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速③ 风速③
关注数: 26 粉丝数: 79 发帖数: 11,574 关注贴吧数: 9
【转】李元芳轶事 李元芳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因电视剧《神探狄仁杰》拥有众多粉丝。历史上真有李元芳这个人吗?答案是,有。不过,历史上的李元芳并非狄仁杰的助手,而是明朝的一位普通官员,只方不圆的性格让他的官场生涯起起伏伏。 李元芳出生于公元1489年夏天,甘肃秦安县人,由于自小聪慧伶俐,18岁中举。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tiexue.net%2F&urlrefer=c7b8bf555e9cf4d18e8b47f00c238b81 ] 大约30岁时,李元芳被明世宗任命为顺天府宛平知县。宛平地理位置特殊,李元芳早就知道,这里到处是朝廷高官、外戚或宦官家族。他们肆意侵占百姓的农田,欺压良民,可以说无恶不作。 上任后,李元芳发觉现状比想象中更糟糕,有三个案件让他寝食难安:一是村民状告建昌侯张延龄无故侵占民地;二是有人举报惠安伯张伟私藏罪犯;三是东厂恶意诬陷张仲金等7人,全部定为死罪。 张延龄是国舅爷,其姐是孝康皇后,所以对于他的恶行,一般官员都是睁只眼闭只眼。但一贯耿直的李元芳当庭判定:建昌侯所占民田悉数奉还村民。在对待惠安伯私藏罪犯一案上,李元芳也毫不妥协,勒令他限期交出罪犯,并作好“自省书”。第三个案子有点棘手,因为东厂是皇帝的心腹,关进去的人很难活着出来。李元芳在朝臣的帮助下,找到东厂负责的太监,当面据理力争,连续几次后,终于免去了张仲金等人的死罪。 作为一方父母官,他深知百姓疾苦。于是,李元芳:请求废除让宛平民众深受其苦的七件事,还谈及世宗皇帝炼丹求仙的害处。上书之后,他便“布袜青衣”,坦然等待受罚。 躲居深宫的世宗最反感臣子上书,连名闻天下的海瑞都因谏言而下狱。李元芳上书后,5天没有消息。当时群臣们纷纷议论说“凶多吉少”。谁知世宗皇帝看完奏折后一一批准了。消息传来,宛平县百姓拍手称快。 七条谏书受皇帝批准后,有人以为世宗对李元芳青睐有加,便推荐让其担任台谏——负责专职为皇帝提意见。宦官们暗中多方阻挠,最后李元芳只得出任登州府(今山东蓬莱)同知,几年后转任山西潞安府(今山西长治)同知。任职其间,由于政绩显著,山西巡抚和按察使一起呈文,请擢升李元芳任潞安府知府。谁知,先前在宛平县得罪的惠安伯等人联合宦官,诬告李元芳“拉拢关系,巴结上司”,虽然最后吏部查无实据,不了了之,但李元芳受不了这种打击,称病回归故里秦安,闭门不出,颐养天年。 嘉靖32年(公元1553年)12月21日,李元芳与世长辞,只留下一篇《安命赋》和一世清白名声。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tiexue.net%2F&urlrefer=c7b8bf555e9cf4d18e8b47f00c238b81 ]
专家也误己误人 千万不要盲目相信专家所谓“不要等到饥渴时才吃喝”的鬼话。“砖家”的意思是:等你感到饥渴再吃喝,就晚了,就亚健康了云云。 荒唐,别说正常时间餐饮,就算晚吃一顿、少吃一顿也不会威胁到健康、威胁到生命。爬雪山过草地、数十天水米不进、野菜尚不及果腹的老红军活到七、八十岁耄耋之年的大有人在。反倒是如今心血管病低龄化、糖尿病人急剧猛增。 我们大可不必因为迟早会饥饿而惊慌失措地提前寻吃喝,那是变相填鸭。狮子饿了才去捕捉羚羊,猴子渴了才跳到水塘边。通常,饥渴能使生命紧张,活力倍增。无时无刻吃喝,无异于自寻烦恼,最可怕莫过于吃喝遍地俯拾即是。所以说饥渴是大自然亿万年来赋予生命体的预警机制,记住:是预警,而不是大祸临头的紧急警报。“预警”意味着身体给足了你充分的准备时间。 同样的预警机制,拉屎撒尿提前都有预感,正因为有这个“预感”,才不会让我们发生在朋友婚礼上突然拉一裤兜子的尴尬。不过话说回来,没屎没尿硬要离席起座频繁进出洗手间以备“不测”,纯属庸人自扰,也一定会引来朋友瞎琢磨:此人尿路感染?抑或哪道菜出了问题…… 所以说,不是什么事都可以“未雨绸缪”的,无端绸缪是要闹笑话的,不信?无饥而食、未渴先饮,生塞硬灌,不把自己弄成体态肥硕的大胖子才怪。尤其“未渴先饮”,且妄自规定“日饮×升”才是误己误人,除了徒增肾脏负担,一无是处。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