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王八追大奔 骑着王八追大奔
关注数: 123 粉丝数: 263 发帖数: 13,903 关注贴吧数: 47
小吃漫谈 小吃漫谈 我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又是个贪嘴的家伙,所以对于小吃来说真是爱不释手。而且说到天津人人往往也会想到那些美食。狗不理,十八街等。其实我觉得天津最出名的还是早点。 首先,这锅巴菜就只有天津吃。别地方估计听也没听过。还有就是老豆腐。南方有豆腐脑,豆腐花。我想这是可以齐名的。天津的烧饼也很不错。做法是关键,烙一个烧饼要用一个半剂子,手里拿一个压扁了当坯子,再拿一个往里捻一下。这样烙出来的烧饼松软分层。蘸芝麻也好,刷油也好,还是很香的。 其实早点更是讲究。喝老豆腐得就这窝头或者饽饽吃。吃一半泡一半。喝馄饨得吃烧饼。锅巴菜就果子茶鸡蛋,喝豆浆就大饼果子。 其实话说到这更是一个分歧。大饼是主食,果子也是主食,主食就这主食难免被吐槽。其实不然,在我看来果子是个很微妙的东西。大饼果子吃的就是手艺。 先说这烙饼就分一般的烙饼跟烫面烙饼。烫面烙饼软乎,外焦里嫩。普通的烙饼口感硬一些比较实。烙饼是纯手艺活,从和面到放盐到切到擀到烙每一步都是手艺。和面面要上劲,放盐多了咸了抢味儿,放少了不提鲜,切剂子大小得差不多,要不烙出来大小都有太碍眼。擀要用力但是不能压死,烙的时候掌握火候。火大必糊。烫面的更别说了,不会做和面都和不了,热水不是谁都摸的了的。 果子亦然。别说果子有明矾有洗衣粉。就算是随便让你放,你也炸不出来。首先果子的面从半夜开始,过几个小时就得揉一次,凌晨四点出门之前必须最少揉够三次。起锅热油,油温要控制好,太凉了果子炸完了发黑。如果太热了会糊,里边不熟。热着油这边再和一次面,切剂子,两个贴一个,边上大块的留着炸果壁儿,果头儿。边上留着红糖炸糖皮儿。 果子最终形态就是一尺长,枣红色,又酥又脆。全国各地糟改的“油条”有一寸来长,屎黄色,拿一根可以当门弓子用。天津普遍的炸果子水平还是不错的。而且洗衣粉的多少基本都可以恰到好处,让你基本吃不出来。随意在天津市区找一个要倒闭的果子摊儿拉到外地都能发财。这我还是有信心的。 所以说这大饼果子吃的是手艺。郭德纲说的好,不按祖宗教的这么来,就不是这一行,没有祖师爷,谁也不是干这个的。 随着人们对于金钱的渴望和对健康的重视。果子这种食物倍受正义。首先铝含量,也就是明矾,会导致老年痴呆 洗衣粉,地沟油。针尖对麦芒的直指健康问题。肯德基出了安心油条,那东西除了贵毫无亮点,而且还撒一层白糖。我真的看不太懂。 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何止千万,现存的能有多少。啥时候炸果子能申请成非遗,我愿意焚香沐浴斋戒一年。做人不能忘了本,走到哪也别忘了自己的祖宗。您说对吧?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