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yan107
guiyan107
关注数: 3
粉丝数: 63
发帖数: 7,448
关注贴吧数: 12
小伙伴们,那个蓝图的赠送机制是怎么样的? 怎么一会送一会不送的
氧齿蕨在大型基地的应用和实际效果 1L百度 看有帖子讨论氧齿蕨的,发点实际应用和数据供大伙参考
分享个简单快速低成本菌泥区杀菌解决方案,抛砖引玉 菌泥区处理 首先都是先封闭区域避免病毒外溢,之后挖干净,一次性处理。 主要需要处理的是含菌污染氧和含菌菌泥, 污染氧比较简单,用净化器净化成氧气,病毒就没了。 比较麻烦的是含菌菌泥,集中处理的25吨含菌菌泥含菌量十分惊人,萝卜是比较低成本的辐射源,但仅靠一个萝卜的辐射,要彻底清理25吨菌泥里面的细菌起码都是100周期以上,我也不想每个菌泥区都搞个大工程,出于自身需要做了个这个,如下图。原理很简单,机械臂不停将含菌菌泥投送到自动卸物箱,自动卸物箱不停丢弃菌泥。互动过程中,细菌总量一直被两者分散,就加快萝卜的辐射杀菌的效率,25吨菌泥大概2周期就杀菌完毕了。这时候再允许小人进入区域把干净的菌泥拿去密封储存就好了。
好久没玩缺氧了,想起又接着老档玩,感觉有点抓不住缰。 似乎又更新了几个版本,我之前计划要做的事情还有好多呀,有点不知从何开始的感觉
终极攻略,论如何定向培养满属性蓝眼白马 小众游戏,看到即是缘分,回帖就是动力。 不定时更新,爱玩的朋友,加好友互送材料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cdn.pikpok.com%2FRSH%2F%3Ffriend_id%3D471359777&urlrefer=6fcedd266533c23d8e374361dc22dbb7
手机打不开,电脑板要求手机端登录,总之我是不配玩是吧 有老哥有解决办法吗?这游戏看起素质还不错,但门槛如此之高
当你把一个唯物种田逼成了唯心战狂之后(早期25倍天灾铁人战报) 1L祭百度
用一个96格的标准模块实现最高效的全动植物养殖 最近想更新这么一个帖,但单机贴吧,动力不足
这个自助餐厅应该完美了吧,吧友说说还缺什么? 最后还是决定在餐厅种上了芦苇,这样粉毛树鼠可以自我维持了。光耀虫、长毛浮游和粉毛三大宠物齐全了,恩,还有个扫扫机器人也算宠物,其乐融融
开放式澡堂 集成式娱乐室 吞贴太严重,1L祭百度
二星发现辐射蜂,这移植到主星有点麻烦啊 我琢磨了下,我未必还要专门造个低温生物运输舰来运送幼虫? 吧友有其他好主意么? 另外我看辐射蜂死亡掉落核废料,如果死于外星动物捕草,还会掉么?
这游戏实在是太杀时间了 第一个档,1200周期了,才勉强把主星基地的框架搭建起来
复制人的一小步,萌新的一大步,1000周期首登二星 家里金属矿不够啦,实在没办法咯,放射星,我来了
槽点满满的环保登陆舱,修修改改又一天,欢迎吐槽。 嘛,二星我都空投了4个侦查机器人了,还没开始登陆,就是因为登陆舱设计一直不怎么满意。 新版本又折腾了半天,这个设计比较让我满意,但我觉得也有很多槽点,欢迎吧友吐槽。 主要设计思路: 1.登陆舱主要作用于首次登星,建造火箭平台和基础的太空港,完成初步的道路铺设和挖掘,为建造永久基地做准备(有必要的话),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携带星球急需的资源回家。 2.能够定量携带指定基建物资,且不与家里的各类自动收纳用的储存箱发生冲突,譬如发生小人取用火箭物资等事情。 3.无登陆任务时,作为登陆舰长的独立房间,可自维持(温度恒定,水氧补给)。
最近没玩缺氧,看有个大更新,对旧存档有影响么? RT
太空舱热平衡计算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 原本凭经验以为厕所水是主要的熵减来源,今天心血来潮对计算了一下,这下不用担心长期驻港时不启用厕所导致温度上升了。 在保证太空舱均温低于40C的前提下,粗略计算过程如下。 主要熵减: 假设太空舱补充30C水,墙壁厕所每周期消耗2500克,若厕所水均充分吸热到接近40C并排出,可吸收4.179X10X2500=104.475KDTU 单人太空舱每周期需要氧气60KG,假设补充30C氧气,充分吸热到40C并消耗,可吞热60000X10X1.005=603KDTU 主要熵增: 气体输出配件,每秒500DTU,每次输出1KG氧气,每周期产热30KDTU。(假设用藻类扩散器,则为180KDTU每周期) 一个常亮的全覆盖灯泡,每秒500DTU,每周期产热300KDTU。 5周平均运作率26%的轨道实验室,每周期产热625X600X26%=97.5KDTU 其余的产热建筑每周期运作时间太短,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大致结论 主要影响太空舱温度的是通入的氧气温度,常亮灯泡产热较大,不过我目前的散热顶得住,小人可以不用为了散热驻港期间非要在舱内上厕所,可以众乐乐
能跨星输电就好了 家里的发电机组还不能满负载运行,到新星球又要重新搞一套总觉得很麻烦,蒸汽火箭在天上还天天浪费电。
舌尖上的缺氧——多品种食材定时定量配送冻库分享 随着物资种类的丰富,早期只能支持同时输出5种食材的冻库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求了,看着还有些冗余的空间,对冻库进行了改造和优化。改造后的冻库可以支持同时输出8种食材,还预留了一个多余食材输出通道便于输出喂干饭树。 模块原理很简单: 1.冻库通过轨道滑槽,接收所有农场牧场的食材产物。 2.内部制冷采用空调并使用氢气盘管冷却内部氯气,达成永鲜杀菌,空调日均运转率15%。 3.输出采用运输装载器+轨道计量器的组合实现定量输出,通过时间传感器+计数器每日重置轨道计量器实现每日定量输出。 4.每日输出食材由机械臂完成中转调配到各类厨房用具,完成每日的按需生产食物。、 5.成品食物由运输轨道配送到餐厅,少量过剩食物自然腐败喂螃蟹。 对标贴吧常见的微克保鲜优缺点: 缺点:1.独立冻库相对较大,厨房和餐厅都需另行建造,不太适合规划较小的基地。 2.耗电,不过也不多,不如一个冰箱耗电。 优点:1.支持从早期开荒到后期吃好的各种食材来源的按需做饭,合理利用食材的同时,节省厨师劳动力。 2.可以支持几乎全部的高等食物同时生产,一顿午餐配给可以同时包含汉堡、火椒面包、浆果派、麻婆豆腐、咖喱豆等等,小人食物种类丰富,食材储备充分利用。
侦查机器人还是可以的嘛 停机前布局好了火箭台坑位,封了两个泉,然而我家里的登陆火箭还没准备好。 这大片的冰和污染冰还真不好处理啊,妨碍挖掘,看这情况还容易相变成液体。
撒花,首次登陆 1100周期了,才首次踏足2星,先用侦查火箭投个机器人完成早期的土地平整工作,载人登陆火箭建设中,一下又带感了。
火箭区封闭回收可能存在的矛盾。 早期想法是想用干热板和地堡门封闭火箭区用以全部回收火箭废气。后来在搞货舱保鲜时发现一个问题,非真空环境各类货舱的物资会与周围气体换热。这会导致货舱物资的温度产生较大的变化,会产生很大的隐患。看这个样子,全封闭回收的办法似乎不大科学,至少保持火箭货舱区域真空或许是比较好的办法。
火箭食物不利用特殊机制的永鲜可行性 开着蒸汽火箭瞎逛了许久,要开始准备首次登陆二星了。 登陆火箭相比探索火箭内部空间比较充裕,琢磨做个永鲜来增加首次登陆的驻留时间。 但一方面我不想利用夹门,微克等特殊机制,另一方面我始终秉持食物按需取用,所以需要侦测火箭食物存量。 于是尝试利用货舱来实现永鲜,目前初步看来是可行的。现在就需要测试一下,非真空环境货舱内部物质是否和货舱外部换热。如下图
喷气服感觉也没8U说的那么不堪啊 用喷气服建设太空区一段时间了,感觉还可以吧。尤其对我这种不爱在火箭区铺梯子的布局,节省了大量建造移动路径的时间。 之前在贴吧见到喷气服常被诟病的有两点: 一个是路径原因导致吃CPU,限制在太空区建设使用其实没多少路径,也没有感觉到帧数的明显下降。 二是喷气服不吃运动,目前看来,砖块区域行走喷气服跟气压服没什么区别,慢是慢在飞的时候,占比并不高,飞的时候也就解决一些不能达到的路径问题 另外还可以用来区分宇航员和太空港建设工人,宇航员更适合气压服,出入太空区走气压服通道,建设工人走喷气服通道。 8U怎么看呢?
关于粉毛树鼠的机制 马上准备大批量养粉毛,有点疑问没得到解决,关系到模块设计。 粉毛树鼠大量聚集的情况下,会不会出现不抱完不准走的情况,还是小人抱过后得到BUFF,就不会被要求再次拥抱。
旺盛芦苇怕是不太好用,硕果野化更好一点吧。 靠吃米虱的壁虎混到了现在,但毕竟纤维产量不多,为了普及地毯及消耗过多的野外污染水,开始种芦苇。 本来是打算上旺盛,结果一看默认就是0.5周期一收,果虫加农业站,一天要收5次,8株一天要收40次,小人工作量怕是有点重。 感觉用野化或硕果会更好一点,温和变异的芦苇可以在上面在起一个粉毛树鼠养殖场养粉毛,吧友们咋看?
我成抓BUG大师了 又发现个新BUG。雷达监控火箭返回,若火箭模式是单程飞行,可以正确输出绿色信号直到火箭落地才关闭发射支架。但若是往返模式的火箭,火箭落地前就会丢失绿色信号,导致火箭撞坏发射支架。解决办法,给雷达信号加个适当时间的缓冲门。
这个实验有人做过吗? RT,火箭气液固货舱内部的不同物资之间是否存在热交换和细菌交换,譬如液体货舱同时存放10C净水和-20C含菌污水,会发生什么
你们都喜欢太空尿尿是吧?一个无关紧要却很蛋疼的BUG 太空舱的墙壁厕所设定为船员专用后,起飞或降落,都会重置为公共。于是导致其他人会来使用这个厕所,而且他们还特别喜欢太空尿尿,妨碍飞船正常运作。 原本想船员在港期间也多用太空舱厕所,增加水循环,进而加速散热。现在只能降落禁用厕所,虽然影响不大,但不是最优解,总觉得万分蛋疼,也没有空间做门禁,实在烦
火箭装载器不符合管道优先级机制,是BUG还是机制? 最近要对火箭装载器做回流,发现一个问题。当在火箭装载器的白口后面串联其他白口时。装载物并不遵循白口优先规则,优先供给火箭装载器,火箭装载器会断断续续出现空管道的状态,只有当火箭装载器白口后面的管道阻塞后,才能稳定供给火箭装载器。 虽然我采用了其他方式解决了回流,但一直有个疑问。 类似的问题我似乎也在串联的洗手台上见到过,想了解下这是一个特殊机制么?
关于火箭区驻港生活和热量回收的矛盾,看看8U有什么思路。 最近在修改火箭区布局,发现思路上有个矛盾点。 一方面我希望火箭在长时间没有发射任务时或者驻港补给时,分配给火箭的航天员可以正常的在生活舱生活,并可以外出利用主基地的娱乐设施并参与主基地劳动。那么火箭区就需要接入管道持续稳定的提供水源,氧气给每个火箭的生活舱以及火箭装载器。 另一方面我又想回收火箭发射产生的热量和蒸汽。那么封闭的火箭区温度会逐渐趋近125,即便水管和氧气管道采用隔热管道,水或氧气若长期驻留,温度也会逐渐升高,水管还有相变的风险。但又因为需长期驻港,又不适合采用回流的方式解决。 以上,看看8U有什么新思路
酷炫的餐厅和娱乐室#缺氧 #蹦迪
1000周期了,这游戏真是个时间杀手啊 买游戏,开个档,玩了1000周期,耗时1755个小时,还有许多工作未完成,我去
话说沙滩椅的照明判定是怎么结算的。 是坐下去的那一刻,还是起身的那一刻,还是算个平均值?RT
有啥好办法解决火箭引擎的发电过剩么? 好不容易解决了电控了发电过剩,这火箭引擎又一天整个300KJ的发电过剩,强迫症看着闹心啊。有啥办法解决么?比如无限输电给基地?
这大概是你见过的最花哨的餐厅了,没有之一 1L祭百度,不要吞我贴
好伙伴就该一起去星辰大海,必要时还可充饥 挺满意的探索舱设计 照明BUFF全覆盖;装饰度拉满;卧室,高档餐厅,卫生间。 防腐气体+冷藏,火椒面包支持最长40周期的探索,食物自动补给。 支持火箭自动发射系统,在港燃料、物资、食物补给完毕自动发射,同时支持长期驻港长期生活,宇航员享受闲暇时光和基地更多娱乐设备。 当然,以上都不是重点,真正的画龙点睛之笔在哪里,你们知道的
可控虫聚变——奇奇怪怪的模块之二 火箭自动化整得头疼,发个帖子休息一哈 1L祭百度,不要吞贴。
分享个王道的普通制氧吧——奇奇怪怪的模块之一 听说这是经验密码,身为1级小朋友的我也要混混经验 先说优点: 1.首先是普通制氧的共同优点,简单便捷,对建筑材料和科技要求低,易维护易搬迁。 2.按需制氧,不用担心浪费水,不囤积氢气,氢气均有效燃烧发电。随耗氧量增加,电解器可以以接近满负荷的效率运转。 3.净发电量高,同耗水高于你在贴吧常见的各种普通制氧模块和高压制氧模块20%左右,随耗氧量增加仍有上升空间。 4.稳定性高,不采用游戏一些特殊机制,不会因读档、克雷更新等各种意外情况导致模块失效。 再说缺点: 并非完全独立的制氧模块,内嵌在基地规划当中,直接抄或有困难,但理解思路,灵活应用应该不是问题。 具体介绍看下文
话说空中加油有可能实现么 比如我一个蒸汽火箭,蒸汽引擎容量只有150KG,但我配个大型气罐装11T蒸汽。然后通过生活舱管道衔接是否能将气罐内的蒸汽填充到蒸汽引擎呢?
这大概是最小的钴火山开发模块了 继铝火山开发后,再接再厉,对这骨骼惊奇的钴火山进行开发。 这钴火山长的位置实在是绝,好死不死在出口和制氧室中间,同时也是我工业区和生活区的分界线。 一直没规划好怎么弄他,让他即好看又不碍事。 这下有了开发金火山铝火山的经验,家里也有比较成熟的集换蒸汽室,决定把他也利用起来。 鉴于留给我的空间只有那么点,于是采取灌水抽气大法, 大致思路: 检测温度,高于125C,从制氧用的高温水管(80C-95C)分流优先灌入。 检测气压,高于100KG,抽取蒸汽,引入集换蒸汽室,消耗后产生的95C回流高温水管。 钴金属盘管,125C,引出丢入鱼塘做二次冷却。
活久见,莫非要我进去给他开个光? 这铝火山开始喷发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铝。但似乎因为模块还没电,没有获取路径。所以认为我还没发现铝,所以我装载器不能把铝勾上。 我就想知道,等我有电了,我能把铝勾上么?还是非要我小人进去摸一下,开个光?
咨询个火箭食物的问题 最近打算尝试弄弄火箭玩,咨询一下,如果用火箭货舱来装食物,这个食物是否存在保质期,还是算在特殊空间? 假设存在保质期,那判定深度冷藏和防腐环境的条件是以货舱来判定吗?火箭要是在太空怎么算?
作死的自冷铝火山建设中,心中略有忐忑 搞定完金火山,心中略有膨胀。见野外一处铝火山进入休眠期,就想顺带开发了,虽然一时半会还用不上铝。 挖开一勘探,算了算热量,马丹,要做自冷,需要15吨左右的水和2.7个蒸汽机。 时间不等人呀,还有30周期就要喷啦,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选择自冷主要还是觉得自冷划算,用一次性的材料投入换永久的能量收益,就是有点担心过大的蒸汽室会使3个蒸汽机吸收的蒸汽温度不均匀,造成蒸汽机过热,略有忐忑。 PS:既然你们喜欢画,我先把画安排上了。
解决完发电过剩后,完美的中央电控 1L祭百度,不要吞我贴
第二座金火山开发,没有优化空间了,分享给8U 自冷自供电,无需外接电源,不接液温调节器,喷发期向外输电到主电网。 输出125C金,其余有效热量全部发电。 布局紧凑美观省材料。 相对第一次开发时的改进: 以智能电池控制电力开关切断输电线路,代替之前用智能电力停用变压器,避免停用变压器造成的电力流失。 调整排水口和装载箱位置,更好的冷却金属,快速出金。 这次蒸汽机室内填充的是二氧化碳,鉴于第一次的模块蒸汽机稳定在98C,且二氧化碳比氧气的导热比热都低,打了一个钻石变温板加速导热,内部仍使用铜管排水管盘管散热。 第一座金火山链接:https://tieba.baidu.com/p/7879601530 内部有过热温度的建筑和运输轨道的材料用钢,其他用金。智能电池设置5,95,保留一部分自供电即可。 125C的金可走外部隔热砖内的运输轨道输送到基地内部的运输总线并交给全局水冷处理,避免热量散发到室外。 PS,这图还真不错,就差一个铁火山,就完美了。
粉色树鼠,不喂芦苇能不能自我维持呢? RT,我还想在餐厅加个树鼠,但实在腾不出空间来种芦苇了。
玫瑰香型的污染水 虽然没什么大用。。。似乎可以拿来屏蔽各类病毒
第一次液硫泉开发,总感觉不够高大上,但似乎也没什么毛病 大致思路: 基地内部,可用空间受限,只吸收125度上的有效热量发电,输出125C液态硫。 125C液态硫走隔热管道排出到下方石油水库做二次降温成硫,顺便做热源,逐渐预热该石油水库区域到110度左右以便养熔岩浮游。 固态硫再由石油库里的机械臂带入运输总线运回基地核心区,沿途全局水冷降温,估摸到达也就常温了。 内部直接通蒸汽肯定更好一点,但有点麻烦,就倒水。 加热水到蒸汽的过程有两个阶段,当水未蒸发并达到液态硫凝点之前,可能会直接生成固态硫,甚至结块,所以配套了机械臂、矿工和装载器做早期清理。 水蒸发并超过液态硫的凝点后,水泵开始抽取液态硫,盘管到125C输出。 看起似乎没什么问题呀
重新发个疑难杂症的问题,似乎被吞贴了。 当点开一个电网的内的组件,查看能量页面,可见里面有个电路概览,可以了解这个电路一些信息,其中这个“储存电力”看文字描述似乎是指电路连接的电池的储存总电量,如果是,那么为何和下面电池含电量的总值不符合,如果不是,他到底是指什么,在游戏内如何体现?
水了半天也没经验,问点疑难杂症 当点开一个电网的内的组件,查看能量页面,可见里面有个电路概览,可以了解这个电路一些信息,其中这个“储存电力”看文字描述似乎是指电路连接的电池的储存总电量,如果是,那么为何和下面电池含电量的总值不符合,如果不是,他到底是指什么,在游戏内如何体现?
水,这天气气冷压不住了,莫非要上水冷 水
关于除污淋浴间的一些疑问 生成的污水跟厕所水一样自带病毒么?还是使用的小人有毒,生成的污水才有病毒?
原油精炼器通石油会咋样? 是否就像净水器通净水一样,直接滤出,还是会造成建筑损坏?
花盆白嫖的植物是否算野生植物,能否构造自然保护区? RT,自然土太丑了,如果花盆白嫖能构建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还可以更好看一点。 有实践过的8U有点参考意见呀
蒸汽机效率是否会受限于排水管 事情是这样的,我打算并联4个蒸汽机,突然想起蒸汽机好像是排出10KG的水,排水管并联一条水管,是否会导致蒸汽机排水受阻,进而导致4台蒸汽机不能100%运行呢,假设下面蒸汽室蒸汽充足。
实话实说吧,有木有一种丰收的喜悦 不要跟我提CPU,CPU表示无所畏惧
磨磨蹭蹭的混到了750周期,我也告别了心爱的氧气面罩 一直拿氢气和天然气混电也不是个事啊,还是全面替换气压服吧,我要去挖石油咯,顺带建个轨道交通。
第一次开发金火山,发电量应该比天然气泉靠谱吧 输出电到主输电线路,输出125C金到基地,金的热量基地内部消化。想给蒸汽机加个电控站,但似乎没法规避热量散发到外部的问题。就等水烧开咯
电力损耗诊断,大佬们展现你们真实实力的时刻到了 我目前设计的双电池中央电控,在每日的电力报表中,总有些发电过剩,在排除常规原因后,我目前只能归结到属于双电池切换瞬间的充电线路无电池导致的,不是很确定,希望8u帮我复诊一下。 以下是必要信息和具体情况上图为中央电控,下方为主电控室,上方为配电室。紫色线路为主电控充电线路,发电机组都在此线路上。 主电控左侧智能电池为副电池,负责输出主电控电力状况。右侧为主电池,负责控制主副电池切换。上图为氢气发电机组和煤炭发电机组。最左侧信号线接收主电控副电池发出的电力状况,并通过发电机组前面的过滤门,分批延时启动发电机组,例如,电力不足立刻启用氢气发电机组,2秒仍不足,启动煤炭。 我目前常用的发电机组主要是氢气,天然气,人力属于常时启动不可控,小人空了就发电。另外主电控左右两侧各有一组UPS电池组,平时从主电控主干线路汲取电力,电力不足时可以作为类似发电机组,临时回充主电控室。一天完整的电力报表,可见有69.8KJ的电力浪费,其中电力流失部分属于正常,但仍有10多KJ的各机组的发电过剩。这个数值不大,一天也就10-30KJ左右,但着实让人不舒服。 据我所知,发电过剩本质应该是,发电机发电的时候,充电线路没有电池或电池已充满才会导致。目前我主副电池上下限设置有很大的缓冲空间,并且我长期观察过主控站情况,未发现因瞬时功率过高,电池充满的情况。所以我确实不知道这发电过剩怎么来的了,只能归结到双电池切换瞬间的0.02秒,发电机线路可能会认为无电池,但我不确定,希望8U能帮我找出其他原因,让我把发电过剩清零。逼死强迫症了
就喜欢看小人排排坐吃果果的样子 满满的幸福感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