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之阴 洛河之阴
美女爱好者
关注数: 169 粉丝数: 65,373 发帖数: 20,841 关注贴吧数: 2
数九歌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九九歌”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有一首较通俗的民谣是这样的(北京版):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解释:  俗谚有“头九暖,九九寒”,人们发现如果起头九天暖和,则跟着来的整个冬数九严冬盼春归天都会特别冷。故说“第一莫贪头九暖,连绵雨雪到冬残”。《燕京岁时记》中说:“冬至三九则冰坚。”意思是,从三九起就进入数九寒天中最冷的阶段了。《京房易占》说:“冬至之后,三十日极寒。”,“冬至后第三戌,为腊月最冷者。”后来,一般人们都认为三九天是最冷的,但是事实上,四九才是寒冬中一段最冷的时间。只不过刚进三九的头几天,寒暖变化大,一下暴冷,身体不太适应,显得格外寒冷,而到四九,虽然温度比三九低,但温差变化小,便感觉不如二九进入三九时这么冷了。  自冬至起,三四九刚好在二十四节气的大寒附近。 四川版   一九二九,怀中插手;  三九四九,冻死猪狗;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  八九七十二,猫狗卧阴地,  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立。 河南版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大甩手;七九八九抬头看柳;九九杨落地;十九杏花开; 历史记载   劳动人民经历了千百年与风雪严寒的搏斗,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创造出许多记叙数九期间寒暖变化规律的“九九歌”。如北方流行的九九民谣:  未从数九先数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顾禄《清嘉录》上记载有一首“数九歌”,十分风趣地描写了古代人们过冬的情形:  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手都因怕冷而缩在面袍里);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寒风刮在篱笆头上,像吹觱篥一般,觱篥:bìlì 亦作觱栗,汉朝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似喇叭,以芦苇作嘴,以竹做管。);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睡在被窝里像睡在野地里一样);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不要舞,不要舞,还有春寒四十五(穷人衣薄,起舞取暖);六九五十四,苍蝇垛屋茨(透露出一点暖意了);七九六十三,布袖两肩摊(天暖,厚衣服可以披在肩上了);八九七十二,猫狗躺凉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刚要伸脚眠,蚊虫跳蚤出。  在古代社会里,穷人过冬尤其受罪。 原因   为什么要数“九”呢?为什么不数二、三、四、五、六、七、八呢?这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的消长,阳长阴消就象征暖来寒去。九,为“至阳”之数,也称老阳,九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已深矣”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