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网警 松原网警
关注数: 6 粉丝数: 76,103 发帖数: 2,559 关注贴吧数: 10
新型诈骗出现,“改址劫货”你听过吗 不知从何时开始想要安安静静的网购,竟成了一种奢侈。消费者们既要辨别出刷单的店铺,还要躲过骗子们的“八十一式套路”,感觉没有一双“火眼金睛”和“七十二般本领”都不好意思去网购。 近日,一种新型诈骗手段出现在网购领域,嫌疑人获取买家网购信息后,冒充消费者修改收货地址,来了个“改址劫货”。案例详情 不久前,有人通过网购平台,在李小姐的网店中拍下了一块售假9.7万元的劳力士手表。交易后没多久,一个陌生账号便联系李小姐,自称是刚买下劳力士表的顾客,现在想修改收货地址。 因为对方能说出详细的购物信息,李小姐没有怀疑,当即按照对方给的新地址发了货。然而,几天后李小姐却接到顾客投诉,称没有收到货。李小姐当即查看物流信息,发现已经签收。李小姐十分气愤,对方明明收到了,却撒谎要求退钱,这不是令自己蒙受损失吗?于是,她立即拨通报警电话讨公道。民警联系上顾客后,对方表示自己从来没有让李小姐更改地址,而且他在该购物网站上也仅有一个账号。 据此警方判断,是有人冒充买家要求李小姐改址。通过查询,发现更改后的收货地址远在几千公里的外地,而且收货地址也是一处公共场所。 最终确定嫌疑人使用某种方法获取到购物信息后,冒充买家“改址劫货”,结果真的骗走了卖家李小姐的价值10万元的劳力士手表。 以往的诈骗多针对买家,例如,发送假的网址链接,称购物不成功,要求买家点击退钱,骗走买家钱财。而随着此类诈骗的增多以及警方在防范方面的反复提醒,买家们的防骗意识增强了,使得骗子的诈骗难度有所上升。针对这种情况,骗子们迅速开始进化,反其道而行之,居然搞起了逆向思维,从卖家着手实施诈骗了。套路解析 首先,不法分子在网上物色好淘宝卖家,联系卖家假意购买; 然后,把这个卖家的商品链接放到一些交易论坛、网站上,引诱第三人在淘宝买下; 最后,骗子们再与卖家联系,要求更换收货地址,骗取贵重物品。 这起诈骗案件和其他网购诈骗案件有相同之处,就是骗子都能提供出准确的购买信息。就这一点就让不少人掉进了骗子挖好的坑里。网警提示 此类案件作案手段较新颖且极易被效仿,广大网店从业人员应提高对此类诈骗手段的识别及防范意识,尽量通过官方认证聊天软件与买家取得联系,不要轻易相信正规购物网之外的聊天交易,并留下证据。总而言之,作为卖家,遇到有买家要改地址的情况出现,一定要特别留意,再三确认,要亲自向买家本人核实,必要时要致电求证。作为买家,要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不向他人透露自己的用户账号等信息。
网警提醒:警惕儿童电话手表存在技术漏洞 随着网络电子科技的日益发展,各类儿童电话手表逐渐流行起来,这些儿童电话手表大多以“智能”、“安全”、“便捷”作为产品卖点,号称不仅具备手表的功能,还可以拨打、接听电话,编辑简单的短信,甚至还能够对佩戴者的位置实施实时追踪定位。这些功能无疑能够满足家长们随时与孩子获取联系并实时掌握孩子所处地理位置情况的需求,从而受到了广大家长的青睐。然而,这些儿童电话手表大多价格低廉,核心科技含量较低,且存在着一定的技术漏洞,使得使用过程中隐藏着安全隐患,对儿童及家长的人身和信息安全都存在较大的影响。 案例 2017年3月2日,邱某收到儿子电话手表发来的信息说自己在学校腿摔断了,要他立即打500块钱到老师账户上,还发了一个账号,邱某不放心就打了个电话给儿子的老师,发现被骗。 2017年4月22日,秦某某发现自己手机支付宝向陌生账户转账2000元,遂报警。后经调查发现,原来系秦某某手机信息被不法分子窃得进而将其支付宝中的钱转走。秦某某表示自己并没有点击任何链接或是有异常操作,后经民警调查,系秦某某关联了自家孩子的儿童电话手表程序软件,导致信息泄露所致。 2017年5月26日,陈某到学校门口接孙子放学,孙子看见陈某后表示自己下午收到妈妈短信称让他放学直接去学校旁边的肯德基等她,于是陈某带孙子前往,却并未发现孩子母亲。陈某电话联系后发现其母亲并没有给孩子发过该类信息。 出现该类案件原因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是抱着“试水”的态度对其进行研发,并没有成熟的技术团队和独立的服务器,在生产过程中也只是单纯利用几个后台的服务器将手表和电话的功能相结合,但这些服务器安全防护功能大多较为薄弱且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维护,很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入和破坏。由于儿童电话手表与其家长的手机是联网的状态,一旦不法分子侵入其后台服务器,就能很轻松地掌握家长和孩子的个人信息。由此,不法分子可以冒充孩子的身份对家长进行欺骗索取钱财。更高端的甚至能够利用服务器上提供的个人信息,直接侵入家长的手机系统将其微信或是支付宝账户中的钱直接转走。 警方提醒 蜀黍提醒各位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儿童电话手表时要慎重进行选购,尽量挑选一些信得过的知名品牌。同时,在设置密码要设置一些数字和字母混合的复杂密码,防止被不法分子侵入。在遇到诈骗后一定要保存好证据,及时报警。
“塑料紫菜”网络谣言波及至少五省市,公安重拳出击抓18人 5月19日,福建晋江看守所。谈到自己的犯案经过,今年32岁,身高一米八多、身材壮硕的山东男子王某流下眼泪。更令他感到愧疚的是,不知道未来如何对刚上小学的孩子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 一个月前,王某制作了一段视频,称晋江一企业紫菜为“塑料紫菜”,并上传至网络进行传播。在企业与其联系后,王某索要十万元,并表示不给钱解决,就将继续大量传播视频。企业报案后,福建公安机关迅速行动将涉嫌敲诈勒索的王某抓获。涉嫌传播“塑料紫菜”谣言以及实施敲诈勒索的王某,目前被关押在晋江看守所中。澎湃新闻记者 王选辉 图 今年2月份,大量所谓“塑料紫菜”的视频在网络传播,造成国内紫菜行业经济损失的同时,还引发了少数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在2月27日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食药监总局局长毕井泉专门出面辟谣“塑料紫菜”。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张宏业接受澎湃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hepaper.cn&urlrefer=e2791fa5e5039714f07f6bbf80fb1bc6)采访时表示,发现“塑料紫菜”食品安全谣言后,公安部迅速组织各地公安机关开展侦查打击工作,抓获了18名制造、传播“塑料紫菜”谣言以及实施敲诈勒索的违法犯罪人员。 “接下来,公安机关将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谣言的打击整治力度,从严从重处理涉案人员。”张宏业表示。 重拳打击,18名制谣传谣者被抓获 “塑料紫菜”网络谣言社会影响恶劣,波及福建、天津、四川、甘肃、青海等全国多个省市,政府职能部门、公安机关、行业协会等纷纷加入这场打击网络谣言的“狙击战”。 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监管科科长颜金杯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事发后,政府部门迅速组织开展紫菜专项检查,针对受“塑料紫菜”谣言事件波及的55家紫菜公司开展现场抽样,通过现场检查,均未发现企业掺杂使用塑料或是塑料制品的现象。 为此,晋江市紫菜加工行业协会公开发布声明,称“某些人士或为某种目的,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布涉嫌侵犯我市紫菜行业的视频,恶意编造‘紫菜是塑料做的’等不实内容,已发现有十几个版本,目前还在拍摄上传,严重误导消费者,造成消费者恐慌,社会影响恶劣。” 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食药监总局局长毕井泉特别就“塑料紫菜”谣言事件表示:网传“塑料紫菜”视频不可信! “‘塑料紫菜’谣言在网络群组、网络空间中或明或暗地传播,多次翻新,相关部门、媒体对此多次辟谣。但仍有个别网民制造、传播‘塑料紫菜谣言。’”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张宏业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为了维护、群众、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公安部组织福建、天津、四川、甘肃、青海等多地公安机关开展侦查打击工作。 其中,紫菜企业所在地的晋江市公安局专门成立专案组。专案组组长、晋江市公安局局长陈文荣表示,专案组分别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广西贵港市、福建福州、厦门,山东东营、辽宁辽阳等地进行调查。 公安机关重拳打击之下,违法犯罪嫌疑人陆续落网。张宏业副局长介绍,截止目前,全国已经抓获18名制造、传播“塑料紫菜”谣言以及实施敲诈勒索的违法犯罪人员。 “后悔当初,不再信谣、造谣、传谣” 42岁的广西贵港人曾某是这次被晋江公安机关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查实,曾某在没有经过核实考证的情况下,使用手机拍摄某企业紫菜是塑料做的谣言视频,并转发至个人微信群。目前,曾某因涉嫌损害商品声誉罪被晋江公安局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曾某说,那天看到网络上传的“塑料紫菜”视频,就觉得很好奇,然后拿家里的紫菜做实验,并让儿子一起帮忙拍摄视频。视频里,曾某一边用夹子夹住紫菜,一边手拉,紫菜变长的同时,她对着镜头说“塑料做的,黑心商家,给人吃了这个东西会害死人的。” “当时没有考虑这个是真是假,现在太多假东西了,心里都感觉不放心。”曾某说,拍完视频,她就随手转发到家长的微信群中,这条视频也很快被传播开来。 直到公安机关找到曾某,她才想起那天自己发的视频,令她没想到的是视频中提到的所谓“塑料紫菜”企业遭受到了如此重创——客户取消订单18单,货值达468万余元。 “我错了,肠子都悔青了,我以后再也不会轻易相信网上的传言了,扩散和传播这些东西,我错了,真的想对公司说对不起!”谈到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曾某悔恨不已。 同样被晋江公安局抓获的山东东营人王某也后悔不已。他拍摄紫菜谣言视频的同时,还利用其敲诈勒索厂家,目前已被依法逮捕。 王某说,自己从农村走出来,一路创业多年,也有了5家美发店,有自己的车子、房子,也组建了家庭。“我本来有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庭,却走到今天这般地步,是非常不值得的。” 他说,因为了解不多,当时觉得紫菜是塑料做的,就拍摄了视频,随后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了厂家,向其索要10万元赔偿。“一开始的目的是维权,后来我说了一些恐吓的话,现在看来是很不应该的。” “孩子今年9月份才上一年级,我现在不知道以后该怎么面对孩子,该怎么向他解释。”王某说,自己现在“除了后悔就是后悔”,希望给社会做一个前车之鉴,不能制造传播谣言,“触碰法律,都会得到严惩,代价真的非常惨重。” “接下来,公安机关将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谣言的打击整治力度,依法从严从重处理涉案人员。对破获的制造、传播食品安全谣言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将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张宏业表示。
新骗局!没钱还被骗走4万元,骗子盯上网贷这块“肉 有些人觉得,自己没钱,骗子骗不到我。果真如此吗?最近,江苏接到多起报警,受害人居然通过网贷平台贷款后,将钱转给骗子。针对此类新骗局,网络诈骗中心揭秘,提醒广大市民加强防范。警情快报 为拿退款,贷款4万多转给了骗子 前不久,江苏省张家港市民陈某某接到一自称为某网购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表示,陈某某买的尿不湿有问题,平台将给予退货。确实,陈某某最近在该网购平台购买了尿不湿,“客服”所说的相关购物信息都是对的。于是,她便放松了警惕,并询问退款事宜。 这时“客服”表示,为了不影响网购平台信誉,平台将私下里将钱退给她,而且会双倍退还。陈某某万万没想到,不仅能退货,还有赔款,于是赶紧咨询该如何退款。这时,“客服”开始询问陈某某的支付宝信用分,然后让其通过一些正规的网络借贷平台借钱。“客服”表示,这些钱不需要陈某某还,到时她只要将扣除退款后剩下的钱转给平台就行了。 为了拿到退款,陈某某没有多想,当即通过多个网贷平台借了4万多元。之后,“客服”发来一个支付二维码,陈某某便通过这一支付渠道,向“客服”提供的银行账户陆续汇出4万多元。此后,她再跟“客服”联系,却怎么也联系不上了,而她的网贷平台中,贷款是实实在在在自己名下的。这时,陈某某才意识到被骗了。骗术揭秘 骗子盯上网贷新业务 此类骗局是随着网贷业务兴起而出现的。骗子利用受害人对相关网贷业务不了解、不熟悉,编造种种理由让受害人办理相关贷款,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常见的套路是,受害人接到冒充各大网购平台客服人员的电话,被告知订单异常需要办理退款;随后,受害人添加骗子的微信,骗子在交谈中想方设法了解受害人支付宝的“信用分”,以便为之后的“借贷”铺路;得知“信用分”后,骗子就开始要求受害人开通各种借贷项目,如“蚂蚁花呗”、“蚂蚁借呗”、“招联好期贷”等,再依据受害人“信用分”的高低,申请不同数额的贷款;贷款一到账,骗子立即发送二维码让受害人通过支付宝扫描转账。 除了支付宝旗下的借贷平台外,“亲密付”、“微粒贷”、“京东白条”、“360借条”等借贷业务也被骗子盯上。防范贴士 警方提醒:用网贷退款的,都是骗局 针对此类案件,反诈骗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日常生活中不要轻信自称客服人员的退款电话,特别是说用网贷做退款的,更可以判定就是骗局。 广大市民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与官方客服咨询核实,或者报警。同时,在网购后,妥善处理快递单,不要随手丢弃;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避免使用公共场合的免费WIFI进行网购,以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另外,警方也呼吁各网络借贷平台,在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功能申请贷款时,应增加相应交易提醒,并在醒目位置介绍自己平台旗下的借贷项目,以提高用户对此类业务的知晓度。
新骗局!没钱还被骗走4万元,骗子盯上网贷这块“肉 有些人觉得,自己没钱,骗子骗不到我。果真如此吗?最近,江苏接到多起报警,受害人居然通过网贷平台贷款后,将钱转给骗子。针对此类新骗局,网络诈骗中心揭秘,提醒广大市民加强防范。警情快报 为拿退款,贷款4万多转给了骗子 前不久,江苏省张家港市民陈某某接到一自称为某网购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表示,陈某某买的尿不湿有问题,平台将给予退货。确实,陈某某最近在该网购平台购买了尿不湿,“客服”所说的相关购物信息都是对的。于是,她便放松了警惕,并询问退款事宜。 这时“客服”表示,为了不影响网购平台信誉,平台将私下里将钱退给她,而且会双倍退还。陈某某万万没想到,不仅能退货,还有赔款,于是赶紧咨询该如何退款。这时,“客服”开始询问陈某某的支付宝信用分,然后让其通过一些正规的网络借贷平台借钱。“客服”表示,这些钱不需要陈某某还,到时她只要将扣除退款后剩下的钱转给平台就行了。 为了拿到退款,陈某某没有多想,当即通过多个网贷平台借了4万多元。之后,“客服”发来一个支付二维码,陈某某便通过这一支付渠道,向“客服”提供的银行账户陆续汇出4万多元。此后,她再跟“客服”联系,却怎么也联系不上了,而她的网贷平台中,贷款是实实在在在自己名下的。这时,陈某某才意识到被骗了。骗术揭秘 骗子盯上网贷新业务 此类骗局是随着网贷业务兴起而出现的。骗子利用受害人对相关网贷业务不了解、不熟悉,编造种种理由让受害人办理相关贷款,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常见的套路是,受害人接到冒充各大网购平台客服人员的电话,被告知订单异常需要办理退款;随后,受害人添加骗子的微信,骗子在交谈中想方设法了解受害人支付宝的“信用分”,以便为之后的“借贷”铺路;得知“信用分”后,骗子就开始要求受害人开通各种借贷项目,如“蚂蚁花呗”、“蚂蚁借呗”、“招联好期贷”等,再依据受害人“信用分”的高低,申请不同数额的贷款;贷款一到账,骗子立即发送二维码让受害人通过支付宝扫描转账。 除了支付宝旗下的借贷平台外,“亲密付”、“微粒贷”、“京东白条”、“360借条”等借贷业务也被骗子盯上。防范贴士 警方提醒:用网贷退款的,都是骗局 针对此类案件,反诈骗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日常生活中不要轻信自称客服人员的退款电话,特别是说用网贷做退款的,更可以判定就是骗局。 广大市民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与官方客服咨询核实,或者报警。同时,在网购后,妥善处理快递单,不要随手丢弃;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避免使用公共场合的免费WIFI进行网购,以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另外,警方也呼吁各网络借贷平台,在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功能申请贷款时,应增加相应交易提醒,并在醒目位置介绍自己平台旗下的借贷项目,以提高用户对此类业务的知晓度。
新骗局!没钱还被骗走4万元,骗子盯上网贷这块“肉 有些人觉得,自己没钱,骗子骗不到我。果真如此吗?最近,江苏接到多起报警,受害人居然通过网贷平台贷款后,将钱转给骗子。针对此类新骗局,网络诈骗中心揭秘,提醒广大市民加强防范。警情快报 为拿退款,贷款4万多转给了骗子 前不久,江苏省张家港市民陈某某接到一自称为某网购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表示,陈某某买的尿不湿有问题,平台将给予退货。确实,陈某某最近在该网购平台购买了尿不湿,“客服”所说的相关购物信息都是对的。于是,她便放松了警惕,并询问退款事宜。 这时“客服”表示,为了不影响网购平台信誉,平台将私下里将钱退给她,而且会双倍退还。陈某某万万没想到,不仅能退货,还有赔款,于是赶紧咨询该如何退款。这时,“客服”开始询问陈某某的支付宝信用分,然后让其通过一些正规的网络借贷平台借钱。“客服”表示,这些钱不需要陈某某还,到时她只要将扣除退款后剩下的钱转给平台就行了。 为了拿到退款,陈某某没有多想,当即通过多个网贷平台借了4万多元。之后,“客服”发来一个支付二维码,陈某某便通过这一支付渠道,向“客服”提供的银行账户陆续汇出4万多元。此后,她再跟“客服”联系,却怎么也联系不上了,而她的网贷平台中,贷款是实实在在在自己名下的。这时,陈某某才意识到被骗了。骗术揭秘 骗子盯上网贷新业务 此类骗局是随着网贷业务兴起而出现的。骗子利用受害人对相关网贷业务不了解、不熟悉,编造种种理由让受害人办理相关贷款,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常见的套路是,受害人接到冒充各大网购平台客服人员的电话,被告知订单异常需要办理退款;随后,受害人添加骗子的微信,骗子在交谈中想方设法了解受害人支付宝的“信用分”,以便为之后的“借贷”铺路;得知“信用分”后,骗子就开始要求受害人开通各种借贷项目,如“蚂蚁花呗”、“蚂蚁借呗”、“招联好期贷”等,再依据受害人“信用分”的高低,申请不同数额的贷款;贷款一到账,骗子立即发送二维码让受害人通过支付宝扫描转账。 除了支付宝旗下的借贷平台外,“亲密付”、“微粒贷”、“京东白条”、“360借条”等借贷业务也被骗子盯上。防范贴士 警方提醒:用网贷退款的,都是骗局 针对此类案件,反诈骗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日常生活中不要轻信自称客服人员的退款电话,特别是说用网贷做退款的,更可以判定就是骗局。 广大市民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与官方客服咨询核实,或者报警。同时,在网购后,妥善处理快递单,不要随手丢弃;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避免使用公共场合的免费WIFI进行网购,以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另外,警方也呼吁各网络借贷平台,在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功能申请贷款时,应增加相应交易提醒,并在醒目位置介绍自己平台旗下的借贷项目,以提高用户对此类业务的知晓度。
新骗局!没钱还被骗走4万元,骗子盯上网贷这块“肉 有些人觉得,自己没钱,骗子骗不到我。果真如此吗?最近,江苏接到多起报警,受害人居然通过网贷平台贷款后,将钱转给骗子。针对此类新骗局,网络诈骗中心揭秘,提醒广大市民加强防范。警情快报 为拿退款,贷款4万多转给了骗子 前不久,江苏省张家港市民陈某某接到一自称为某网购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表示,陈某某买的尿不湿有问题,平台将给予退货。确实,陈某某最近在该网购平台购买了尿不湿,“客服”所说的相关购物信息都是对的。于是,她便放松了警惕,并询问退款事宜。 这时“客服”表示,为了不影响网购平台信誉,平台将私下里将钱退给她,而且会双倍退还。陈某某万万没想到,不仅能退货,还有赔款,于是赶紧咨询该如何退款。这时,“客服”开始询问陈某某的支付宝信用分,然后让其通过一些正规的网络借贷平台借钱。“客服”表示,这些钱不需要陈某某还,到时她只要将扣除退款后剩下的钱转给平台就行了。 为了拿到退款,陈某某没有多想,当即通过多个网贷平台借了4万多元。之后,“客服”发来一个支付二维码,陈某某便通过这一支付渠道,向“客服”提供的银行账户陆续汇出4万多元。此后,她再跟“客服”联系,却怎么也联系不上了,而她的网贷平台中,贷款是实实在在在自己名下的。这时,陈某某才意识到被骗了。骗术揭秘 骗子盯上网贷新业务 此类骗局是随着网贷业务兴起而出现的。骗子利用受害人对相关网贷业务不了解、不熟悉,编造种种理由让受害人办理相关贷款,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常见的套路是,受害人接到冒充各大网购平台客服人员的电话,被告知订单异常需要办理退款;随后,受害人添加骗子的微信,骗子在交谈中想方设法了解受害人支付宝的“信用分”,以便为之后的“借贷”铺路;得知“信用分”后,骗子就开始要求受害人开通各种借贷项目,如“蚂蚁花呗”、“蚂蚁借呗”、“招联好期贷”等,再依据受害人“信用分”的高低,申请不同数额的贷款;贷款一到账,骗子立即发送二维码让受害人通过支付宝扫描转账。 除了支付宝旗下的借贷平台外,“亲密付”、“微粒贷”、“京东白条”、“360借条”等借贷业务也被骗子盯上。防范贴士 警方提醒:用网贷退款的,都是骗局 针对此类案件,反诈骗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日常生活中不要轻信自称客服人员的退款电话,特别是说用网贷做退款的,更可以判定就是骗局。 广大市民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与官方客服咨询核实,或者报警。同时,在网购后,妥善处理快递单,不要随手丢弃;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避免使用公共场合的免费WIFI进行网购,以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另外,警方也呼吁各网络借贷平台,在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功能申请贷款时,应增加相应交易提醒,并在醒目位置介绍自己平台旗下的借贷项目,以提高用户对此类业务的知晓度。
#网警提醒#收到朋友的“电子请柬”先别急着打开 作为一种既时尚、便捷,又不失礼节和诚意的邀请方式,电子请柬被很多年轻人使用。近期,有一些不法分子将木马病毒包装成“电子请柬”实施诈骗,手段翻新且迷惑性更强。   李某收到一条陌生手机号码发来的请柬短信。他以为这可能是朋友的结婚照片或者电子请柬,于是点开了链接。十几分钟后,李某连续收到几笔银行发来的消费短信,银行卡里的钱通过一支付平台被盗刷,金额共计2000多元。据悉,电子请柬诈骗主要是通过智能手机、银行卡、伪基站设备、“电子请柬”制作软件等工具,针对开通了上网功能、支付功能的不特定手机用户发送诈骗短信。   在此种犯罪过程中,不法分子通过伪基站设备向不特定人群发送“婚宴”“生日宴”邀请短信,短信最后无一例外地附上关于“请柬”“桌号”“地点”等内容,且已植入木马病毒的链接。短信接收人一旦点开链接,手机即刻被木马病毒入侵,手机号码、微信号、QQ号、绑定的银行卡号、手机通讯录等重要个人信息瞬间被窃取。之后,不法分子再利用第三方快捷支付平台,通过已获取的受害人的银行卡号等信息,以及木马病毒拦截到的手机支付验证码,疯狂地进行消费、转账等盗刷行为。与此同时,感染了木马病毒的手机会使用受害人手机号码向手机通讯录里所有联系人继续发送病毒短信,使得病毒迅速扩散传播。   网警提醒:手机收到包含有链接的来历不明短信时,千万不要急于点击短信中带有的链接,更不要下载安装其中的应用程序,应当先行核实真伪;如果不小心点击了链接,应立即关闭手机上网功能,并解除绑定在手机上的银行卡。另外,最好安装手机杀毒软件,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增强防诈骗意识。
#网警提醒#收到朋友的“电子请柬”先别急着打开 作为一种既时尚、便捷,又不失礼节和诚意的邀请方式,电子请柬被很多年轻人使用。近期,有一些不法分子将木马病毒包装成“电子请柬”实施诈骗,手段翻新且迷惑性更强。   李某收到一条陌生手机号码发来的请柬短信。他以为这可能是朋友的结婚照片或者电子请柬,于是点开了链接。十几分钟后,李某连续收到几笔银行发来的消费短信,银行卡里的钱通过一支付平台被盗刷,金额共计2000多元。据悉,电子请柬诈骗主要是通过智能手机、银行卡、伪基站设备、“电子请柬”制作软件等工具,针对开通了上网功能、支付功能的不特定手机用户发送诈骗短信。   在此种犯罪过程中,不法分子通过伪基站设备向不特定人群发送“婚宴”“生日宴”邀请短信,短信最后无一例外地附上关于“请柬”“桌号”“地点”等内容,且已植入木马病毒的链接。短信接收人一旦点开链接,手机即刻被木马病毒入侵,手机号码、微信号、QQ号、绑定的银行卡号、手机通讯录等重要个人信息瞬间被窃取。之后,不法分子再利用第三方快捷支付平台,通过已获取的受害人的银行卡号等信息,以及木马病毒拦截到的手机支付验证码,疯狂地进行消费、转账等盗刷行为。与此同时,感染了木马病毒的手机会使用受害人手机号码向手机通讯录里所有联系人继续发送病毒短信,使得病毒迅速扩散传播。   网警提醒:手机收到包含有链接的来历不明短信时,千万不要急于点击短信中带有的链接,更不要下载安装其中的应用程序,应当先行核实真伪;如果不小心点击了链接,应立即关闭手机上网功能,并解除绑定在手机上的银行卡。另外,最好安装手机杀毒软件,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增强防诈骗意识。
#网警提醒#收到朋友的“电子请柬”先别急着打开 作为一种既时尚、便捷,又不失礼节和诚意的邀请方式,电子请柬被很多年轻人使用。近期,有一些不法分子将木马病毒包装成“电子请柬”实施诈骗,手段翻新且迷惑性更强。   李某收到一条陌生手机号码发来的请柬短信。他以为这可能是朋友的结婚照片或者电子请柬,于是点开了链接。十几分钟后,李某连续收到几笔银行发来的消费短信,银行卡里的钱通过一支付平台被盗刷,金额共计2000多元。据悉,电子请柬诈骗主要是通过智能手机、银行卡、伪基站设备、“电子请柬”制作软件等工具,针对开通了上网功能、支付功能的不特定手机用户发送诈骗短信。   在此种犯罪过程中,不法分子通过伪基站设备向不特定人群发送“婚宴”“生日宴”邀请短信,短信最后无一例外地附上关于“请柬”“桌号”“地点”等内容,且已植入木马病毒的链接。短信接收人一旦点开链接,手机即刻被木马病毒入侵,手机号码、微信号、QQ号、绑定的银行卡号、手机通讯录等重要个人信息瞬间被窃取。之后,不法分子再利用第三方快捷支付平台,通过已获取的受害人的银行卡号等信息,以及木马病毒拦截到的手机支付验证码,疯狂地进行消费、转账等盗刷行为。与此同时,感染了木马病毒的手机会使用受害人手机号码向手机通讯录里所有联系人继续发送病毒短信,使得病毒迅速扩散传播。   网警提醒:手机收到包含有链接的来历不明短信时,千万不要急于点击短信中带有的链接,更不要下载安装其中的应用程序,应当先行核实真伪;如果不小心点击了链接,应立即关闭手机上网功能,并解除绑定在手机上的银行卡。另外,最好安装手机杀毒软件,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增强防诈骗意识。
#网警提醒#收到朋友的“电子请柬”先别急着打开 作为一种既时尚、便捷,又不失礼节和诚意的邀请方式,电子请柬被很多年轻人使用。近期,有一些不法分子将木马病毒包装成“电子请柬”实施诈骗,手段翻新且迷惑性更强。   李某收到一条陌生手机号码发来的请柬短信。他以为这可能是朋友的结婚照片或者电子请柬,于是点开了链接。十几分钟后,李某连续收到几笔银行发来的消费短信,银行卡里的钱通过一支付平台被盗刷,金额共计2000多元。据悉,电子请柬诈骗主要是通过智能手机、银行卡、伪基站设备、“电子请柬”制作软件等工具,针对开通了上网功能、支付功能的不特定手机用户发送诈骗短信。   在此种犯罪过程中,不法分子通过伪基站设备向不特定人群发送“婚宴”“生日宴”邀请短信,短信最后无一例外地附上关于“请柬”“桌号”“地点”等内容,且已植入木马病毒的链接。短信接收人一旦点开链接,手机即刻被木马病毒入侵,手机号码、微信号、QQ号、绑定的银行卡号、手机通讯录等重要个人信息瞬间被窃取。之后,不法分子再利用第三方快捷支付平台,通过已获取的受害人的银行卡号等信息,以及木马病毒拦截到的手机支付验证码,疯狂地进行消费、转账等盗刷行为。与此同时,感染了木马病毒的手机会使用受害人手机号码向手机通讯录里所有联系人继续发送病毒短信,使得病毒迅速扩散传播。   网警提醒:手机收到包含有链接的来历不明短信时,千万不要急于点击短信中带有的链接,更不要下载安装其中的应用程序,应当先行核实真伪;如果不小心点击了链接,应立即关闭手机上网功能,并解除绑定在手机上的银行卡。另外,最好安装手机杀毒软件,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增强防诈骗意识。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