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路人未还 故路人未还
关注数: 32 粉丝数: 271 发帖数: 18,285 关注贴吧数: 73
大黑塔叠层机制浅析:其对环境依赖较大 只谈机制,不谈数值,不谈环境。 ****** 大黑塔目前的最大症结就在于对于“对群环境”的依赖上,这一点相比于之前的叠层主C设计甚至还是倒退。(哪怕对环境依赖程度能通过队友、命座、对单补偿而轻不少,但仍然是依赖) ------ 回看叠层主C,飞霄的叠层只依赖己方动数,黄泉的叠层很大程度上也依赖己方动数,又需要是能叠负面的行动,同时部分依赖敌方行动。 而大黑塔,既要求己方动数,又需求己方群攻,此外也是最致命的一点,还要求敌方怪物的数量。敌方数量这一点是极为被动的。 你可能会说:其它智识不也是对群厉害,对单倍率低?黑塔和他们的区别就在于,不仅对单亏倍率,还有个“叠层”机制来进一步影响其对单的伤害。 ------ 举个很浅显的例子,大黑塔队伍里,小黑塔的e,在对5时能给对方全体上共计8层解读,但对1时只能上4层解读。这就是赤裸裸的差距。 你可能会说,精英怪头上有4层不就好了?反正都要往42层叠,伤害也只看对精英的,小怪随意就死了。但实际上其它怪身上的层数正是大黑塔的“储备粮”,是强e重置层数后再次快速将精英的层数叠高的关键。 ------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是,己方每次行动,都是按敌方人头数给对方发粮票(解读),智识保底给4张,最多给8张。而粮票会通过两种方式上缴给精英,最终只会全让精英吃了(被强E收走)。可见,发粮票次数越多、敌方人头数越多,那么精英吃的就越饱。 大家可能觉得实战视频里,大黑塔的叠层并不慢,只见不一会儿精英头上就几十层,但往往忽视了原因,那就是这一切极其依赖小怪、大招重排和小怪阵亡所带来的层数富集。 * 大招:将场上层数高低重排,精英最高。 小怪阵亡:层数富集到精英身上。 强E:伤害只与主目标层数有关(零命),也只重置主目标层数,和小怪的层数无关。 * 可以说,活得久的小怪(如5合1),粮票靠大招(重排列)上缴给精英。活的不久的小怪(如狼卒),粮票在阵亡时上缴给精英。强E收票只收精英的票,小怪身上的不收。 所以说,敌人的层数不管在谁头上,最终都只会在主目标的身上被消耗掉,转化为伤害。既然消耗方式单一且直接,那还等什么,还不赶紧多产粮票? 然后你就发现,粮票是按对方人头数给的,你多动,每动一次就多发一次粮票,提宝、灵砂都是为此而来。但一次发多少,那还是要看对方数量。而这你说了不算,策划说了算。 而没了小怪,就没了票被强E没收后的储备粮。 ------ 究竟怎么多产粮票呢? 1.命座 1命微解毒,相当于每一次强e多给精英15张粮票,计算副目标层数基本只在双精英时有用。 2命,强E次数多,哪怕吃不到42层的增伤,但是每次强E多给15张,多打强e也能赚不少粮票,对单时本来叠的就慢,这个15张票作用更是明显。而且强E本身还倍率高,还是不错的。 至于高命,纯粹数值,无关机制。 2.队友 队友多动多对群,管他人头数多少,多发几次粮票总是好的,也同样是挺关键的。 3.敌人人头数 这个纯看策划给什么环境,无解。 可以粗略地说,命座+(你方动数*对方人头数)=叠层,前两者你可以通过命座、配队优化,上提宝,上灵砂,但后者不行(至少现在还没有给对方插木桩的机制)。可以说,通过各种方法大黑塔发的粮票确实能变多,但策划手里还是捏着那根名为“环境”的指挥棒。 至于你说大黑塔还要对群来充能量,还要充“谜底”,那就更是仰赖对方个数。大黑塔的单次充能也被策划贴心地加上了“最大15,最小9”的上下限,如果没这个下限,那对单对双的220能量更是能让你充到天荒地老。而这个上限,就是对未来前后排的“防”,不多说了。 ------ 总结:大黑塔的“解读”、大招充能、“谜底”始终会受敌方数量掣肘,小怪的存在对叠层很重要。这是根上的问题,除非将来有队友给对方插木桩,不然很难解决。对单补偿给了,但指望对单发挥不受影响那是不可能。此外,1、2命机制命座,可部分解毒。
又有网红队G2营销的节奏了,正逢小蜜蜂官号入驻B站, 说几句 有明星选手还用心营销国内还不允许有粉丝了说是,说句不好听的,别的战队人家都不在意国内的,naviB站官号上次更新在21年2月,当时卖卖队服就没管了。小蜜蜂今年十月份往后才把B站官号搞起来,到现在有一个月吗?FAZE根本就没有官号,全靠原来是叫FAZEclan相关更新现在叫FGA字幕组的粉丝们用爱发电,更新好更新快不是还是靠粉丝自己?同类型的C9相关更新他们粉丝早就坚持不下去了,液体国内还是微博能看,mouz和spirit都是今年四月为了凑iem成都才真正有自己的B站官号。 那G2呢?2019年就有了官方微博和B站账号,兼顾着LOL和CS,还经常搞战队问答和粉丝抽奖,每次比赛都实时跟进动态,也经常和选手互动,现在B站账号发了七百多个视频和一千多个图文动态,一天发的微博说句实在话比大多数队伍一个月发的动态都多,各种梗图玩笑张口就来,国内的运营也不像官推那样经常犯病,更别说就算是官推都经常转发国内的G2粉丝作品,呼吸在最艰难的时候都能感受到来自国内的热情,就这种用心程度的队伍国内不许有粉丝,那难道只有“热脸贴冷屁股”的高冷战队才能有粉丝? 有明星选手没major,就不能有粉丝了?那21年前的navi,22年前的fazeclan,23年前的小蜜蜂粉丝还少吗?再说G2这几年成绩也不差啊,拿冠军的时候爽了,没major的时候挨骂了,怎么在国内有运营有粉丝还要被骂? 整的好像营销就是贬义词一样,营销队网红队成天说,说呗,不怕你说,我以前还是c9粉丝呢,C9要是在国内能成网红队,能有这么多用心的内容产出,就是当营销队网红队又怎么样呢?有官方陪你互动,有选手能通过运营感受到你作为粉丝的支持,那才叫幸福。现在作为G2粉丝,成天在B站都能看到G2运营的各种动态,就是很幸福。 这次小蜜蜂官号入住B站,那对小蜜蜂粉丝来说更是大好事,就要营销,就要网红,就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大番薯的魅力以及看到其他小蜜蜂选手的高光时刻,更要让他们也感受到国内粉丝的热情和支持,让互动变多,这才是良好的社区氛围。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小蜜蜂的官号。 至于粉丝多逆天粉就会多,我只能说你不会真以为哪家的逆天粉少吧,自己管好自己就行了,更多的粉丝更大的能量,逆天多,一起看比赛的好友只会更多。正好我们G2粉丝够多,在上面吸引火力挨骂,其他队伍不赶紧营销,多收点粉丝还等什么呢?
还在场均?连分舰种伤害都没有的数值有什么用? 20W/70%的作用和15/70%的作用怎么就不一样了?20W>15W又如何?一个值能看出来什么?看场均总伤害和看场均通过撞击造成的伤害有什么本质区别?一叶障目罢了。70%=70%就完事了,还按着打?差不多得了。 是不是现在玩家都没见过XVM? XVM大战力系统能完整记录战斗结果,故和其它采集官网数据(例如WR和Suihei Koubou Ranking)并赋予权重而计算出的效率值相比,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战力来自每一场战斗,所以不仅不会受版本变革和地图改动影响、导致效率体系伤筋动骨(如0.5.0.3之后已经基本不能获取占领和护旗点数),还能及时体现各种调整对不同舰只战力的影响。连分舰种伤害都没有、组队效率也不倒吸的PR值算是给人另一套评判标准了是吧?看看我老列克星敦的水表,看得懂为什么能排第三吗?当时十万多场均的不在少数,怎么赢不了呢?怎么就往后稍稍呢? 懂不懂老美航013时代单野68.6%胜率212%效率是什么概念?有几个能按着我打?看看我的伤害饼图,场均高的按着我打?对战列伤害刚过50%,8级对驱逐场均一万五是什么概念?我可以说我就是013列克星敦对dd伤害最高的。 我013宰了多少个翔鹤了,没战斗机不还是照样宰?谁按着谁打?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每两局其中有一局我能保证对方6分钟后没航母,每局我能保证对方少1.5条dd。结果现在呢?看看PR怎么算的?服务器胜率46.05%的老美航,在013/202制海制空甲板时期甚至平均胜率都在44%左右,结果PR给我算胜率加权380?场均给我算1718?这就是总场均为上的PR。让我上紫表的原因不是我会抓dd,而是我撕掉对面后的输出。全程单野,也不用拿组队什么的堵我嘴。看总场均顶P用? 胜率、效率这种值就已经是所有其他游戏中行为的总和与凝结,场均只是手段。 20W/70%胜率和15W/70%胜率只要场次够多就是等价的。70%=70%是因为双方通过不同的手段实现了相同的结果,场均是其中一个路径,但是这就能说明谁按着谁打了?这就能说明20W>15W?20W有多少是对大船输出,有多少是低效输出。15W又有多少对小船输出,有多少是高效削人头呢? 那怎么不比比场均撞击造成伤害或者击落数或者侦查伤害?
告诉你潜艇为什么不合理,为什么挨骂 告诉你为什么潜艇挨骂。 因为潜艇是最后加入游戏的,因为潜艇一开始毛子就没打算出,所以这个游戏的最基础机制在设计的时候就没有,从来没有考虑过潜艇的存在,所以也根本不可能适合潜艇的存在。 损管设计的时候,除了水、火、配件损坏以外就根本没有想还要承担消PING。水听设计的时候,就没有想到还要承担在多个距离点亮潜艇的任务。雷达设计的时候,就根本没有想到还要照顾潜艇。dd整体设计的时候,就是没有潜艇这种隐蔽更好的东西才拿到对应的隐蔽、机动、火炮和鱼雷的,其他舰种又何尝不是?连航母飞机对潜艇的视野都是一拖乐色,它在设计的时候也没想到还有个水下的小东西。 结果呢?潜艇来了,所以一切有的没的都要按照以前的机制捏着鼻子来给你个潜艇产生交互,那损管本来都挺忙了,还管个消PING,你倒是把损管CD再减一减啊。前线的dd本来最大的压力已经一堆了,现在还多一个潜艇,你知道dd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视野交互吗?各种交叉各种走位限制本来就多了,你玩个潜艇还奇怪我怎么不扭雷呢?航母飞机踏马飞一万圈都看不见潜艇在哪,航母更是连在8km外攻击潜艇的有效方式都没有。 这踏马就是整体设计的不相容,你随便看看跟潜艇的一切交互都是硬套过来的,你能感受到这种生硬感吗?现实世界就没有给魔法留下来位置,你现在告诉我我能抽出魔杖给你来一个昏昏倒地,然后让你接受这一切?一个普通的情景喜剧家有儿女,突然老板一拍脑门要往里面加入阿凡达里的蓝皮人和繁衍至巅峰的斗气?然后刘梅因为刘星作为斗宗强者和蓝皮聂提妮偷偷谈恋爱所以一个神锋无影把刘星撕了? 潜艇就是后来的,这个家本身就没有给你留位置,一个家,四个人四间房间还有大有小,一直吵架呢,你第五人就拎包入住了?怎么住?让上面四个人随机挑一个去睡沙发? 别扯CV当大旗,CV在游戏最初设计里已经存在了,和水面的交互都测了,变了多少个版本了?最初三个美线三个日线怎么做的平衡? 还不是靠一个防空好一个防空差?就这样一个过了9个大版本,经过无数改动的航母现在都还阵痛不断,你个B游戏最初设计都没有考虑过的潜艇来了就想让大家笑脸相迎? 看看深弹和反潜机的不合理之处,看看雷达和飞机的无交互,哪怕是舰长技能设计都是在防空技能里硬塞空袭加成,你能不能就不要把潜艇看作理所应当?潜艇能磙多远磙多远,不然其他舰种还要在毛子的思路下给你赔笑硬贴。
赛后采访 NIKO:我没能,也不配赢下一次CSGO的major 主持人:NIKO,你在csgo的最后一次major已经被淘汰了,此时你在想什么? NIKO:我没有什么想法,我现在仍然无法相信自己的糟糕表现。今天与传奇组的第一天都是相当艰难的,一切都转瞬即逝。我不知道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很难相信我们没有打进淘汰赛,我们本该打得更好。我们为自己的表现感到羞愧。FNC在高压情况下的那些道具真的很好。 主持人:我也很同情你的失利,而昨天HOOXI也提到队伍有很大的压力,你也感觉到了吗?尤其是面对在CSGO夺得major的最后机会? NIKO:我们显然很有压力,但我认为这并不是我们输掉比赛的最主要原因。我想...(吐气),这很难说,因为昨天我们对阵黑豹的比赛赢得很干净利落,甚至都没有哪一局很焦灼,我们单方面碾压了黑豹,他们并没有检验出我们在高压下的表现如何。今天的状况(对阵FNC)则不同,通常情况下我们不会有这么大的压力,但我们没能适应FNC的比赛节奏,然后...是的,是的。 主持人:你们赢下了图一,但他们在最后一张图上逆转取胜,你能从你的视角谈谈比赛发生了什么吗?因为事实上你的状态在后来也有所下滑。 NIKO:是的,我们在T方实现了一次逆转赢下一局(inferno),但他们逆转取得了其余两图最终胜利。在两局比赛中我们都有不止一次的机会,但我们表现糟糕。我们在T方打的很好,在整个赛事甚至是挑战组都很好,因此在CT方失利后,我们并没有放弃,我们相信我们能干净利落的拿下胜利。我们讨论了在加时赛在CT方的表现,并给出了解决方案,最终拿下了inferno。 主持人:这是一次令人心碎的失利,你对之后有什么计划吗? NIKO:我们再过十几天还有其他比赛,这次失利对于队伍是当头一棒,特别是这是最后一次CSGO的major比赛了,我也并不确定该怎么面对...也不清楚之后有什么安排...本赛季我们还有两个赛事,我们会看队伍如何安排。对我而言,我没能赢下一次csgo的major,当然我也不配赢下一次(I dont deserve to win one)...,是时候面对CS2的新章节了,旅程还要继续,希望我能在CS2中捧起major奖杯。 主持人:感谢你接受采访。
莫被1.5 sigma骗了 也许它比你想象的更不堪 虽然绝大多数玩家已经知道sigma可以一定程度上决定炮的散布好坏,但是他们(也包括我本身)并不是很清楚sigma与实际散步间的联系,导致会下意识以为sigma值和散布好坏线性相关(错误观点例如:1.5虽然比不上2.1但是离0还有很大距离啊,应该也不错),然而并不是。 以下是b站up HD70X搬运并翻译的 [iChase]提督学院#38—散布:水平,垂直&Sigma[教学][战舰世界] 中的截图 av23181635这张图可以清晰看出 仅在散布圈最外围的极端情况下 sigma差距就已经显著:1.5sigma带来的外围散布概率是2.1sigma的近4倍、1.8sigma的近两倍。 然而这可能仍然不够直观,甚至会有人怀疑真实性 ------------------------------------------------------------------------------------------------- 话说开来 下面是我所了解到的一些关于sigma和正态分布的知识,可能有不准确的地方,但是大差不差。 首先,战舰世界中所说的sigma值并非正态分布中的sigma值,前者称为A而后者称为B的话 那么B=最大散布距离/A 正态分布中的边界即为 最大散布距离 所以若最大散布距离按1来算 B=1/A 于是1/1.5=0.67 1/1.8=0.55 .... 见过y=1/x图像的都能明白 A越小变化率越大 所以事实上A,也即咱们通常所说的那个sigma 从1.8到1.5的影响,是大于2.1到1.8的 这也是为什么说 至于说(错误观点例如:1.5虽然比不上2.1但是离0还有很大距离啊,应该也不错)为什么错,我只能说sigma(A)真到了1以下,B早就飞了,正态分布图像早就变成了小加加的搓衣板 --------------------------------------------------------------------------------------------------- 话说回来 b站的视频中 “飞向散布圈边界的概率不太直观” 说了这么多 其实还是放图(在how it works中,毛子已经指出 不存在分布在最大散布圈外的炮弹) 这张图来自nga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ga&urlrefer=73ac7047d76de95241684421a12540e0.178.com/read.php?tid=17091897&rand=918 这位大佬的帖子 里面还有更多关于sigma的讨论 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可以看到1.5sigma哪怕是跟高级房二次的1.7来比也有明显掉队 我自己凭借搜集来的数据和zhazha水平用Excel做的图 也大差不差: 这图大体上就是散步集中情况 综上所述,我想要说的就是:1.5simga可能比你想象中还拉胯,莫要以为从衣阿华1.9到麻省1.7你能接受(其实我接受不太了),从麻省1.7到波美1.5你就能接受。 它不是线性的,它更拉胯。 当然散布并非由sigma全部决定 但是仅做横向比较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关于水平数值散布系数和sigma综合考虑的什么的高技术力问题请移步上面nga大佬帖子,我这就不班门弄斧。 最终说一句:我云认为:波美拉尼亚是屑船 个人没什么依据,没什么本事,看了看直播,就硬云,但我还是要说,12km 12中0的波美拉尼亚是屑船 一半的钱用来买德系身份,剩下一半给鱼雷,船体和炮就是送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