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落瓦 家落瓦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关注数: 39 粉丝数: 754 发帖数: 2,957 关注贴吧数: 27
【短文】《少女乡的男人们》 一篇短文,二创警告,纯属娱乐 少女乡的男人们 “少女乡”自然不是这儿的正式名称。不过,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论老弱妇孺,都愈发认同这个说法了。乡里闹起事情的时候,惹是生非的大多是少女,而解决事端的也定是少女。按照规范的说法,这叫做“异变”与“退治”。这些惹人关注的大事件,无不是少女展现自我的舞台。 即便抛开不常见的大事,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得她们。想吃饭,要拜少女丰收神保五谷丰登。想进山,要拜少女山神保一路平安。想发财,更要去少女住持的寺庙里烧香拜佛。烧香拜佛就需要在胸膛里端正了虔诚的心,又需要在口袋里填充了虔诚的香火钱。 保佑人们的神明是少女。搞出异变的妖怪是少女。退治妖怪的保护者也是少女。 怎的不是男人? “怎么,美少女不好看吗?” 对这个问题,乡里的男人们大多会这样回答。 好看是当然的。这些神明也好妖怪也罢,有的仿佛豆蔻年华,有的看来正值花季,都是无限美好的样子。不过,这时候学识渊博的人就要引用唐土的名士的一句话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美好不能没有节制,美丽也不能泛滥。这也是一种来自唐土的智慧:美之所以为美,斯恶已。好看的接触得太多,那么就不知道什么叫好什么叫坏了。美少女不可多见,不可常见,不可近近地见。平日里想要见,多数是看报纸上的照片。那些报纸是一些美少女天狗妖怪的手笔,据说并没有什么新闻性的价值,多只不过是些美少女们的绯闻轶事,风言风语。但好在总会有些照片的。不论真假,这确实拍的是美少女。 你看这照片里,这边儿的美少女浓情蜜意,那边的美少女春意浓浓。乡里的绯闻多是此类,必然是美少女之间的瓜葛。美少女本身是美好与完美的代名词,当然不能由“须眉浊物”来染指了。这照片虽然只是一幅画面,但想象力的能量是伟大的。少女间的缠绵之情,想多少有多少。 “老三,别看了!今天还得去上香呢!” 被称作老三的男人放下了报纸,面前是自家婆娘。看她这样儿,按报纸里画的少女算,一个能毁出来俩。 “啊,这就去。” 男人起身拿了装钱的包裹,动身往寺庙走。 烧香只需带钱,因为外带香烛并无功德。 寺庙里的住持和门徒们也都是美少女。人们去那里,主要拜的是毗沙门天王,求财很灵验。逢年过节,往来的人们总是络绎不绝。男人行到了离庙门还差两条街的地方,就已经见得熙熙攘攘的人群。一束极具洞穿力的声音从前方传来, “佛门净地,注意秩序,排好队!谢绝外香!有带的拿出来给我!” 这声音的来源自然也是一位少女,只是此时此地人山人海,便是跳在半空中也望不到那少女的身影。 男人几乎是被人流裹挟着向前漂动。也看不见少女们的样子,只能看见遵守她们的规矩的人们。 一路来到了大殿前。等了前面的人一个个上去拜了,终于轮到了男人。买了几支香,跨过门槛来到天王面前,跪下拜了。高大的天王俯视着男人,而男人却不得仰视天王。 拜天王的时候,说什么是有讲究的。天王主财,但这财不是什么都管。只有用来积德行善的财,天王才能保佑。而佛门所说的功德中,莫大的当然是斋僧修庙了。 “求天王保佑发财,定能重修庙宇,再塑金身……” 虔诚地磕了头,从殿里出来之后,顿觉没有那么拥挤了。人群不再成排,三三两两,往各个方向走。各个方向都有值得看的东西,凡是寺庙里的东西,摸摸都能沾福气。 男人走了两三步,前面是一处长廊,展出了各式能彰显功德的事物,主要是大善人们的捐赠。求保佑的时候承诺了积德行善,那么发财后就不能反悔。 长廊里新增了一尊石刻,刻的是大师度化妖怪的故事。旁边的文字介绍了故事原委,是一个害人的水鬼,曾经也是凶恶,把川上往来的舟舸中的人们都丢进水里了。后来,寺里的美少女大师,收了妖怪,是这样个功德的故事。这跟说书先生常说的段子也是一样的,放下屠刀然后就是立地成佛,大家只会把功德传颂,至于那些枉死的人,他们的故事不精彩。 佛都宽恕了它们,谁还能不宽恕。 长廊的其他展出物尽如此类,不必多看。拜佛仪式到此为止了。 拜罢了少女住持的寺,该去买少女神图了。哦,不可说买,小辈不懂规矩,那得叫请。把少女神明请到家里。 这属于比较精致的印刷品,不是出自人类的手笔,而同样是少女妖怪们所制造的。因此,相比于曾经的人类画的年画之流,显然要更为神圣。可是买印刷品的商店里见不到这些少女妖怪们。 男人走近店里,神明的图画左一幅,右一幅,挂的都是“乾”之神明的图像。图画里神明身材妖娆,眉眼柔美,引人流连忘返。看来现在流行的是拜这位神明。 “老板,生意不错啊!” “托福托福。” “乾之神明还真是火呐。这么多,都看不见别的神了。” “哪里,坤之神明才是真火,比这多得多得多——”老板的话出乎男人的意料,“呼喇一下都卖出了,就剩下这乾之神明的不红火,剩下了这么多。” 男人听罢,四下张望,果然发现了一张坤之神明的图像。图中的少女清纯可爱,与先前所见大不相同。只是上面的纸条写着“样品非卖”。 这些神明总是如此。一会儿是乾,一会儿是坤,乾坤总有反复,人们趋之若鹜。人们喜欢有选择,不论这选择究竟是否有区别。不管是乾之神明,还是坤之神明,既然是乾坤神明,那就是神明的乾坤。天地都是神明的,拜谁都一样。 画卷起来捆好了,付了钱,拿起来走。 神明是灵验的。不虔敬,就要受罚。从上古的时候,神明就是如此。因此,神明的画像与那些妖怪报纸不同,不能想入非非。可是她们却又花样百出地摆出诱人的样子来。这是对人们的考验,就是要考验谁不纯洁,谁不虔诚。 现在来看,大家大多还都虔诚。 买过了神图,要去学堂接孩子。学堂的老师也是美少女,男人小时候就跟她学习,如今自家孩子跟她学习。她必然也不是人类。 小时候,跟那群淘气小子一起,没少编排老师的事儿。传到了老师耳朵里,就要挨罚。这自然是依据人类的礼法中尊师重道的条目而进行的。老师教给大家规矩,当然要严格执行规矩。 栏杆外已经有了几个家长等着。今天放学会比平时早,昨天课上说了。毕竟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节日吧。 想起当年,老师是大家比较直接地接触到不属于人类范畴的存在的少数途径。老师本身就证明了乡里除了人类,还有更多不属于人类的事物。可是老师教给大家的,总不超过人类的范畴,总是那些符合人类身份的东西。大家是没法成为老师这样的人,或者说不是人的存在的。 可见,而不可及。乡里的少女们,其实也都是这样不是吗。乡里那些新颖的、刺激的、紧张的、兴奋的东西,不属于男人和他身边的所有人。听说,那些少女们有的摆弄新奇的机械构造,有的搞出绚丽多彩的魔法,有的经历了扣人心弦的冒险,有的则用无处不在的眼睛,审视着乡里的每个角落呢。 男人正想着,学堂的门开了,丫头小子们冲了出来。自家小子在放学这件事上总是很积极,每次都冲在前面,使得男人没有充足的理由多站一会儿以盼能看到一两眼老师。 “听老师话没有?今天都学啥了?跟同学咋样?……” 每天都会问的话,又要再问一遍了。 回到家,把神的图画挂好,好说歹说哄孩子吃了饭。男人不想让孩子接触酒,等到孩子吃完了,才拿出酒壶,给自己倒了一盅。 咂了一口,看了看酒壶上,用新工艺印着一个少女,据说是擅长饮酒的妖怪类群的一员,来当代言的。别说,这酒倒是可以,此时此刻对面坐着的自家婆娘,跟这酒壶上印的真就有点像了。 酒是好东西。酒给人以幻想的力量。有了幻想,少女们,少女们的那种自在的生活,仿佛切实地变得更切近了。借着酒的伟力,男人明白了个事情——那就是也许“少女乡”这个说法也没那么贴切。要说贴切,那还得是, “幻想乡”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