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璇儿 冰雪璇儿
关注数: 3 粉丝数: 22 发帖数: 4,146 关注贴吧数: 3
【擦边新闻】《复仇》:本该忘断情仇障,无奈血丝渗月光 《复仇》:本该忘断情仇障,无奈血丝渗月光 2009-11-19 09:21 作者:佚名出处: PCLADY论坛  导读:《复仇》虽不成材,但和“烂”还是相距七万八千里。它有局部的亮点,但这些亮点就象搔到痒处——的旁边。    在看《复仇》之前,我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把期望值降得很低。影评都说不好,有的甚至说得很不堪。也许是有了这种准备,看完之后觉得其实还可以。还可以的意思是说,没有什么新意,但情怀依旧在,还是老杜的热血情义。有的影评太过了。就电影语言来说,我觉得老杜这次没摆什么心思,取镜老套,就象是交作业一样。而就故事来说,韦家辉这故事前半段就简,后半段牵强。但是,这么说吧,杜韦联剑,既便功力削去一半,还是可以让许多香港电影自惭形秽。《复仇》虽不成材,但和“烂”还是相距七万八千里。它有局部的亮点,但这些亮点就象搔到痒处——的旁边。如果能更用力一点,更进入一点,就会让人……但,可惜的是,老杜好象有点失神,在千钧一发间竟然……咳咳。   杜琪峰的侠客行   一直都觉得,老杜是在拍武侠片而不是黑杜会片。不但如此,他的风格还相当接近古龙。他的电影总有几个特点:冷静、以简御繁、耍酷、冷幽默,与古龙的小说风格契合。若无其事的表面下,是兄弟间的沸腾热血,三言两语顷刻性命相交;为了一句承诺,付上性命也在所不惜,其中是英雄惺惺相惜之情。我想他一直喜欢拍警匪/黑社会片的原因,是这两种类型的电影最接近侠客的世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类型的电影,最能让他投射出自己的价值观和情怀。故此,虽然《复仇》没啥新意,其中的情怀,还是令人动容的。最喜欢的一段,是阿鬼等人各自用枪射击脚车,让它自行前进,真是酷毙了;既表现了其人高来高去的本领,又表现了他们的童心与相惜之情,视之不禁会心而笑。在表现意气之处,阿鬼三人之间的和与他们对手的另三个杀手之间的兄弟之情,还有阿鬼等对Costello之义,都刻画得相当生动。   至于《复仇》中有着以前银河电影的影子,熟悉银河电影的都看得出来,无须多言。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当《复仇》是老杜“应酬”老外的作品?心底却觉得这个臆测靠谱,因为我坚信老杜不是那种没有追求的导演。觉得可惜了的是《复仇》中有两场有潜力成为经典的枪战之戏被浪费了。第一场是树林中的黑夜枪战。籍着月亮循环隐现投射的短暂光明,两组杀手在树林中展开了殊死战。无边落木萧萧下,断续枪声隐隐闻,这种意境既有禅,又有诗。但在场面调度和剪接上,却带不出《枪火》中那种动中有静,静中带动的张力,镜头没法清晰地传递战情的讯息。同样的情形发生在荒地那场推纸箱的枪战。从远景拍去,半圈的纸箱滚动着向中心收缩,阿鬼等的三盒纸箱向外迎去,确是气势不凡,激动人心。但镜头一拉近,就成了一般呯呯嘭嘭的枪战,气势消殆,嗟夫!所以我说老杜没摆太多心思在《复仇》里。   韦家辉的鬼   看《复仇》时想到的是另一位编剧之神Christopher Nolan写的《记忆碎片》(Memento),两者的相似之处是主人翁拥有着不可靠的记忆,并需要靠照片来记录。好在韦家辉不是用这点子玩悬念,而是说他那宿命的故事,不然我会说他将《复仇》往烂片里带。韦家辉往往喜欢在故事里织入一层哲思,既使是在《复仇》这个老套的故事里。这次玩的是记忆。如果一个人连记忆都没有了,复仇还有没有意思?在《复仇》这个故事里,身负血海深仇的人因记不起而逍遥自在,本来事不关己的几个人反而是卷入复仇的圈子里,无疑韦家辉又玩了一次宿命的荒谬。   这几年来韦家辉玩“鬼”亦玩得不亦乐乎。当然,玩得最华丽极致的一次就是《神探》,一个人有七只鬼。韦家辉的作品常渗透神秘主义,这点在他编的港剧《大时代》中已稍露端倪了。之后在《大只佬》中,他的神秘主义化作了心魔,然后这心魔的形式延伸至《神探》、《再生号》和《复仇》。这心魔,或在电影中称之为“鬼”,并非不是虚无飘缈的。韦家辉尝为其赋上一个理性的解释。在《神探》中,那七只鬼象征的就是一个人的七个不同的人格。在《再生号》中,汤乐儿问爸爸:这世上到底有没有鬼?电影给出的答案是,那些在思念中缱绻不去的人就是鬼,而在整部电影中实际上一只鬼也没有。然而,这一套在《复仇》中又玩了一次,但我觉得这次玩得太过了。怎么说都好,《复仇》也是属于所谓的黑社会片类型,插入那么一幕“月光海上的鬼魂归来”来表现记忆的回归,就好鲁智深念琼瑶的台词那样,把气氛弄得不伦不类,不汤不水。事实上,这个元素我觉得也玩得十之八九了,韦家辉是时候玩些新意思出来。   众生相   看过一篇报导,有人问老杜,为什么不请Jean Reno来演《复仇》中Johnny Hallyday的角色,我不禁拍案叫绝。如果由Jean Reno来演,这电影的层次将被拔高一个级数啊!然而,世事没有如果,也无法重来,我们只能接受现实,试图从发生了的事件中理出一个能让人安慰的理由。对于Johnny Hallyday的表演,相信很多人都觉得他演来表情木讷,哭笑不分,包括我自己在内。但后来知道角色的脑子里有一颗子弹的时候,我开始理解,谅解,并接受了他。从病理学的角度来看,脑子里的那颗子弹,很可能压住了他的部分神经,让他无法控制他脸上的肌肉,以致成天都一副表情。以这个角度来说,Johnny Hallyday的表现不但是成功的,更赋于了这个角色悲剧的深度。(窃笑,看官无须对此认真:P)   《复仇》中,绿叶茂盛得遮蔽了红花。黄秋生、林家栋和林雪都做出了很本色的演出,虽无惊喜,但还是让人看得非常痛快。黄秋生的英语很 “鬼”,林家栋的发型颇有新意,而林雪则可称为配角之王,因为他真的很抢戏。冯淬帆最近在《复仇》和《意外》都亮了相,表现都不赖。他的复出是我所欣见的。以前很喜欢看他演喜剧,如今大概演不来了,但希望看到他其他的演出。意外的是还看到了黄日华。如果他加入银河的大家庭的话,应该是件有趣的事。至于叶璇,我说她比林熙蕾顺眼多了。   因很馋鸡,有时鸡肋吃了还是有味道的。  
【新闻】2005年7月17日 叶璇专栏--我和寰亚的渊源-由动人心璇转 我一生中至今有三个至为关键的转折点:一是小的时候移居去美国;二是十八岁的时候获选国际华裔小姐;三是二十四岁的时候拍了《天下第一》这部电视。有趣的是这三件事从发生发展到结果都几乎没有我本人的意愿参与其中,世界带来了质的飞跃,所以真的不得不感叹天意安排的巧妙和恩慈。在父亲安排下往美国接受西方教育和文化熏陶,以及通过层层选拔成为选美冠军甚至电视剧演员的过程里,我的力量和抉择十分有限,显而易见是他人的编排和取舍成就了这两件事。至于参演《天下第一》,而后演变成离巢无线转投寰亚的连串事件,既然有一些人想关心了解,这个时候也不妨拿出来讲讲。事情要追述到去年三月我突然接到通知顶替宣萱出演《天下第一》,当时我正在拍摄《西厢奇缘》而不得不于香港、无锡之间飞机往来赶场,弄至伤员病痛满身。当时的我也万万没有想到那一番折腾正在为我揭开人生的另一页,以至于现在回想起来还时常感谢宣萱的无心插柳。然而至为要由衷感谢的人是王晶导演,若非他的赏识抬爱给予我在《天下第一》里表演发挥的机会,以及其后向我极力游说和穿针引线,便绝不可能有今天与寰亚合作无间的一番新景象。另外,他在这个行业里的经验、眼光、智慧和成就,都在过往的一年里给予了我的演艺事业潜移默化的影响,确实感佩于心。同时,寰亚作为香港影界的领导龙头,在我的这件事上付予的诚意和支持也实在教人感动。尤其记得去年六月在雅典拍摄旅游节目,一下飞机便丢失了一切证件、行李,正是身无分文、彷徨无策之际,得到了寰亚越洋为我解决了一切燃眉之急,诚意和实力皆可见一般。此后一年多来双方之间建立的默契、情谊和信心更是与日俱增、牢不可破。时至今日,可见过去一年间的一切流言、揣测皆为无稽,因为今日出水之石早于一年前便无可动摇,旁人实在是瞎操了一年的心。也可见世事多为天算,人力不可违拗,所以还是力为本份,心为向善的好。璇的心声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