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的艾爪查 艾爪查
关注数: 74 粉丝数: 190 发帖数: 11,885 关注贴吧数: 38
最后的s0预测:眩或=“忘却”,但≠外星忘却 算是对前段时间某个争议问题的新猜想。 标题的意思是,眩所变的魔女或许也会被叫做“忘却的魔女”,但只是“地球的忘却”,和在携带版被描述为“传言来自银河彼方的魔法少女的魔女”的忘却并不是同一个体,两者只是撞了个【姿态名】。 所有“XXの魔女”都只是魔女的姿态名,魔女的真名应该是该魔女出现时附在一边的魔女文,比如小渚变的零食魔女叫夏洛特。 这样的撞姿态名也不是第一次了:《织莉子》中,吴纪里香的魔女是“针之魔女”;携带版里带着qb头套的也叫“针之魔女”。但老吴变的针之魔女性质为“笼络”,魔女名为“latria ”;丘比针的性质为“敬爱”,魔女名为“Quitterie”。两个魔女最像的地方就是身体都很细长,像针一样,所以才都是“针之魔女”吧。 老吴是宇宙第一的织莉子单推人,魔圆系列第一个在魔女化后还记着重要之人的魔法少女,不存在因老吴改推丘比而改变魔女性质和外貌的可能。何况,魔女就算改了外貌和性质,也不会改变名字的。焰变的彼岸和胡桃夹子的魔女名都是“homulily”,圆的魔女姿态更多(起码四种),也只有“Kriemhild Gretchen”这一个名字。老吴和变成丘比针的魔法少女魔女名字不一样,所以她们肯定是不同两个人。 那么,既然有两种针之魔女的情况,忘却的魔女为什么不可能也有两种呢?仔细想想,眩身上有着一个很有趣的“巧合”:眩有未来视,声优是早见沙织,织莉子也有未来视,声优也是沙织,像是在官方玩声优梗——或许眩和携带版忘却撞元素,也是因为类似这样的原因?不是眩因为要成为携带版忘却而被套上相似的元素,而是因为眩的定位是“被忘却的魔法少女”,还差点因为自我切割让别人忘记自己而陷入绝望,有值得打上“忘却”标签的点,所以才借鉴了携带版忘却的元素? 猜想就在这写下了,是预言家还是妄言的小丑,交给未来吧。也是我最后的s0分析贴了。 我个人是希望携带版忘却还是携带版忘却,我很喜欢来自外星的魔法少女这个设定,所以喜欢着这个独一无二的魔女。我还期望那天由她为起点开发一个外星魔法少女的企划呢() (其实仔细看看,这两个针也没多像啊)
(定型文整活)我太生气了! Scene0 Film8~12.将在1月中旬更新,全世界圆学家推测,笃定爱生眩必在故事最后被抹去存在。根据魔女特征与魔法少女特征之间的相似性规律,眩极可能变成魔圆携带版“忘却的结界”的关底BOSS忘却的魔女! 变成忘却的魔女意味着什么?被世界观内的所有人彻底遗忘!被焰用反舰导弹开瓢! 马鲅鱼以《我会在你身边,我什么都会做的》、《那个戴着眼镜、扎着麻花辫的可爱小焰到底去哪里了呢》系列闻名魔圆乱炖圈,其一人的各种内心可爱小动静也备受系列粉丝们喜爱。各种访谈中一再强调魔圆系列是爱与希望的物语,可这么可爱的一个新衍生作主角,竟然要落得如此悲凉下场??在上次魔寄动画的余恨未消的情况下??S0是在三年前的魔圆十周年会上,和叛逆一起官宣的重要企划吧,下仓这样对待马鲅鱼,还好意思说尊重被大家爱着的角色? 环顾魔圆众宇宙,除了魔寄动画,我几乎没见过有编剧对魔法少女这么恶意。 若有此等丑事发生,我将不得不考虑抵制下仓写的所有剧情。 我原想p几张眩的生草图作为礼物送给其他喜欢眩的朋友。 事到如今我也没有颜面让朋友们知道有这样一个这样对待魔法少女的游戏。 如果见泷原组已经没有第七色的位置,真的有必要让眩加入再悲惨下线吗?! 下仓辜负了眩这位满足了许多圆厨加入故事帮助见泷原六色的角色,对下仓将要把眩的命运定格为魔女的可能性感到愤慨! 请好好考虑!!! 你最好不是!!!!!!!
久违的献给小朋友的一集(由布莱泽第15话引发的漫谈) 刚看完时,我有点担心这集会不和现在观众的胃口,但看了看随便找的几个帖子,整体评价似乎还好?因为最近对奥系列中“熊孩子”回这集的恶评不少,而我是喜欢这类故事的,比如经常被拉出来批判的《想见盖亚》,从小到现在都很喜欢哪一集。 新生代以来,因为故事篇幅的减少,很多过去常见的故事类型都很少看到了。比如像布莱泽这话这样,以孩子为单元主角来反映孩子的生活和想法的故事,上一次居然还是九年前的《眼Q之泪》……所以这集看得我有一种重逢老朋友的感觉,所以才在标题用上“久违”二字。 拿被致敬的初代那集做对比,稍微阅读理解一下: 虽然这集的“主角”都是孩子,但是主题稍微有些不一样。 初代那集我认为是在通过加巴顿事件阐述追求梦幻的孩子的世界,和追求现实利益的大人的世界的差异,最后以村松队长面对孩子们肆意涂鸦的无奈,说明孩子童真心无法轻易被大人打垮。 布莱泽这集,则是纯这个孩子的成长故事;从一开始因为过于懂事的自我压抑,到“终于做了些同龄孩子会做的事情”,并开始学会像那个年纪的孩子一样,希望和父亲去玩,解放了自己作为孩子的天性——诚然,一个不会麻烦人的乖孩子让人安心,但如果这份乖巧,是舍弃了自身玩乐需求的妥协呢?在该玩该自由的年纪,还是让孩子适当调皮一下吧。 不知道下次在看到这样以孩子为视角主角的故事,又是在什么时候?奥系列若是放弃这个题材,我觉得蛮可惜的,我想以后的小观众,也能像小时候看《日月第一击》,看《想见盖亚》的我一样,有种“奥特曼在重视像我这样的小孩子耶”,类似这样的感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