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夜2017 夙夜2017
关注数: 3 粉丝数: 43 发帖数: 906 关注贴吧数: 26
看到我爱甘宁天天水,我也来一发。 记得第一次接触三国还是小学时看的电视剧,当时对于神马人生感悟,战术计谋是没看法的。只对各种名将打斗看的津津有味,记忆里最深的是一个打三个的小强和七进七出的云妹。然后对于三国年少的认识大多来之游戏,霸王的大陆,三国志5,英杰传曹操传等等。那时候因为年纪小,崇拜的是各种能打的武将,当然还有小羽扇轻摇仿佛我能看穿一切的猪哥。其实文官谋臣映像最深刻的是荀彧,只怪当时读书少把他认作了狗货。。。 第二阶段对三国的认识,来至于三国演义小说和各种同人还有网络上的各种讨论分析。还记得那时正是学业最繁重的高中,家里管的很严,爸爸书柜那本三国演义就是那时翻烂的。然后到了大学阶段那时网络开始兴盛,开始有了网络小说,然而当初的同人都是各种吊炸天的虎躯一震。。还别说那时看的津津有味。那时对于三国的看法很大部分来之于人生阶段的叛逆心态,对于打破束缚一心我要做带头大哥的曹人妻很是喜欢,各种霸气侧漏。 当走出校门,进到社会,再看三国,已然成了另一番景象。骁勇的武将消失了,三国里充斥着一群官二代的故事。刚工作那几年看三国,对于袁名声和孙十万是很不屑的,对于曹操也没了那种年少时的盲目崇拜。这时看三国充满了负面情绪,老是想着猪哥真傻,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没有取阿斗而代之。 一晃眼工作十年了。。现在再看三国又成了别样的故事。对于三国的人物又有了不同的看法。就拿黄书来说吧,年少和年轻时是看不起他的,觉得两个字就可以形容"窝囊"。社会混迹十年,才发现黄书的可贵。事业成功能依靠的很多,例如才华,机遇等等。可是有一点却是最值得推崇的,那就是百折不挠。纵观黄书一生就是我有一个梦想,我一定不放弃。见惯了太多梦想跪倒在现实面前,才发现黄书的奋斗经历是最值得推崇的。
到底id强势还是地理强势 无聊试了下251势力换位置全委任,发现地理位置比强势id更有效果。老板和孙宅,刘备。谁放在江陵谁就强势。 在251这个剧本里江陵势力必死磕刘表,然后新野江夏白城起码得一个,而且进攻方向很明确。 不知道是不是地缘因素,江陵势力不会初期占永安和去武陵方向。要么渡江占江夏要么五月死磕刘表,起步阶段优势很明显。 然后应该是地缘因素全地图有这么几个宅城和乱城(电脑占领就会形成战略混乱)。 宅城:洛阳(司马就坑在这里了)ai只要许昌不是同势力就会被无限骚扰,然后洛阳的势力在没有打下陈留时通常不会去虐长安。 柴桑,这个城池把孙坚造成了万年宅男,通常这个城的势力只会死磕庐江。江夏一个大白城都不会去占领。 战略混乱城:吴和下邳。这两个隔江相望的城池势力会莫名的跨越漫长的江河互怼。因为这个城。251柴桑势力哪怕打下了庐江建业,只要进了吴。通常就会和下邳势力互怼,正常251剧本里孙坚就会在神灵眷顾破局后和小强耗死在这里。 许昌陈留-无脑洛阳。曹老板为什么251没有刘备强势。就是无脑洛阳浪费了太多时间。那怕和孙宅一样被眷顾破了洛阳,也会因为洛阳的地缘攻略问题坐视卖草鞋的攻城掠地。孔伷这么弱。许昌的曹老板通常会被汝南骚扰。。 所以感觉上说的强势id其实比不上地理位置。 我试验了下,曹操,孙坚换到江陵和刘备原始剧本一样强势。司马和公孙,小强,袁绍换到江陵只要能抢到江夏城就能围死柴桑。因为武将数量因数,破刘表这四个慢很多,只要破了刘表江夏还是白城。这四个也能统一。 其他就没试验了,武将数少还质量差的,先天就没统一的资本。 同时原始副本孙坚并不会因为放在庐江或者建业就会比肩黄书。只要进了吴,就会和小强怼到天昏地暗。孙坚我放在庐江,全委任七八年了还是江东三城庐江和被置换到柴桑的袁术,然后就会在曲啊港和寿春跟小强磨豆腐。而黄书通常灭了刘表。就会新野。江夏。上庸。宛城,这样搞起。一般也就五六年。然后就会入长沙四郡。只要进了长沙四郡基本黄书就势不可挡了,或者说江陵势力。 这游戏ai的战略估计按地缘设计的,然后相性一定程度左右势力武将数。
自虐绞肉玩法 很多人喜欢玩破局,而我喜欢玩绞肉模式。最近开了一局194单将霸王技能洛阳开局。用sire给ai每回合加资源,就设置了统定攻防。然后就是原版操作。不堵路,不引兵,不开发投石,不玩火,不流言,不堵关港,不炒粮,不带冲车。早期没啥说的,不堵关港,就在家门口建了两个鼓舞,就死扛了。因为吕布被灭运气好,貂蝉先飘到了洛阳,吕布在小沛在野,刘备没招募。一直到204年吕布,主,刘辟三个枪手,和李严徐晃两个戟在洛阳前那一小段路没消停过。198出了司马后。开始进军西北。司马,貂蝉,娄哇,杨修四组计略队轻松虐西北低能娃,吕妹妹专门昏贾诩,甘宁带的攻城。一直到了203推平李催和马腾(不玩速攻选择建设好一城再开战),打到了汉中。,马腾在汉中被终结。张鲁竟然在上庸苟且至今,都是给ai加资源的锅。。 此时战略初期完成,第二步初期战略,骑兵队下西南,配了一个司马和法正计略。然后甘宁和贾诩那些推上庸宛城襄阳。一直到211年才完成了西南西北大战略,转入中期(资源给ai太多,推的有点慢)。 中期开始进入绞肉机模式。因为早期收人都是擅长骑兵的将,硬瘫很少,所以没下新野。整体三线作战是第一条永安和襄阳出击江陵开始最疯狂的绞肉模式江陵攻防战。 第二条战线宛城防新野出击许昌下汝南再去寿春。 第三条战线是终于大奉先和主可以离开洛阳了。。把骑兵方阵调回了洛阳在陈留至虎牢关一代沙地跟公孙死磕。 此时是最爽的时候了。。一回合六七十个战斗队五十万大军在厮杀。。武将技能这时候没有初期作用大了。。因为ai都是满资源满兵城市。不管攻城还是防都是几十队战斗模式。 这时候AI只剩两家了公孙和孙策。 公孙河北加北海到陈留。在陈留和我绞肉,在寿春和孙策绞肉。 孙策长沙四郡。江南三城。庐江到新野许昌。在寿春和公孙作战。在江陵和许昌一代作战 武将上公孙最少。。灭了曹操估计相性原因大半人被孙策和我收了一共不到130个 孙策武将最多180多。刘备和老板的人大多数都被他收了。 打到这里神将作用已经没那么明显了特别江陵动不动就是几十队人马来攻水上干不过孙策,不堵港口只能在陆地死扛五年没破局还攻到了寿春。这时候我武将最多了接近200个不够用。虽然没有网上那个寿春绞肉机的图那么夸张。但是江陵寿春陈留三大绞肉机同时开战。。真的是画面很美。三个城打了七八年几度易手(建设好一城再攻一城原则)。一回合损失几万军队。要不是研究了能吏和名声,基本扛不住。 后期在江陵外跟孙策打水战建设好江陵,走的长沙四郡的路子。寿春这边破了小沛和濮阳陈留才结束了绞肉,然后两拨队伍汇合后就轻松了。统一完长沙四郡和陈留倒北海一线。后面只剩下两线作战,虽然ai还是无时无刻满资源满兵城市,但是这时大势已成,一边五六十队人马同时分批出发最后攻下会籍一统。 这样玩一共三十多年。 实话说同时组织六七十个战斗队真的很烧脑,特别这个路线收的人没几个硬瘫,统智也很一般。进入中期的时候过90的计略组就法正和庞统。司马和贾诩因为统高我都是带的骑兵或者枪兵带牛金普攻,再几十队扎堆战斗的时候技能作用不太大的。只有纯杀伤才能解决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卖粮食(不炒)换金招兵造装,因为粮食用不上。基本除了几个肉盾戟兵很少挺过五六回合的带40天粮食出城就死扛了。 然后就是统筹,走位,戟兵旋风和弓兵乱射,骑兵普攻带连击,最大有效杀伤。枪兵计略专业昏攻城队,大规模攻击的时候哪怕死绝也要先打掉冲车。。要不中期科技都满的ai冲车摸两三下城就没了。 这个档除了开始保证收了洛阳和宛城的人没sl过。。也没分好几个存。。准备再开一次。中期的时候用van让其他势力结盟,这样估计能打的更久一点,感觉ai有十个城出头150个将的时候最爽。到了后面忘了放俘虏,加上ai将少了而且不会双城互动感觉一下子变的很容易了。比如公孙只剩下河北,我去攻邺城。ai晋阳的兵不会拉到邺城,邺城一次出来十几队人马打掉两三次就后继乏力了(一回合加2000兵都不够耗)。平原的人马只会傻傻的去攻临济港。远不如陈留的时候,会从濮阳和邺城同时来攻分分钟三四十个队伍。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