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ishiyuansj cuishiyuansj
关注数: 55 粉丝数: 65 发帖数: 2,767 关注贴吧数: 47
消费驱动,快消品行业风向转变 去年年中,贝恩咨询和凯度消费者指数联合发布了《2017中国购物者报告》,其中透露了很多快消品市场的重要趋势,我们从这些数据中不免会发现一些关于饮料行业的细节,纵观中国快消品市场,风向标已经从开始随着消费大趋势做出了许多明显的改变。 转型1.高糖零食品类销量明显下滑 糖果、巧克力和口香糖在去年的销售额增长分别下跌6%、9%、15%,甚至在圣诞节、情人节这样的消费高峰期,也未出现大幅增长,巧克力已经被大多数年轻人拒之门外,他们甚至不喜欢将甜食作为礼品,馈赠给亲朋好友。人们更注重高端化、个性化的礼品。在节日礼品市场,巧克力频频败北,这和人们注重健康的意识是分不开的。 转型2.果汁高端化趋势日益增强 果汁整体销量出现下滑趋势,但高端化果汁增幅明显,比较典型的就是在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唯他可可天然椰子水,唯他可可在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以健康、天然的品牌理念打动了无数消费者,作为高端果汁类饮品的领头羊,唯他可可填补了超高端冷压榨果汁与低端浓缩果汁之间的空档,也以NFC无菌灌装技术生产的椰子水,给了人们全新的体验。 在超市和卖场的货架上,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标有“NFC”字样标志的果汁,而在促销活动中,我们往往能看到传统的浓缩果汁被当作赠饮分给光临门店的用户,虽然但从货架上看高端果汁与非浓缩还原果汁还未大范围的替代零售商心目中的位置,但从人们的购买意向上来看,果汁高端化、健康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转型3.电商便利店分庭抗礼,大型商超威风扫地 早在2012年,大型商超的市场占有量开始放缓,这种情况在2016年达到巅峰,大卖场和大超市的快消品零售额出现了负增长,而增长势头最强劲的要数风头正盛的电商渠道和貌不惊人的便利店两大行业。电商的五年复合增长率甚至高达40.8%,便利店虽增长势头缓慢,但也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9.6%。 虽然快消品整体市场在久久的疲软后重新展现了活力,口香糖、衣物柔顺剂这类的产品依然维持着不温不火的业绩,和他们相似的品类还有啤酒、茶饮等,美妆类、母婴类的快消品在电商渗透率更高,其中婴儿纸尿裤在电商渠道的占比甚至高达60%。 其实,不止在中国,许多世界快消品巨头也在这场转型中损兵折将并尝试开发新产品,如可口可乐的无糖可乐等等,在转型的阵痛期相信整个行业都会向着健康、天然的大趋势前进,这也是近年来快消品市场推出新品的主要类型。相信阵痛期很快会过去,快消品市场的春天马上就要到来。
2018你不能错过的新零售趋势 回望2017,这是对于中国零售行业意义非凡的一年,有业内人士形容“这一年的变革比过去五年都多”,实体零售经过几年蛰伏终于展现逐步回暖的迹象;互联网巨头带着资源和资本涌入线下,新零售的变革浪潮袭来,并将给整个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借此机会招商零售团队回顾这一年来的新变化、新趋势,给2018年进一步的变革调整提供思路和借鉴。 报告摘要 行业风起云涌,变革浪潮袭来。2017年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带着资源和资本涌入线下加速布局,引领本轮行业变革。目前阿里在零售方面是双线布局策略,一方面通过自有项目盒马、银泰等探索新零售改造方法论,一方面通过入股等方式进行零售资源积累。腾讯系不断追赶,以京东和永辉作为零售领域布局的主要抓手。今年行业的变化在多领域密集展开,跨界创新性超市最受关注风起云涌,生鲜小业态盯准社区蓄势待发;杂货店B2B巨头高调入局,但发展任重道远;体验式专业连锁获3C家电类互联网公司重视,方兴未艾;无人零售则成为一级市场追逐的一大风口。 二级市场对于新零售变革给行业带来的深远影响认知并不充分,A股零售板块2017年表现平淡。虽然今年零售产业十分活跃,但是在A股市场表现并不充分。板块全年下跌13.2%,居所有行业跌幅第五。但同时产业中的重大事件如互联网巨头的持续布局都能为板块行情提供一定的催化作用。在行情下行和业绩改善的双重作用下,零售行业估值已由年初的45x PE(TTM)回归至30xPE(TTM)以下,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个股来看2017年整体表现平平,部分绩优个股PE(TTM)在20x以内,具有较高的估值吸引力。 展望2018,行业变革将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推进,把握非线性成长带来的投资机会。2018年深度方面巨头和线下零售企业的合作会从股权合作进一步深入到业务合作,无人零售领域的竞争也会从流量点位的竞争深化为运营、供应链和技术的竞争。广度方面行业合纵连横加剧,新零售浪潮也会由超市领域进一步席卷至百货领域,会有更丰富的新业态、新物种涌现出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新零售背景下二级市场投资应当把握非线性成长带来的机会,关注拥有资本、流量和物业优势的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居民消费增速不及预期、行业复苏缓慢。 报告正文 一、行业风起云涌、变革浪潮已 (一)巨头布局加速,引领行业变革 对于零售行业来说2017年可以说是风起云涌的一年,经历电商冲击几年蛰伏后行业迎来转暖趋势,同时在新零售理念的带动下,互联网巨头阿里、腾讯、京东等带着资源和资本冲入线下,加速实体零售布局。 阿里系在零售领域加速布局。阿里2016年10月提出新零售战略,2017年是战略落地的元年,阿里通过内外双线并行的模式加速零售领域布局。集团内部依托盒马、银泰、零售通等项目进行不同方向不同领域的零售改造方法论探索,集团外部通过入股等方式拿下三江购物、联华超市、新华都、高鑫零售等多个超市上市企业,积累零售资源并开始进行一些改造落地的尝试(如以淘鲜达为依托对三江门店进行改造探索,和三江、新华都等联营特定区域的盒马鲜生),步伐相对较快。 腾讯系迎头赶上,京东永辉双线出击。腾讯系在之前主要以京东作为新零售对抗阿里的主要力量,京东在2017年7月提出“第四次零售革命”,推出“无界零售”的概念,和阿里的“新零售”思想内核大同小异,表明京东完成理论体系建设,开始把实体零售作为一个重要战场。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进行了新通路百万便利店计划以及无人零售的一些布局。在腾讯入股之后,永辉也作为其在零售领域的一个抓手,入股红旗连锁,增持中百集团,永辉也开始往智慧中台向外赋能的方向进发。 (二)多领域新业态新物种频频落地 在互联网巨头的引领下,零售领域迎来变革浪潮。2017年互联网巨头、传统零售企业、新兴创业企业都在积极进行新业态、新物种方面的探索和尝试,并在创新型跨界超市、生鲜社区店、杂货店B2B、体验式专业连锁、无人零售等多领域产生一些落地的成果,行业的活力明显增强。 创新型跨界超市风起云涌。创新型的泛生鲜跨界超市是今年新零售浪潮中最受关注的一个领域。这一领域由盒马鲜生2016年开始带动,在2017年这一店仓一体化线上线下结合的新型模式并基本跑通,其他一些线下零售企业在2017年陆续入局,效仿和改良盒马模式也推出自己的新零售物种,整体打法大同小异,且多具有试水性质,拓展速度较为保守。永辉的超级物种于2017年初开业并快速扩张,目前达到24家左右,同时在“生鲜+餐饮”的大框架下走出了自己的模式,同时依托永辉强大的生鲜供应链优势,成为盒马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生鲜社区店蓄势待发。主打社区的超市小业态今年也取得一定发展。由于业态小开店成本较低,这一赛道也存在着一些创业企业,广州钱大妈、合肥的生鲜传奇都是深耕本土市场并在2017年获得新一轮融资,永辉云创孵化的生鲜社区店“永辉生活”今年也在一二线城市密集开店,目前数量已达到近200家。 杂货店B2B任重道远。杂货店B2B业务瞄准夫妻杂货店背后的万亿市场,本质是利用SaaS系统及商品、物流、数据给小店赋能,2014年左右开始兴起,今年京东的新通路和阿里的零售通均高调宣布百万小店计划。但未来发展仍然任重道远,杂货店业主文化程度限制其对新事物接受程度,以利益为导向导致其忠诚度很低,而且这一领域除了两大巨头还有中商惠民、掌合天下、友阿微店等一批有竞争力的玩家,阿里京东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任重道远。 体验式专业连锁方兴未艾。2008年苹果体验店进入中国,是最早的体验式专业连锁业态,这种业态不以售卖商品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增强用户体验提升品牌认同感,引流至线上渠道。苏宁在2015年开始云店建设,对线下门店用户体验的升级,今年京东和小米两个互联网公司也高调布局线下体验店京东之家和小米之家,京东计划今年开店300家,小米计划到2019年店铺数量达到1000家,表明了互联网企业对实体零售渠道的逐步重视。 无人零售站上风口。无人零售可以算是今年资本市场尤其是一级市场的一个大风口,据统计目前为止无人零售领域的累积融资额已经超过500亿元,创业企业在资本的助推下快速烧钱圈地占领市场。无人零售根据形态可以分为三种:全封闭式的自助售货机历史悠久技术成熟,2016年市场规模增速达42%,2017年在保持增速的同时也在往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无人值守便利店由去年底的Amazon Go引发热潮,今年年中相关创业玩家获得密集融资,但目前仍有一些技术、政策上的难题尚未解决;无人值守货架在下半年成为一级市场一大风口,市场上超过50个玩家,对于点位的竞争迅猛激烈,创业企业、现有独角兽企业和一些巨头企业都有入局,很多团队也都拥有非常不错的背景和资源。 二、市场表现平淡,板块估值回归 (一)零售板块涨跌幅靠后,新零售事件有一定催化作用 2017年A股零售板块涨幅靠后。A股整体风格在2017年表现出明显的分化,上证综指在3300点左右,较年初上涨5%左右。市场风格对龙头白马股相对较为偏好,沪深300指数上涨20%左右,而创业板指下跌10%左右。分行业来看食品饮料、家用电器、银行等板块在茅台、格力等龙头白马的带动下取得不错的市场表现,而零售板块虽然产业非常活跃,但A股市场没有太大体现,板块全年下跌13.2%,居所有行业跌幅第五。 同时就零售板块走势来看,去年下半年以来的重大事件,如互联网巨头在实体零售行业的持续布局都能提振市场对于实体零售的信心,对于零售板块的行情有着一定的催化作用。 (二)业绩改善估值回归 行业基本面出现改善。过去几年线下零售实体收入增长的低迷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带来,一是社会零售总额增速的下滑,二是电商高速增长分割线下蛋糕。目前这两个因素都已发生变化,社零增速已企稳回升,电商增速开始放缓,给线下留出更多空间。这种变化其实也是线下实体被倒逼增加体验业态的结果,线下零售经历了电商洗礼之后被动供给侧改革,旧业态门店或关闭或改造,新开门店以新业态为主,从同店收入增长来看也要明显高于老门店。 商贸零售行业估值已回归至历史较低水平。在板块行业下行和业绩向好的双重作用下,零售行业估值水平已由年初的45x PE(TTM)回归至30xPE(TTM)以下,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三)个股整体表现平淡,部分绩优个股具有估值吸引力 个股来看2017年除永辉超市、王府井等表现亮眼外,整体表现平平,A股55只主要零售股票仅9只(除次新股)较年初有所上涨。部分绩优个股PE(TTM)在20x以内,具有一定的估值吸引力。 三、2018展望:更广泛更深入的行业变革,把握非线性成长机会 (一)零售变革往深度和广度双向发展 深度方面,今年互联网巨头在零售行业通过入股等方式加速布局,经过逐渐磨合,两者将从股权合作更深入的走向业务合作,可以预见明年会有更多的探索项目落地。我们期待拥有在阿里加持下大润发的大店改造模式,盒马鲜生更丰富的业态布局,也期待腾讯对永辉在目前小程序之上更进一步的资源技术赋能。无人零售领域的竞争明年会逐步进入下半场,从争夺点位、流量到考验运营、供应链和技术的壁垒。可以肯定的是,2018年零售行业会向着强体验、数据化的大方向上不断进发。 广度方面,巨头在零售领域的布局不会停止,行业的合纵连横必将加剧,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战局,企业集团的逐步稳固会释放出更多的化学反应。今年超市类的资产明显更受线上资本的青睐,一方面由于其突出的流量价值、深厚的供应链壁垒、灵活的资本背景,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改造的方法论初步跑通(盒马提供了改造的一种合理方案),目前9家A股上市超市企业中有5家已归入两大阵营。明年的新零售浪潮可能进一步会席卷到百货领域,银泰对中央商场的管理输出已经拉开了百货行业新零售改革的大幕。同时明年也有望涌现出更丰富的新业态、新物种,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二)行业变革估值回归,把握非线性成长带来的投资机会 继续推荐零售板块。居民消费能力增长+地产销售回落对可选消费挤出效应减弱助力社会零售增速持续改善,加之电商增速放缓,给线下更大空间。零售行业在多年蛰伏后迎来新一轮变革浪潮,估值也回归到历史较低水平,希望投资者把握行业变革非线性成长带来的投资机会。未来潜在催化剂包括国企改革、巨头的新零售布局持续进行、基于价值重估的举牌、CPI回暖等等。 新零售背景下,龙头企业资本优势有助于更好的进行探索拥抱变化,流量和物业优势受益线下渠道价值重估。 文章转自互联网
新零售已然到来,我们如何取胜? 马云说:未来30年,“电子商务”很快将被淘汰,被“新零售”取而代之。“未来将是线上线下与现代物流融合的新零售的战场”。 2015年,O2O、全渠道成为零售业的关键词,实体零售企业开拓线上渠道,电商纷纷与实体零售企业联手在线下开辟战场。进入2016年,O2O的概念逐渐褪去了热度,2107年“新零售”强势“刷屏”。 所谓新零售,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经营模式的核心是人,整体方法论也是把人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新零售就是用互联网的思想和技术来改造我们的零售,核心是互联网开放的思想和零售技术。 对于实体业来说,如何把握“新零售”这个好时机: 第一,线上线下的融合 所谓线上线下的融合,对实体零售来说,应从商品、价格方面来着手,商品、价格线上线下都要打通,要保持一致。将来的零售就像飞机的机翼一样,有线上的,也有线下的,最终要解决顾客无论从哪个渠道,都能得到优质的商品,都能解决好购买的便利问题。 第二,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为顾客提供更多个性化的产品需求和体验 实体零售从过去到现在,主要是以商品为核心,有什么,就卖什么,以供应商作为驱动力。无论是顾客要与不要,都要提供这些商品让顾客来选择。而今后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做到根据顾客需求,灵活改变产品方向与经营策略。 第三,提升服务,以消费者为中心 对实体零售商家而言,如何更好更快更规范的服务于消费者成了当前首要任务,不仅仅要利用线上商城,微信、微博营销,更要提升卖场产品体验,回归零售本质,抓住消费者的内心。 新零售时代已经来临,传统企业、零售平台在这一场变革之中,唯有不断创新、融合、加速连接用户,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千米网专注于中小企业电商化运营之道,为了更好助力新零售,千米直接商家痛点,融合多年的经验,帮助企业实现以实体门店、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为核心,融合线上线下,实现商品、会员、交易、营销等数据的共融互通。
千米案例 | 为什么都说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 有了单反可以拍花草拍旅游照,有了单反就是专业了吧,有了单反可以约到妹子了吧! 等你真正上瘾了,才发现,玩到这一步,你觉着拍好也没劲了。 你开始追求装备的多样性。你开始看重玩。 数码的玩腻了,胶片不试试吗?既然玩胶片,怎么能没有底扫电分?可是玩来玩去,单反逼格毕竟太low 。 为了升华自己,买买买!可是买不起了呢!.. 单反只是开始,器材党才是不归路。 一切的始,不过是想折腾。一切的因,不过是买买买。所有的忧和愁啊,不过是欲壑难填。 关键词:为什么玩摄影穷三代? 河南和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由14位影像行业从业者筹划的“影像业零售企业发展俱乐部”出资组建,标志着郑州专业细分行业内(影像行业)的首家O2O企业商业模式正式落地。公司专注摄影器材的批发与零售,在线下100多个城市共拥有实体店面200多家。公司始终秉承“没有消失的市场,只有消失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在200余家实体店的基础上明确了互联网+的发展方向。 企业面临的挑战 • 挑战一:摄像数码产品行业的商品客单价高,传统下单模式下的错单漏单现象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对订单的反复核对又会增加企业的人工成本,拖慢审核进度。 • 挑战二:和优从上游厂商、品牌商拿货,下游拥有大量的线下实体门店需要供货,企业需要一个完善的订货平台来实现下游门店的统一管理。 千米解决方案 • 云订货为和优的客户提供了标准的在线下单平台,下单后系统自动对订单金额进行精准核算,客户可通过在线支付或货到付款方式进行结算,做到订单、款项一一对应,避免了人为失误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 通过云订货平台,企业可以实现对销售区域、会员等级、商品设价、店铺订单等内容的精细化管理,并通过多样化的营销方式,加强与客户的互动,增强客户的粘性,帮助企业规模越做越大。 客户证言 “和优致力于成为国内摄影批发零售行业的领先者,与千米电商云合作,我们将以更具优势的公司经营模式与股东们齐头并进,蓝图已经绘就,利器也已在手,我们将一同携手,为员工、股东创造福祉,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继续努力前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