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香牡丹 军香牡丹
关注数: 1,003 粉丝数: 2,336 发帖数: 8,341 关注贴吧数: 27
牡丹 芍药一年之中的日常管理 1月:月平均气温—3℃,10cm平均地温2.1℃处于封冻期,牡丹休眠,注意防冻。2月:月平均气温1.11℃,15cm地温4.33℃ 立春,天气尚冷 2月下旬,土壤解冻,根活动加快,鳞芽开始萌动。3月:月平均气温5.88℃,15cm地温7.83℃,月平均降雨量18.8mm,上旬,鳞芽继续萌动,牡丹锄第一遍地;中旬,破绽、显示蕾,一年嫁接苗土堆轻轻松一下;下旬(春分)牡丹放叶出现花苗,当土芽3—4cm高时,三—四年生牡丹拿去过密土芽,进行定枝、修剪。下旬结合锄地对牡丹进行追肥,150—200市斤腐熟饼肥。4月:月平均气温14℃,15cm地温15.99℃,月平均降雨量34.88mm。上旬(清明)花蕾进入旺盛生长期,继续定枝拿芽,芍药基本都露出地面,开始锄地一次;下旬(谷雨)牡丹花开,整个花期10—20天,单花期5—7天,可进行人工授粉。5月:月平均气温19.9℃,15cm地温22℃,月平均降雨量44.56mm。上旬(立夏)花谢后,植株正值旺盛生长,花芽进入分化阶段,结合追肥,浅翻或深锄;下旬(小满)天气渐热,及时松土保墒,如遇干旱,可开沟渗浇。此时牡丹、芍药叶斑病开始发生,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500—800倍液)或用1:1:160波尔多液预防。6月:月平均气温25℃,15cm地温26.5℃,月平均降水量103.6mm。上旬(芒种)气温渐高,继续松土保墒,及时渗浇水;中旬,因高温转入夏季半休眠状态,注意遮荫防护;下旬(夏至)继续防病、防虫、松土、锄草。发现虫害可用辛硫磷等药物灌根;防病再次喷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百菌灵,波尔多液,如病情严重可10—15天加喷一次。7月:月平均气温26.9℃,15cm地温28.5℃,月平均降水量222.1mm。上旬(小暑)高湿多雨期,天闷热多雨,雨后应及时浅锄、灭草,地中积水及时排出;下旬(大暑)开始采收种子,放屋内阴干备用。注意防病虫害。8月:月平均气温20.5℃,15cm地温23.69℃,月平均降水量153.5mm。上旬(立秋)及时锄地保墒;下旬(处暑)酷暑已过,牡丹生长又开始活跃。继续防病虫害。9月:月平均气温20.5℃,15cm地温23.69℃,月平均降水量44.02mm。上旬(白露)完成种子育苗,开始对牡丹芍药进行分株、移栽和嫁接牡丹;下旬(秋分)继续做分株、移栽和嫁接工作。10月:月平均气温13.5℃,15cm地温17.2℃,月平均降水量3.78mm。上旬(寒露)嫁接工作基本结束,可继续分栽;下旬(霜降)分栽工作结束,开始清扫牡丹落叶,割除芍药地上干枝,清除所有落叶,防治病虫害寄生越冬。11月:月平均气温6.4℃,15cm地温10.6℃。上旬(立冬)对牡丹药芍进行一次追肥;下旬(小雪)封土越冬,可浇一次封冻水。12月:月平均气温0.7℃,15cm地温3.2℃。作好防寒越冬工作。
地栽牡丹管理莫陷误区 牡丹的春季管护直接影响到开花质量和花后生长,在日常管理中,由于对牡丹的生态习性了解不够,很容易走进春季管护的误区。现将在养护工作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错误做法做一下简要分析。 浇春水过晚 春季气温回升快,但极不稳定,早春浇水可以有效降低地温,延缓植株萌芽,以免受到晚霜和倒春寒的危害。如果浇水过晚,不仅起不到防寒、防冻的作用,还会影响开花质量。因此,春水宜早不宜迟,在早春较好,此时浇水还应本着浇足浇透,以土表不积水为度,不可水过地皮湿;另外需要一提的是,有花谚语说“干花湿果”,也同样适用于牡丹,在牡丹的盛花期,应控制浇水,如果浇水过多会缩短花期,使花朵过早凋谢。 修剪不当 牡丹的修剪十分重要,修剪不当则花小色淡,影响长势,修剪得当则花大色艳,植株生长旺盛。对牡丹进行修剪,一是要将新生的土芽全部剪除,若打算用作更新枝或矫正冠形的枝条则可以保留,这就是花谚语所指的“牡丹修脚”。这些土芽若保留下来,一是在其木质化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养分,影响开花的质量和夏季花芽的分化。二是要将过多花蕾疏除,每个枝条只可保留一个花蕾,如果顶芽花蕾不如侧芽花蕾健壮,则应将顶芽花蕾疏除,保留侧蕾。有的人看到一个枝条上着生了多个花蕾,舍不得疏除,是不利于牡丹开花的。植株的养分是有限的,保留的花蕾多,每个花蕾所能够分得的营养就少,花开得就小,单花寿命也会缩短,而且还极容易出现畸形花。如果每枝只保留一个花蕾,营养供应充足不仅花大色艳,花期也长。三是要将不打算留种植株的残花剪掉,防止因其结实而消耗大量养分。 忽视花后肥 给牡丹施肥,一般一年三次,即秋后的基肥、早春的花前肥和仲春的花后肥。在日常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忽视了花后肥,实际上这次施肥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牡丹的生长和花芽分化。虽然开花前施用了肥料,但经过开花,养分已消耗,此时不施肥,会影响植株生长,造成长势衰退,影响花芽分化。在花谢后半个月内,要追施一次以磷肥为主的复合肥,同时也可适当施入一些经腐熟发酵的圈肥,如花后植株长势不佳,还可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追肥,这样可使植株枝繁叶茂。 病虫害防治不力 春季虽然不是牡丹的病虫害高发期,但此时的防治工作也不能放松,如果放松防治工作,极易使植株在生长期内遭受病虫害侵袭,甚至整株死亡。故此,在早春展叶前应对植株喷施一次3至5度的石硫合剂,花谢后每隔15天喷施一次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颗粒1000倍液,也可与50%多菌灵可湿性颗粒800倍液交替使用,可有效防治黑斑病、茎腐病、叶枯病等真菌类病害。春季,牡丹会遭到蚜虫的危害,如有发生可用氧化乐果、敌敌畏等广谱杀虫剂灭杀。 花期不遮阴 牡丹喜光但忌暴晒,在弱阴下生长最好。华北地区5月初光照就已经非常强了。此时,正值牡丹的盛花期,如果不进行适当遮阴,在阳光的暴晒下,环境温度过高,不仅会缩短其花期,而且也易使盛开的花朵失去光泽,从而降低观赏价值。这就是有些人总抱怨牡丹花期太短的原因所在。在华北地区,牡丹开花期间应采取适当遮阴措施。使其接受到早晨九点前和下午五点以后的光照即可,这样不仅可使牡丹开出的花朵大而鲜艳,花期延长,而且还可有效避免叶片被阳光晒伤,出现焦边的问题!
种植牡丹简单的介绍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在我国园林中栽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发展中不断进化,不断选育,牡丹市场主流品种150余种,理论学习近1200栽培种,花色非常丰富,而且花型多样,芳香色艳。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现牡丹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同时园林建设中也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园、街头绿地、机关、学校、庭院等。又是一年牡丹种植时,特别请到了西安缤纷园艺场范经理为大家总结一下牡丹种植过程的方法和技巧,对此今天为大家做一个简单识别资料整理,同时也查阅相关资料,尽量减少纰漏,如有错误,也请相关牡丹从业者,研究者不吝指教。 牡丹修剪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 修剪基本步骤:一观二转三剪四检查。: (1)去除弱枝、病枝、枯枝、残叶 (2)回缩八寸,指回缩到第一个花芽上面,该花芽下面到枝条着生处为实际生长量 (3)疏除过密的枝条、侧芽,留壮去弱 (4)清除基部萌蘖枝 应当及时除去繁枝赘芽、枯枝、病虫枝,维持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动态平衡,保持植株有均衡适量的枝条和美观的株形,使其通风透光,养分集中,才能生长旺盛,开花繁茂一致。主要措施包括如下几项: ⑴选留枝干 牡丹定植后,第一年任其生长,可在根颈外萌发出许多新芽(俗称土芽);第二年春天时,待新芽长至10cm左右时,可从中挑选几个生长健壮、 充实、分布均匀者保留下来,作为主要枝干(俗称定股),余者全部除掉。以后每年或隔年断续选留1-2个新芽作为枝干培养,以使株丛逐年扩大和丰满。 ⑵酌情利用新芽 为使牡丹花大艳丽,常结合修剪进行疏芽、抹芽工作,使每枝上保留1个芽,余芽除掉,并将老枝干上发出的不定芽全部清除,以使养分集中,开花硕大。每枝上所保留的芽应以充实健壮为佳。有些品种生长势强,发枝力强且成花率高,每枝上常有1-2个甚或3个芽均可萌发成枝并正常开花, 对于这些品种每枝上可适当多留些芽,以便增加着花量和适当延长花期;而某些长势弱、发枝力弱并且成花率低的品种则应坚持1枝留1芽的修剪措施。 每年清明前后要进行修枝、拿芽,每株选7—10个粗壮枝条,每枝留有一个花芽,其余全部去掉。随着树龄的啬、树冠的扩大,可适当增加分枝,扩大树冠增加开花量。每年早春牡丹发芽时和秋分后应各施肥一次,以腐熟的饼肥、大粪干、和畜、禽等有机肥料为好,忌施碱性肥料。北方春季干旱应及时深锄保墒,夏秋多雨应及时铲除杂草疏松土壤。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