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剑客 山剑客
关注数: 0 粉丝数: 35 发帖数: 1,935 关注贴吧数: 7
诗{英台山伯}----即{梁祝} 正文(上) 《梁祝诗》专题(一,出版消息-编委名单-序言-链接-赏析-编后记)   《梁祝诗》专题(三,正文中) 《梁祝诗》专题(二,正文上)特别专题 2010-04-12 17:07:05 阅读5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第一章     别家 001 讲山便讲山千秋 讲水便讲水长流 讲人便讲人贤孝 且讲沙州祝九娘 002 祖居花县凤凰乡 有一女子标致娘〔1〕 年纪及笄脾气好〔2〕 皮肉白幼性温柔〔3〕 003 姓祝名字叫英台 聪明伶俐好文才 思量工夫都不做〔4〕 告知堂上爹姐哉〔5〕 004 爹姐听仔讲得通〔6〕 仔爱杭州书院堂 一年半载就回转 双亲保重无惊慌 005 父母听了就应声 女儿这话听会惊〔7〕 千里路头万里远〔8〕 只惊外头人传名 006 英台见说无奈何 心里操想乱如糟〔9〕 世上万般皆下品 思量唯有读书高 007 只见男子读文章 无听女儿出外乡 男人行路犹则可〔10〕 女子出外难思量 008 英台见说这因由 爹姐心肝放宽柔〔11〕 奴奴假做打捕仔〔12〕 谁人会哉是小娘〔13〕 009 爹姐听闻应一声 汝讲这话人会惊〔14〕 女假男装也无像 只会辱败咱家名 010 英台转身入房来 即时就换男子衣 装给打捕一一样 开门去见父母伊〔15〕 011 父母看见心胆寒 即时变成打捕人 从头到脚看像像 思想仍然有负担 012 爹姐你们无惊慌 仔就假做打捕装 一年半载就到厝〔16〕 仁心给仔做书童〔17〕 013 父母两人虽担忧 允许英台去杭州 那介读书求安份〔18〕 无给人哉是小娘〔19〕 014 英台欢喜嘴嘻嘻 就给阿嫂说细微〔20〕 父母在家汝伺侯 我到杭州去读书 015 阿嫂见说笑微微 姑你年纪正当时 杭州书生有多少 我惊抱孙转回来〔21〕 016 嫂汝这话有口机〔22〕 不信共嫂输赢来〔23〕 如果咱姑会做错 愿给你们受凌迟〔24〕 017 姑嫂两人争论时 输赢凭据给人知 红裙埋在牡丹下 读书到厝掘出来〔25〕 018 英台身穿红罗裙 心里弥算头弥晕〔26〕 将这红裙脱落地 埋落牡丹花下存 019 红裙若然好变歹 世间不得留英台 如果红裙无褪色 阿嫂花言不当开〔27〕 020 祷告天地共神明 埋了红裙就起身 堂上父母年纪老 只望兄嫂要孝心 021 身穿蓝衫戴生巾 奴身仍然小娘形 收拾书箱共行李 仁心随我齐起程 022 无唱英台路上走 听唱越州山伯名 父亲不幸早去世 家贫未然做亲成〔28〕 023 才子家贫读书诗 意爱高攀丹桂枝 若然东京开贡院 三元及第正当时 024 母亲听仔说细微〔29〕 仔爱杭州去读书 堂上母亲年纪老 无人奉养难分离 025 老母听说这原因 功名大事不是轻 如果功名会成就
诗{英台山伯}----即{梁祝} 正文(上) 《梁祝诗》专题(一,出版消息-编委名单-序言-链接-赏析-编后记)   《梁祝诗》专题(三,正文中) 《梁祝诗》专题(二,正文上)特别专题 2010-04-12 17:07:05 阅读5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第一章     别家 001 讲山便讲山千秋 讲水便讲水长流 讲人便讲人贤孝 且讲沙州祝九娘 002 祖居花县凤凰乡 有一女子标致娘〔1〕 年纪及笄脾气好〔2〕 皮肉白幼性温柔〔3〕 003 姓祝名字叫英台 聪明伶俐好文才 思量工夫都不做〔4〕 告知堂上爹姐哉〔5〕 004 爹姐听仔讲得通〔6〕 仔爱杭州书院堂 一年半载就回转 双亲保重无惊慌 005 父母听了就应声 女儿这话听会惊〔7〕 千里路头万里远〔8〕 只惊外头人传名 006 英台见说无奈何 心里操想乱如糟〔9〕 世上万般皆下品 思量唯有读书高 007 只见男子读文章 无听女儿出外乡 男人行路犹则可〔10〕 女子出外难思量 008 英台见说这因由 爹姐心肝放宽柔〔11〕 奴奴假做打捕仔〔12〕 谁人会哉是小娘〔13〕 009 爹姐听闻应一声 汝讲这话人会惊〔14〕 女假男装也无像 只会辱败咱家名 010 英台转身入房来 即时就换男子衣 装给打捕一一样 开门去见父母伊〔15〕 011 父母看见心胆寒 即时变成打捕人 从头到脚看像像 思想仍然有负担 012 爹姐你们无惊慌 仔就假做打捕装 一年半载就到厝〔16〕 仁心给仔做书童〔17〕 013 父母两人虽担忧 允许英台去杭州 那介读书求安份〔18〕 无给人哉是小娘〔19〕 014 英台欢喜嘴嘻嘻 就给阿嫂说细微〔20〕 父母在家汝伺侯 我到杭州去读书 015 阿嫂见说笑微微 姑你年纪正当时 杭州书生有多少 我惊抱孙转回来〔21〕 016 嫂汝这话有口机〔22〕 不信共嫂输赢来〔23〕 如果咱姑会做错 愿给你们受凌迟〔24〕 017 姑嫂两人争论时 输赢凭据给人知 红裙埋在牡丹下 读书到厝掘出来〔25〕 018 英台身穿红罗裙 心里弥算头弥晕〔26〕 将这红裙脱落地 埋落牡丹花下存 019 红裙若然好变歹 世间不得留英台 如果红裙无褪色 阿嫂花言不当开〔27〕 020 祷告天地共神明 埋了红裙就起身 堂上父母年纪老 只望兄嫂要孝心 021 身穿蓝衫戴生巾 奴身仍然小娘形 收拾书箱共行李 仁心随我齐起程 022 无唱英台路上走 听唱越州山伯名 父亲不幸早去世 家贫未然做亲成〔28〕 023 才子家贫读书诗 意爱高攀丹桂枝 若然东京开贡院 三元及第正当时 024 母亲听仔说细微〔29〕 仔爱杭州去读书 堂上母亲年纪老 无人奉养难分离 025 老母听说这原因 功名大事不是轻 如果功名会成就
男人女人     女人洞房后的脱变     女人入洞房那天,早早收起了自己的鞋,等男人脱鞋上炕,女人却双脚踩在男人的鞋上。男人见了,“嘿嘿”笑着说,还挺迷信。女人却认真地说,俺娘说了,踩了男人的鞋,一辈子不受男人的气。男人说,俺娘也说了,女人踩了男人的鞋,那是一辈子要跟男人吃苦受罪的。  女人开始试探着管男人,先从生活小事儿开始,支使男人拿尿盆倒尿罐,男人全干了。地里的庄稼女人说种啥,男人就种啥。左邻右舍女人说跟谁走近点跟谁走远点,男人全听女人的。男人正跟人闲侃,女人一声喊,男人像被牵了鼻子的牛,乖乖就回去了。 男人正跟人喝酒,女人上前只扯一下耳朵,就被拽进家。有人激男人,这女人三天不打,她就上房揭瓦。你也算个男人,怎能让女人管得没有一点男人的气概?若是我的女人,非扇她两鞋底不可。男人不急不慌地说:把你的女人叫来,我也舍得扇她两鞋底子。那人急了,你懂个好赖话不?上辈子老和尚托生的没见过女人!真不像你爹的种,怕老婆!      村里人再有大事商量,男人一出场,人们就说,这商量大事你也做不了主,还是把你家女人请来吧。男人还真把女人叫来了。     女人能管住男人觉着很得意,直到有一天女人在男人耳边说起了婆婆的不是。男人红了眼,一声吼,想知道我为啥不打你吗?就因为我老娘。我娘一辈子不容易,我爹脾性暴躁,稍有不顺心,张口就骂举手就打,我爹打断过胳膊粗的棍子,打散过椅子。我娘为了我们几个孩子,竟熬了一辈子。每次见娘挨打,我都发誓,我娶了女人决不捅他一指头。不是我怕你,是我忘不了我老娘说的话,她说女人是被男人疼的,不是被男人打的。       女人惊呆了,她没想到男人的胸怀竟这样宽广。       男人在外再同人神吹海喝,女人不喊也不再拽耳朵,有时会端碗水递给男人。有人问男人,咋调教的?男人却一本正经地说:打出来的女人嘴服,疼出来的女人心服。  看完了,你从中领悟到了那个朴实的道理了吗?  祝天下所有的母亲和被爱着的女人...幸福.快乐  
《大洋民间故事》(二,永兴岩传说、大洋逸事) “藤芦寨”与“灯炉寨” 灯炉寨石靴(阿钵   摄) 大洋杏山村村后是高山峻岭,放眼望去,那里山高林密,峰峦突兀,奇岩怪石,变幻莫测。更令人惊奇的是,其山中还藏有好几个山洞,另建有两个山寨,人称“灯炉寨”。说起这两个山寨名字的由来,还与一段神奇的传说有关。 不知是猴年马月,反正离现在已经很久很久了,西王母娘娘又开蟠桃盛会,邀请了天廷百官、八仙九洞二十四路真人以及诸多海外散仙。 观音大士收到请贴,准备如期赴会。她的侍从善才童子和小龙女也很想赴会,就对观音菩萨说:“要是能跟师父一起赴蟠桃会,开开眼界,饱饱口福,那该多好啊!”观音对他们说:“带你们去本来也没什么,可是咱们不能全去,家里放空了怎么行,你们两个谁留下看守门户?”善才和小龙女两人争来争去,都不愿意留下看门,观音菩萨最后只好安慰他们说:“你们好好看家,我回来时带两个蟠桃给你们吃,你们看怎样?”善才童子和小龙女一听,立即转忧为喜,满口答应了下来。 蟠桃会开得十分盛大,整个瑶池排满了宴席,琼浆玉液,海味山珍,好生丰盛。而那一个个蟠桃硕大无比,青中透红,鲜嫩嫩的,香喷喷的,看了叫人不禁垂涎几尺。遗憾的是,每人桌上只摆放着两个蟠桃。想起家里的善才和小龙女,看着眼前的蟠桃,观音菩萨露出了慈祥的微笑。 宴会刚开始时,大家都比较拘谨,可三杯御酒下肚后,借着酒兴,场面就有点乱了,划拳的划拳,斗酒的斗酒,大家高声喊叫,互相打闹,都有点放浪形骸、尽情纵乐的样子。观音刚与太上老君打过招呼,八仙就过来敬酒。突然,她发现自己桌上的两个蟠桃不见了。她抬头一看,心中便有了数。原来,寒山、拾得这和合二仙见观音桌上的蟠桃没动,就趁乱偷走了。观音大士本想把它们讨回来,可又不好意思。 蟠桃会散了,观音菩萨回到了普陀山,善才童子和小龙女赶紧迎上去讨要蟠桃。观音无奈,只好如实相告。 善才童子和小龙女盼着尝蟠桃,不想一切都成空了,非常失望。观音劝他们说:“不就两个桃子吗,别小气,下次给你们补上。我喝了酒,想休息了,你们关了门也早点休息吧。”说完,就打坐去了。 善才童子和小龙女哪能睡得着,他们越想越不服气:不行,这口气不能吞下去,要找和合俩仙讨回蟠桃!于是,他们俩就商议开来。小龙女说:“我带玉香炉走,香炉整日生烟,师父要找我们,看到烟就可找到。”善才童子说:“那我带那盏琉璃灯,宝灯夜间能发光,师父要找我们也好找。”一番安排之后,他们虚掩了门,腾云驾雾找和合俩仙去了。 再说寒山、拾得偷了观音的两个蟠桃后,也舍不得吃,就用荷叶包着,装在了盒子里,然后俩人晕晕乎乎离开了瑶池。可是走了老半天,他们看到的还是一潭清泉。醉意朦胧的他们十分不解,以为又回到了瑶池。其实根本不是,这里已是大洋藤芦寨的龙潭了。龙潭高峡平湖,水清似镜,群山环抱,密林掩映,景色清新,难怪和合俩仙误认为是瑶池。“管他是哪里呢,先玩耍一番再说”,和合二仙跳下龙潭戏起了水来。 善才童子和小龙女驾上云头,举目眺望,一下就发现了和合二仙的行踪,他们追到了龙潭。不巧的是,善才童子和小龙女赶到龙潭时,天刚好黑了,和合二仙不知进哪个山洞睡觉去了。善才童子和小龙女就把琉璃灯和香炉分别挂在两个山头上,就近歇了。 第二天天一亮,善才童子和小龙女就发现龙潭边一个山洞里走出了寒山、拾得。善才童子和小龙女一见,开口就骂:“你们真是不知羞耻,偷了我家的蟠桃!”刚开始,和合二仙还感到不好意思,可善才和小龙女越骂越难听,寒山、拾得也发起火来:“我们是拿了观音的蟠桃,可是这与你们又有什么关系?不还你们,又耐我何!”双方说不到一块,最终打了起来,寒山对善才童子,拾得对小龙女,捉对厮杀,打得不可开交。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