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之秋 穿林之风0435
吾爱永恒
关注数: 55 粉丝数: 348 发帖数: 13,338 关注贴吧数: 9
蓝才是对的 从戏外来看,蓝牧的无限超脱才是对的。 虽然《脑洞大爆炸》的结尾很受人诟病,毕竟写了整本书的主角成了个摄像头。 永恒太平、金色命运之类的看起来很美好,但也有个前提,就是它们真的“全覆盖”了,不然就像灭世者在盒子里设定了一个完美的世界一样,几乎没有意义。 沧月最新的关于这个的处理,是在《天道今天不上班》里,炎把林夕秋拉下来,把魔性沧月放回去。为什么能这样做?因为炎在前面已经“全叙事层全知全能全无敌”了,为了体现这个“全无敌”有含金量,还设计了一个拉一堆假作者的情节。 然而这真的就能破除叙事层掌控的魔咒了吗?在我看来,这种情节就是为了故事性牺牲了设定的合理性,或者说牺牲了一部分戏中人物的逻辑性。 作者能设定戏中人物永远都能向上找到假作者,能设定假的“超脱一切”,就不能设定假的“炎帝级”吗?甚至说,“信息本息”什么的,不能是假的吗? 按蓝白的设定,灭世者在盒子里设定一个假的“绝对命中”,一个假的“信息本知”,一个假的“绝对适应”,他自己不出面,盒子里的人物能知道自己的“信息本息”是假的吗?这种设定是做不到的吗? 蓝能想到这一点,炎能想不到吗?因为蓝还有暗逻辑,想的不够全?我看,炎才是有暗逻辑的那个,作者为了圆前面的坑,为了不写一个重复的结局,牺牲了一点炎的逻辑,不让他走上无限超脱的老路罢了。 这种绝望的世界观,无限超脱是唯一能走的路,沧月很聪明,在第二部就想到了,后面却无法进步了,只能写故事了。
关于平行宇宙,我来叠一下 或者叫时间线分裂或者叫世界分歧什么的,反正只要是类似的设定 我们抽象出一个简化的模型,两张无限大的正交方格纸互相垂直,它们以各自的一列方格的边作为公共线,得到一个无限大的三维方格空间,也就是Z³。 初始状态,每一单位体积的方格中都有一定概率存在一个小球;每经过一单位时间后,每个小球都有两种可能的状态变化,一是静止不动,二是随机移动到原先没有小球的相邻方格。 可能存在某个方格原先没有小球,在经过一单位时间后拥有多个小球,这是允许的。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就暂且不论哪怕初始状态个数的总和都是不可数的。我们先任取一个出现概率不为0的初始状态,即空间中存在无限个小球,也存在无限个空格。那空间中必然存在无限个小球在第一个单位时间就可能移动。 我们给这些可能移动的小球用自然数标号,现在证明:第一个单位时间后小球空间可能出现的状态总和是不可数的。 用反证法,假设状态总和可数,则必然存在一种从自然数到状态总和的双射,每个自然数唯一对应一个状态。 我们尝试构建一个新的状态:对于与自然数n对应的状态,我们观察这个状态中标号为n的小球,若这个小球移动,则我们构建的新状态中这个小球就不移动;若这个小球不移动,则我们构建的新状态中这个小球就移动。 这个新的状态跟之前与自然数一一对应的任何一个状态都至少有一处不同,也就是它在与自然数对应的状态之外,这与“从自然数到状态总和的双射”矛盾。 故状态总和不可数。 能不能给所有时间线分裂叠法升论外?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