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oace guaoace
关注数: 76 粉丝数: 6,939 发帖数: 433,650 关注贴吧数: 11
你还需要多少天升级到QQ皇冠等级? 一个活跃天数为0,没有购买某些加速服务的屌丝王尼玛,他想知道自己还需要多少天能到皇冠等级。我们来个小计算。 4352个活跃天数,算完了。 再算算我自己的呢? 我计算了一下,为了升级到皇冠等级我需要多少活跃天数 从0级到64级(皇冠)需要4352个活跃天数 我当前的活跃天数是2805,所以我还需要1547活跃天数。 以我每天3个左右的活跃天数来计算,我还需要516自然天, 即在2017年1月10日升级为皇冠。那天是星期二。 以上是没有购买任何加速服务的情况下的结果。 我们来看看,如果我这个从来没有买过服务的人买会员会怎样呢? 当然咯,我们的目标是利益最大化。 购买年费会员,按照每天15点的会员成长值增长。一开始是VIP1,以1.1倍加速。 40天后升级到VIP2,以1.2倍加速。……以此类推 计算后发现需要的天数超过了一年,我们把超过一年的时间以按月支付,成长值不再是以每天15点加速,而是降到了11点。但其实并不影响结果,因为超出的部分依旧是在VIP4、1.4倍加速模式下的。 听不懂?没关系。 只要知道最后结果就行了。 方案一:购买年费会员一年+一个月会员 需要396天、114.4元(网银8.8折),到达皇冠的日期是2016年9月12日。 节省120个自然天。这120天平均每天0.953元。 方案二:购买年费超级会员一年 需要355天、211.2元(网银8.8折),到达皇冠的日期是2016年8月2日。 节省161个自然天。这161天平均每天1.312元。 方案二比一多花了96.8元,节省41自然天,平均每天2.36元。
银河系里逃得最快的恒星 我们知道星系中的恒星受到引力制约,有序围绕中心旋转,我们的银河系也不外如此。 可是几名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几颗恒星偏偏不遵守这条定律,按照他们的运行速度来看,最后都将脱离自己所在的星系。 一组天文学研究团队发现了银河系里目前发现速度最快的自由恒星——这颗恒星以每秒钟1200千米的速度运行,而且来源也非过去常见的自由恒星发源地。 研究人员很早以来就已经知道星系的中心地带是自由恒星的发源地,如果某双星系统太过接近银河系中央的超质量黑洞,强大的引力场会撕裂双星,两颗恒星中一颗被向黑洞拉扯,另一个朝星系间的外太空猛抛出去。团队使用了坐落在美国夏威夷莫纳克亚山顶的W. M.凯克望远镜对US 708自由恒星进行观察,并通过同样位于夏威夷的Pan-STARRS1巡天望远镜收集观测数据,以求得出恒星的真实速度。在记录这颗恒星的高速的同时,他们发现这颗恒星不太可能来自银河系中心地带。US708这颗恒心体积不大,这和其它自由恒星也不太一样,US708自转速度非常快含有丰富的氦,团队将他们的研究报告发布在今天的《科学》期刊网站上,这篇研究认为US708曾经和某个白矮星配对过,在这种情况下白矮星强大的引力会吸收US708的物质(对US708来说就是外层氢),结果就是白矮星吸取了足够引发内部核聚变的量后猛烈爆炸,这就是所谓的Ia型超新星。 团队相信这次白矮星爆炸给了US708进行逃逸的推力。
战斗机飞行员在驾驶舱拉肚子怎么办 下面的回答来自Tim Hibbetts,他是一名A-6攻击机和F-18战斗机驾驶员。这是驾驶员最害怕发生的事,甚至比遭遇敌军王牌飞行员、导弹电池故障或是跳伞降落到满是鲨鱼的海里还要可怕。 不过话先说清楚,我自己不但从来没发生过这种状况,而且在战机上连尿裤子的情况也没有出现过。我听过太多故事,说飞行员每次飞行都要尿几次,因此不想让我的身体觉得可以这样做。 我大学最喜欢的大学老师,美国海军上校George Faulkner从1946年开始作为F4U战斗机飞行员。他告诉我在一组8台战机的阵列中,一台战机突然掉队了,领队告诉Faulkner去查看原因,他飞到掉队飞机的上方往下看,里面的飞行员裤子脱到了膝盖,正在往手套里拉便便,几分钟后他重新加入了阵列。最后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因为那件事被起绰号。 我刚在海上执行任务的时候,发生了一次紧急推进,所有在航空母舰上停着的飞机都要解链并前移,来让飞机降落。作为初级着舰指挥官,我冲上前去指挥飞机降落,想着可能有飞机受损,或者至少是其中一个引擎出了问题。结果他朝对讲机说“203,Tomcat准备着陆,6.2,紧急情况,生理原因”。我还没来得及听清,但几个有经验的人笑得露出了大白牙。飞机降落、关引擎,链子还没拴好,机舱门就打开了,飞行员立马从里面跳了出来。后来他们说他还是在半路没忍住,里厕所只差一点距离了。 S-3飞行中队的海军飞行官领队正在执行常规飞行任务,突然忍不住了,艰难地爬进了上飞机那里的狭小空间,做好准备牺牲他干净的头盔袋了,就像图中士兵们拎的这种。E-2飞机的飞行员既不戴氧气面罩,也不穿抗超重飞行衣。虽然机舱压力越来越高,但他还是能把飞行服脱到膝盖处,也及时打开了袋子,不过他低估了爆炸力,导致便便向上喷出,溅得到处都是,就是没到袋子里去。大约30分钟后他们着陆时,战机上的所有人很明显都戴着氧气罩。不过值得赞赏的是,在其他人冲出了飞机以后,他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把飞机里清干净,然后把他的袋子和飞行服扔到了海里,把救生衣和背带泡了几个小时,靴子的命运就不得而知了。 我听说过关于空军的相似故事,细节就没那么多了。不过故事都一样:恐惧、羞耻、蹒跚而行。机舱里的犄角旮旯太多,一旦没忍住,事后要完全清理干净是不可能的。 除了这些事后要处理的事情以外,这种情况通常还伴有严重的腹痛。如果发生的时机不对,不论是在降落的时候或是在战斗中,对飞行员来说无疑是不祥的预兆。没有办法知道是否因为肠胃问题失去过飞行员,但我不愿去想这个问题。现在我要去看看报纸,安静几分钟了。
精通PS技能的英国人自制火车票,暴露后被判刑并偿还车费 44岁的Mark Mason利用伪造的火车头等车厢车票和停车单据,免费游遍了英国并免费在别人的停车场里停了车。在这位骗子的家里搜寻后发现他家里有一套精密的造假装备,其中包括仿冒的和真正的票据、光面相纸、电脑、打印机、工艺刀、剪刀和裁断板。在过去21个月内,他使用了85张虚假票。现在他因这些假票被定罪,并被勒令在六个月内归还17884英镑。在Mason的听证会上,他被告知如果他逾期不还钱,那么他将在监狱里待12个月。 专门负责调查财政的侦探David Williams说:“判决结果清楚地告诉那些试图逃火车票和停车票的人,这样做不值得。” Mason来自英国南约克郡顿卡斯特哈特菲尔德,他被判刑6个月,缓期两年执行。他还被命令做240个小时的无偿工作,并参加谢菲尔德皇家法院举行的为期12天的恢复性司法课程。 英国交通警察于2013年秋季开启调查,当时东海岸火车站的后勤人员多次看到Mason的黑色沃克斯豪尔车停在顿卡斯特火车站的Executive停车场。当时他们还注意到出现了一些过期的票、颜色不对的票、没有印刷日期和时间的票、印刷了错误徽章的票和一些支付价格不对的票。 英国交通警察获悉此事后,在2014年12月的一天,一名交警看到了Mason的车,并于当天晚些时候Mason回到自己车上时,走向了他。 他因涉嫌欺诈而被逮捕,警察在他车里搜过之后发现了另外十张假票。法庭检查过他家里的电脑后,发现Mason用这台电脑制作假火车票和停车票。Mason的欺诈行为自2011年3月24日开始,结束于2013年12月19日。
HTML邮件设计注意点 由于查看邮件的客户端很多,如网页、outlook2003/2007/…、手机浏览器、第三方邮件APP。公司邮件主要涉及PC网页、outlook各个版本,因此考虑的更少。记录下遇到的问题: head中的style定义无效 一般写网页,喜欢在head中定义css样式,可惜在此处失效。以网易邮箱PC网页版为例,网易邮箱会主动截取<body></body>之间的代码作为邮件内容,如果在head中定义样式,将不被加载;QQ邮箱PC网页版则会全部加载;outlook2003表现正常,但2007同样不会解析。 布局使用table DIV除了块级的表现正常,其他则出现了异常,如float/position/width/margin:0 auto 等等。所以先使用table作为最大的父级,需要居中,可以是设定align=”center”。 使用内联样式 CSS中子级会继承父级的样式,但outlook中表现奇怪,因此保险起见,为最小的子级定义内联样式。如<td style=”color:red”>警告</td>。 line-height无法实现垂直居中 设计的过程中,参考京东商城发送的电子邮件,表头使用的height+line-height来实现垂直居中,但outlook7中表现为底部对齐,可能原因是outlook2007的解析原理不一致①,我们可以使用padding来撑高。在文字段落中line-height仍然是正常的。 各版本解析方式不一致 简单而言就是outlook2007使用的是word引擎(HTML e-mails are now displayed by a word engine),想区别的,2003版本则是使用的是浏览器引擎,2012为深究。其他的PC网页版则肯定使用的浏览器引擎,微信也是使用的浏览器解析引擎。 outlook转发会丢失样式 HTML邮件在outlook中表现正常,但转发时会调用word编辑器,则会破坏了原来的样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会在每个table结束时加个换行。目前还没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如果有网易邮箱的“原件转发”功能,是否能解决呢? 尽可能不要使用图片 由于outlook的安全设置,默认都是不显示图片的。如果使用到了,需指定宽度和高度,避免图片不显示是预留位置撑破页面。 统计邮件到达及阅读情况 阅后回复是个方案,更为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图片。在邮件底部隐藏一个图片,图片地址则是包含统计参数的URL 当然上一条已经决定了该方法存在失效的可能。 将发件人加入通讯录 由于邮件标题一样,如果大量发送邮件,经常会被列入垃圾邮件,避免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动态生成标题,并要求收件人将发件人加入通讯录。这里不得不吐槽godaddy,正常通知邮件和广告邮件的发件箱相同,导致正常的通知邮件也被列入广告邮件中。 将附件中图片插入的邮件内容中 略
闭上嘴是一种能力 有一个流浪汉,走进寺庙,看到菩萨坐在莲花台上众人膜拜,非常羡慕。 流浪汉:我可以和你换一下吗? 菩萨:只要你不开口。 流浪汉坐上了莲花台。他的眼前整天嘈杂纷乱,要求者众多。他始终忍着没开口。 一日,来了个富翁。富翁:求菩萨赐给我美德。磕头,起身,他的钱包掉在了地下。流浪汉刚想开口提醒,他想起了菩萨的话。 富翁走后,来的是个穷人。穷人:求菩萨赐给我金钱。家里人病重,急需钱啊。磕头,起身,他看到了一个钱包掉在了地下。穷人:菩萨真显灵了。他拿起钱包就走。流浪汉想开口说不是显灵,那是人家丢的东西;可他想起了菩萨的话。 这时,进来了一个渔民。渔民:求菩萨赐我安全,出海没有风浪。磕头,起身,他刚要走,却被又进来的富翁揪住。为了钱包,两人扭打起来。富翁认定是渔民拣走了钱包,而渔民觉得受了冤枉无法容忍。流浪汉再也看不下去了,他大喊一声:“住手!”把一切真相告诉了他们。一场纠纷平息了。 你觉得这样很正确吗 ?菩萨:你还是去做流浪汉吧。你开口以为自己很公道,但是,穷人因此没有得到那笔救命钱;富人没有修来好德行,渔夫出海赶上了风浪葬身海底。要是你不开口,穷人家的命有救了;富人损失了一点钱但帮了别人积了德;而渔夫因为纠缠无法上船,躲过了风雨,至今还活着。 流浪汉默默离开了寺庙…… 许多事情,该怎样,就怎样。等待它顺其自然的发生,结果会更好。可面对现实的时候,有谁又知道,事物本身该有的结果是什么样子呢? 静观其变,是一种能力! 顺其自然,是一种幸福!
The Beauty of Waiting How many times in our lives do we wait? We wait for little things. For our food at restaurants. For tickets to see the newest movie. For spring to come with new life and more music. We wait for big things. For our acceptance letters in the mail. For our families to come home from war. For our retirement to set us free from the binds of our career. And so often when we wait, we feel as though we are wasting time. In this day and age, when we are known as the here-and-now generation and our children are fluent in computer before they are in English. Waiting has become overrated. There is no time to wait on our touch screens. There is not enough time to wait in our email. There is no app for waiting. We have forgotten the beauty of waiting. The fun of standing in line with our friends before the closed store doors in the early, frosted mornings of Black Friday. Hot chocolates being passed around, hands rubbing against one another, our whispers trying to keep each other warm. We have forgotten the gossip we tell and stories we share as we wait for our waiter to come with our food. We have forgotten that the best part of Christmas is not Christmas Day, but the waiting for Christmas, the songs of snowmen and sleigh bells, the smell of eggnog around the fire, the white of snow dandruffing our hair, the stringing of lights around the house. Nowadays we are so busy with “living life”, that we have forgotten that most of life is supposed to be taken in slowly, chewed, mulled over, and then enjoyed. We are speed dating, updating our profiles, going to websites to find our significant other. Instead of letting ourselves fall into the steady rhythm of life, we have turned up our volume and sped up the song, trying to drown out the wait around us. I have learned that waiting is life’s best teacher. It teaches you the importance of stopping to look at the sky or listen to the sound of the wind in your ear. It pushes you to stay hopeful and forces you to be strong even though you did not know you had any strength to give. It reminds you that sometimes you can’t have what you want here and now because its better that way. My mother says I am spoiled because I have grown up in the age of technology. But sometimes I think, the word she is looking for is deprived. We are deprived because we have too much. Too much that blinds us from what is essential. “I’ll wait for you,” were some of the last words I said to my boyfriend as he left for the army. They were similar to the words my grandfather said at his wife’s funeral. They were the same words my cousin whispered to me when I was afraid to use my grandfather’s outhouse in the dark. They are the words my brother used when he walked with me to the bus in the morning to school. To wait, means to strengthen, means to hope, means to believe, means to love. And so, I believe in waiting.
一行HTML5代码引发的创意大爆炸 一行HTML5代码能做什么?国外开发者Jose Jesus Perez Aguinaga写了一行HTML5代码的文本编辑器。这件事在分享到Code Wall、Hacker News之后,引起了众多开发者的注意,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创意。 这是最初的HTML5代码,它可以运行在最新的Chrome和Firefox中,只需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如下代码: data:text/html, <html contenteditable> 但是功能十分有限,甚至没有保存功能,样式也非常简陋。 于是,网友Montas修改了他的代码,使用textarea标签代替html标签,可以添加自己喜欢的样式: data:text/html, <textarea style="font-size: 1.5em; width: 100%; height: 100%; border: none; outline: none" autofocus /> 网友jecxjo希望能有存储功能: data:text/html,<button onClick="SaveTextArea()">Save</button>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SaveTextArea() { window.location = "data:application/octet-stream," + escape(txtBody.value); } </script> <textarea id="txtBody" style="font-size: 1.5em; width: 100%; height: 100%; boarder: none; outline: none" autofocus> </textarea> 但上面的代码是以文件形式存储,samsonjs觉得不够方便,而且需要点击按钮,于是添加了自动保存功能: data:text/html,<html lang="en"><head><style> html,body { height: 100% } #note { width: 100%; height: 100% } </style> <script> var note, html, timeout;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 not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note*); html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tml*)[0]; html.addEventListener(*keyup*, function(ev) { if (timeout) clearTimeout(timeout); timeout = setTimeout(saveNote, 100); }); restoreNote(); note.focus(); }); function saveNote() { localStorage.note = note.innerText; timeout = null; } function restoreNote() { note.innerText = localStorage.note || **; } </script> </head><body><h1>Notepad (type below, notes persist)</h1> <p id="note" contenteditable=""></p> </body></html> 现在可是云时代!仅仅这样怎能让开发者止步?minikomi使用了第三方API打造了一个在线编辑器: data:text/html,<style type="text/css">#e {position:absolute;top:0;right:0;bottom:0;left:0;font-size:16px;}</style><div id="e"></div><script src="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d1n0x3qji82z53.cloudfront.net%2Fsrc-min-noconflict%2Face.js&urlrefer=eb23d1ca107458a645d38c9af4e0344f"></script><script src="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ode.jquery.com%2Fjquery-1.9.0.min.js&urlrefer=39bd4e068206fe187f76edc261b5bb27"></script><script>var myKey="SecretKeyz";$(document).ready(function(){var e;var url =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api.openkeyval.org%2F&urlrefer=69c5b80f58b956e67a8b32c5133c54fd"+myKey;$.ajax({url: url,dataType: "jsonp",success: function(data){e = ace.edit("e");e.setTheme("ace/theme/tomorrow_night_eighties");e.getSession().setMode("ace/mode/markdown");e.setValue(data);}});$("#e").on("keydown", function (b) {if (b.ctrlKey && 83 == b.which) {b.preventDefault();var data = myKey+"="+encodeURIComponent(e.getValue());$.ajax({data: data,url: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api.openkeyval.org%2Fstore%2F&urlrefer=43d777e43f0c4542bcd379923f59e880",dataType: "jsonp",success: function(data){alert("Saved.");}});}});});</script> 没有代码高亮功能的编辑器终究不适合程序员,Rails开发者jakeonrails又定制了Ruby代码高亮功能: data:text/html, <style type="text/css">#e{position:absolute;top:0;right:0;bottom:0;left:0;}</style><div id="e"></div><script src="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d1n0x3qji82z53.cloudfront.net%2Fsrc-min-noconflict%2Face.js&urlrefer=eb23d1ca107458a645d38c9af4e0344f" type="text/javascript" charset="utf-8"></script><script>var e=ace.edit("e");e.setTheme("ace/theme/monokai");e.getSession().setMode("ace/mode/ruby");</script> 效果如下图:实际上,如果minikomi的代码已经支持多种语言高亮,如Python,只需要把“markdown”换成“python”,效果如下:你以为到此为止了?中国开发者assassindesign觉得只是文本编辑器就太无聊了,又提供了涂鸦版本: data:text/html, <body><canvas id="dyDraw">你的浏览器不支持HTML5 Canvas</canvas></body><script>function $(id){return document.getElementById(id);} $(*dyDraw*).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dyDraw*).height=document.body.clientHeight;if(window.addEventListener){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function(){var canvas,canvastext;var hua=false;function dyDrawing(){canvas=$(*dyDraw*);canvastext=canvas.getContext(*2d*);canvas.addEventListener(*mousedown*,canvasMouse,false);canvas.addEventListener(*mousemove*,canvasMouse,false);window.addEventListener(*mouseup*,canvasMouse,false);} function canvasMouse(dy){var x,y;if(dy.layerX||dy.layerX==0){x=dy.layerX;y=dy.layerY;}else if(dy.offsetX||dy.offsetX==0){x=dy.offsetX;y=dy.offsetY;} x-=dyDraw.offsetLeft;y-=dyDraw.offsetTop;if(dy.type==*mousedown*){hua=false;canvastext.beginPath();canvastext.moveTo(x,y);hua=true;}else if(dy.type==*mousemove*){if(hua){canvastext.strokeStyle="rgb(255,0,0)";canvastext.lineWidth=9;canvastext.lineTo(x,y);canvastext.stroke();}}else if(dy.type==*mouseup*){hua=false;}} dyDrawing();},false);}</script> 还等什么呢?赶快试试看吧! 只需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代码,然后回车。
定时开机 命令 自动开机 自动开机: 首先开机后按住Delete键,就是平常常用的删除按键,然后就会进入到BIOS界面。虽然是一个满眼E文的蓝色世界,但不要害怕,没有问题的。 在BIOS设置主界面中选择“Power”选项,进入电源管理窗口。有些机器是在“Power Management Setup”里面。 默认情况下,“Automatic Power Up(定时开机,有些机器选项为Resume By Alarm)”选项是关闭的,将光标移到该项,用“Pagedown”键将“Disabled”改为“Enabled”。 此时“Automatic Power Up”选项会弹出一个菜单,里面有三项选择:“Disabled、Every Day和By Date”,意思是“禁止、每天和指定日期”。对于上班族来说,我们推荐第二项,这时会跳出一个日期和时间设置。 恭喜您,大功已经告成一半了,这时将光标先移到“Time Alarm(开机时间)”上,用“Pageup”、“Pagedown”设定好。如果您设定的是制定日期,则还要在“Date Alarm(开机日期)”上做一个设定。当然,不同的主板功能有差异,有的每设置一次,只能使用一次,而有的可以设置一个周期。 最后一步了,这回真的要大功告成了,就是选择“Exit Saving Changes”,保存并退出,大部分机器都有热键,一般都是F10。接着机器会重新启动,OK,恭喜你,你的机器可以自动上班了。 ———————————————————————————————— 定时开机 如果你的计算机能够在每天固定的时间自动开机,是不是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呢?要实现这个功能并不需要其他软件的辅助,只需你的主板BIOS支持就可以。进入主板BIOS,在“Power Management Setup”里,有一项“Resume By Alarm”(预设时间启动),该选项可以设置系统每天开机时间或者某一固定的日期开机。它只有两个选项Enabled和Disabled,选择Enabled后,下面的Date(of month)和Resume Time(hh:mm:ss)项就可以设置了。Data(of month)表示系统开机日期,如果选择0,就表示每天开机;如果选择1~31之间的数字,则表示每月固定的一天开机。Resume Time(hh:mm:ss)表示系统开机时间。例如,我们把Date(of month)设成0,把Resume Time(hh:mm:ss)设成08:00:00,那么每天早晨8:00的时候,计算机就会自动启动了。
省略不写html、head、body标签的页面 今天在学习DIVE INTO HTML5时,在HTML5 Peeks, Pokes and Pointers一页看到这样一句话: Optional start tags. html, head, body, tbody, colgroup. Amaze your friends! Skip the tags and still validate!   顿时来了兴趣。   其实这一点在WHATWG的HTML vs. XHTML页面中也有提到,其中最常接触的就是tbody标签的省略(其实多数是因为偷懒或者干脆是忘记了),部分浏览器(IE)会自动补上一个tbody元素,而其他浏览器则可以在没有tbody的情况下渲染table(此处确实是IE的错,因为标准里说table里允许直接写tr,这点和本文要说的html、head、body标签不同)。   既然html、head、body这三个标签可以省略,但是标准中指定的根元素为html元素,且在html元素的内容模型中明确其只能包含一个head元素和一个body元素,甚至连head必须在body之前也已经明确说明了。那么这就意味着,虽然在编写过程中,HTML里没有html、head、body这三个元素,但是在浏览器对纯文本的文档进行解析之后,势必要按着标准来创建这三个元素,最终的DOM模型里必须有html、head和body存在。   于是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如果完全不写这三个元素,那么浏览器会根据什么样的原理,将所有的元素分别放置到自动生成的head和body元素之中。为此,编写了一个页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试图找出浏览器自动创建head和body元素的规律。   页面可以通过这里查看测试页面,页面的html结构如下: DOCTYPE meta title style script h1 p q code p code script pre code   在各浏览器中测试结果如下:各浏览器中的结果出奇地一致,就连老得掉渣的IE6也很顺应主流地将各个元素正确地分配到了head和body元素之中。   经过对各浏览器中的结果的观察,似乎不难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浏览器始终创建一个head元素,并自上而下依次检查页面源码中的各标签,能够加入到head元素的标签都加入到head元素中,随后将剩余的元素分配到自动创建的body元素中。   而这种结果也是符合正常的思维逻辑的,可见浏览器确实可以为我们做到很多,让我们省心省力 那么进一步的,head元素中可以放置哪些元素呢?在标准中的head标签一章中明确指出,head元素的内容模型为元数据内容,包括了base、command、link、meta、noscript、script、style、title这几个。   因此,对于自动创建head和body元素这一回事,如果使用代码来表述,大概是以下的模式: //elements - 所有顶层元素 var head = document.createElement(*head*), body = document.createElement(*body*), i = 0, //循环用 element, //当前的元素 forceToBody = false; //指定所有元素都放到body中 for (; element = elements[i]; i++) { if (!forceToBody isMetadataContent(element)) { head.appendChild(element); } else { !foreceToBody forceToBody = true; body.appendChild(element); } } document.appendChild(head); document.appendChild(body);   其实,html、head、body这三个标签确实没什么用,html还有一个lang属性,如果需要用到这个属性的话,就留着html,其他时候完全就是一个累赘,反而导致HTML的结构多了一层,看起来更复杂了。个人的推荐是,从此去掉html、head、body三个标签,在head内容和body内容之间使用2-3个换行来分隔,整个源码会更清爽整洁。
浏览器User-agent String里的历史故事 你是否好奇标识浏览器身份的User-Agent,为什么每个浏览器都有Mozilla字样?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27.0.1453.94 Safari/537.36 Mozilla/5.0 (Linux; U; Android 4.1.2; zh-tw; GT-I9300 Build/JZO54K) AppleWebKit/534.30 (KHTML, like Gecko) Version/4.0 Mobile Safari/534.30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rv:20.0) Gecko/20100101 Firefox/20.0 Mozilla/5.0 (compatible; MSIE 9.0; Windows NT 6.0; Trident/5.0)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最初的主角叫NCSA Mosaic,简称Mosaic(马赛克),是1992年末位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简称NCSA)开发,并于1993年发布的一款浏览器。它自称“NCSA_Mosaic/2.0(Windows 3.1)”,Mosaic可以同时展示文字和图片,从此浏览器变得有趣多了。 然而很快就出现了另一个浏览器,这就是著名的Mozilla,中文名称摩斯拉。一说 Mozilla = Mosaic + Killer,意为Mosaic杀手,也有说法是 Mozilla = Mosaic & Godzilla,意为马赛克和哥斯拉,而Mozilla最初的吉祥物是只绿色大蜥蜴,后来更改为红色暴龙,跟哥斯拉长得一样。 但Mosaic对此非常不高兴,于是后来Mozilla更名为Netscape,也就是网景。Netscape自称“Mozilla/1.0(Win3.1)”,事情开始变得更加有趣。网景支持框架(frame),由于大家的喜欢框架变得流行起来,但是Mosaic不支持框架,于是网站管理员探测user agent,对Mozilla浏览器发送含有框架的页面,对非Mozilla浏览器发送没有框架的页面。 后来网景拿微软寻开心,称微软的Windows是“没有调试过的硬件驱动程序”。微软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此后微软开发了自己的浏览器,这就是Internet Explorer,并希望它可以成为Netscape Killer。IE同样支持框架,但它不是Mozilla,所以它总是收不到含有框架的页面。微软很郁闷很快就沉不住气了,它不想等到所有的网站管理员都了解IE并且给IE发送含有框架的页面,它选择宣布IE是兼容Mozilla,并且模仿Netscape称IE为“Mozilla/1.22(compatible; MSIE 2.0; Windows 95)”,于是IE可以收到含有框架的页面了,所有微软的人都嗨皮了,但是网站管理员开始晕了。 因为微软将IE和Windows捆绑销售,并且把IE做得比Netscape更好,于是第一次浏览器血腥大战爆发了,结果是Netscape以失败退出历史舞台,微软更加嗨皮。但没想到Netscape居然以Mozilla的名义重生了,并且开发了Gecko,这次它自称为“Mozilla/5.0(Windows; U; Windows NT 5.0; en-US; rv:1.1) Gecko/20020826”。 Gecko是一款渲染引擎并且很出色。Mozilla后来变成了Firefox,并自称“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sv-SE; rv:1.7.5) Gecko/20041108 Firefox/1.0”。Firefox性能很出色,Gecko也开始攻城略地,其他新的浏览器使用了它的代码,并且将它们自己称为“Mozilla/5.0 (Macintosh; U; PPC Mac OS X Mach-O; en-US; rv:1.7.2) Gecko/20040825 Camino/0.8.1”,以及“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de; rv:1.8.1.8) Gecko/20071008 SeaMonkey/1.0”,每一个都将自己装作Mozilla,而它们全都使用Gecko。 Gecko很出色,而IE完全跟不上它,因此user agent探测规则变了,使用Gecko的浏览器被发送了更好的代码,而其他浏览器则没有这种待遇。Linux的追随者对此很难过,因为他们编写了Konqueror,它的引擎是KHTML,他们认为KHTML和Gecko一样出色,但却因为不是Gecko而得不到好的页面,于是Konqueror为得到更好的页面开始将自己伪装成“like Gecko”,并自称为“Mozilla/5.0 (compatible; Konqueror/3.2; FreeBSD) (KHTML, like Gecko)”。自此user agent变得更加混乱。 这时更有Opera跳出来说“毫无疑问,我们应该让用户来决定他们想让我们伪装成哪个浏览器。”于是Opera干脆创建了菜单项让用户自主选择让Opera浏览器变成“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1; en) Opera 9.51”,或者“Mozilla/5.0 (Windows NT 6.0; U; en; rv:1.8.1) Gecko/20061208 Firefox/2.0.0 Opera 9.51”, 或者“Opera/9.51 (Windows NT 5.1; U; en)”。 后来苹果开发了Safari浏览器,并使用KHTML作为渲染引擎,但苹果加入了许多新的特性,于是苹果从KHTML另辟分支称之为WebKit,但它又不想抛弃那些为KHTML编写的页面,于是Safari自称为“Mozilla/5.0 (Macintosh; U; PPC Mac OS X; de-de) AppleWebKit/85.7 (KHTML, like Gecko) Safari/85.5”,这进一步加剧了user agent的混乱局面。 因为微软十分忌惮Firefox,于是IE重装上阵,这次它自称为“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8.0; Windows NT 6.0) ”,并且渲染效果同样出色,但是需要网站管理员的指令它这么做才行。 再后来,谷歌开发了Chrome浏览器,Chrome使用Webkit作为渲染引擎,和Safari之前一样,它想要那些为Safari编写的页面,于是它伪装成了Safari。于是Chrome使用WebKit,并将自己伪装成Safari,WebKit伪装成KHTML,KHTML伪装成Gecko,最后所有的浏览器都伪装成了Mozilla,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浏览器User-Agent里都有Mozilla。Chrome自称为“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en-US) AppleWebKit/525.13 (KHTML, like Gecko) Chrome/0.2.149.27 Safari/525.13”。 因为以上这段历史,现在的User-Agent字符串变得一团糟,几乎根本无法彰显它最初的意义。追根溯源,微软可以说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但后来每一个人都在试图假扮别人,最终把User-Agent搞得混乱不堪。 一句话结论:因为网站开发者可能会因为你是某浏览器(这里是 Mozilla),所以输出一些特殊功能的程序代码(这里指好的特殊功能),所以当其它浏览器也支持这种好功能时,就试图去模仿 Mozilla 浏览器让网站输出跟 Mozilla 一样的内容,而不是输出被阉割功能的程序代码。大家都为了让网站输出最好的内容,都试图假装自己是 Mozilla 一个已经不存在的浏览器…… 附各大浏览器诞生年表: 1993年1月23日:Mosaic 1994年12月:Netscape 1994年:Opera 1995年8月16日:Internet Explorer 1996年10月14日:Kongqueror 2003年1月7日:Safari 2008年9月2日:Chrome
2014年8月七牛云存储获新一轮数千万美元融资 月1日消息,领先的公有云存储服务提供商七牛已完成新一轮金额为数千万美元的融资。本轮由宽带资本领投,现有投资方经纬和启明跟投。七牛创立于2011年,致力于提供一站式的企业级数据管理服务,让企业无需关注存储技术细节即可高效打造优秀的互联网产品。作为国内少有掌握存储核心技术的团队之一,七牛针对国内互联网环境创造性的打造了一套本地化的云存储服务,上线两年内已获取近10万企业客户,覆盖社交、互娱、电商、在线教育、安防等行业,已牢牢占据国内云服务市场第一阵营的位置。 宽带资本由田溯宁博士于2006年创建,目前已成为国内通信、互联网、媒体及高科技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投资机构之一。宽带资本在云计算领域进行了全面的布局,已经投资了一系列云计算上下游的公司。此次对七牛的投资让宽带资本努力打造的云生态圈更加完整。 田溯宁博士一直非常关注七牛这个项目,他表示:“我一直坚信云服务会成为类似水电煤的社会基础设施。宽带资本一直非常关注国内外云计算相关行业的发展,而存储作为云计算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支撑性基础服务,自然是我们最关注的投资领域之一。七牛在这几年的发展势头迅猛,一直在我们的密切关注中,此次和七牛的合作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我们之前已经投了一批非常不错的企业,相信七牛能和这些企业强强联合,产业共赢。” 具体负责此项目的宽带资本合伙人刘唯先生说:“国内像七牛这样的优秀项目非常少见。这个项目进展的异常顺利,在现有投资方和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短短两个多月内就完成了所有流程。我个人非常欣赏这个团队的技术情怀和实干风格,相信假以时日,这个团队能做出一些伟大的成就。” 七牛创始人兼CEO许式伟表示:“我们公司本身就是各类云服务的忠实用户,因为我认为一个明智的企业就应该专注于强化自己的核心优势,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而不是瞎折腾分散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三年内,我们已经看到云这个趋势变得愈加明显,但我们也清楚云服务的完全被接受仍然需要一个长期的努力,并需要尽可能的结合各方面的资源。就像之前我们选择经纬和启明作为我们早期投资方一样,我们这次和宽带资本的合作也推进的非常迅速。田溯宁博士本人和宽带资本都积累了非常深厚的产业背景和洞察力,我们非常欢迎这样的投资方,我相信这次合作对于我们下一阶段的持续高速发展会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七牛本轮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扩张、研发体系以及云生态链的建设,同时也会加大力度为本地企业的出海护航。
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阿根廷]莱·巴尔莱塔 晚饭时,饭店里走进一位高个儿,面容和蔼,脸上的笑容矜持而又惨淡。 他风度翩翩走上前台,朗声说道: “诸位,敝人十分愿意应邀在此介绍一种奇迹,迄今无人能窥见其奥妙。近年来,敝人深入自己影子的心灵,努力探索其需求和爱好。兄弟十分愿意把来龙去脉演述一番,以报答诸位的美意。请看!我至亲至诚的终身伴侣——我的影子的实际存在。” 在半明半暗的灯光中,他走近墙壁,修长的身影清晰地投射在墙上。全厅鸦雀无声,人们一个个伸长脖子,争看究竟。他像要放飞一只鸽子似的,双手合拢报幕: “骑士跳栏!” 骑士模样的形状在墙上蹦了一下。 “玉兔食菜!” 顿时,出现一只兔子在啃白菜。 “山羊爬坡!” 果然,山羊模样的影子开始步履艰难地爬一个陡坡。 “现在我要让这昙花一现的形象具有独立的生命,向大家揭示一个无声的新世界。” 说完,他从墙壁旁走开,影子却魔术般地越拉越长,直顶到天花板上。 “诸位,为了使影子能脱离我而独立生活,敝人进行过孜孜不倦的研究。我只要对它稍加吩咐,它就会具有生命的各种特征……甚至还会吃东西!我马上给诸位表演一番。诸位给我的影子吃些什么呢?” 一个炸雷般的声音回答说: “给,给它吃这块火鸡肉冻。” 一阵哄堂大笑。他伸手接过递来的菜盘,走进墙壁。他的影子随即自如地从天花板上缩了回来,几乎贴近他的身子。人们看得清清楚楚,他的身子并未挪动,那影子却将纤细的双手伸向盘子,小心翼翼地抄起那块肉,送到嘴里,嚼着,吞着…… “简直太神了!” “嗯,你信吗?” “天哪!夫人,我可不是三岁的小孩!” “可是,您总不会否认这把戏确实很妙,是吗?” “给它这块鸡脯。” “梨!看着它如何吃梨一定妙不可言。” “很好。诸位,现在先吃鸡脯。噢,劳驾哪位递给我一条餐巾?谢谢!” 所有人都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这场娱乐。 “再给它吃点饼,你这影子可有点干瘦呵!” “喂,机灵鬼,你的影子喝酒不?给它这杯酒,喝了可以解愁。” “ 哎呦,我笑得实在受不了喽”。 那影子又吃、又喝,泰然自若。不久,那人把灯全部打开,神情冷漠而忧郁,脸色显得格外苍白。他一本正经地说道: “诸位,敝人深知这般玄妙的实验颇易惹人嘲讽、怀疑,但这无关紧要。总有一天,这项旨在使自己的影子独立于本人的实验,必将得到公认和奖励。临走前,敬请凡有疑问者前来搜一下敝人的衣服,以便确信我绝没有藏匿任何物品。诸位的慷慨惠赠,无一不为我影子所食。这如同敝人叫巴龙·卡米洛·弗莱切一样千真万确。十分感谢,祝大家吃好,晚安!” “见鬼去吧!” “谁要搜你的身子!” “幻术玩够了,来点音乐吧!” 卡米洛·弗莱切,真名叫胡安·马力诺,他面朝三方,各鞠了个躬,神态庄重地退出了餐厅。穿过花园时,突然有人一把抓住他的胳膊。 “你给我滚!”警察厉声吼道,“下次再看到你,就让你和你的影子统统蹲到警察局过夜去。” 他低下头,慢慢地走了出去。拐过街角,他才稍稍挺直身子,加快脚步回家。 “你不回来,小家伙们不愿睡,他们可真累人呵!” 两个金发的孩子在一旁玩耍着,兴高采烈地迎接他。 小姑娘走过来,缓声问道: “带回来什么没有?” 他没吱声,从衣服里掏出一方叠好的餐巾,从里面取出一块鸡脯,几块饼,还有两把银质小匙。 她把食物切成小块,放在盘里,同她的两个兄弟吃了起来。 “你不想吃点什么?爸爸。” “不,”他头也不回地回答说,“你们吃吧,我已经吃过了。” 马里诺面朝窗子坐下来,茫然失神的凝望着沉睡中城市的屋脊,琢磨着明天该去哪里表演他的奇迹…… (沈根发译,有删改)
JS查询一段文本并选中查到的所有匹配能实现吗? 有一个csdn网友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想在一段文本中查询,然后选中匹配了的所有内容。但是单纯从需求来讲,我认为是无法实现的。 在文本框中同时选中不连续的片断是不可能的。 不信,你现在选中” 楼主是撒比! “ 然后按住ctrl键再选中” 二楼是撒比! “ 但是如果是非文本框中的文本,可以通过改变字体颜色和背景的方法来模拟不连续片断的同时选中效果。 代码一: <script language="JScript"> var str = "" var found = false function searchKeyWords() { var keyWord=document.getElementById("txtKeyWord").value; if(keyWord==**) return; var content=document.getElementById("txtContent").innerText; var strPat=eval("/" + keyWord + "/g"); var str=content.replace(strPat,"<span style=*color:#ff0000;font-weight:bold;*>" + keyWord + "</span>"); if(str!=**)document.getElementById("txtContent").innerHTML=str; } </script> <div id="txtContent" style=*border-width:1*>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正式投入运行。但其实1945 年 3 月冯诺伊曼起草了一份“离散变数自动电子计算器”的设计报告,这份报告是计算机结构思想一次最重要的改革,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真正开始。 </div> <br/><br/> <Input type="text" id="txtKeyWord" size="10" value="计算机"> <input type="button" value=" search… " onclick="searchKeyWords()"> 代码二: 模拟普通的文本搜索程序,一次搜索只找到一个匹配并选中当前的一个搜索项,文本放到文本框中。 <script language="JScript"> var str = "" var found = false function searchKeyWords(keyWord) { if (str=="" ||(found && str.indexOf(keyWord)<0) ) str = txt.value if(str.indexOf(keyWord) >=0 ) { var index0 = str.indexOf(keyWord) var index1 = keyWord.length var rng = txt.createTextRange(); rng.collapse(true) rng.moveStart("character", index0) rng.moveEnd("character", index1) rng.select() str = str.replace(keyWord, String(Math.pow(10,index1)-1)) found = true } } </script> <input type="text" style="width:360" name="txt" value="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正式投入运行。但其实1945 年 3 月冯诺伊曼起草了一份“离散变数自动电子计算器”的设计报告,这份报告是计算机结构思想一次最重要的改革,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真正开始。"><input type="button" value="click" onclick="searchKeyWords(*计算机*)">
最伟大的科幻小说 作者:埃里克.斯通恩特 我把刚来的退稿信胡乱地和以前的退稿信放在了一起。望着这沓足足十厘米厚的废纸,我突然觉得一阵绝望,也许我真的就不是当科幻作家的料——不管怎么说,我还在给一家新兴的量子计算公司干活呢,这活儿本身就几乎是科幻了,虽然我实际做的只不过是管理网站。也许我离科幻最近也只能到这地步了。 第二天,在办公室附近的一个餐馆,我一边舀着薄荷奶昔,一边对卡勒布(我的同事,一位量子回路专家)说:“我觉得这辈子甭想指望我的名字上杂志了。” “别放弃,”他说,“你是个很棒的作家。”他读过我的几篇小说,帮我检查有没有哪些地方的科学部分弄错了。 我耸耸肩,“如果我不写编辑想要的东西,再棒也白搭。” “为啥不写呢?” “可是我根本不知道编辑喜欢什么。”我说。 “这么说,这是主观判断了。”卡勒布若有所思地嚼着汉堡。 “是啊,一个编辑觉得根本不值得发表的东西,在另一个编辑看来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幻小说。只是凭我的运气,喜欢我文章的编辑大概还没出生吧。” “不,不,”卡勒布说,“你需要的是一篇能够自己适应编辑口味的小说。” “我刚告诉过你。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写他们想要的东西。”我说。 “没错。”卡勒布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笔,随手在纸巾上画了条曲线,“这事儿是个概率函数。正确的文字组合能让他们买下你的小说,而错误的组合意味着他们不买。” “也许吧。”我不大相信地说。 “我们的量子计算机就能处理它。”他草草写下一个方程,“哦,伙计,这玩意会掀起一场出版业革命的。” 我茫然地盯着他,“你在说什么啊?” 他说,“想象一下你打开一本书,从第一个字开始,每一个字都是你希望读到的,人物让你着迷爱恋,情节让你热血沸腾……” “那很好啊。”我说。 “然后另一个人打开他手中的同一本书,而这本书对他而言也是完美的。可是如果你比较两本书的话,二者的词句是不一样的,连故事情节和人物都不一样。” 我皱起了眉头,“你是说,弄一本电子书,根据个人喜好而自动改变内容?” “不,这本书是印在纸上的,但是它的文本却是用量子计算机创作出来的。利用程序制造一个量子概率波函数,直到有人去观测书里的内容时,函数才会坍缩。”卡勒布身子往后一仰,面带满意的笑容。 “而当函数坍缩时……”我说,还不太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对于那个使之坍缩的人而言,书就会变成有史以来最好的书。这真是天才的主意!”卡勒布身体前倾,“你愿意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幻小说的作者吗?” 我盯着打印机里面朝下搁着的一摞纸,“你确信我不能看一眼吗?就看一眼。” “如果你看了的话,”卡勒布说,“函数就会坍缩,故事就会变成你眼中最好的小说,而不是编辑眼中的。他必须第一个看到。” “连看看标题都不行吗?”我觉得有点尴尬,递一篇小说给编辑,自己却对它一无所知——虽然卡勒布向我保证,我依然算得上是作者,毕竟没有我的帮助,计算机不可能自己编一个程序去生成科幻小说的概率波函数。 “不行。”他说,“我已经在打印稿里硬编码了你的名字和联系方式,但是余下的部分都是未知的,直到编辑看到它为止。”我叹了口气,把稿子塞进牛皮纸信封,封上口。 两个月之后,我收到了回邮信封。“打开吧,”卡勒布看着信封说,“我敢肯定这次接受了。” 我打开了它。 “读出来。”卡勒布说。 我扫过我的姓名,念出声来,“在我看来,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幻小说。”我的心脏要跳出嗓子眼了,“这无疑是你投过的所有小说中最好的一篇,可是你到底发什么昏,居然以为你能一字不动地把阿西莫夫的《日暮》照抄过来还不被发现吗?”
如何修改库的图标 Win 7引入了新的“库”概念来方便用户整理各种文件,也允许用户新建自己的库,但是却不允许更改新建库的默认图标,新建的库都是一个样子,只能靠名称来区分,非常别扭。 不过有方法可以修改自己建立的库的图标,让你的库看起来更加个性化。 1,首先要准备自己喜欢的图标,最好是容易区分出要定义的库的内容的图标,比如我要建立一个存放电视剧的库,管理各个硬盘上的720P美剧,那么我准备了一个代表电视的图标 并将它命名为Icon_TV.ico,放置在Windows目录下。当然命名和位置可以随意,以方便为宜。记住这个图标的文件名和路径。 2,接下来当然是建立好这个库,设置好包含的文件夹(也可以之后设置)。实际上每个库都是一个包含设定代码的文件(是xml吧?不是很清楚),这个文件存放在X:\Users\<账户名称>\AppData\Roaming\Microsoft\Windows\Libraries中。 3,用记事本打开库文件(运行记事本然后将文件拖动到记事本窗口上打开,使用open with可能会打开失败),会看到里面是一行行代码,定义了这个库的属性。在</libraryDescription>这一行之前建立一行新的内容(位置一定要正确,即包含在<libraryDescription>这个容器中,也不要影响其他容器,不确定的话就在</libraryDescription>这一行之前的一行建立),输入 <iconReference></iconReference> 复制代码两个括号之间填入图标的完整路径,比如: <iconReference>I:\Windows\Icon_TV.ico</iconReference> 注意:路径中不能包括中文字符。 4,保存退出,再看看你的库,是不是已经换成新的图标了?
robots.txt文件代码实例详解 在一个站点的根目录下,而且文件名必须全部小写。要访问robots.txt文件就是在域名后面加“/robots.txt”,比如说访问网站中的robots协议,就应该在地址栏输入 http://网址/robots.txt 就可以访问了。 robots协议是搜索引擎在爬取网站的时候要查看的第一个文件,文件会告诉蜘蛛程序在服务器上什么文件是可以被查看的,对应的不允许查看的内容,蜘蛛程序是不会查看。 robots协议中的代码说明: User-agent: * 允许所有搜索引擎抓取 (注意每个":"后面的描述都是在加上空格之后的,User-agent:空格*)Allow: / 允许抓取 Disallow: /admin/ 后台管理文件 Disallow: /require/ 程序文件 Disallow: /attachment/ 附件 Disallow: /images/ 图片 Disallow: /data/ 数据库文件 Disallow: /template/ 模板文件 Disallow: /css/ 样式表文件 Disallow: /lang/ 编码文件 Disallow: /script/ 脚本文件 robots实例: 禁止所有搜索引擎访问网站的任何部分 : User-agent: * Disallow: / 允许所有的robot访问: User-agent: * Disallow: 或者 User-agent: * Allow: / 仅禁止Baiduspider访问您的网站: User-agent: Baiduspider Disallow: / 仅允许Baiduspider访问您的网站: User-agent: Baiduspider Disallow: User-agent: * Disallow: / 禁止spider访问特定目录:(需要注意的是对每一个目录必须分开声明,而不能写成 "Disallow: /cgi-bin/ /tmp/") User-agent: * Disallow: /cgi-bin/ Disallow: /tmp/ Disallow: /~joe/ 允许访问特定目录中的部分url: User-agent: * Allow: /cgi-bin/see Allow: /tmp/hi Allow: /~joe/look Disallow: /cgi-bin/ Disallow: /tmp/ Disallow: /~joe/ 使用"*"限制访问url: User-agent: * Disallow: /cgi-bin/*.htm 使用"$"限制访问url: User-agent: * Allow: .htm$ Disallow: / 禁止访问网站中所有的动态页面: User-agent: * Disallow: /*?* 禁止Baiduspider抓取网站上所有图片:(若是某一张图片,就是指到对应的图片路径和名称即可) User-agent: Baiduspider Disallow: .jpg$ Disallow: .jpeg$ Disallow: .gif$ Disallow: .png$ Disallow: .bmp$ 仅允许Baiduspider抓取网页和.gif格式图片: User-agent: Baiduspider Allow: .gif$ Disallow: .jpg$ Disallow: .jpeg$ Disallow: .png$ Disallow: .bmp$ 仅禁止Baiduspider抓取.jpg格式图片: User-agent: Baiduspider Disallow:(spider医生)
Chrome下强制使用https的办法 以前在国内使用Google的服务,就象便秘一样,总是让人感到不舒服,当然这不是Google的错。这一段时间,Google的服务由便秘变成了肠梗阻,完全不通了。原因我就不说了,大家都懂的,总之现在连最基本的搜索服务都无法正常使用了,即使可以搜索到内容,但是也很难打开搜索结果中的网页。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小小的手术,来解决肠梗阻的问题。 其实Google早就提供了https的加密访问,来解决网络不畅的问题,只不过国内的用户无法正常使用,我们就算先转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google.com&urlrefer=e0fdc4d10bdac6fdf6743616b9d0ffeb的主页,再加上https,搜索的时候一样会自动转向成http。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让大家在使用Chrome时Google强制转向到https。 首先,我们在Chrome的地址栏中输入:chrome://net-internals 点击HSTS选项,然后在Domain里输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google.com.hk&urlrefer=eb705e1d51a3f860922bb599682a565f,点击下文的Add,这时正文会出现:Found: mode: STRICT include_subdomains:false domain: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google.com.hkpubkey_hashes%3A&urlrefer=92329214fcf2e8952958523c1dd014de的提示。这个时候,我们无论用哪种方法打开Google的主页,搜索一下内容,会发现搜索页的地址栏也会出现https://。如果网络正常后,我们不想再强制转向到https,我们可以选择Delete domain,输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google.com&urlrefer=e0fdc4d10bdac6fdf6743616b9d0ffeb,点击Delete,就可以取消。 估计过了这一段时间,Google的服务就会恢复正常了,如果一直这样,估计会有许多用户会转到百度上,喜欢用Google的朋友又无法正常搜索的朋友,可以试试以上的方法。
深度、雨林木风最后一版Win XP MD5值 说起国内封装的Win XP系统,不得不提到番茄、深度、雨林木风这三个名字,番茄擅长美化、深度擅长精简、雨林则更倾向于原版,三个系统可谓各有所长。洪磊被抓后,深度和雨林木风也停止了系统的更新。虽然网上现在流传的太多了封装版本,基本上都是假的,如果我们现在需要安装Win XP,我推荐大家使用深度和雨林木风的最后一个版本,毕竟人将即死,其言也善,最后的版本安全会高于现在流传的各种封装版本,虽然需要打的补丁比较多,但总比有后门要强的多。各个版本在网上还是比较好下载的,不过要注意MD5的校验,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下几个MD5值,大家下载好了一定要校对一下是否是原版。 至于校对MD5值的软件,除了大名鼎鼎的Hash,我推荐大家使用winMd5Sum,直接复制MD5值就可以自动校对,不会出现人工的错误。Win XP: 深度XPsp3 6.2安装版 大盘:675MB 文件名:DEEPIN-LITEXP-6.2.iso MD5校验值:b9b026b33d58809fc4cd8e61d75e0640 小盘:215MB 文件名:Deepin-LiteXP-SP3.ISO MD5校验值:6f035a9e4c7295ec2c64d2d5b1eee879 深度 xp3 v9.0 Ghost版 694MB 文件名:DEEPIN GHOST XPSP3 NTFS.iso MD5校验值:d3318532efda2aac5a15e789da541999 雨林木风XPsp3 8.0安装版 678MB 文件名:YlmF_XPSP3_YS8.0F.iso MD5校验值:88524d781055119ebd144ebe7117fbd0 雨林木风 sp3 6.0 Ghost纯净版 693MB 文件名:YlmF_GhostXP_SP3_Y6.0.iso MD5校验值:aec96811c5a582ee2389b706f0128168 如果有需要使用Win 2000和 Win 2003的朋友,我也推荐两个版本,一直在虚拟机里使用,安全性没有什么问题。 Win 2000 未知的无限WIN2000 sp4 659MB 文件名:WIN2000FIN.ISO MD5校验值:eed805656081c170ac2bdb507f5d8f0f Win 2003 雨林木风2003sp2 Y1.0安装版 693MB 文件名:YlmF_2K3SP2_Y1.0.iso MD5校验值:1012bd6a81b4335af7fe093c6ff2926a
善用Win7 的快捷键 在Win xp中,我们发现如果善用快捷键,可以很大的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Win7中,还有许多Win xp中没有快捷键,如果大家也想熟练的使用Win 7,那就跟我一块来学习吧。 一、快速进入命令提示符窗口 按住Shift键在Windows 7桌面上点击鼠标右键,可以在菜单中找到“在此处打开命令窗口”的选项,点击打开命令窗口二、win键+方向键 win+↑ 最大化窗口 win+↓ 还原/最小化窗口 win+← 使窗口占领左侧50%的一半屏幕 win+→ 使窗口占领右侧50%的一半屏幕 如果你有两块显示器,也可以: win+shift+← 使窗口在左边的显示器显示 win+shift+→ 使窗口在右边的显示器显示 三、win键+数字键1-9 只能通过字母上方的数字键,通过这个组合,可以按照顺序打开你任务栏的窗口或者网页,只不过你得试一遍才能知道哪个是1,哪个是2。 四、Ctrl+Shift+Esc 启动任务管理器,Win xp使用的是Ctrl+Alt+Del,Win 7这样不一样了,使用这个更快。 五、Win + Home 快速返回桌面,这个不多说了,必备呀! 六、Win + (+/-) 放大或缩小 通过这个按键,系统的所有东西都能被快捷放大或者缩小,这样看美女图片有福了,可以看的更清楚了。 七、win键+TAB 等同于Alt+TAB,只不过是3D特效,效果比较炫,个人觉得还没有Alt+TAB快速。 上面我只简单的介绍了几种Win 7常用的几个快捷键,如果大家想学习更多的快捷键,也可以通过Win 7系统里的帮助功能,搜索“快捷键”就可以学到全部的快捷键。
Win7睡眠、休眠、混合睡眠的区别 刚从Win XP升级到Win 7的朋友,可能有一点会非常困惑,就是Win7竟然没有待机按钮,取代的是睡眠和休眠,有的朋友可能还会显示混合睡眠。睡眠、休眠、混合睡眠,这几种模式,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就给大家来简单的讲解一下: 睡眠模式:也就XP系统中的待机功能,用简单的话来描述,就是启用了睡眠模式后,系统会将所有的数据都保存在内存里,这个时候除了内存条在供电,其余硬件如CPU、显卡、硬盘、光驱等等都会停止供电,达到低耗电的效果。好处是:内存耗电少,速度快,几个小时内的离开电脑最适合使用睡眠模式。缺点是:一但断电后所有未保存的数据都会丢失。如果大家还不是太了解,具体介绍大家可以看一下XP系统待机和休眠的区别。如果在开始菜单中找不睡眠的选项,则需要到高级电源设置里关闭了混合睡眠。 休眠模式:和XP系统中的休眠功能相同,启用休眠功能后,系统会把所有的数据都保存在C盘里一个HIBERFIL.SYS的文件里,然后系统会关闭CPU、显卡、硬盘、内存、光驱等硬件,只除下硬盘在供电。好处是: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缺点是:进入休眠模式或离开休眠模式时会比较慢,长时间休眠可能会影响到硬盘的寿命。比较适合离开电脑超过一天的朋友,不过这个时候,直接关机会更简单点。 混合睡眠:XP系统没有这个功能,win7独有的功能。相当于睡眠和休眠模式的混合体。选择混合睡眠后,系统会把数据同时保存在内存和硬盘里,等到唤醒电脑的时候,如果没有发生断电,数据会从内存中直接恢复,如果发生断电,数据会从硬盘中恢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需要使用混合睡眠,需要在bios中把电源设置成S3模式。 以上三种模式,我本人比较倾向于睡眠模式,因为我每次睡眠前,都喜欢把未保存的文件都Ctrl+S一下,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内存的寿命一般会长于硬盘,内存坏了再换一根,硬盘坏了数据可是无价的。
推荐LastPass保护你的密码安全 CSDN的密码事件已经演变成一连串的大规模密码泄露。这不但是冰山一角,而且甚至整个冰山都在为之动摇,那就是,你不能再忽视甚至无视密码短短的一行字符串了。保护密码意识必须增强。 废话就不多说了,现在我推荐一款保护密码安全的利器——LastPass。LastPass是一款出色的密码管理工具,从英文字面理解就是最后的密码,工具的使用也非常的简单,而且它的算法使本地无法获取到密码,采用256的加密更加安全。重要的是你只有记住你最后的密码就可以了,这个密码可要保护好。其他的东西就交给云来处理了。 官网的下载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lastpass.com%2Fmisc_download.php+&urlrefer=249937546ca4fd033e15f6c5311165e5 如何使用可以看官网的指南。 当然,我更加强力推荐的是谷歌浏览器+LastPass的组合,现在演示一下: 1.首先,在谷歌应用商店下载LastPass的扩展程序。谷歌商店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chrome.google.com%2Fwebstore%2Fcategory%2Fhome%3Fhl%3Dzh-CN&urlrefer=10c53a348cadb22aba524bbeba8a22132.安装好后,可以看到3.首先点击图标,开始创建一个最后的密码的账户:这个账户非常重要,建议好好保存!!4.安装好lastpass后,每当注册网站的账户的时候,都会弹出一个生成密码的选项,可以选择让lastpass生成复杂的密码5.注册好后,lastpass会提示是否保存站点的账户信息6.记住的密码在下次登录时会提示是否自动登录,自动填写使用LastPass登录,只需要在登录页面,点击图标,再输入lastpass的特定密码就可以。密码安全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 最后:其实类似的软件扩展还有很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喜好来选择。而且经过这次的密码泄露事件,业界定会发起一场密码保卫战,商家又要有的忙了。
当玫瑰开花的时候 ——佩德罗·普拉多 老园丁培育出了许多许多品种优良的玫瑰花。他像蜜蜂似地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花去,在各个不同种类的玫瑰花中进行人工授粉。就这样,他培育出了很多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成了他心爱的宝贝,也引起了那些不肯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的人的妒羡。他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因为这一点,他落得了一个自私、讨人厌的名声。有一位美貌的夫人曾来拜访过他。当这位夫人离开的时候,同样也是两手空空没有带走一朵花,只是嘴里重复嘟囔着园丁对她说的话。从那时起,人们除了说他自私、讨人厌之外,又把他看成了疯子,谁也不再去理睬他了。 “夫人,您真美呀!”园丁对那位美貌的夫人说,“我真乐意把我花园里的花全部都奉献给您呀!但是,尽管我年岁已这么大了,我依旧不知道怎样采摘,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您在笑我吧?哦!您不要笑话我,我请求您不要笑话我。” 老园丁把这位漂亮的夫人带到了玫瑰花园里,那里盛开着一种奇妙的玫瑰花,艳红的花朵?好像是一颗鲜红的心被抛弃在蒺藜之中。 “夫人,您看,”园丁一边用他那熟练的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花朵,一边说,“我一直观察着玫瑰开花的全部过程。那些红色的花瓣从花萼里长出来,仿佛是一堆小小的篝火喷吐出的红彤彤的火苗。难道把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着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吗?花萼细嫩,慢慢地从长长的花茎上长了出来,而花朵则出落在花枝上。谁也无法确切地把它们截然分开。长到何时为止算是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我还观察到当玫瑰树根往下伸展开来的时候,枝干就慢慢地变成白色,而它的根因地下渗出的水的作用,又同泥土紧紧地结合起来了。 “如果我连一朵玫瑰花该从那儿开始算起都不知道,那我怎么能把它摘下来送给他人?要是硬行把它摘下来赠送给别人,那么,夫人,您知道吗?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分短暂的。 “每年到了十月,那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绽开了。我竭力想知道玫瑰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开花的。我从来也不敢说:'我的玫瑰树开花了。'而我总是这样欢呼着:大地开花了,妙极啦!”在年轻的时候,我很有钱,身体壮实,人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为人忠厚。那时曾有四个女人爱我。 “第一个女人爱我的钱财。在那个放荡女人的手里,我的财产很快地被挥霍完了。 “第二个女人爱我的健壮的体格,她要我同我的那些情敌去搏斗,去战胜他们。可是不久,我的精力就随着她的爱情一起枯竭了。 “第三个女人爱我的英俊的容貌,她无休止地吻我,对我倾吐了许许多多情意缠绵的奉承话。我英俊的容貌随着我的青春一起消逝了,那个女人对我的爱情也就完结了。 “第四个女人爱我的忠厚善良。她利用我这一点来为她自己谋取利益,最后我终于看出了她的虚伪,就把她抛弃了。 “在那个时候,夫人,我就像一株玫瑰树上的四朵玫瑰花,四个女人,每人摘去了一朵。但是,如果说一株玫瑰树可以迎送一百个春天的话,那么一朵玫瑰花却只能有一个春天。我那几朵可怜的玫瑰花,就是如此这般地、一旦被人摘下,也就永远地凋零了。 “至此以后,从来没有人在我的花园里拿走过一朵采摘的花。我对所有到我这花园来的人说:'你什么时候才能不热衷于那些被分割开来的、残缺不全的东西呢?假如你真能把每件事物的底细明确地分清楚,假如你真能弄清玫瑰长到何处算作花萼,又从何处开始算作花朵的话,那么,你就到那玫瑰开花的地方去采摘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