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散人
山中散人
关注数: 3
粉丝数: 3
发帖数: 448
关注贴吧数: 1
各位霍吧朋友,中秋节安好!!! 今天是中秋节,也是俺闺女农历生日,俺闺女去年农历8月15日中秋节出生,最近一年忙死了,没怎么顾得上霍吧,俺现在要归队了,携小女祝霍吧人丁兴旺,安康幸福!!!
李白PK杜甫 清朝有个叫赵翼的写诗,说: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口气颇为张狂,读起来却又太打油,简直就是顺口溜,偏偏又事涉李杜,真正是在班门弄斧,关公面前耍大刀,倘若给李杜看见了,李白估计会给他翻个白眼,理都懒得理他;杜甫为人厚道,虽不至于给他翻白眼,却也会拿出自己的旧作来叹息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事实也是,李杜到今天仍有无数的拥泵,其诗作至今依旧新鲜,而这个赵翼,如果不是我要用他这首诗作引子,而特意去查找一下作者的话,谁知道他是何方神圣。 开篇点题,牵出李杜。李白和杜甫,一个人称诗仙,一个人叫诗圣,他们的名字总是并列着出现,就象哼与哈,秦叔宝对尉迟恭,是打一开始就配了对的。两个人就象两颗光彩照人的明珠,镶嵌在波澜壮阔的盛唐历史上,给大唐盛世锦上添花,但两人的质地又是如此不同,以音符来比喻,李白是高音升调,银瓶乍破水浆迸;杜甫是低音降调,幽咽泉流冰下滩。 中国人历来讲究家世,所以在PK两人之前,先罗列一下他们的身世背景。 先说杜甫。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据说也是写诗高手,曾任武则天朝的著作佐郎,可见杜甫是家学源渊,从小就有书可读,杜甫自己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可惜他书读得太多了,而且多是儒家典籍,受儒家思想影响太深,而儒家的宗旨是什么,治国平天下者是也,杜甫一生都摆着胸怀天下、心系苍生的姿态,念兹在兹,把那个“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诸葛亮当作偶像。唐人蕴藉华美,有唐一朝,是个不甚崇儒的时代,而诸葛亮是儒家的集大成者,其出师表一篇,言之喁喁,苦心劳形,杜甫把他抬到如此一个崇高的地位,这在唐诗中也算一奇。——有着诸葛亮这样的偶像,所以我们看杜甫,总是那么苦哈哈的,忧心忡忡的,一生都没有太开心的时候。 与杜甫相比,李白是如此地高蹈。他的出身,据他自己说是凉武昭王九世孙,与唐朝皇室同宗,这未免有攀附的嫌疑:他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远离中原腹心地带, 5岁时才随父亲迁回蜀地,其家谱散漫无可稽,所以他更象是横空出世,石破天惊逗秋雨,而其身姿之飘逸,贺知章早做了定论:谪仙人也。 翻开全唐书的李白和杜甫卷,看两个人的生平简介,也是一桩很有意思的事。在杜甫的简介中,可看到有好几个官衔,什么京兆府兵曹参军,华州司功参军,也不知都在做些什么事,但既带个参字,因字及义,想必便是现今参谋之类的职位,这样的职位虽不甚理想,也应是杜甫苦心经营所得,以他的性格,也必定做得兢兢业业。而在李白的简介中,只看到他曾有过一个正式的官衔:供奉翰林,只这一个官,他也做得不甚长久,可是别急,李白接下来的描述是:御手调羹,贵妃研墨,力士脱靴,呜呼,做人到这个份上,以魏晋以降高蹈的知识分子眼光看去,也尽足够了。所以说杜甫摆姿态,李白摆谱。 李白是天分太高了,他说: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一眼便看穿了人生的终极,所以不再去做无谓的争取,而是任酒使侠,到处寻欢作乐: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的诗,有一种飘然出尘的仙气,又挟着雷霆万钧的气势: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蔚然而成气象。就连拍马屁,李白也拍得气势夺人: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如果他这诗是写给我看,我心里肯定会先咯噔一下,怀疑他字里行间的诚意,但最后我还是会喜欢上他,因为他那种慑人的自信,而且他胸怀坦荡;只要不发展到自负的程度,没有人会不喜欢自信的人,所以李白名震当世,走到哪里都有人接着,拥有无数的粉丝。 他是如此骄傲,写诗基本都直抒胸臆,连一星半点狗皮膏药都不愿往自己身上贴,看他赠汪伦的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简洁明了,就是汪伦送李白,一点都不显得矫情;喝酒后更是意气风发,丹夫子,岑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瞧瞧,有这样做客的么,他可真够厚颜的了,谁要跟他做朋友,最后不落败家仔才怪!然而李白虽厚颜却不无耻,他骨子里有一种神奇的人格魅力,这魅力充满蛊惑,叫你即使千金散尽也在所不惜。
霍家军们,新年好! 大家新年好啊,看到丽儿吧主归位,俺心里很高兴!祝霍吧新年有新气象,大家大吉大利,牛年更牛!
帝俊最近怎么样啊,嘿嘿。。 如题。
呵呵,俺回来啦! 今后有时间多在帝俊的吧里转悠转悠,留个爪印先。。。
筒子们,起来拜年了! 霍吧的筒子们,起来拜年了!1.给霍少上柱香;2.给筒子们拜年!3.去做中午饭了!过年赶早啊!
吧主来拉票啦,哈哈! 挺一下俺的校友兼邻居(西安中学,俺家住外院),快男苏醒,哈哈哈,有同意的帮俺投票哈!
大家元旦快乐哈! 散人在西安恭祝大家元旦快乐,梦想成真,新的一年就要到了,谢谢大家对霍去病吧的关心和厚爱,有一段时间没怎么上网了,看到大家很亲切哈,:)。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公告】山中散人同意风雪夜行出任本吧吧主 呵呵,风雪夜行兄终于出马了,欢迎欢迎!
唐人对诗仙的评价,诗仙不是盖的! 对李白诗歌风格的体认,唐人似较我们更多一些直觉上的优越性。从总体上看,唐人生活在一个共同的文化环境和诗歌艺术氛围中,其心灵感受、艺术趣味以及表现方式很容易沟通,对同时代诗人诗风的体会把握也十分贴切准确;从诗歌评赏角度看,唐人所使用的术语虽有含糊和界定不明等特点,所采用的话语方式也有多描述少分析等区别于现代学术惯例的地方,如殷璠评盛唐诗:“兴象风骨始备”;杜甫评李白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张碧比较李贺、李白诗:“(李贺诗)春拆红翠,辟开蛰户,其奇峭者不可攻也。及览李太白辞,天与俱高,青且无际,鲲触巨海,澜涛怒翻。” 但对同时代的人来说却是相对清晰而易于理解的。只要经过认真清理,其内涵仍是可以从现代学术意义上加以说明的。 对李白诗歌风格的分析较之对其他唐人诗风的分析要更困难一些,这首先是因为李白的诗歌不依常理,不守常规,率性而作,“但贵乎适其所适,不知夫所以然而然”⑴。这就使得时人和后人对其诗歌产生了许多误解甚至偏颇,即使是一些包含真知灼见的评论,也往往穿上了一件玄妙莫测的外衣。严羽在仔细研究过李白诗集后发出感叹:“观太白诗者,要识真太白处。”⑵ 就是意识到正确认识李诗风格,确实存在一些客观上的困难。其次,自贺知章目李白为“谪仙人”之后,便隐约有一种将李白其人其诗神秘化的倾向。《文献通考》引宋祁语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欧阳修《太白戏圣俞》诗云:“开元无事二十年,五兵不用太白闲。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徐积《李太白杂言》云:“至于开元间,忽生李诗仙。是时五星中,一星不在天。”这种神秘化的倾向必然导致对李诗风格的现实基础的忽视,陷于不可知论的泥潭。对此,严羽曾加以辨析:“人言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耳。”⑶ 意在破除神秘化的倾向,还李白诗歌以可知论的现实基础。 唐人对李白诗歌风格的体认,可以讨论的材料并不很多,但涉及的问题却很重要,如李诗风格的类型及其内涵,“天仙之辞”及李诗意象的构成和呈现,李诗风格的成因与评价等等,这些问题至今尚有深入探讨的必要;而且,就对上述问题的具体结论而言,唐人的许多认识并未被今天的研究者充分理解和运用,这就使得全面认真地清理有关材料变得更为必要了。 一、清新与俊逸(奔逸) 在李白同时代的诗人中,杜甫言及李白者最多,凡十数首。其中《春白忆李白》论李诗风格最为明朗,诗云:“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清新”、“俊逸”言李诗风格之有二端,又以“飘然思不群”一语总领,“飘然”而趋向庾信一端者为“清新”,“飘然”而趋向鲍照一端者为“俊逸”。杜甫此诗实开李诗风格类型研究之先河。前人对诗歌风格的体认,或概括,或描述形容,概括者多用形容词短语以揭示其特点,描述形容多用情景展现以说明其意境的感性效果。“渭北春天树”,就清新而言;“江东日暮云”,就俊逸而言,为李诗两种风貌特征的具体描述。有言“渭北”、“江 东”乃指李、杜二人所处之地,“春天树”、“日暮云”隐喻相思,⑴ 可备一说,然须考杜甫作此诗之时间及当时二人之行止。 —————————— ⑴ 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 ⑵ ⑶严羽《沧浪诗话·诗评》。 杜甫以庾、鲍两家诗比喻李白诗歌的两种风格类型,大体上说是不错的。取李白诗句以证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即意在清新;“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即意在俊逸。就李白个人的取向而言,其清新一格,取谢朓者多,于庾信少有所取,故杜言“清新庾开府”有小误。至于李白学鲍照,前人论之已详,此处仅举李、杜同时代的诗人王昌龄关于鲍照诗风的评论,以证明李白与鲍照诗风的相似。王云:“中有的鲍照、谢康乐,纵逸相继,成败兼行。⑵ 说明鲍照、谢灵运的诗风都有纵逸的特点,只是有成功有失败,成就有所差别。
李白诗歌朗诵欣赏 大家可以听听哦,什么时候大家自己朗诵朗诵也发上来,:)http://www.616bbs.com/bbs/dispbbs.asp?boardid=72&id=54994
【公告】即日起本吧与李白吧接为友好吧! 鉴于李太白曾经写出《胡无人》《出塞曲二》这样传神的作品,对我们霍少那是相当给面子,本吧与李白吧即日建立友情贴吧连接,希望两家互相支持,诗仙战神,一文一武,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
举报 霍去病 吧 山中散人申请霍去病吧吧主为什么还没下发,已经两次了,现任吧主同意的贴子的链接地址已经发出了,:)。
斯科拉里真蠢! 为什么不让戈麦斯早点上啊,靠,这老家伙真变态!
今天晚上不看球的都是伪球迷! 大家同意不?
霍吧公共邮箱更新 放入印象西安制作的两部flash,长安景色尽现!大家支持一下哦!另外,gmail邮箱可以做网络硬盘使用,只要在网上搜一下gmail和网络硬盘就可以了,软件不大只有141kb,现在的版本是1.08版本,安装好了就会出现硬盘的符号,可以直接登陆,像普通硬盘一样使用,:)
建议:给霍去病吧设立一个公共的邮箱 现在手里有一些好的资料,可惜太大了,不能上传到吧中。提请吧主建立一个霍去病吧公共的邮箱,我手里倒是有gmail的邀请,要不我来建一个,众位XDJM意下如何?建立后的公共邮箱请大家不要更改密码,呵呵。
李白-繁体字写的评论,看起来很怀旧 1.楔子: 李白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早已不只是一个诗人那麼简单。他变成一则如风的传奇,吹拂著我们,使我们拾不得睁开现实的眼睛。 念他的名字,四壁间便彷佛溢满酒香。 念他的名字,胸怀裏便彷佛擂动著豪气的鼓。 念他的名字,尊贵的帝王御手调羹。 念他的名字,掌权的高傲奴才也为他脱革化。 低声,念他的名字,他们看见水月轻晃,连死亡也也因为他变得浪漫,柔美。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就请暂且放下一些琐事,让我们同天上谪仙人——李白,共醉一场绝美不似人间的酒宴。 回第一页 2.生平梗概: 李白(七0一~七六二),字太白,出生在碎叶(唐朝时设北庭都护府管辖,今哈萨克境内),生於唐武后大足元年,卒於肃宗宝应元年,年六十二岁。大约五岁那年,李白随父迁居到蜀中的江油,年少;的李白博览群书,很快学会了写诗作文。那时,苏 为益州长史,对李白的才华相当讶异,他说:「是子天才奇特,稍益以学,可比相如」。大约二十五岁,李白开始漫游蜀中的名胜古迹,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七二五年)春,李白告别四川,沿长江而下,漫游各地,他说自己年轻游扬州时,「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上安州裴长史书』),又曾在今湖北安陆住过相当长的时间,所谓「酒隐安陆」,在此期间,他既和友人元丹丘,元演在中原到处游览饮宴,更「学剑来山东」,寓家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父,韩准、裴政等会徂徕山,酣饮纵酒,号竹溪六逸。可见其生活的一斑。李白的这段漫游时期,正当开元盛世,他的许多诗都已充份显示他的艺术才华。天宝初年,他应召八京,贺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唐玄宗对他很重视,让他供奉翰林院,起草诏诰。後来李白被高力士所谗,玄宗赐金让其还山,浮游四方,与杜甫成为莫逆之交。 天宝十四年(公元七五五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加入永王李璘的队伍,想协助他平乱,从来,肃宗忌之,杀李璘,李白因「从逆」被补,理当杀头,由於得到朝中大将郭子仪的营救,才免除死罪,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遇赦而还,开始了一生中最後一次漫游。这次漫游历时三年多,地点主要在今安徽省南部。相传他醉欲捞水中之月,因溺死。 回第一页 3.代表著作: 春夜宴桃李园序:本文选自李太白集,虽名为序,但与序跋不同,应属杂记类古文。李白的散文虽然不多,但往往独辟蹊径,颇具特色。春夜宴桃李园序写的不过是日常生活中宴酒咏诗的寻常场景,但李白却下笔不凡,於诗情画意中别见一番豪迈之气。 文章开篇,既不写春,也不点宴,而是宕开一笔:「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两句整饰工丽的骈文,抒写天地之博大,光阴之永恒。「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写如梦之人生,面对著永恒的时空,不禁感叹起自己的渺小和脆弱。 接著,作者笔锋一转,以「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两句,将人们从悠悠的玄思拉入桃李芳园纵情欢娱的场景,召「群季」,集「俊秀」,把酒揽月,赏花咏诗,高谈畅饮之际,更当如惠连、康乐一般述志写情,一洩胸中奇才壮采。全文明快欢畅之音转为泪扬奔放。「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诗人们任兴所趋,尽情地诉说自己生命的美丽、信心和渴望。充满了对自我豪迈的肯定。 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措写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反映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长相思: 『长相思』,乐府『杂曲歌辞』旧题。题意取自古诗:「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现存歌辞多写思妇之怨。李白这首诗描写思妇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深沉含蓄,韵律参差错落,艺术上很有创造性。同时,又采用典型景物的烘托、渲染,很好地表达了思妇的离别之苦。
诗人李白的瑰丽 一、杜甫是青铜器,李白是唐三彩。前者厚重,后者瑰丽。 想起唐三彩就想起李白,一样的沉酣恣肆,一样的飞动豪迈,也一样的有西部的异国风情。唐三彩有大漠风沙,长河落日之美,有夜色驼铃与酒与胡姬之美。唐三彩是中国与西亚的一个文化之谜,也正如李白身世之谜。李白的血液里,涌动着胡腾舞的音乐,宝蓝色的幻思与琥珀般的酒色,涌动着中古时代西域文化的热烈、激情、豪放及其神秘的瑰丽。 “乡关渺安西,流浪将何之?”(《江西送友人之罗浮》)这是李白关于自己身世的最明白的坦言。可是这两句诗,藏身于一首几乎不相干的诗中,简直就是诗谜,上下文根本无法讲得通。也许,李白对于他的身世,有着某种难以言宣的感情?也许,他用这样突兀的句子,来象征他的突兀的生命历程? 史书上说,李白虽然出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但是他的祖籍却是陇西成纪,只不过他的祖先在隋时因犯罪被流徙西域,才在碎叶生了他。李白五岁时,又回到了蜀地。这样,李白终是个甘肃人,与西域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是,李白身上的色彩太丰富了,与同时代的唐代诗人相比,李白太秀异了,与很多中土人都不一样。连苏东坡都叹道:“帝遗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中国诗史的这个高峰来得有些突兀。文化的创造多数时候是渐进的,但有时会是突进的,如果李白是个外来户,带来那样的创意,产生那样的辉煌,即可作文化突进的一个个案来研究。而且,李白虽只是一人,背后却代表很多人和事。奇怪的是,那个时代似乎没有什么文化冲突,中国文化的包容力,那时特别大,有着丰富的文化融合现象,大到宗教教义、文明礼数,小到一只吃饭的盆子上面的图案,正是体现着某种特殊时代的文化魅力。 所以,关于李白身世之谜,不是消闲风趣的知识考证,其中隐藏着有关民族文化演进的重大秘密。 过去,陈寅恪先生就提出李白是西域胡人的观点。他的理由有两点。一是据他考证,隋末西域绝非中国版图,所以不能成为窜谪罪人之地。只有到了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0)平焉耆,西域才成为中国政治势力范围,方可作为贬谪罪人之地。 二是李白的父亲叫“李客”,人们大都认为这表明了李白的父亲是侠客,犯罪逃往西域。但陈寅恪认为这只是望文生义而已,据他考证,隋唐至六朝,蜀汉久为西胡行贾区域,以客呼之,正是称呼那些侨居的胡商。陈寅恪提出李白胡族说之后,如松浦友久和詹英等表示赞同,胡怀琛也提出突厥化的汉人说。 前几年周勋初先生写了《诗仙李白之谜》,分析了李白身上的很多奇异特点,(婚姻的入赘,对家庭不够负责,对胡姬的喜爱,剔骨葬友,手刃仇家,“诗中绝无思亲之句”,以及女儿与儿子的名字寓意等,)得出的结论:李白身上有着深隐的西域文化情结和浓厚的西域文化色彩,他虽然不说李白是西域胡人,其实最后也还是回到了陈寅恪的观点,主张李白的祖先好几代人生活在当时国际交往最为频繁丝绸之路上,难免有异族通婚之事,因而李白身上的胡人血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周的研究其实是陈寅恪的观点的一个最近的胜利。 陈寅恪对于李白身世的考证,就不是一件为考证而考证的事情,而是有他的文化关怀在里面的。陈对于整个李唐皇室血统的考证,其实都有一种文化诗学的寓意:力图发现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对于一个老大帝国的起死回生之力。陈寅恪对于他心中的大唐的梦思,其实是寄托了他关于现代中国的文化梦。李白其人,代表了民族文化复苏的一个伟大的传奇。 所以,自然不可以将这样的考证,看着是以血统论人。这是一个观察的角度,是从文化透视文学。此外,从文化的角度看,李白作为唐代文化的一个高峰,还应强调三点: 第一,李白身上色彩之丰富与变化,与盛唐时代作为中国文化最为自由开放的时代,有真实的联系。唐代生活经历最丰富,身份最多样的诗人,非李莫属。李一身而集书生、侠客、神仙、道士、顽童、流浪汉、政治家、酒徒与诗人,日本学者冈村繁还说他接受过官方道教秘密组织的资助,几乎将他视为一个“间谍”!李白是最无愧于他的时代的丰富多样的诗人。 第二,李白的青年时代时,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大江南北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充实了诗人的性情人格,陶养了他的心灵世界。他在洞庭湖流域成家结婚,在长江中下游混迹渔商,在扬州散尽数十万金,无论是隐是仕,他充分吸取了各地经历中的种种精彩来作为他的诗料,因此,在他诗中,西域的异族风俗,荆楚的浪漫风流,吴越的清丽品质,齐鲁的慷慨之气,加上下面所说的蜀汉的诗书教养,融为一炉,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果,也是中国南北文化的一种结晶。 第三,尽管李白由于血统和出身,与中土汉人有着不同的气质特点,然而,李白性格的底子仍然是中国文化,仍然与中国文化的哺育分不开。这是李白少年时代在蜀地的读书生活的积极影响。他五岁就背诵《关雎》,他的诗歌有浓郁的书卷气,深深浸渍着青少年时代苦读而来的学养。至今流传着他匡山苦读的故事:匡山又读书台,夜晚常有光如灯,老人说:“李白又在读书了”,至今流传着“铁棒磨成针”的励志故事,正是李白融身而为中国诗书人文传统的一个美好传说,正是李白其人底子仍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证明。文化取决于教育,李白无论如何有深刻的西域情结,也仍然抹不掉青少年时代的文化记忆。李白多次自称“蜀人”,将长江水称为“故乡水”(《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将司马相如称为“乡人”(《上安州裴长史书》),诗中常常想念蜀地,如“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唱一回一断肠,三春三月忆三巴。”“天地之气,艮于西南,蜀国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魏颢《李翰林集序》)李白五岁到了四川,深为中国文化之千年灵秀之气所锺。由一个充分汉化的西域胡人,来完成唐代文化的一座主峰,这也是寄托了陈寅恪先生的中国文化复兴之梦。联想到陈垣先生的名著《元西域人华化考》,二陈原来是有着共通的心事的。只有对于中国文化有着极高的信心,对它的化人之力有深刻的见识的人,才会有这样重要的文化想像。 下面,我们主要以李白有关月的诗篇为例,说说他的诗歌的三个精神:英雄精神,解放精神,与人性精神。
为了表现对诗仙的尊敬和景仰 请吧主删除一些乱七八糟的帖子,一个尊敬为自己民族赢得世界声誉的诗人的普通人的请求,吧主只不过是随手之劳。
转载才女写的-天上谪仙李太白 说起唐朝最为著名的诗人,恐怕首推李白。李白的生平大家应该比较熟悉,这里就不再过多的赘述。李白出生在碎叶 (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现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如果按现在的说法,按出生地入国籍,那么说李白还应该算是外籍华人呢。当然,这只是个玩笑,在当时,哪里也是大唐的疆域。李白幼年时就回到了四川,在四川读书并和四川的道士们学道(呵呵,不会是青城派的吧)。杜甫说过:““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这里的匡山就应该指的是四川江油的匡山,也正是李白幼年读书的地方。 说来李白和一般迂腐文弱如病夫,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有很大的不同。李白嘲笑过这种人:“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然坠烟雾。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头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李白绝不是这类人,李白自已说过:“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李白看来专门练过武功,印象中李白的形象也是仙风道骨,背后常背一宝剑的那种形象。说不定李白还真是一位武功精深的侠客呢。据说他真的曾“手刃数人”。看李白《侠客行》中对侠客的赞美:“赵客漫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这句到了张大导演的《英雄》里变成“十步一杀”这手绝技),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不正是那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侠情形吗?这种诗杜甫写不出来,白居易什么的也写不出来,因为只有了解侠客行径的李白才能活灵活现的写出侠客的风采。说起来,李白常大把大把的花钱,常常“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又说什么“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后面这句虽然也有酒钱不够的情况,但用“五花马,千金裘”换就是了,这“五花马,千金裘”哪来的?李白还是很有钱嘛。不像杜甫到处孔已已一样的赊帐:“酒债寻常行处有”。曹雪芹混得就更差劲儿了:“举家食粥酒常赊”。李白好像一生都不缺钱花,大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嫌疑。有人考证说李白是个富商家庭,家里比较有钱,但当时李白随身能带的金银也很有限,但李白游历四方,丝毫未见有困顿缺钱的情形。倒像是到处都有自动取款机似的。我倒是怀疑,是不是李白真是位侠客,你看哪些武侠小说上的侠客们几时因钱发愁过?看金庸小说中黄蓉什么的什么时候为钱发过愁,像乔峰没钱了就到县衙里盗点公款,令狐冲就找“白剥皮”这样的地主老财抢点银两,李白的钱恐怕也是这样得来的也未可知,要不怎么那么有自信地说“千金散尽还复来”呢。说不定李白也是一代侠客,只是诗名太过响亮,掩盖了侠名而已。 李白还有个独特的地方,就是好酒。说起来诗人好酒的不少,但像李白这样嗜酒并诗酒溶为一体,几乎无酒不成诗的地步的,恐怕也不多见,“李白斗酒诗百篇”这句话已成了妇孺皆知的俗语了。说起来,李白同学这酒喝的还真叫一个猛: 春天喝:“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春夜宴桃李园序 )。” 夏天喝:“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玉盘杨梅为君设, 吴盐如花皎白雪……” 秋天喝:“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冬天喝:“孤月沧浪河汉清, 北斗错落长庚明。 怀余对酒夜霜白, 玉床金井冰峥嵘……” 朋友欢聚时喝:“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一人独处时也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高兴时喝:“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愁闷时更喝:“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李白的酒量想必是很大的,放现在喝啤酒恐怕要喝整箱的。杜甫等诗人也喝
古诗的意境和油画的视觉冲击最终版-战争系列 霍去病收复河西 骏马似风飚,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长安景色-大家顶啊! 长安城1
如油画不能见,请访问以下地址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xing_jin1974&_dir=%2F10407419
新年第一帖! 大家新年好啊!我守岁至此刻,真感觉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就到了2006年了,过的太快了,希望大家珍惜岁月,珍惜友情!岁月轮转,霍冠军永远是那么年轻,意气风发,真令人感慨!
各位XDJM,偶的QQ找回来了!! 前阵子QQ号码被盗,经过我的苦思冥想终于想起来了第一次注册时的密码,^_^,很开心哦!
不要吵,吵能吵出来什么? 历史不容更改,也没有那么多假如;大家要学习的是霍少的精神而已。霍少为国家和民族所立下的丰功伟绩,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烙印中。正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而不是在这里为了什么假如的不存在的环境争论,只要我们民族的精神不会丢掉和被废弃,那么我们这个民族会永远的昂首挺胸下去的!我们回头审视一下我们的现在,确实我们缺少了我们的先人的某些气质,这时我们可以敬仰我们的祖先所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把这些深深的嵌入我们自己的灵魂和自己的所作所为,那样我们的霍少就会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不要让霍少在天堂笑话我们这些后辈做这些无谓的争论,我的意见是对祖先要尊敬,然后才是评论,另外评论也不是天马行空,脱离当时的环境随便比较,所谓关公战秦琼那是相声,只能博大家一笑,所有的历史都是逐渐发展的。不可能期望霍少是完人,但他是整个民族的英雄是没错的! 不要吵,吵不能解决问题。大家看待事物的出发点和视角可能都不同,但是只要对霍少怀着景仰的心情应该是一致的,建议大家都心平气和一下。 对了,帝俊的信我收到了,谢谢兄弟了。我没有回信,是因为我正在思考,等我想好了,我会给你写回信的。
亮剑又在中央台重播了,哈哈! 上午时间重播,又能看到云龙兄楚兄丁伟孔捷旅长师长和尚了!哈哈,开心,亮剑百战百胜!
航天事业和国际(计)民生越来越紧密的 现在航天事业和国际民生越来越紧密的。即将发射的我国第一代大容量长寿命高可靠的直播广播卫星东方红四号将会进一步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不再需要微波中转站。天上有好几颗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每天不停的监测气象参数的变化,为人民服务。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定位卫星已经直接服务于我国国防军事方面,不再需要美国的GPS系统。我国研制的海洋卫星和其他各种类型的应用卫星都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特别是减灾卫星和地震卫星。其实大家每天都在享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的实惠,只不过这些幕后英雄们大家不知道罢了。从经济效益比来看,航天方面的投入和产出比很高,是典型的高技术。希望大家不要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碗来骂娘。航天部门基层的研制人员是具有高度责任心和高度的奉献精神,他们是真正的中国的良心之一。他们每每在研制时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只许成功,失败不起是中国的特色,一次航天的失败带来的后果是迟滞几年的发展,没有人能够承担。请大家多理解一下那些默默奉献的航天人吧。
霍少当年扬威的地方又要引起全世界的注目了-神舟六号要发射了!! 奉帝俊兄的命,将俺在网易上的文章贴过来,大家过节了,还有雄壮的飞船看,^_^。
散人在网易上的评论上榜了,一下连中两元啊,^_^!! http://news.163.com/05/0928/13/1UO8BIGT0001124T.htmlhttp://news.163.com/05/0928/13/1UO8A7VJ0001124T.html大家一起和散人分享吧,也不枉我白敲了那么久,好有成就感呢,嘻嘻。
赋诗一首,扬我中华尚武精神! 拼将热血洒东海,不灭倭寇誓不休。假令冠军犹能在,马踏富士听哀鸣!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