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华一履 浪华一履
关注数: 40 粉丝数: 151 发帖数: 7,273 关注贴吧数: 52
【辩白与探微】日志地理区划设置有多大的道理 日志发布后,看到很多吧友都对地理区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比较了解历史的,也有求问探讨的,下面我从个人角度说一下我对日志的总体观点:反映了开发组尽力还原唐宋的用心,但也有一些瑕疵可探讨的地方。具体内容逐步展开在后面的楼层。 一楼就先说一个问题,公国级区划设置,来源是什么?根据我的了解,应该就是晚唐的藩镇,具体可参看这幅图这张图正好就是867年唐咸通7年的藩镇分布图,可以看到长江以北的分布很多还是和日志里的分布很像的,长江以南可能基于游戏性平衡的考虑,进行了细化拆分。 那么,用藩镇作为公爵领设置是否属于可接受的妥协呢?我认为是的,原因如下: 1.游戏里的王国级是宋代的转运使路,简单说就是最大辖区的路,其下统辖的州可就太多了,大宋四百军州,如果路之下直接用州作公爵级,那么公爵太多太密,是无法接受的。 2.晚唐藩镇的大小和密度,实际上可以充当规模上的一个阶梯,连接起路与州,让州作伯爵领,显然更合适。 3.有人会问宋代又没有藩镇,这样强行设置不也很违和吗?这确有一定道理,但考虑到宋代除了转运使路之外,还有安抚使路等路级区划,一个转运使路可以兼容好几个安抚使路,比如陕西两大转运使路(永兴军、秦凤)兼容永兴军、泾原、鄜延、环庆、秦凤、熙河等六路安抚使。因此,可以考虑在保留藩镇区划的基础上,改叫安抚使,来提高兼容性。
行政制曹公的正确思路? 叠甲:我还没开始具体玩行政制,本帖内容是围观多日吧友关于行政制如何大权独揽的吐槽后有感而发,抛砖引玉,权作一乐 行政制上线以来,很多吧友吐槽不能像以前玩皇下王的思路那样当曹公,让除了皇帝之外全国领主都变成我的封臣,最终让皇帝变成橡皮图章。因为王国级总督(希腊文化叫督军)无法创建、篡夺头衔,非法理的下级将军一旦换代就自动独立,总之有诸多不便,职权关系上的下级被锁死数量了。 这种思路和吐槽原本也没错,但必须注意的前提是,这是封建制政体下的曹公,不能直接套用在行政制或官僚体系上来生硬实现。 毕竟以中国古代的各个曹公来说,再权势滔天也没有让自己成为全国地方官的唯一上级的情况,朝廷的制度依旧运行,只是决定权都在曹公手上。比如,曹操称魏公(魏王),但他的魏国依旧不是天下各州郡的直接上级,撑死了和州平级(所谓裂十郡为魏国)。曹操在汉朝体系下发号施令,依靠的是自己丞相的身份,以及控制尚书台和军队。 而这些,在ck3行政制里面,似乎都是可以用影响力机制模拟出来的。 一是丞相身份,虽然CK没有中央政府的概念,但可以用影响力要求共治皇帝,实现明面身份上的一人之下。 二是行政决定权,如各军区人事任命、帝国上下级的互动等等,也是可以用影响力实现。 三是军队,如帝国军队的调动权等,这些也可以用影响力办到。 所以我个人觉得,行政制下曹公不能用以往的封建制思路来达到,要在影响力机制上发力,让自己的影响力力大砖飞,使得军区将军人选、帝国各类互动、军队调动等等都可以用影响力碾压达到目的,那自然就是官僚政府下的权臣啦
【情怀氵】波斯高原当天子,帽子也得要! 其实这算是上一贴【中华帝国官职名称修改】的后续,在对相关头衔名称修正后开了个769开局的【汉人祅教】费尔干纳公爵“穆氏”档历经百余年借着阿巴斯自爆的东风,以各位游牧姥爷做先锋顶着包围网建立波斯帝国,最终成为得到了独特的波斯皇冠,并陷入改制中华就没得帽子的尴尬943年3月从拜占庭帝国手中收复贾兹拉,成功当上救世主,得到了这顶“穆之冠”。不过马上就要改制中华了,那这帽子岂不是要丢?于是扒出文件把原来的激活条件【1.是波斯帝国皇帝;2.是封建体制】改成了【1.是波斯国王;2.公开信仰祅教】帽子继续戴着美滋滋。所以接下来就安心加冕时值公元945年,放在本世界线上也是中原也是后周王朝,我对抽奖得到的这个国号表示灰常满意2333结果登基后一个月就山陵崩了可还行……毕竟高龄称帝周成祖穆胤在位一月崩,其孙穆华继位,称“周昭宗”可以看到昭宗皇帝帽子戴的稳稳得,下面开始大概介绍介绍现在周帝国的行政体制 1.全国行政区主要分为【节度使道】、【转运使路】、【安抚使路】三类。节度使道为封建制公爵领,转运使路为总督公爵领,安抚使路为总督王国。在此三类外,还有一个单独的【阿拉伯王国】,当年恢复祅教大祭司出的大圣战打下来的,所以全国就这一个裂图封疆的【王国】。
【僭主不得入谱】未加冕国王的下场 西法兰克大忠臣为国除奸!先王可以瞑目了!!880年1月15日,在位14年的西法兰克国王“铁锤”路易二世惨遭长子谋杀,弑君者路易自称国王(尚未加冕)。这一大逆不道的弑君暴行不仅震惊全境诸侯,同时也导致从查理二世开始刚刚同一不过20年的西法兰克、勃艮第、阿基坦三国再次分裂。此时,在国王内阁担任财政大臣,人称“智者”英格杰的安茹公爵问讯恸哭不已。回忆两代先王继承查理曼遗业力图恢复罗马帝国在西欧大地的秩序而殚精竭虑,竟遭最亲近的人致命一刀,公爵倍感不忿。他私下里开始召集靖难势力,此时分裂后的西法兰克有七大公爵可其中四人都尚未成年,能够加入义军的唯有只剩一块地的诺曼底公爵和镇守北境的弗兰德斯公爵。881年2月,三大公爵联合阿基坦国王卡洛曼起兵,宣布路易王位非法和他“僭主”的罪名,勒令他立即离开巴黎投降。路易负隅顽抗,纠集爪牙北上弗兰德斯,但在安茹与阿基坦在南边的夹击下失败。仓皇撤回巴黎的途中,僭主路易和大部队走丢,跟着两百余人的亲卫来到巴黎东边的布里,结果被公爵的斥候发现;正在追击残军主力的公爵立刻掉头东进,在布里将僭主路易团团围住。 见寡不敌众,自诩武艺高强的路易在阵前向公爵叫骂要求用文明人的决斗以定胜负,公爵摸了摸自己瘦弱的胳膊腿哈哈大笑道:我蛮夷也!号角齐鸣,安茹骑兵向贼军发起最后的冲锋!僭主路易倒在安茹公爵的脚下,他高举双手恳求正义者的仁慈。但公爵告诉他,仁慈不是对待弑君弑父的**应有的态度,言毕一枪将其张大求饶的嘴直直封上。僭主路易虽自称西法兰克国王路易三世,但他最终不过统治3月而已。在他死后,他的弟弟——阿基坦国王卡洛曼在法兰西诸侯的欢呼下登上王位,两个王国再度统一在一起。而那个未曾加冕的国王,被处以罗马法中最可怖的除忆诅咒之刑,正统国王的序列中永远不会有他的名字!
【下邳城演示】也谈三国全战中的建筑风格 首先感谢一下robin大大及时给我们带来的有关E3展上将要演示的《三国:全面战争》中的“下邳之战”的内容,在介绍中同时也出现了游戏中下邳城的建筑实景基本上不难发现,建筑风格以白墙红柱为主,这一表现似乎引起了一些朋友的疑惑以及某些杠精“老外对华偏见”的大帽子 大家有疑问可以讨论,但是玩着别人开发的游戏,反手就是嘲讽制作组和对国外身份上纲上线,觉得用了红色就是偏见心理,不知道有些同学到底是玩家心态还是大爷心态? 所以在这里我觉得,应该就这一建筑风格说一下我自己的理解。的确,“白墙、红柱、碧瓦”这三种元素成为主流风格,主要见诸唐宋建筑、以及现在的日本留存的平安时代古建筑之中,但汉代建筑目前见诸绘画的实在稀少,难以考据万全,就艺术创作上来说,我个人认为CA选用时代最为接近的初唐时期的建筑风格来描绘作品中的汉末城市并无不可。 在这里给大家转载一篇来自古建筑吧的贴子《说说大红大绿的唐代建筑彩画》https://tieba.baidu.com/p/2028069545?red_tag=0242113226 该文之中虽然主要介绍唐代的建筑样式和风格技艺,但是开篇也附有东汉(和林格尔汉墓壁画 桂树双阙)、北凉(敦煌莫高窟275窟壁画)、北周(宁夏固原李贤墓壁画 朱红柱、额、栱、勾阑)乃至初唐等多幅莫高窟壁画,生动展现了汉末以来的建筑风格的继承和发展。 敦煌郡自汉武帝时期在陇西设立,明帝时佛教开始在中原传播,后经汉末、魏晋南北朝,莫高窟基本上记录了大量唐代以前的中国古建筑的面貌风格,作为参考材料而言,是极具价值的
【不列颠王座打气贴】也论画面换皮说 不列颠王座自今年1月份公布以来,我便已第一时间入手,这是我对于全面战争这款游戏的一贯态度。作为当下战略类游戏的独秀一枝,和我本人最喜欢的系列作品,在我看来花钱不需要怎么犹豫。但是毕竟作为一款面向市场的商业作品,对于多数玩家来说,其是否值得购买依旧需要有着足够的硬实力作为说服资本。几个月来,不列颠王座因其继续适用阿提拉引擎和时代背景局限于英伦而饱受非议,但感谢吧内热心吧友对于新作特色游玩元素的不懈介绍和评析,亦有相当玩家对该作的印象发生改观。 但是,尽管CA在游玩元素上做出了种种推陈出新的努力,但是依旧有一些朋友对于其继续适用两年前的开发阿提拉所用的引擎及其画面表现表达了不解乃至遗憾。基于此,我个人有些偏颇的想法希望能和各位交流、商榷: 画面提升现在不是全战系列的当务之急,甚至不是其核心卖点,从画面而言,罗马2的水平已然达到此类游戏的中高档水平,战锤则是相当高了。就目前玩家主流配置而言,继续提升画面和图形质量加重电脑负担,是低收益高付出的作法。因为主打大兵团作战的全战在战锤目前的表现下,20对20的一般对抗在1070的配置下(这是我本人的配置)也只能40到60的帧数运行,一旦扩张到40对40的大规模对抗则帧数会掉到30左右。这对高配置玩家已经普遍适应60帧数的情况下,体验真的不友好,所以很多时候相当一部分玩家会避免经常打大兵团决战。这也间接导致CA设计和开发的很多大战场地图毫无用武之地(没错我说的就是最大规模的君士坦丁堡和即将在不列颠王座推出的三重城墙都市)。60帧玩家都如此,更别说平常20对20都只有30帧体验的一般玩家了,打大兵团对抗怕不是直接卡成ppt,游戏体验极差。 所以,在不列颠王座之中,不把精力放在所谓的画面提升和图形质量提升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个人认为,现在的全战最需要的是玩家作为势力统治着的代入感提升以及玩法多样性的强化,包括但不限于内政运作的体系化和历史还原,经济建设的经营化,军事对抗的多样化等。能做到这些,才是全战继续在当下硬件设施普遍进展不大的背景下继续发挥更强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地方
《三国:全面战争》宣传CG小议&游戏元素 大家好,2018年1月11日早上刚从睡梦中醒来打开手机,就被好友发来的消息吓得从床上蹦了起来。是的,在这一天,深受广大历史战略向玩家所喜爱的英国开发商Creative Assembly突然宣布了他们将在本年度发行一款全新的历史向全面战争新作,而且这一作品是以往从未涉猎过的新的背景与时代(new era)——“三国:全面战争”。作为一个从12年高中毕业开始入正游玩全面战争系列的老玩家,我可以说是有一种老泪纵横的感觉。6年时间,我从本科读到了研究生,全面战争系列也先后游玩过从《拿破仑》到《战锤2》的全部作品,并从12年购入《幕府将军2黄金版》开始成为正版玩家,往后的《罗马2》、《阿提拉》、《战锤》、《战锤2》几乎都是第一时间预购并全DLC购入,可以说对这个系列是一种深爱了。遗憾的是,囿于学业,我没能像其他同好那样投入近千小时去深度体会每一款全战的独特魅力(到现在为止游玩时间最长的还是大一大二那会儿玩的《罗马2》,大概800小时左右,剩下的几乎都不足60小时了,只够通关一个最喜欢的势力),所以这篇文章仅仅只能阐发一些我个人基于自己对于这款游戏的理解和有关历史背景的粗犷认知所得出的些许体会,粗陋难免,还望大家海涵。 首先对于本文的结构,为方便大家理解,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结合宣传CG,以逐帧截图的方式直接解读画面中所展现的元素和可能的暗示;2.提炼从《幕府将军2》到《阿提拉》这几作历史向全战的基础系统及《战锤全战》系列的独特要素,来展望《三国:全面战争》中可能具有的系统玩法,尽量做到战略层面和战术层面兼具;3.针对近两天在贴吧和其他交流平台看到的观点说一些自己的想法。那么下面,我们开始正文。1.城市鸟瞰图(以下所有截图皆来源于B站UP历史独角兽上传的作品:《三国全面战争双语预告》AV18180550): 本图展现了游戏中可能出现的一座城市的夜间俯视图和一支正在出城的大军(呈行军队列)。行军队列这个不必多谈,从《罗马2》开始加入伏击战之后几乎每一代都有。值得注意的是图中所展现的城市元素,我认为有两处地方值得关注:第一,城市元素比较丰富,建筑密集并且有主干通道,如果不是仅仅为展现CG的话那么可以期待《三国》的城市设计也会保持《罗马2》以来的风格与标准,即有城墙、城门、塔楼和城市建筑、道路及胜利点所组成的多元素城市攻防。但是,考虑到《三国》背景中名将抑或说英雄带兵很可能是以《战锤》的设计为基础,突出将领的个人能力,那么暂时也无法排除城市攻防以单面城墙的形式体现。 本图展现了游戏中可能出现的一座城市的夜间俯视图和一支正在出城的大军(呈行军队列)。行军队列这个不必多谈,从《罗马2》开始加入伏击战之后几乎每一代都有。值得注意的是图中所展现的城市元素,我认为有两处地方值得关注:第一,城市元素比较丰富,建筑密集并且有主干通道,如果不是仅仅为展现CG的话那么可以期待《三国》的城市设计也会保持《罗马2》以来的风格与标准,即有城墙、城门、塔楼和城市建筑、道路及胜利点所组成的多元素城市攻防。但是,考虑到《三国》背景中名将抑或说英雄带兵很可能是以《战锤》的设计为基础,突出将领的个人能力,那么暂时也无法排除城市攻防以单面城墙的形式体现。另外,画面正中的矩形结构个人认为可能是瓮城的表现,感觉是可以期待的。2.大军旌旗图: 图中展现了一支穿行在群山之间的大军,士卒皆打着火把,并高举赭玄大幡,上书一“董”字。结合前后图,此处可能是董卓大军出洛阳前往虎牢关迎战关东诸侯的场景。这种大幡也可能暗示在《三国》这一新作中,战场上部队的标示物将会是这样的大旗。3.轻步兵 这一幅中,展示了戴布帻,着两当甲的轻步兵形象。他们一般左手执盾,右手举火把或持。因此感觉此类步兵应该会和全战系列的传统基础步兵一样,是各势力所共有的基础T1步兵,兵种上分为剑盾&矛盾两类。当然,考虑到《战锤》中的设置,也可能是轻甲矛兵—轻甲矛盾兵这样的一个小升级路线。4.重步兵 从这两幅图开始,出现了轻步兵到中装步兵的分野(当然也可能就是重步兵了)。从两幅图的对比中可以发现,相对于轻步兵,重步兵头戴铁胄(上饰红缨),左手持大盾,右手举火把(或许也有持矛的)。整体来说是轻步兵在装甲上的升级版本,定位应当是T2级别。同时从其环卫主将的分布来看,或许属于中坚兵种。就目前来说,此两类步兵我认为功能上都是抗线的,但或许重步兵会加上反步兵属性以提供输出。5.主将图 到这里,镜头来到了军队中的核心——主将。此处的董先森和吕奉先不要更突出了2333,董太师的着甲我认为以及相当符合汉末那个古典时代中国甲胄风格,以铁片穿以系绳而成的扎甲,虽然太师的头盔和肩部的兽头比较鲜明的表现了一些宋明风格和演义影响,但是整体形象上依旧不错。至于侧后方的温侯,头顶雉尾冠,身披铁甲端坐于马上,与我们固有印象里面的吕布相比有着独特的个人特色。CA的这种艺术发挥我认为可以接受,虽然不熟悉但是吕布的个人风格和特征依旧明显,而且有了一定程度上历史背景的还原。6.董卓7.吕布 这里 就主要说说吕布,图中表现他的武器是演义中的方天画戟,这或许说明整部《三国》的武将形象和能力设计主要基于演义而非史书,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作为第一部以中国历史为背景的全战作品,同时还要突出从战锤一脉相承的英雄特色,选择文学作品作为主要创作参考是合理的。8.献帝与洛阳 上图表现的应该就是董卓挟持献帝出逃长安,一把大火将洛阳付之一炬的场景。叙事上没什么问题,直白的背景倒叙。但是比较奇怪的就是献帝的形象和这个洛阳了。献帝的形象里面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他的冠,这是什么冠我真没看出来,印象里实在没见过此类长得像蝙蝠的头冠,如果有同学了解的话还望不吝赐教。至于洛阳,当然它也可能不是洛阳而是一座普通的城市,只是这样一种山城上下的布局,我有些哭笑不得地觉得CA是不是在设计时过多的参考了日本城池的风格。当然最好这也只是CG种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而已。9.桃园结义 经典场景无需多言,典型的刘关张三兄弟演义形象设计中规中矩。当然,武器上一如既往体现了自《战锤》以来,CA对于兵器建模的美型和精细。这里同时可以看出,第二幅图的场景应该就是结义之后再桃园聚合豪杰起兵了,当然里面的士卒个个官军形象就不多吐槽了,全战典型,习惯就好。同时可以看出,刘备的势力打出的是黄色大幡上书一黑色“刘”字,但是士卒的盔缨却是绿色,就让人很好奇到底刘备的势力颜色是什么样的。同样疑问的在曹操那儿也有。10.曹操 着红袍者乃曹操!这是演义中马孟起在潼关之战追杀曹操中喊出的话语,逼得曹丞相不得不割须弃袍而走。此处的曹操推门而入,四周的文官都作揖相劝,可以看到是一种怒气冲冲走来的样子,结合后面三英战吕布的场景,可以猜测这里应该就是虎牢关前华雄连斩关东诸侯两员大将后的样子。图中的曹操头戴梁冠配以笼巾,周身打扮都是一副文臣模样。11.群英聚首 这两幅图主要表现了《三国》的主要角色汇聚一堂的场景,虽然图中他们干的事情是虎牢关前商议进军,取代了真正做主的关东诸侯们,但是毕竟是宣传片突出的应当就是主角而非拿一些配角来搅乱眼球。尤其是这段宣传片是面向全球玩家而非单单华人玩家的,因此突出中心人物是理所应当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上图沙盘周围,西边红袍者乃曹操,北边抱臂者乃刘备,南边二人是关羽和张飞,东边还有一红巾武将暂不知是谁(个人猜测是孙坚 ,毕竟孙家是三国主角团的一员)。此5人中间插了4个大众脸文官。 大殿的盘龙大柱和窗户我绝对非常穿越,但是毕竟游戏里面几乎没有展现室内情景的地方,所以按下不表。12.两军对垒 全战传统的军阵对峙场面依旧好评,不过从本图和后图中可以看出,这次宣传片中展现的只有武将和步兵,骑兵和弓兵乃至攻城武器都没有出现。而且步兵也只出现了两种。13.温侯出阵 上图中,吕布持方天画戟推开军阵直冲战场,后面的董太师坐在一匹铁甲具装战马之上。可以看出本图中出场了两种重步兵,一个是持盾重步兵,另一个是不持盾的,可以说是《战锤 》系列的元素遗传。持盾的加一些远程抗性咯~ 同时从前面董太师所骑乘坐骑的不同,可以预测本作中武将依旧有着《战锤》那样的升级体系,坐骑也要一级一级的点,所以温侯这个徒步冲锋除去方便突出打斗精彩之外,或许也暗示了这会儿他战役等级不高,还没点出坐骑,董太师作为派系领袖已经点出高级坐骑了。14.曹刘 再向大家强调一遍,这是一部面向全球玩家的宣传片,所以肯定要突出主角,因此这场大战曹操和刘备得到重点表现。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曹操军的大幡也是红底黑边,上书一白色“曹”字,其麾下步兵皆头顶紫色盔缨。下图则表现刘备的士卒头顶绿色盔缨。所以为啥曹操和董卓的旗子颜色基本一样,原因不详;盔缨和旗帜到底哪一方的颜色可以代表势力颜色也不详,因为刘备两个都不一样。我个人感觉的话,应该是盔缨吧,毕竟很密集所以很鲜明。 至于为什么曹操用紫色,刘备用绿色,这个无伤大雅,如果看不过眼也可以自己动手做mod改改。15.关张出阵 刘备作为势力领袖骑白马,关羽和张飞徒步。理由同前面对吕布的分析一样,一方面是步战打斗比较容易突出动作和设计的精彩,另一方面是可能暗示他俩等级较低没点出坐骑。刘备周围的士兵都是重步兵,执大盾。16.三英对战 图中吕布以下拖戟呈攻势,关羽收刀呈守势,张飞则从后方伺机突袭。镜头放大至整个战场,则可以看到两军士卒刀枪相向的激战场面。这种场面可能暗示的一种解除队形的大战厮杀,可以看出士卒间已经没有了队形组合,多是捉对厮杀。 以上是我第一部分的内容,结合截图对宣传CG中所体现的可能元素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就这部宣传片的整体印象而言,我是非常满意的,当头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女声汉乐府非常出彩,画未至而声先到,一把就抓住了人的注意力。全片叙事从董卓大军自洛阳出发到虎牢关前两军对抗为止,中间倒叙和插叙了献帝出奔和联军会谈的内容,集中表现了《三国》早期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董卓、吕布、曹操、刘备、关羽、张飞,并给予了他们足够充沛的个人特征描绘和铺陈。就像《战锤2》宣传片中突出表现的高等精灵大法师泰格里斯、黑暗精灵巫王马雷基斯以及蜥蜴人史兰大祭司马兹达穆迪那样,尽管他们三人从来没有一起出现在某个地方三方对战,但是通过宣传片的表现却足够深刻和突出地让人记住了他们三人作为《战锤2》新大陆争夺大漩涡这一故事的主角身份。 所以,在宣传片中讲故事仅仅是一种形式或者一种壳,它的作用不是重现什么故事的真实面貌,而是藉此表现出这部作品将要推出的主要人物。因此,在虎牢关大战的前因后果中,重点着墨在前述六人身上是题中应有之义。尽管历史上,刘备不过是公孙瓒手下的将领,曹操在联军中也只能算一个智囊,但是在这里他们就应当是主角被重点描绘。历史上主导这场大战的袁绍等诸侯必须候场不能抢了主角的戏份。 所以综上,我对这部宣传CG给9分的高分,其完成了一部宣传片所应做到的任务,而且有着大气恢弘独具东方特色的配乐,不仅让老玩家泪流,也让很多不认识全战的新玩家眼前一亮。
路西法怀抱初见 其实我上一代国王晚年加入的是炼金术士协会,刻苦钻研,结果炼金救不了国王的命,先王还是饱受癌症折磨30年后故去了死后炼金术士就当忘了这个人一样,连西敏寺的葬礼都不来出席,给年幼的新君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阴影。 所以新君成年后就没有继承老爸的事业,抛弃了炼金术士(才不是因为学识没有10进不了会呢)一天闲来无事在伦敦大街上瞎逛,结果就跟一个路西法的仆人坐一起喝酒了。这个长着一张黎凡特脸的恶魔使者,不知道是怎么远渡重洋来到这光荣伟大的圣乔治之地,见到了有着僧侣之名的英格兰之主,潘德拉贡王朝的第二位国王,罗塞林二世陛下。 在酒桌上,这位身披黑色罩袍的中东人鼓弄着他富于煽动的语言引诱着年轻的国王脱离上帝的福音,投身撒旦的怀抱。刚刚经历了丧子之痛的国王渐渐眼神迷离,那股痛失爱子的悲伤冲天而起竟成了憎恨主夺取了自己的挚爱的怨愤。自那天起,国王每日都会离开宫廷,来和这个使徒会面,如此半旬之后,他将代表着恶魔的血印刻上了自己的臂膀,弃绝了正道,开始走上与恶魔共舞的不归路。 不过当罗塞林二世向那位使徒请求入会之时,罩袍人却摇着头躬身离去。摸不着头脑的国王在当晚回到寝室之时,却突然发现自己卧室的门后被鲜血泼洒出了一大片撒旦的符文,他惊恐地询问侍从但没有人曾进过国王的房间,在忐忑不安之中,黑夜笼罩了整个伦敦,以为婀娜的女子竟绕开了严密监视的王家卫兵的视线,悄无声息地来到了国王的窗前。 这是恶魔的考验?或者也是撒旦的赠礼。尽管有着恩爱的王后,但是当这女子凭空在国王的寝室中画出路西法的阵法,摆出那邪恶的仪式之后,罗塞林二世沉默地搂住那女人的躯体,用破毁自己最神圣的誓言,向撒旦献上高贵者的血与肉,交换王者最渴望的以万物为刍狗的权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