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7t8K7MC 1111SRX
关注数: 42 粉丝数: 211 发帖数: 4,642 关注贴吧数: 35
广州天河至珠海拱北经济方案(含城轨) 过去我们在讨论广州至珠海的公交运转方案时总是带有一丝丝戏谑的意味(尤其是抢铁从刚开通的36元露出丑陋的嘴脸最终涨价到70元的今天)然而随着昨日广州地铁18号线的开通,通过反复公共交通换乘以达到和网约巴士同等经济性成为了可能。 楼主曾经于20年走过一次广珠公交东线方案,耗时7小时。事后楼主复盘时考虑到存在的问题如下: 1.广州地铁四号线速度太慢 2.当时单纯为了省钱没有坐K08而是坐了217,而大站快车在旅速上较普通公交有一定优势,虽然票价贵 3.公交车旅速只有20KM/H左右,因此应当在路程中减少公交车的使用,增加轨道交通的使用 基于以上三点,楼主YY了一个新的方案出来: 1.冼村-横沥,广州地铁十八号线,29分钟(快车),11元 2.横沥-三角独尾桥,中山980路,18分钟,4元 3.三角独尾桥-城轨中山站,K08,50分钟,5元 4.中山站-唐家湾站,广珠城际,12分钟,15元(没错,最抢的还是抢铁) 5.唐家湾-拱北,K3路,1小时,1元 合计37元,耗时3小时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最便宜的网约巴士(样样巴士如约巴士)从体育西路珠江新城出发抵达唐家湾大概也需要2个多小时,所以就方案本身来说,虽然中间给抢铁和中山公交献了血,但是票价仍具有竞争的可能性。 欢迎各位大佬评论或提出优化意见。
关于开行广州至乌鲁木齐动卧的设想 本帖是经过楼主仔细考虑才发的。其中考虑的因素包括: 1、距离远近 2、高铁天窗期 3、经济性问题 一般人想到广州去新疆一定会想到京广~陇海~兰新一线,但是这样子走存在的问题包括: 1、京广~陇海是一个直角,线路本身长度就过长; 2、以广州到兰州西的标杆G96次为例,早上8点出发,晚上19:16到达兰州西,后面只有4个小时就会进入高铁的天窗期,所以顶多延长到西宁;如果再往前开行就会存在与兰新高铁天窗期冲突的问题(想起现在白天开行的动卧D2701,莫名滑稽) (1)距离问题(走向问题) 因此楼主想到是否可以换个思路?楼主想起广州直飞新疆的航班大都会从西南上空通过。确实,如果说广州~郑州~兰州是一个直角的话,那么广州~贵阳~重庆~兰州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经过粗略估算,贵渝线比起京广~陇海方案会减少500公里。当然这只是一个粗略估算。 (2)天窗期及排班问题 距离说完了,接着是天窗期的问题,兰渝铁路的特点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兰渝铁路是一条客货共线铁路,因此不存在天窗期。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兰渝铁路这一特点开行班次。楼主目前设想的时刻表是这样: 广州~重庆西:G320次大标杆运行模式,15:43广州出发,22:19到达重庆西; 耗时6小时32分钟(现实中就是这样) 重庆西~兰州:采用160KM/H时速运行,且中间停站与垃圾桶标杆一致(后半夜了嘛,只停大站)22:30出发,5:30到达,耗时7小时; 兰州~兰州西:5:40出发,5:50到达,耗时10分钟; 兰州西~乌鲁木齐:6:00出发,16:20到达,耗时10小时20分钟(前提:渣渣庄修好,兰新维持当前速度不变) 全程耗时:25小时 (3)经济性问题(客流问题) 广州~重庆西段:G320次大标杆现在的时刻表就是这样的,所以这一段的客流应该没问题; 重庆西~兰州段:目前兰渝铁路只有白天的垃圾桶是7小时的,跨夜直特最快的是Z223次的10小时45分;本次动卧开通后Z223次跨夜客流可被分流至动卧上(Z223次:西宁~重庆西),时间压缩5小时左右。本段列车只能以160KM/H时速运行,票价顶多参考垃圾桶票价,而不是按照动卧票价计算。(希望国铁不要以抢钱为宗旨,应对服务合理标价) 兰州~乌鲁木齐段:这一段时间不太合适,早上6点出发对于兰州出发的区间客确实不太合适。后期如果兰新提速压缩运行时间后可以在兰州停靠久一点,到7点出发时间会更加合适一点。 (4)关于动卧票价的问题 目前从西安到乌鲁木齐的动卧居然需要1000多块确实是让人望而却步。铁总应当充分利用CRH5E列车卧代座的特点,白天将卧铺改为座椅,长途旅客只占用一张椅子,其他卧代座出售给区间客;晚上作为长途旅客的床铺,从而降低长途旅客出行成本。当然也可以提供全程卧铺的高等级服务,但不应该是主流。 (5)尾声 本人不是铁路系统的员工,只是觉得当前兰新动卧刚刚开行,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所以提出一些设想。肯定有很多错误和考虑不周之处,欢迎大家斧正!
关于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区别的一点分享 昨天看了这部番后,还是我第二次看到人工耳蜗这个概念,就想分享一下。 首先,很多人把硝子的耳蜗叫做助听器,严格来说是不准确的。翻了一些科普(不一定对,还请大佬指正),大概的意思是给老人用的助听器只是放大了外界的声音,而人工耳蜗则是刺激耳朵的神经从而令大脑产生听觉。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既然要刺激耳部神经,那么体内必须有一个植入的装置。所以,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工耳蜗需要动手术在身体里植入刺激神经的装置。 人工耳蜗的体内部分与体外的接收器之间目前普遍是用强磁铁连接。 楼主之所以说是第二次看到人工耳蜗这个概念,是因为看报纸时曾经看到过一则新闻,一位听障人士在地铁上丢失了耳蜗的接收器(体外部分),由于是重度听障,体外接收器的价格就高达十几万,虽然地铁工作人员努力寻找但并没有找到。(可以去看电影中西宫戴的那副,耳蜗就是一个耳机大小的东西) 那则新闻的最后,医生科普时说,耳蜗的体内部分是最昂贵的,需要几十上百万(具体忘记了);体外部分稍微便宜一点,一般是几万,但如果是重度听障人士的接收器也会是很昂贵的,需要十几万。(不知道现在是否便宜一点,我看到新闻的时间和声之形上映时间差不多)另外由于只能依靠强磁铁粘着耳朵,中间还隔着耳朵的外皮,所以耳蜗体外部分很容易掉落。不留神就会造成巨大损失。 根据度娘百科的说法,目前国内应该只有十几万人使用上了人工耳蜗这种昂贵的设备。很显然这与庞大的听障人群基数差异明显。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