾吗? 只听刘备被背刺,关羽被背刺,曹操被背刺,难道孙权就没被背刺?陆逊都追击刘备到白帝城下了,离攻下益州统一南方就差一步,但突然就被曹丕三路大军南下,难道不是被背刺,曹丕还是名义上的君主,被君主背刺你不痛心?尤其失去了统一南方开创南六朝第一人的机会!
孙权的能力被严重低估了,哪怕换作刘裕都扛不住蜀国史诗级阵容 在汉末南方的吴蜀争霸中,刘备集团文有卧龙凤雏法正,武有五虎上将姜维,个个都是名流青史的名臣能将,文武庙双哲,集合了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班底。试问蜀国此套完全体阵容谁能敌手?换成南朝第一人的刘裕来就行了吗?不,他不行,他连赵云马超那关都过不了,更何况还有军事家诸葛孔明,法正,关羽张飞等人。但孙权就这样在天崩的南方开局中扛住了,不仅扛住,还能对蜀国进行有效的反击,试问谁能做到孙权这个地步?
刘备与关羽对孙权的攻击行为是不是犯上作乱?孙权才是受害者 都是大汉忠臣,孙权是吴侯,也是朝廷钦封的南昌侯,两个爵位都是县侯。而关羽作为一个小汉寿亭侯对地位更高的孙权辱骂,并且擅取湘关米算不算犯上作乱?刘备也是一个小亭侯,后面还举兵攻打地位更高的孙权(刘备的宜城亭侯,孙权的南昌侯才是汉封合法的),孙权只好被迫剿灭犯上作乱的刘备叛军,纠正纲常。
孙权在南方四分天下有其三,如果能统一南方后世评价如何? 汉末南方有四州,扬州,荆州,交州,益州。在夷陵之战后,孙权独占荆扬交三州,在南方的地盘四分天下有其三,并且基本歼灭蜀主力,只要再占领益州就能实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南北对峙,坐拥半壁江山。后世对东吴的称呼也会改为南朝(吴),而不是东吴。只要有了朝代的加成,吴大帝能变成吴武帝或吴文帝吗?还是魏武、吴文并驾齐驱?应该也不会被叫鼠辈了吧?
东吴有蜀相承认的政权合法性,为什么很多人却说孙权最没资格称正统 刷到过很多这样的言论,尤其是抖音,说蜀汉正统来自于刘姓血统,曹魏正统来自于汉献帝禅让,只有东吴一无血统,二无法理上的传承,所以是伪政权,但我觉得这是很欺负人的说法,这也是损害蜀相诸葛亮权威与地位的言论,既然诸葛亮都承认二帝并尊了,那么孙权的法统来自于蜀国,自然而然有资格称正统。
黄权为什么不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尽忠大汉?他真的忠心刘备吗? 傅彤断后的时候尚且怒斥:“吴🐶!何有汉将军降者!”战死不降,但被刘备视作肱骨的黄公衡怎么就那么没气节,被断个后路就屁颠屁颠地跑去投降曹贼做三姓家奴了,你前对不起刘彰,后对不起刘备,你知道你在江北带走的一万多精锐是蜀国老本吗?
吕蒙要是知道自己会被骂一千多年,他还会白衣渡江吗? 因为白衣渡江攻取荆州,不仅被骂了一千多年,还被列为古代十大罪人之一,还降低了商人的身份,让古代商人都恨他。如果再给他一次重来的机会,我相信他宁可投降关羽也不会白衣渡江的。
请问一下三国里的张辽有什么贡献? 看到庙号两个字,欲言又止
诸葛亮不执行刘备的灭吴政策,还与之勾结为盟是何居心? 关羽与张飞的人头白丢了,荆州将士的血也白流了,刘备与八万蜀兵也白烧了。诸葛亮作为季汉大忠臣,不为主上和蜀中将士报仇,却与敌交好是何居心?
抛开演义不谈,曹刘司马三家是不是都得感谢孙权? 五胡乱华的时候,曹家随司马家南迁,另外刘裕的先祖也是永嘉之乱南迁的一员。这样看来因为孙权对江南的开发与保护,让南迁者避免了胡人的追杀与奴役,其中没有南迁的安乐公与山阳公一脉就是被胡人杀完了。可见孙权创造了衣冠南渡的先决条件,这是一件伟大的赫赫功绩。
诸葛亮的《出师表》用了将近一个段落来吹捧向宠,是凑字数吗?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足足占了出师表一大段的内容,但延熙三年(240年),向宠在汉嘉(治今四川省名山北)镇压蛮夷族时被杀。几乎可以得出是被异族阵斩。
刘聪与石勒与司马家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非要赶尽杀绝 史载,石勒在宁平城屠戮司马宗室王公44名,司马越被开棺鞭尸。 永嘉七年(313年) 刘曜与石勒攻破洛阳,俘晋怀帝司马炽,屠杀包括太子司马诠在内司马王公3万余人,以及其他大臣百姓10余万人,可谓要将司马家族斩尽杀绝。 建兴四年(316年)刘曜攻破洛阳,再俘虏 晋愍帝到平阳。无独有偶,与晋怀帝同样的命运,被俘到平阳先被刘聪屡次当众虐待,让百姓大臣看了都悲痛落泪,后毒杀之。 匈奴刘聪与羯族石勒对司马家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他们不是已经赢了吗,还要灭司马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