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醉临江 酒醉临江
繁忙中
关注数: 9 粉丝数: 53 发帖数: 11,050 关注贴吧数: 6
进吧必看 #吧务公告# 置顶帖 置顶帖 置顶帖 新剧播出,吧里也跟着涌入一批绿皮小号,后续预计会越来越多,我不奢望你们关注天龙吧,毕竟“流水客”终究随着新剧落幕而离开,但是烦请照着预定格式发帖,老吧友也请遵守。此公告发出后不再对各人逐一提醒,不合规帖子将一律清除,同时也希望其他知悉的吧友不再顶起非分类帖。 . 另外考虑版面统一性,@正气长存BNB 你的签到帖请停止回复,重新依照格式发帖,可在新帖中引入旧帖链接,这样别人也能知道你的坚持,同时这类签到贴可实行一年一贴制,旧帖以引用链接的方式呈现在新帖当中。本帖即示例(复制旧帖链接后换行或空格即可)。 @炫宝_阿布 希望你的同人文也能以新的格式进行重新发帖,原旧帖本身有残缺也不利于阅读,同样以引用链接的方式将旧贴呈现在新帖即可。 . 帖子首页的去年乃至前年旧帖,其他人包括原帖楼主本人也勿再顶起,以免造成错误发帖导向,破坏版面的分类效果。只要有一个例外存在,就会有更多人想要例外,望周知。 如想讨论旧贴内容,可引用链接(本帖即是示例)或截图后发新帖。 . 最后剧评归剧评,人身攻击及恶劣嘲讽者好自为之。 http://tieba.baidu.com/p/7321504231?share=9105&fr=share&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2.3.8.0&st=1628982783&unique=5B48DB35470EDBC463F07FD19ACEC17B http://tieba.baidu.com/p/7490615205?share=9105&fr=share&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2.3.8.0&st=1628982790&unique=083A726DD9EDF46AA42E1723BE05E6C3
观众及其他好事众“论武”避雷指南 1,全书乔峰和鸠摩智没有交过手,鸠摩智也没学过六脉神剑。 2,慕容复从没反弹过乔峰降龙十八掌。 3,“慕容复招式比乔峰精”纯属臆想: 「乔峰眼见旁人退开,蓦地心念一动,呼的一拳打出,一招“冲阵斩将”,也正是“太祖长拳”中的招数。这一招姿式既潇洒大方已极,劲力更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武林高手毕生所盼望达到的拳术完美之境,竟在这一招中表露无遗。来到这英雄宴中的人物,就算本身武功不是甚高,见识也必广博,“太祖拳法”的精要所在,可说无人不知。乔峰一招打出,人人都是情不自禁的喝了一声采!」 「不料王语嫣一言不发,对乔峰这手奇功宛如视而不见,原来她正自出神:“这位乔帮主武功如此了得,我表哥跟他齐名,江湖上有道是‘北乔峰,南慕容’,可是……可是我表哥的武功,怎能……怎能……”」 4,李秋水小妹是路人中的路人,既没提到名字,也没和无崖子成亲,更没有正式出场,只在天山童姥和李秋水临死前口头提及一下。 5,萧峰从没说过三年之后上少林找老萧,父子两人唯一一次交手是在山洞里,追逐情节因为版本差异不提。 6,段誉从没用六脉神剑切断萧峰镣铐: 「她拔出宝刀,要替萧峰削去铐镣。但那铐镣贴肉锁住,刀锋稍歪,便会伤到皮肉,甚是不易切削,她将宝刀交给段誉道:“哥哥,你来削。”段誉接过宝刀,内力到处,切铁铐如切败木。」 7,连载版“论武”对逍遥三老最不利。 8,关于倪匡代笔部分,见新修版后记: 「《天龙八部》于一九六三年开始在《明报》及新加坡《南洋商报》同时连载,前后写了四年。中间在离港外游期间,曾请倪匡兄代写了四万多字。倪匡兄代写那一段是一个独立的情节,内容是慕容复与丁春秋在客店中大战,虽然精彩纷呈,但和全书并无必要连系,这次改写修订,征得倪匡兄的同意而删去了,只保留了丁春秋弄盲阿紫一节,那是不能删的。所以要请他代写,是为了报上连载不便长期断稿。但出版单行本,没有理由将别人的作品长期据为己有。《金庸作品集》中所有文字,不论好坏,百分之百是金庸自己所写,并无旁人代笔。在这里附带说明,并对倪匡兄当年代笔的盛情表示谢意。」
琅嬛玉洞内是否有少林寺“七十二绝技”? 相信不少读者均知《天龙八部》一书的修订版(三联版)与世纪新修版颇有差异(不知道可以翻我旧贴),当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结尾处王语嫣归属变动。不过此贴讨论的不是这点,而是版本差异导致的认知差异——“琅嬛玉洞是否藏有少林寺‘七十二绝技’?” 我们来看看原文 首先是两版共有的部分,包含了图一到图三,其中图一内容两版基本一致,图二为三联图三新修,二者稍有差别但大体一致(图三多出一些内容是因为分段问题)下图内容为新修改动先说说三联版的推想:“琅嬛福地”里签条注明少林派“缺易筋经”,但没说是“仅缺易筋经”,那么洞内可能有七十二绝技,也可能没有。王语嫣对七十二绝技之一的“大韦陀杵”知之甚详,可以由她推出“琅嬛玉洞”内有这门绝技,继而推出有全套七十二绝技(什么“慕容博偷少林寺书后藏于还施水阁,王语嫣借阅”这个书里没有任何提示的假设就不需要考虑了)。而后文慕容博之所以去偷少林寺偷书,可以解释为李青萝与慕容家有嫌隙(两版都有的部分是慕容博老婆说李青萝偷汉子),因而藏私,导致慕容博不得不上少林偷书。 新修版:仅看末图即可知琅嬛玉洞内并无“七十二绝技”,所以慕容博需要跑到少林寺去偷。 由此可知,三联版有原文支持,加上合理的想象,推出琅嬛玉洞有“七十二绝技”,可以自圆其说;新修版则因为包不同一句话,三联版推想被推翻。
当慕容博假死时,慕容复究竟多大年纪? 吧里一些旧帖子还看到“慕容博假死太早,慕容复得到其父的教导太少,以致武功弱”的说法,这点有必要纠正一下。 因为书里没有直接道明老慕容诈死时,小慕蓉的年纪,因此须得借助老慕容这媒介来进行推算。 首先来看看 三联版的描述: 「黄眉僧道:“老衲曾有一件亲身经历,不妨说将出来,供各位参详。说来那是四十三年前的事了……」 「我转头看去,见一匹驴上坐的是个三十六七岁的妇人,另一匹驴上则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眉清目秀,甚是俊雅」 黄眉僧向保定帝等人述说被慕容博戳心的往事提到了「四十三年前」,其时慕容博「十五六岁」,合算一番,现实的慕容博即是五十八九岁年纪。 而慕容复年纪相关描述: 「她满脸倾慕爱恋之情,痴痴的瞧着她身旁一个青年公子。段誉顺着她目光看去,但见那人二十七八岁年纪,身穿淡黄轻衫,腰悬长剑,飘然而来,面目俊美,潇洒闲雅。」 可知慕容复现时是「二十七八」年纪,和慕容博有三十一岁的年龄差。 再经由萧峰与阿朱对话: 「萧峰喝了一碗酒,问道:“慕容老爷去世时年纪并不太老罢?”阿朱道:“五十来岁,也不算老。”」 可知慕容博假死是在五十余岁年纪,而老慕容和小慕蓉之间有三十一岁的年龄差,简单算一下可得其时慕容复是在 十九岁以上的年纪。 后来的 新修版 对黄眉僧的叙述做了一点小改,即提及的往事是「四十五年前」,后续讲述内容一致,慕容博的现时年纪则相应变动为六十岁出头。而慕容复的年纪也做了改动,变成「二十八九岁年纪」,二者年龄差距三十二岁,慕容博假死的年纪也还是「五十来岁」,算得慕容博假死时,小慕蓉 十八岁以上 年纪,和三联版相差不大。 注:由剧情时间差问题造成的时间误差不计在内,即黄眉僧讲述时的时间,到慕容复出场的时间,二者之间有一年以内的时间差,这个数不算在内。
剖析李秋水是否会“北冥神功” 为了方便阅读,先上原文,以下1到5出自三联版,和新修版大致相同。 1. 文中言道:本门内功,适与各家各派之内功逆其道而行,是以凡曾修习内功之人,务须尽忘已学,专心修习新功,若有丝毫混杂岔乱,则两功互冲,立时颠狂呕血,诸脉俱废,最是凶险不过。文中反复致意,说的都是这个重大关节。段誉从未练过内功,于这最艰难的一关竟可全然不加措意,倒也方便。 2. 她与无崖子、李秋水三人虽是一师相传,但各有各的绝艺,三人所学颇不相同,那“小无相功”师父只传了李秋水一人,是她的防身神功,威力极强,当年童姥数次加害,李秋水皆靠“小无相功”保住性命。” 3. 童姥见虚竹不肯负她逃走,无法可施,气愤愤的道:“你算准了我散气还功时日,摸上缥缈峰来,还能安着什么好心?你却算不到鬼使神差,竟会有人将我背下峰来。你扑了个空,好生失望,是不是?李秋水,今日虽然仍给你找上了,你却已迟了几日,我当然不是你敌手,但你想不劳而获,盗我一生神功,可万万不能了。” 4. 段誉一见那女子的形貌,忍不住“啊”的一声惊噫,张口结舌,便如身在梦境,原来这女子身穿鹅黄绸衫,衣服装饰,竟似极了大理无量山山洞的玉像。不过这女子是个中年美妇(王夫人),四十岁不到年纪,洞中玉像却是个十八九岁的少女。 5. 童姥道:“我是你师父无崖子的师姊,无崖子倘若不死,今年九十三岁,我比他大了三岁,难道不是九十六岁?” 以下出自新修 6. 她练了“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又能驻颜不老,长保姿容,在二十六岁那年,她已可逆运神功,改正身材矮小的弊病。其时师妹李秋水方当十八岁…… 7. 李秋水点了点头,双目向着远处,似乎凝思往昔,悠然神往,缓缓道:“当年我和你师父住在大理无量山剑湖之畔的石洞中,逍遥快活,胜过神仙。我给他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我们二人收罗了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功秘笈,只盼创一门包罗万有的奇功。那一天,他在山中找到了一块巨大的美玉,便照着我的模样雕刻一座人像,雕成之后,他整日价只是望着玉像出神,从此便不大理睬我了。我跟他说话,他往往答非所问,什至是听而不闻,整个人的心思都贯注在玉像身上。你师父的手艺巧极,那玉像也雕刻得真美,可是玉像终究是死的,何况玉像依照我的模样雕成,而我明明就在他身边,他为什么不理我,只是痴痴的瞧着玉像,目光中流露出爱恋不胜的神色?那为什么?那为什么?”她自言自语,自己问自己,似乎已忘了虚竹便在身旁。 ————————手动分割——————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