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太谷 人在太谷
关注数: 71 粉丝数: 54 发帖数: 3,824 关注贴吧数: 21
奥运新闻中心现标语:中国记者请尊重工作人员 转播到腾讯微博现场图片 北京时间7月27日,距离伦敦奥运会正式开幕已经越发临近。然而就在万众瞩目的盛会即将拉开大幕前,出现有些令人尴尬的场景:在奥运会的媒体新闻中心,赫然出现了这么一块用汉字标注的标牌。 标牌上写的是什么?多少会令人有些脸红。“中国的记者朋友们,请照顾一下伦敦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如果你们想拍他们的话,请提前询问他们,尊重一下他们的私人空间,谢谢你们。” 这样的标语,某种程度上又涉及了一个敏感问题,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其实更像是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事实上有网友便指出:“媒体中心本身就是一个开放,公众的场合,不应该存在标牌上所注明的这些问题。”组织者的做法有些令人遗憾。 同时还有网友表示这是一种公开的歧视,毕竟摄影记者的许多瞬间得依靠抓拍完成。当然也有网友认为中国媒体人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并建议“只有尊重别人的情况下,自己才会得到尊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中国记者这一回在媒体中心遇到尴尬外,中国游客近些年来在国外也曾多次遇到类似的情形,甚至在我们的邻国日本与韩国,也曾出现令中国人恼火的类似标牌。比如2009年韩国首都首尔便曾赫然出现“禁止偷窃”的中文警示,令中国游客非常愤怒;而在日本的一些景点也曾出现过“用完厕纸请丢进马桶里冲掉”的中文告示,同样令中国游客感到不满。 客观的讲,这些情形的主要诱发因素还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所谓的素质问题并无太大的关系。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既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入乡随俗”的说法,那么或许就该尊重一下东道主的习惯。
北大在6大省招生总数不及北京 被指严重不公 转播到腾讯微博8名律师建议,加大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度(资料片) 北大在6大省招生总数不及北京一地 四省八名律师致信教育部 要求增加高考大省招生比 在只有7.3万人参加高考的北京市,北京大学的计划招录人数为614人。这一数字,在有82.5万人报名参加高考的河南,变成了108人,在有55万人参加高考的山东,则变成了72人…… 昨日,来自山东、河南、安徽、湖北四个高考大省的8名律师,联合致信教育部,反映在京部属高校在招生中存在严重地域歧视问题,建议教育部改革招生制度,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增加在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湖北等地的高等教育投资,并扩大在河南、山东、湖北、安徽等高考大省的招生名额。记者 陈学超 北大在6省招生数 不及北京一地 在调查的15家位于北京的部属高校招生计划中,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地域歧视问题,有的甚至很严重。 按照业已公布的数据,作为高考大省,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河北6省,今年分别有80.6万、55万、53.8万、50.6万、46.2万、45.93万人报名参加高考。6省总计报名参加高考人数332.13万人。北京市今年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为:7.3万人。6省报名参加高考人数为北京市的45.5倍。 河南亚太人律师事务所常伯阳律师说,“我们搜集了15家位于北京的部属高校在河南、湖北、山东、四川、河北、安徽等几个高考大省的招生计划与北京的相对比,结果很让我们失望和不解。”常伯阳介绍,在调查的15家位于北京的部属高校招生计划中,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地域歧视问题,有的甚至很严重。 如北京大学,按照官方网站公布的分省招生计划统计,其在北京本地计划招生614名(含文理科医学部),而在河南则仅仅招录108名,在安徽只计划招录45名。在上述6省,北大计划招生总人数为409人,远不及北京一地计划招生人数。 同样的情况还存在于清华大学,该校在北京计划招生203名,在河北、安徽分别只计划招录54名和65名。 再如中央财经大学在北京的招生计划是268名,而在河南只计划招生104名,在湖北的招生计划只有64名。 高教优质资源 分布严重不均 教育资源严重向北京等城市倾斜,而这些高校招生存在严重的本土化倾向,对高考大省考生存在不公。 济南律师刘书庆也发现了高考招生计划中存在的不公。除了招生人数上的极度不均,上述6省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之稀缺同样让他感到震惊。 “山东每年都有如此之多的考生报考,名额却又那么少,怎么都让人想不明白。”刘书庆说,“同时让人疑惑的是,这些地方的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却又少的可怜。” “根据去年3月底教育部网站上公开的‘985工程’大学各地分布情况来看,北京有8所,而河南和河北则一所都没有。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严重失衡,高考人数多的地方少的可怜或者根本没有,而参加高考人数少的地方却有很多。”教育资源严重向北京等城市倾斜,而这些高校招生存在严重的本土化倾向,减少了高考大省考生上名牌学校、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对这些考生存在严重不公。 刘书庆说:“现在面对就业环境激烈的竞争局面,考生已经不是满足于有学上,而是要上好学校。尤其是‘985’和‘211’这样的高校。但山东河南等高考大省这样的高校很稀缺,这些学校的招生名额对山东河南等地方的又很少,对我们本地的考生很不公平。” 忽略人口因素 招生计划难让人信服 虽然人口因素不是制定高考招生计划时考虑的唯一因素,但如果忽略人口因素制定的高考招生计划的公平性很难保证且难让人信服。 联名信发起人之一、安徽律师郑继能认为,“虽然人口因素不是制定高考招生计划时考虑的唯一因素,但如果忽略人口因素制定的高考招生计划的公平性很难保证且难让人信服。”
猩猩自制梯子逃出围栏 德国动物园猩猩自制梯子逃出围栏 吓跑老人小孩 2012年07月13日14:43中国新闻网[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马克西在园内跑窜,吓跑众人 转播到腾讯微博游客被管理员统一疏散  中新网7月13日电 据外媒12日报道,在德国一个动物园内,五只黑猩猩用树枝绑在一起搭成临时梯子。其中一只雄性黑猩猩跑出围栏,在公共区域内四处乱窜,致使一名小女孩跌倒受轻伤,一位老人躲到高温房受到灼伤。  据报道,发生事故的是汉诺威的一个动物园。五只黑猩猩将三根树枝绑在一起,做成了一个临时的梯子,并借此梯子跑出围栏。其中四只黑猩猩似乎并不享受“自由”,又回到围栏内,而名叫马克西的雄性黑猩猩却格外活跃,在动物园内约2500名游客中间到处跑窜。  一名游客说,当时原本安静的动物园,一下子沸腾了,人们发出恐慌的尖叫声。由于黑猩猩普遍具有攻击性,很强壮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人杀死,因而管理员们携带胡椒喷雾剂以应对紧急情况。  在管理员疏散游客的过程中,众人纷纷仓皇而逃,一名5岁的女孩在混乱中摔倒。而一位老人因黑猩猩在其身旁徘徊,被迫躲进一间高温房里,致使皮肤遭到一定程度灼伤。  面对此景,黑猩猩马克西似乎没有太在意,自在地在园内闲逛。管理人员称,“其他四只猩猩在出来了一会儿后,就自行回去了。而马克西却不,并且它很难被‘哄骗’”。
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啊 子为救小偷不慎触电身亡 被救者跪地痛哭忏悔 2012年07月13日11:40华龙网[微博]吴光亮我要评论(30)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冉俊禄的妻子喻友娣抱着丈夫的遗像 记者 吴光亮 摄 转播到腾讯微博村民田兴富现场讲述当时的情况 男子楼顶救小偷 不幸触电身亡 为了救一名小偷,结果把自己的性命搭上,酉阳县麻旺镇村民冉俊禄的不幸遭遇在当地广为流传。平凡的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乡里乡亲的尊重,上千群众自发前往追悼会现场为他送行…… 这两天,酉阳县麻旺镇政府正在准备材料为当地桂香村村民冉俊禄申报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原来,上月28日,39岁的冉俊禄为了搭救在逃跑途中受伤的16岁的小偷陆涛(化名),不慎触碰到高压线当场身亡。“我去把他救下来!”这是乡邻们听到冉俊禄说的最后一句话。 深夜跑出门帮邻居抓贼 前日下午,在桂香村村民田兴富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冉俊禄的家中。冉俊禄的老婆喻友娣坐在堂屋里,神情木然。“她一坐就是一整天,大伙劝她也没用。哎,房子才修好,连灰浆都还没刷,人(冉俊禄)就这么走了。”田兴富摇头叹气说。 “上个月28日晚上10点左右,他本来在家看电视,突然听到有邻居喊捉贼,就马上冲了出去,我也跟着跑出去,哪晓得却发生了这样的悲剧。”喻友娣昨日说起当时的情景,忍不住潸然泪下。她说,丈夫跑得飞快,脚上的鞋子都跑掉了一只。 “当时有人大喊‘抓偷儿!快来抓偷儿啊!’我也跟着跑了出去。”田兴富回忆,当晚还在下雨,起码有上百村民听到呼喊后跑出门抓贼,无数手电照向在屋顶奔跑的小偷,他看见小偷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年轻人。 小偷逃跑从房顶跳下摔伤 随后,记者与田兴富来到事发现场当地村民张艳家的楼顶。张艳家是一栋新修的三层楼房,三条万伏高压线正好经过张艳家楼顶及其邻居白长富家的屋顶。记者了解到,为了美观及节约成本,当地村民盖房时基本家家户户的房屋都紧靠在一起,共用部分墙体让小偷得以在屋顶逃窜。 “白长富家修的也是三层楼房,其另一边靠着一栋四层楼房,当时,小偷从那栋四层楼房房顶一下跳到白长富家楼顶。两家房顶落差有3米左右,又因下雨,小偷跳下后踩滑,我们听到‘哎哟’一声,就见小偷已经摔倒在白长富家的楼顶边缘。”当时参与抓小偷的村民张伟告诉记者,在村民们的手电照射下,小偷摇摇晃晃地撑起身子,蹲在白长富家楼顶边缘,一直在摇晃。 “吓死人了,白长富家楼顶离地面有7米多高,小偷稍有不慎就会跌落!所有人都在高呼‘过来!过来!’但小偷就像没有听见一样。”村民张艳回忆说。 救小偷自己不慎触电身亡 得知记者为冉俊禄的事而来,不少村民陆陆续续赶到张艳家,他们说,冉俊禄对他们最后说的话就是:“他可能受伤了!我去把他救下来!” “我作证!他是为了救小偷才死的!”“我也作证!”“他是个好人,我愿意作证!”村民们的情绪很快沸腾起来。 据村民田兴富介绍,因为白长富家没人,无法进入,冉俊禄只好从张艳家的屋顶翻越将近两米高的矮墙进入白长富家楼顶救人。“小偷的身子向外倾斜,就要从半空落下来,极度危险,冉俊禄翻过矮墙一把抓住小偷,将其拉回到屋顶中央,然后将小偷托过矮墙,让小偷站到了张艳家的房顶上。” 然而在放下小偷的一瞬间,半个身子撑在矮墙上的冉俊禄在举起右手的那一刹那,一不小心触碰到了上空的高压线,当即抽搐倒地。“当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小偷身上,根本忘记了高压线的存在。”田兴富说,冉俊禄倒地后的场面很嘈杂,有人打110报警,有人打120求救,还有人匆忙寻找木板准备抬人。麻旺镇中学数学老师张国富等几人匆匆翻越到白长富家的屋顶,对倒地的冉俊禄做起压胸、掐人中、人工呼吸……但遗憾的是,冉俊禄已没有丝毫反应。
“牢”有所养 再度入狱养老。摄影 中国周刊记者 杨洋 转播到腾讯微博老人为自己备好的棺材。摄影 杨洋 入狱养老记 四年前,湖南农村老人付达信为了养老,故意抢劫被捕。在如愿度过一年半“牢”有所养的美好时光后,养老问题,再次现实地摆在他面前。 中国周刊记者杨洋湖南祁东报道 73岁的付达信坐在只铺了一张席子的硬床板上,弯曲起一条腿。眼睛微闭的时候,他又想起了监狱里的生活。“有馒头和稀饭,不用劳动,生病了有人看。”如果还能让他一天抽上几支烟,这就是他对“好生活”的全部想象。 2008年9月,付达信在北京站广场抢劫未遂,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宣判的时候,付达信恳求法官:“判得太轻了,你再好好审审。”他的想法只有一个,进了监狱,就不必再为吃饱饭而四处奔波。 一年半后,付达信提前出狱,住进了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灵官镇敬老院。 “这里的生活赶不上监狱。”付达信光着脚走到柜子前,他想找一件相对体面的衣服。在两个干瘪的行李包里摸索了一会儿,付达信无功而返地坐回床边。面对《中国周刊》记者,付达信说:“我不想减刑。” 抢劫 在灵官镇敬老院,付达信是个“见过世面”的老人。他去过北京,还在年三十儿的晚上吃过甜酒冲鸡蛋。这样的待遇其他老人想都不敢想。尽管村里人告诉他不要讲抢劫入狱的事,付达信还是经常讲给敬老院的老人听。 这一次,付达信站起身,和身边的一个老人模拟起当初抢劫的场景。“她背着包,我从旁边扯她的包,包还挂在她胳膊上,我就拿出了刀,让她喊抢劫。” “刀多长?”敬老院的老人明知故问。 “不长嘞。”付达信用双手比划着刀的大小。“我削苹果的嘛。”每次说到这里,都会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没有办法,我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走这一步。”这句话让整个房间安静了下来。 2008年9月8日下午,北京站广场人流熙攘。身无分文的付达信又感觉到胃里饿得一阵阵痉挛。用手擦了把汗,他终于下定决心——抢劫。 摸了摸兜里的水果刀,付达信焦灼地寻找着抢劫目标。远处,一个**在买矿泉水。“去抢**,他就可以把我直接带进监狱。”可他的如意算盘没打成,年纪大腿脚慢,付达信还没走到跟前,**已经转身离开了。 售票处,二十多个人在排队买票。其中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手里举着300块钱,眼睛盯着售票窗口一步步往前移动着。付达信觉得机会来了。他凑过去,用力一抻,扯下了100元钱。妇女回头一看,只见瘦小枯干的付达信站在她的身后,手里攥着缺了一个角的百元钞票。付达信拿出一把小水果刀,笑着对她说:“你喊抢劫。” “神经病!”中年妇女认为碰上了病人,自认倒霉嘟囔着转身继续排队。 “我当时这个气啊,想她怎么不喊啊,如果一喊,**来了不就行了嘛。”付达信说。 付达信决定要抢个拿包的。在北京站广场西侧的花坛边,一个背双肩包的女大学生引起了付达信的注意。“把包给我。”付达信跟在女大学生身后喊了几声,对方都没有理睬。付达信只能小跑几步赶到跟前,拉扯女大学生的背包。背在后边的双肩背包被拉得滑落在手臂上。女学生抓着自己的包不放,付达信也使劲往怀里拉。争抢了一会儿,付达信体力不支渐渐落了下风。 他再次拿出小水果刀,让女孩儿喊抢劫。这次,女大学生喊来了**。付达信心满意足地笑了。 经鉴定,仅被抢的一个挎包就价值几千元,包里还有其他物品,被抢物品共价值9000多元。付达信不管包里是现金还是卫生纸,他只希望办案**把自己的罪行写得严重些,“希望能够多判几年”。 2008年11月24日,北京铁路局运输法院审理后认定,付达信的抢劫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属犯罪未遂。鉴于其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判处其2年有期徒刑、处6000元罚金。付达信没交那笔罚金,“我哪有钱”。
再次深深的问候不良医生的祖先! 河南4岁男童病危 救护车停驶要钱延误救治致死 T 博4岁患儿已不明不白可怜巴巴的一人去了另一个世界 转播到腾讯微博懂事的谢俊强生前照片 “可怜的孩子,天堂里愿你再也遇不到白衣恶魔。”6月9日,网友爆料光山县4岁患儿命丧光山县人民医院,只因患儿输液前未做皮试,情况危急时转院途中又遭救护车停驶逼要车费。中原网记者联系到光山县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只称问题已处理过,拒绝透露详情。死者家属称,事后医院找**威胁他们,仅补偿2.6万元。 网帖爆料:输液未作皮试,转院途中急救车停驶要钱 网帖称,这个不幸的小男孩名叫谢俊强,今年4岁,家住河南信阳光山县农村。因为感冒引起发烧,到信阳市光山县人民医院看病。医护人员为其输液前未做皮试,导致情况突然危急。光山县人民医院让孩子立即转院,转院途中,救护车停驶十几分钟,逼着家长掏钱才肯继续行驶,以致于耽误了最好的抢救时机,4岁患儿不治身亡。 网帖中还附有两张照片,一张是白白净净的小男孩照片,两只眼睛非常透亮。另一张则是穿着白色花点睡衣的小孩子躺在冰冷的棺材中。图片说明写着凄楚的文字:孩子冰冷的尸体,诉说着白衣恶魔的丑陋。 家属哭诉:证实网帖属实,孩子死得太冤 “孩子虽然小,才4岁,但孩子很乖,很听话,我们平时上班累了回家,他总是给我们拿拖鞋,还给我捶背。”6月11日下午,中原网记者联系上了谢俊强的妈妈,她哽咽着回忆了事发经过。 5月26日下午4时30分左右,因为感冒引起发烧,她带着孩子到光山县人民医院看病,在医院门诊部挂号治疗。医生说没事,开点输液的药就好了。开完药后,医生又说他们要下班了,叫回家到村卫生室输液,配药已经写清楚了,没事。 “从县城回到家大概是晚上10点半左右,输完液已是第二天凌晨0点30分。输液两个小时后,孩子开始呕吐,喊胃疼,早上7点30分,我们就把孩子送到光山县医院,医生叫住院。” “办好住院手续后,就直接在病房输液,第一瓶输完没事,第二瓶输到一半时,孩子蹦了起来大声叫痛。这时,医护人员才想起来没给孩子做皮试,就赶紧给孩子做皮试。但当时,孩子嘴巴已经乌青,快没了呼吸。” “医生草草抢救后,让往大医院转院。在转院的路上,县人民医院的救护车突然停了,说让给1200元车费,不给钱不开车,前后停了10几分钟,直到付钱才继续开车。” “但是,还没送到要转的医院,孩子已不行了,而救护车上没有一个医护人员,只坐了一个穿便衣的人,自称是医院的,但没采取任何措施。”谢俊强妈妈还说,事后她和家人到医院讨说法,医院叫来**紧紧跟着他们,多次威胁要把他们抓进去。 儿科主任让找院长,死者家属称医院给了2.6万元 4岁患儿谢俊强的遭遇,在微博上引起了网友强烈反响,不少网友谴责医护人员冷血和缺乏责任心同时,也对****的做法颇有微辞。 @骆驼祥子哥:每每看到这种新闻,我都是恨得咬牙切齿的。真希望有相关部门出面管管! @南宫司空:解决医患矛盾,在医院驻派**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平? 6月10日下午,中原网记者致电光山县人民医院儿科,一位医护人员说,这事儿她知道,人已经死了,家人来找过医院。后来医院和他们商量好了。至于怎么协商的,她提供了科室主任的手机号。 儿科的曹主任说,他不了解具体情况,只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具体如何处理的,他让找医院的李院长,反正科室没人受到处罚。 光山县**局的值班人员说,**到医院,仅仅是维护医院正常的经营秩序。如果说**威胁,可能是患者家属不正确的感觉。 6月11日上午,再次联系光山县人民医院院办,接电话的女同志以不了解情况为由,挂掉电话。 随后,中原网记者将情况反馈给光山县卫生局监察室,监察室的饶主任称,这个情况他们还没有掌握,他们将立即向光山县人民医院了解情况,然后回复中原网。 通过电话,谢俊强的叔叔说,因讨说法没结果,又加上被**威胁,死者父母只好接受2.6万元的补偿。 “医院也不说是哪方面的补偿,只说是安慰费和丧葬费。可怜我4岁的侄子,一条命只换了两万多块,医生和医院却没受到一点儿惩罚。”
河南舞钢医院3天连死2人 院方称50%误诊很正常 人民网郑州6月10日专电(记者 张毅力)10个月的花儿(化名)还不会叫妈妈就永远失去了母爱,她的母亲在入院7个小时后不明原因死亡。短短3天后,又一名患者不明原因猝死在河北钢铁集团舞钢职工医院,这位舞钢市某局委副局长,是自己驱车前往就诊的。两名死者的家属指称医院误诊耽误治疗。但院方表示也希望查明猝死原因,有50%的误诊率很正常。 女临时工头昏输液后死亡,家属质疑耽误治疗 死者王彦的家属介绍,今年5月27日晚11时许,舞钢实业公司职工王彦感觉头昏,在3名亲属的陪同下来到河北钢铁集团舞钢职工医院,急诊科医生观察病情,并未告知患者得了什么病,开了几瓶水,做了血液检查。在输第一瓶水时,王彦还告诉家属要去厕所。但在输第二瓶水时,手臂开始发抖,家属摁了一会儿,看到情况严重就迅速通知医生。28日6时许,王彦经抢救无效死亡,医生也没有明确死因。 医院医务科主任李明臣介绍,29岁的王彦是舞钢实业公司临时工,到医院时处于嗜睡状态,一会清醒,一会迷糊。可能因没有嗜睡这个医学术语,医生在诊断证明上写下的是昏迷待查的结论。根据血液检查结果,王彦属于低钾低钠,会造成昏迷,入院时病情比较严重。但关于王彦的死因,他和医生目前都不清楚,需要做医疗鉴定,但家属不同意。 一句死因不明招致家属更多的质疑:在病人症状严重的情况下为何不进行脑点图、CT等检查,只是待查是不是属于重大误诊?医生开的都是营养药,是不是拖延了病情?轻微低钾低钠并不会导致病人昏迷,医院是不是在搪塞?一面说是重症病,但又不进行重症监护,医生的责任何在? 副局长两支“杜冷丁”猝死,心脏病误诊胸膜炎? 就在此事沸沸扬扬时,6月1日,又一名患者不明原因死在武钢职工医院。 该患者是舞钢市一名副局长。据知情人透露,患者姓赵,今年46岁,当天晚上9点多,他独自驾车来到医院看病,只感觉胸闷,医生诊断为胸膜炎。在患者输水未减轻病痛的情况下,医生连续给他输了两支“杜冷丁”,病情更不可控制。最终,患者在入院4个多小时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医院同样未明确患者死亡原因,对此,家属称,病人患有心脏病却被当成胸膜炎治疗,他们拒绝将尸体拉出急诊室。 家属讨说法多天未果,在舞钢市委市政府的协调下,赵姓局长的家属顾全大局将尸体移放医院太平间,舞钢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将出面和院方交涉,但截止目前,双方没有达成一致,家属还没有举行追悼会。 李明臣介绍,根据赵姓患者入院时的综合表现,医生做出了胸膜炎的判断,但只打了一针止痛的杜冷丁。对赵的死亡,医院不确定死因,还需做鉴定。他说,国内医院都是50%的误诊率,这很正常,西方发达国家的医院也有30%左右的误诊率。对这两起事件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的鉴定,院方目前不接受误诊导致死亡的说法。 目前,院方和两名死者的家属仍在僵持。
喝水多了会中毒! 6月7日,商报报道了省城一市民一晚上“海吃”十来种水果导致神经性水肿的新闻。昨天,安医大二附院又接诊一位“海喝”矿泉水导致水中毒的患者,他半小时喝下整整20瓶矿泉水。 30岁的张城(化名)一直很健康,平时连感冒都很少患。但最近,张城总是拉肚子,吃药效果也不明显,便到医院就诊,医生建议他做个肠镜检查。 “多喝点水,把肠道冲洗干净,这样可以检查得更清楚。 ”张城突然有了这个想法,于是买来一堆矿泉水猛灌。每瓶500毫升,整整20瓶,张城半小时喝下1万毫升矿泉水。没多久,他突然出现类似癫痫的抽搐症状,神志不清。 安医大二附院急诊内科医生戚金威诊断,张城是由于过量饮水导致水中毒,临床上叫做“低钠血症”。 “大量饮水而没有适当的盐分,血液被大量的水稀释后,渗透压降低,水就会通过细胞膜渗入细胞内,致使细胞水肿,发生水中毒”。经过“解毒”处理,张城恢复神志,抽搐症状消失。 人体每天至少要消耗2000毫升水,大约8杯,所以有“一天8杯水”的说法。盛夏出汗多,是不是要加大饮水量?戚金威表示,喝水也有学问,“切忌工作、运动、外出时长时间不喝水,事后突然猛喝。剧烈运动或高强度工作后适量饮水,遵循‘少量多次’的方法,一次饮水不宜超过300毫升。从事户外高强度工作的人,更要及时适量饮水,大量出汗时最好喝些淡盐水”。 戚金威表示,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中已含有大量水分,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决定,不要迷信“8杯水”说法。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