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垃圾佬 快乐垃圾佬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即着萬物即生贪求即是烦恼。
关注数: 7 粉丝数: 253 发帖数: 1,569 关注贴吧数: 23
最新!河北9县市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 近日,民政部网站公布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下行政区划变更情况(12月份)。其中,河北有13地撤乡设镇 保定 保定市莲池区 莲池区撤销百楼乡,设立百楼镇,以原百楼乡的行政区域为百楼镇的行政区域,百楼镇人民政府驻西百楼村民裕西路37号。 高碑店市 高碑店市撤销梁家营乡,设立梁家营镇,以原梁家营乡的行政区域为梁家营镇的行政区域,梁家营镇人民政府驻梁家营北村祥胜路27号。 曲阳县 曲阳县撤销孝墓乡,设立孝墓镇,以原孝墓乡的行政区域为孝墓镇的行政区域,孝墓镇人民政府驻北孝墓村和谐街16号。 博野县 博野县撤销南小王乡,设立南小王镇,以原南小王乡的行政区域为南小王镇的行政区域,南小王镇人民政府驻南小王村安顺路49号。 高阳县 高阳县撤销小王果庄乡,设立小王果庄镇,以原小王果庄乡的行政区域为小王果庄镇的行政区域,小王果庄镇人民政府驻小王果庄村高任路177号。 望都县 望都县撤销寺庄乡,设立寺庄镇,以原寺庄乡的行政区域为寺庄镇的行政区域,寺庄镇人民政府驻寺庄村望顺街36号。 望都县撤销赵庄乡,设立赵庄镇,以原赵庄乡的行政区域为赵庄镇的行政区域,赵庄镇人民政府驻赵庄村职中路8号。 承德 兴隆县 撤销蘑菇峪乡,设立蘑菇峪镇。 撤销大水泉乡,设立大水泉镇。 廊坊 霸州市 撤销康仙庄乡,设立康仙庄镇。 撤销王庄子乡,设立王庄子镇。 大城县 撤销臧屯乡,设立臧屯镇。 撤销北魏乡,设立北魏镇。 新闻多一点 据了解,去年以来,河北这些地方已撤乡设镇: 邯郸市 广平县 撤销十里铺乡,设立十里铺镇 撤销南韩村乡,设立南韩镇 撤销东张孟乡,设立东张孟镇 永年区 撤销东杨庄乡,设立东杨庄镇 撤销讲武乡,设立讲武镇 撤销西苏乡,设立西苏镇 大名县 撤销孙甘店乡,设立孙甘店镇 撤销铺上乡,设立铺上镇 邱县 撤销古城营乡,设立古城营镇 肥乡区 撤销东漳堡乡,设立东漳堡镇 成安县 撤销北乡义乡,设立北乡义镇 邢台市 威县 撤销贺钊乡,设立贺钊镇 撤销赵村乡,设立赵村镇 衡水市 枣强县 撤销唐林乡,设立唐林镇 武邑县 撤销龙店乡,设立龙店镇 武强县 撤销东孙庄乡,设立东孙庄镇 饶阳县 撤销王同岳乡,设立王同岳镇 故城县 撤销房庄乡,设立房庄镇 撤销三朗乡,设立三朗镇 景县 撤销梁集乡,设立梁集镇 阜城县 撤销漫河乡,设立漫河镇 承德市 平泉市 撤销台头山乡,设立台头山镇 撤销松树台乡,设立青河镇 滦平县 撤销火斗山乡,设立火斗山镇 双滦区 撤销西地乡,设立西地镇 为家乡发展加油点赞! 通讯员|杨新磊 [记者|寇国莹] [编辑|赵红]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news.html5.qq.com%2Fpusharticles%2F2266613544757355545%3Fhippy%3D1%26url%3Dhttp%253A%252F%252Fkuaibao.qq.com%252Fs%252F20190131A110BX00%26ch%3D001837%26showKkattach%3D1%26showDate%3D1&urlrefer=47161ae85cce55dda00840b4d8588c15
修行初要(转载😝) 修行之路,魔障重重,堪虚破妄,悟道明法。道者法也,法者道也,道即是法,法即是道,佛说法,圣言道。【道德经】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何以故?为【金刚经】有云: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何以故?为【道德经】有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欲乃魔障之源,心乃修行之本,修行首要修心,修心要修本心,净除邪欲清静,五蕴皆空见性。人之初生,无知无欲,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如六祖之偈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随时间长,欲生根发芽,其心因欲而视之得见,搏之可得。是以,修行之人,须离一切欲。人若无欲,五蕴皆空,心静神清,在佛门,发佛心,在道门,成道心。【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德经】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皆表无欲之后方悟道明法,是以,欲是修行魔障,如不能净除,一切修行皆如镜花水月。 【心经】所云: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者,即是离一切欲。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即是五蕴皆空,亦是离欲之方。须知游山玩水,身心舒畅,乃五蕴用作之果;意犹未尽,流连忘返,乃五蕴未空之欲。【清静经】云: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皆表修行之要在离欲。 众所周知,诸佛诸圣皆具大智慧,何以故?智慧为修行秘钥,以智慧掘欲,以智慧离欲,修行之路明朗,步步为营,终将开启大智慧,尔后以此悟道明法。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