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白的涵涵℉ 就是爱范玮琪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29 粉丝数: 21 发帖数: 1,357 关注贴吧数: 5
所有人都在玩手机始终什么感受 我是高一的学生,现在正放暑假。我今天中午见到一个女生,好像跟我年龄差不多,身高也和我差不多,但她非常的胖,目测估计也有个70千克。她戴着眼镜,还吃饭时一边低头玩手机。这不和汪峰的《所有人都在玩手机》的场景差不多吗? 哎,今天没有手机。我也不太习惯用手机的。因为,不用手机,现在很多事情都做不了。有些地方的饭店仅支持手机点餐,我也没有法子只好用手机点餐了。手机是个坏东西。害眼睛,当然是用多了的情况就是如此。可是每个男生女生都在低头玩手机,我们青少年都成为了低头族。(难怪中国又被称作“小眼睛王国”,真的不是浪得虚名)。我是觉得没有人理解过我,除了我们文科班的一位女生。 现在我们苏南的高中生,怕选化学怕成什么样:垫底的学校,几乎就没几个人选化学的。苏州市区(包含吴中,相城区,吴江区)选化学的就没几个。我们三个,差一点的学校就1个,三足鼎立以及黄埭等学校最多3个班级。其它的理科班都是物理、生物、地理这么选的(@0o漫妙o0 江苏高考改革知道吗?),然后史生地,史政地,史政生。 物化选科本来就少啊。一个春游恨不得半壁江山的人都拿手机玩。现在真的是个个都是手机控,恐怖级了!真的不是吹的。然后现在期末考试物理班级考下来了,这个就是,分明是,两极分化的情况。除了那两个提优班,其他的平均分就没有几个可以与我们持平了。现在我们班地理差,但是物理考了7个平行班级里第一名,还是不错的,能够接受了。 其它选非化学班级的理科生,这次吃了不少的亏啊!然而这个暑假,他们除了补课,就是低头玩手机......
缺乏敬畏之心,才是林森浩与莫焕晶等人犯罪真正原因 前些年,每次节假日一过,就会看到关于在景区刻字“到此一游”的负面报道,有的报道让人痛心疾首,有的令人啼笑皆非。故宫铜缸、敦煌壁画被刻字;有国外球星跑到长城刻字,也有中国学生到埃及神庙刻字;岳麓书院竹林、杭州径山古道千年竹林等等,就更是无法幸免。 本来觉得最近类似新闻越来越少了,没想到元旦期间又爆出:成都植物园的金边龙舌兰惨遭刻字,最惨的一棵总共有40片叶子被刻字;据说这样的痕迹,至少要通过五年的代谢才能恢复。 龙舌兰五年能恢复,竹子被刻字是不能恢复的,而文物被刻字就是永远的破坏。看了这些报道,有人说要人肉搜索、严惩不贷,也有人说要宽容。记得几年前,有六个人结伴去武当山,在石壁上刻出所谓“史上最强到此一游”,并被人肉后,当事人表示“羞愧难当”,并发誓“再也不出去玩了”。 也有一些人认为,此行为是中国人的“民族遗传”——古人就喜欢到处题诗题词,还因此留下不少千古名句。因此,这样的行为“宜疏不宜堵”。在这样的导向下,国内不少景区学着国外旅游胜地,推出“许愿墙”、“涂鸦墙”等等,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让一些“手痒”的人有一个合法的发泄场所,有效减少了“到此一游”对文物、对植物的破坏。 但是,也有一些景区的管理者,本末倒置,为了讨好这些“手贱”的游客,丧心病狂地开辟了所谓的“刻字林”,开放一片多达几千株的竹海,允许游客随意在竹子上刻字发泄。我认为,这些管理者完全没有意识到在景区刻字游客的心态。 古人在旅游胜地,包括在客栈、酒楼题诗题词,一般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而现代游客“到此一游”的心态大多数是以下两种: 一种是炫耀心理,表示“老子来过了”,跟发朋友圈的心理类似,且更甚,因为这里面其实有一种隐藏的占有欲。当然,也有不少人是平时自我价值感低下,需要借助这样的方式来“刷存在感”。 另一种是从众心理——别人都刻得,凭啥我就不能刻?前人留下的痕迹,成了诱惑和示范。 其实,无论是哪种心理,最基本的问题是缺乏敬畏之心。为什么只会到名胜古迹去刻字,而不在自家宗族祠堂刻?宗族祠堂有老祖宗看着呢,他们认得自己。为什么在竹子上、龙舌兰上刻字,不在自己和自家孩子身上刻字?因为不知道那些生命也是值得尊重的,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自己的欲望大于一切。 我不认为,没有宗教信仰就一定会缺乏敬畏之心,敬畏之心也是从小引导的。 不要以为,缺乏敬畏之心的后果只是可能会在景区刻几个字,最多罚几个钱。药家鑫、莫焕晶、林森浩,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因为缺乏敬畏之心而最终被执行死刑的。他们对受害者及家属,造成了几乎无法挽回的伤害,而他们的父母则需要承担很大的舆论压力及社会责任,他们会为他们儿女一时没控制好私欲犯下的罪行而后悔终生。 培养敬畏之心,不是要吓唬我们:“110会来抓你”,“老天爷会惩罚你”,“让你爸揍你”…… 敬畏源于尊重。 通过照料植物和喂养小动物,培养我们敬畏生命之心。敬畏生命,就会懂得珍惜生命,有爱心,不会随意伤害自己和别人,不会伤害动植物。 通过绘本故事、旅行和户外活动,引导孩子对大自然的敬畏,知道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必须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破坏大自然只会招致惩罚。 通过各种游戏,尤其是集体游戏,教会孩子敬畏规则。游戏对于儿童,就是人生的预演;游戏规则相当于他们长大后要遵守的法律法规。学会敬畏规则,将来才会敬畏法规。当然,敬畏规则,需要父母以身作则,包括最基本的交通规则。 跟孩子讲历史故事,带孩子去博物馆、历史名胜,也要教会孩子敬畏历史。学会敬畏历史,自然会尊重文物,不再到处刻字了。 改编自《【警醒父母】敬畏之心不从小培养,很难成为高素质的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