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对明天future 笑对明天future
关注数: 1 粉丝数: 30 发帖数: 2,537 关注贴吧数: 4
突破1000匹? 自从2014年回归后,F1的涡轮增压混合动力引擎便被抨击缺乏轰鸣声和燃油效率。 但是唯一没有丢失的,就是动力表现。新一代混合动力引擎释放的马力,要比其所代替的V8动力引擎强大得多。它们很轻松地就突破了900匹马力,而现在更有迹象表明,梅赛德斯引擎作为标杆,在排位赛里单圈已经可以提供1000匹的马力。 当然,这一数字不会得到证实。安迪·科维尔领衔的梅赛德斯-AMG高性能动力系统团队显然会对其最先进的引擎细节守口如瓶。然而,了解相关信息的消息人士透露,梅赛德斯在比利时大奖赛期间启用的最新规格的引擎,已经产生了980匹的马力。 一家没有参与F1的制造商在新加坡大奖赛期间进行了数据采集,以便研究当前动力单元的发展情况。通过利用声音来分析的测量方法,来比较引擎在获得电能助推后的性能表现,我们了解了一个有趣的情况。 Motorsport.com所获得的声音测试结果表明,在排位赛最后阶段,梅赛德斯的动力单元已经能够达到令人震惊的1000匹马力。车手通过特别的设置,可以在50秒内获得额外的马力,来提升其排位赛表现。 魔法按键 根据估计,这枚在排位赛中使用的“魔法按键”,通过改变引擎映射,能产生额外的大约80匹马力。 在比利时大奖赛上,我们知道威廉姆斯座位梅赛德斯的客户,由于在排位赛下午无法使用这一设置,菲利普·马萨和瓦尔特利·博塔斯单圈落后0.3秒。 即便就980匹马力这一数字来说,撇开通过MGU-H和MGU-K的能量回收系统产生的160匹马力,梅赛德斯的内燃机也能产生约820匹的马力。 这本是就是令人惊叹的数字,因为它只是一台1.6升的引擎,并且有严格的燃油流率限制——每100公斤的燃油每小时限制为10500转,加上一系列可以帮助提升性能的外来材料也是被禁止的。 不考虑排位赛中梅赛德斯那额外的80匹马力,其在正赛中的引擎动力大约为750匹马力。这一数字并不比法拉利代号为061/1的混合动力引擎高很多,但要遥遥领先于雷诺和本田。看起来最大的不同,就是梅赛德斯在排位赛和某些特定的比赛情况下,只要有需要,就能获得更多的峰值动力。 新加坡大奖赛第三圈(安全车离开)比赛重新开始后,尼科·罗斯伯格立刻与丹尼尔·里卡多拉开了差距,脱离了DRS的可攻击范围。随后他的引擎动力恢复原状,就得以让他维持差距。 本赛季,法拉利的状态看起来能够在比赛中与梅赛德斯一较高下,但是在排位赛需要单圈冲刺的时候,跃马总是败下阵来。这也是马拉内罗的工程师一直在刻苦钻研的领域,试图让塞巴斯蒂安·维特尔和基米·莱科宁挑战速度一马当先的梅赛德斯。 可靠性的顾虑 如果当前梅赛德斯正全力突破1000匹马力的屏障,那么这将是安迪·科维尔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法拉利由于可靠性方面的顾虑,一直无法达到这个水平。 下半赛季以来梅赛德斯的可靠性相当的可圈可点,尽管赛季早些时候的一系列故障导致刘易斯·汉密尔顿在斯帕需要更换额外的动力单元部件。 法拉利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来获取排位赛中所需要的速度。去年跃马发明过一个聪明的系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让储存的燃油超过燃油流量计,以获得额外的性能提升。不过最终还是被国际汽联取缔了。 也有传闻表示,通过在机油中巧妙地添加一些化学剂,同样可以在燃油燃烧室提高引擎的动力输出,但是这种说法是真是假尚未被证实。 然而我们确实了解到的,是梅赛德斯当前是引擎动力领域中的佼佼者,而F1引擎已经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目共睹的峰值水平。
逗你玩罢了 梅奔车队技术总监Paddy Lowe说罗斯博格和汉密尔顿在新加坡站中刹车没出现任何问题,虽然车队多次让车手控制刹车。   本站冠军罗斯博格很早就被要求控制刹车,无线电中说:“这很严肃Nico,我们需要刹车管理。”汉密尔顿也小心翼翼的对待刹车,一直到比赛末段才开始全速飞驰。   Lowe说:“赛车被巧妙的设计到极限。车队一直都注意到有些场地里要保护刹车。刹车没有任何问题,这只是合理的控制。我们所能造出的最快的赛车也无法在每一圈比赛都把刹车用到极限,控制刹车就像管理轮胎和燃油一样。你不能每圈都像排位赛那么跑,轮胎也不允许。有些赛道比如新加坡站,刹车的重要性就占了主导地位。在你踩刹车之前先轻抬油门滑行一小段距离,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你的轮胎,刹车和燃料。”   罗斯博格承认要控制刹车很困难,尤其是在比赛最后中里卡多一直在追他。梅奔在比赛之前就知道刹车会接近极限,他们不能在全场比赛都用尽刹车,所以比赛开始不久车队就让车手注意节省。   比赛末段罗斯博格在被里卡多追及时问车队他能从保护的刹车中榨取出多少性能来。   “省刹车只有在面对里卡多追击的时候比较困难,比赛刚开始时一切都在控制之中。我需要多注意一些刹车所以速度会没那么快。整场比赛我都小心翼翼,这是一条让赛车接近极限的赛道。我们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把一切推向极限,这就是F1。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