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has♤ 七堡lin
关注数: 50 粉丝数: 10 发帖数: 79 关注贴吧数: 9
江门:错失黄金二十年,本可以成为仅次于广佛的珠三角核心都市! 江门,五邑之地,GDP超过3000亿,在广东21个地级市里面处于中流位置。社会没有像大城市广州深圳那样的公平,环境算不错,比起广州空气好太多了,但是活力不足。 与广州佛山珠海中山都很近,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然而尴尬的是这一二十年年来,珠三角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不带你玩,各种政策貌似都是挨边的,可又带不动,跟不上,基本靠老华侨撑着。 据一些来江门发展多年的朋友反映,感触最深的就是各级部门的懒惰,怠政。丝毫没有沿海开放城市的魄力,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各种裙带关系严重,加之部分本地人的思想方面,一直躺在“华侨产业”的温床上。 虽然江门上层一直强调加快产业转型,以及获得了小微企业创新示范市的优惠政策,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却没有产生多少正向的影响。 转型的关键在于教育和人才,江门高等教育聊胜于无,现有的五邑大学基本是个打酱油的角色,在此情形下,发展高科技就不用谈了。  地区内差异的扩大也让人十分担忧,人均gdp和全国平均水平偏差不大。作为曾经改放的先锋沿海开放区,这样的现象难以令人信服。台开恩的市政建设跟20年前无甚区别,计划里对三区的大力支持(江门大道,历史旅游改造,江佛同城等),而给四市只有一个虚无缥缈的“大广海”概念。 毕竟,江门不仅仅是100多万三区人的江门(或者只是六七十万二区人的江门),还是400万五邑人以及400万海外五邑华侨的江门。 广佛江珠城轨是广东省规划“粤港澳都市圈”的重要一环,大力拉近珠澳“特区”与广州中心的距离,但最大的得益者是江门。 曾经的广珠城轨只能让江门人以45分钟时间到达广州南站,而且江门站的位置并不在人口中心。缺乏高铁拉动经济的效应之外,在笔者看来,最终只不过是拉高居住成本而已,对本地居民并无多大益处。 小微创新示范城和“珠西智谷”,是江门致力于打造成为珠三角这个新“湾区”之“硅谷”的关键点。江门可以为广佛中珠四地人才提供价格相对低廉的土地,以及完善的配套设施基建促进物流信息流的发展。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江门能否成为吸引广州等地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地尚存疑问。  蓬江区及其周边地带如火如荼的建设,掩饰不了领导层和民众对于边远地区的无能为力。一边是东部一亩三分地北上广般的发展建设,一边是广大四邑腹地以20年前的侨资基建苦苦支撑门面的颓景,新的项目遥遥无期。 开平碉楼本来作为广东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可以带给开平丰厚的旅游产业收入,但是交通基建的落后,配套产业没有得到充分的支持,让邑地至少失去了一个黄金十年,让本应是中国先富地区四邑人民落后于中国的平均水平。 种种现象表明,21世纪以来,台山的前二十年相对于其他珠三角城市来说,确实是无甚作为,可以说得上错失黄金二十年。80年代的侨资优势已经不能成为今天的发展支柱。江门的优越区域位置应该有得做,能做大的,其中原因值得五邑人深思。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