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凤姐小月月 芙蓉凤姐小月月
关注数: 131 粉丝数: 123 发帖数: 2,795 关注贴吧数: 5
《环球人物》杂志:造假毁了中国人的形象 全方位造假”正困扰着每个人的生活,摧毁着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一个没有诚信的社会里,人们对商品失去了信任,对企业失去了信任,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失去了信任。      现在,“全方位造假”成了民众的心腹大患。      食品造假最让人忧心。买大米,挑了又挑,怕有毒。买蔬菜,洗了又洗,担心农药洗不掉。买牛奶,先看看牌子,就怕有三聚氰胺。火腿肠,再也不敢吃了。朋友聚餐,茅台酒端上来,闻了又闻,生怕是假酒。换上红葡萄酒,还是喝得提心吊胆。      逛商场,从享受变成了煎熬。以前买衣服看品牌,如今进口品牌服装纷纷落马,西班牙品牌ZARA两年内7次查出质量问题。许多上万元的服装,面料单薄,做工简陋,很难知道是原装进口,还是国产贴牌。造假毁了传统工艺品。紫砂壶本是赠送亲友的良品,如今一把黄泥加点颜料就可以做出紫砂壶,收了这样的礼物,根本不敢用来泡茶。      买房时忧心忡忡,不知道墙体结不结实,地基牢不牢。装修时要和伪劣产品“斗智斗勇”,不锈钢下水管道,外面光可鉴人,里面全是塑料;杉木上色后就成了名贵的黄花梨木。出行被假货弄得不安全了,锦湖轮胎原料掺假,给开车带来严重安全隐患。非物质领域造假也很猖獗。学历造假、论文造假、科研造假十分嚣张,其中不乏“名人”带头。
北京林业大学学生考试作弊丢学位 告教委败诉 北京林业大学(下称林大)2009届毕业生李某,因考试作弊而未被授予学士学位。在向市教委提出申诉被驳回后,李某将市教委告上法庭,并将北京林业大学作为行政诉讼的第三人。昨天记者获悉,市一中院终审判决驳回了李某起诉。      2007年1月,学生李某因考试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当年3月,林大给予李某记过处分。2009年6月,经林大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依据林大的相关规定,决定因李某考试作弊不授予他学士学位。      李某认为林大自行制定的细则,超越了法律授权,并向市教委提出申诉。去年11月,市教委作出答复不予支持李某的申诉请求。李某不服起诉市教委,并追加林大为第三人。      李某称,林大对他作出的记过处分,已在他毕业前被撤销,而《学位条例》及《学位条例暂行办法》已对授予学位的条件有明确规定,只要满足相应的学术水平就应被授予学位,并没有作弊不授予学位一说。      对此,市教委解释称,《学位条例》及《学位条例暂行办法》都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是学士学位的授予单位,且依据有关教育法规,林大有权自行制定授予学位的具体细则。因此,林大制定的相关规定是合法的。      法官指出,林大撤销处分决定并不等于李某未曾考试作弊。考试作弊的行为应属于学术态度问题,这种行为违背了求实的科学精神,学生不能恪守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学校在评定其学术能力时,既有权利也有理由质疑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及学术水平。法院认为林大制定“考试作弊者不授予学士学位”的规定是合法的,判决驳回了李某的起诉。(记者 孙思娅)
村民过世20年当原告打官司 “鬼告人”开庭审案 按照民间传说,“鬼告状”应该去阎罗王那里,现实中未闻有死去之人在法院打官司。然而5月10日,在广东省某山区县法院,竟然开庭审理了一起“鬼告人”的案件——— 在这起集团诉讼案中,有12个离世多年的村民以原告身份主张权利。此案遭到诸多质疑,法学人士表示,法院在立案时没有依法审查诉讼方的主体资格,以致造出奇案。      事件      村土地承包起纠纷      记者在原告方提交的起诉状上看到,本案属集团诉讼,原告写有397人,均为广东某县×星村村民。被告有三,分别是该村村民委员会、原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肖新中以及村民肖日明。原告方诉称,10年前,肖新中未经村民集体讨论表决,就将一片土地承包给肖日明经营,因此请求法院判令涉案的承包合同无效,并让被告人支付300万土地使用补偿费。      肖日明喊冤,并称怀疑此事背后有人指使。“我本来是原告,向别人索赔3000万,现在即将判决了,却出现了这个告我的案子。”肖日明称,自己是合法承包,且经过了公证处公证。他说,10年前自己承包了村里几百亩土地作为水果农场,收成不错,他每年给村里分红,彼此相安无事。然而2006年底,附近东江河水段建设水电站,水电站蓄水后淹了果园,造成重大损失。为此,肖日明向水电站的建设企业索赔3000余万,事后对方提起反诉,以肖日明阻挠水电站建设施工为由,要求他赔偿数额相同的损失,这两个案件目前尚无定论,就出现了村民集体告他的案子。
史玉柱:建议马云流氓到底 逼雅虎出售股权 赛迪网讯】5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据雅虎周二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显示,阿里巴巴集团已经将在线支付公司支付宝的所有权转让给该集团CEO马云控股的另一家中国内资公司。目前雅虎仍握有阿里巴巴43%的股份。      阿里巴巴重组支付宝的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业界躁动,史玉柱就阿里巴巴重组支付宝一事在微博中表示,马云应该再流氓点 将雅虎逼到死角交出股权。      对此,雅虎在文件中表示:“阿里巴巴集团管理层和主要股东、雅虎以及软银集团目前都在就支付宝重组协议以及相关商业安排进行谈判。”而股权转让的具体条款则仍处于谈判之中。      史玉柱就此事在微博里发表评论,恭喜支付宝回归中国,认为阿里巴巴集团年流水达2万亿元后,集团控股权如果仍在美国人和日本人手里,就涉及中国国家安全问题了。现在就该逼美国雅虎和日本软银向中国政府和企业卖部分股权,如果不卖,就该流氓点,所有新增业务不再放入雅虎和软银控股的集团公司。他建议建议马云做个爱国流氓。      对于雅虎的影响,美国市场研究公司Stifel Nicolaus分析师乔丹-罗汉表示,此次事件使得马云在谈判中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以后投资者在评估雅虎的价值时将会剔除支付宝。      支付宝公司声明解释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拿到支付牌照,在去年已经完成。央行关于非金融机构的支付管理办法规定,要想拿到支付牌照,对公司的外资绝对控股情况有一定要求,支付宝此前接近70%的股权被美国雅虎和日本软银公司控制。
中石化这边苦喊亏损 那边日赚两亿    5月11日,本该是预料中的成品油“调价窗口”,全国车主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这到底是涨还是不涨呢?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4月25日的话言犹在耳,“如果按照现在的国际油价,中石化每炼一桶油将亏损20美元”。      显然,傅成玉的话是为进一步涨价“埋下伏笔”。但是,中石化真的在亏损吗?      亏损?一季度净利润达205亿      董事长傅成玉高调喊亏之后没多久,就在5月1日,《茂名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茂名石化一季度炼油效益创佳绩》(上图)的消息。文章中明确表示,在“国际原油价格达到近两年来最高”、“原料成本上涨”的情况下,茂名石化炼油板块一季度“通过精细优化,挖掘潜能,炼油加工损失率和综合能耗等指标居同行前列,实现效益4.71亿元”。      茂名石化并不是中石化集团内唯一的“尖子兵”,知情人士透露,镇海炼化、大连石化也是数一数二的“好手”,“能达到茂石化这样炼油能力的在中石化集团内不少”。这么说来,“炼油亏损”更像是中石化给外界朦朦胧胧的印象。      中石化的一季度的财报再次印证这一说法———4月29日,中国石化(600028)一季报明确写着“2011年1-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88.42亿元,同比增长34.25%,实现净利润205.01亿元,同比增长24.49%,每股收益0.24元”;“炼油板块,加工原油5425.6万吨,同比增长7.4%”;“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尽管炼油毛利下降,然而,公司其他板块增长强劲使得业绩仍有较好表现;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的乙烯产量再次大幅增长,今年全年产量将有望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      一季度已经达到净利润205.01亿元,平均每天利润为2.2779亿元,傅成玉为何还要“喊亏”?      成本?5000元原油炼一吨汽油 炼油真的亏损吗?“炼油厂,如果加工进口原油不亏损,那么加工国内产的原油,就更不会亏损。”广东省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指出,“茂名石化就是好例子,即便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喊亏的时候。”      以一季度纽约期交所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为例,在4月底的国际油价为110美元/桶。如果采用人民币与美元6.5:1的汇率计算,一桶优质的原油需要约715元人民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国内炼制1吨汽油需要约7桶原油,换言之,国内炼1吨的汽油所需要的原油成本约为5005元人民币。      “今天,93号汽油售价为10436元/吨,中间差距足足5431元/吨。也就是说,中石化炼油的毛利润近50%,何亏之有?”姚达明分析指出:“当然,一吨原油是不能直接炼出一吨汽油的,中间还有运费,还有赋税,还有特别收益金,还有设备折旧费等等。七扣八扣的,但是50%的毛利润还不够盈利的话,那中石化的炼油厂也应该检讨一下其炼油的能力了。”
多少人打肿脸充胖子,如何应对未富先奢 一个发展中国家,却成了奢侈品消费大国,让人不是滋味。调查报告称,2010年机场免税店和飞机上的免税奢侈品销售总量达160亿欧元,显示中国消费者在海外的购买力超强;内地奢侈品销售增长了30%,并且中国仍是销量增长最快的国家,预计将增长25%,至115亿欧元。这使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中国人追逐奢侈品的脚步令世界叹为观止,更令各国张开双臂欢迎中国人去消费。在一定意义上,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成了世界上一道独特风景,也成为世人观察中国的一个独特视角。如此未富先奢想干什么?      不能否认,总有一些人在一些时候想奢侈一下,放纵一下。这是一种人性的弱点,难以尽去。用公款去奢侈,或能享一时之乐,但终归是有被算总账的那一天。而用自己的钱去放纵一回则是他的自由。但如果这种奢侈成为一国的风气,“购买力”让世人咋舌,却也是不太正常了。更何况我们整体上还不富,即使富了,奢侈得厉害,那也一定行而不远,“成由谦逊破由奢”的古鉴不少。      应当承认,尽管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但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还有一部分人腰包鼓了一点。在数年甚至数十年中积攒了一定财富的人们,却不知道如何去管理财富,更不懂得怎么认识财富,总之就是还没有足够的财富心理准备。财富在一些人手里,更多的是跟着欲望走,随着攀比跑,奔着享乐去。换言之,尽管赚了钱,却没有理性的、健康的财富观,更多的是一种畸形。就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些一夜暴富起来的人们一样,以其奇特的心理和行为使“暴发户心态”成为时代热词。一些人热衷奢侈品消费,多少都是这种畸形财富观的反映,是“暴发户心态”进化的结果。      这种畸形财富观在两类人身上体现得较为突出,令人深思。首先就是富人。不少富人挥霍起来基本无度,慈善起来基本不拔。在他们看来,财富是自己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谁也管不着,却不懂得财富终归取之社会。财富是靠智慧的头脑从社会中敛来的,不能回馈社会就会黯淡无光。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说的就是这个理。痴迷奢侈品消费,回馈的只是极个别的人,为社会创造不了更多价值。也有少数富人,正是认识到了财富的本性,有理性的财富观,就可以为社会和他人的需要而一掷万金,自己生活却始终极为简朴。      与富人相比,工薪族奢侈则令人唏嘘。奢侈品并不意味着使用寿命就出奇的长、质量就出奇的好,两万块的LV包和两百元的普通包一样,最多用两三年就得换。富人换得起,工薪族想换还得咬牙。也就是说,奢侈品的生活工薪族过不起。用百姓的话说就是打肿脸充胖子,其结果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一些工薪族对奢侈品的放纵,不仅改变不了生活状态、社会评价,却反使生活因为奢侈品的介入而乱了方寸,不得不压缩其他方面的开支。令人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自己逼成这样。      中国人的财富,正处在一个变动时期,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心理躁动也是必然。但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是要对财富有一个理性、健康的认识,尽快把正确的财富观建树起来。这样,在未来的路途上才可能少付出一些代价。★
数字“均贫富”难免惹人诟病 5月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去年我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 情况。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均工资为37147元,同比增长 13.5%;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均工资为20759元,同比增长14.1%。(5月4日《北京晨报》)      每次国家统计局公布平均工资,照例都会引来市井坊间一片质疑,此番依旧毫不例外。所谓“均贫富 ”,大多数情况下都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无论社会结构是“金字塔 型”也好,“橄榄球 型”也罢,终究是有人分别占据着不同的位置。不过,有一种“均贫富”却可谓“得来全不费工夫”———平均工资。当然,工资是不可能有人跟你平均的,人家所要跟你平均的只不过是数字而已。      如此口惠而实不至的“均贫富”,自然引来了一片口诛笔伐之声。不仅普通民众抱怨统计数据和自己的感觉“不搭调”,经济学家也纷纷公开指责一些统计数据不够精细和全面。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解释,“中国职工平均工资”代表的是“全国城镇在岗职工”。然而,不仅很少有人能搞清楚“在岗职工”的范围究竟是什么,而且“在什么岗位”更是一个不容忽略的关键问题。      数据显示,目前七个垄断行业职工占全国职工人数的8%,而工资和福利收入却占全国总额的50%以上,这是造成收入不公的主要根源。这七大垄断行业是指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这其中,还并没有包括国有和国有控股的金融行业。      普通企业职工与政府公务员乃至国有垄断企业员工之间的工资差距显而易见,而即使身处相同的单位,高级管理层与普通职工的工资收入水平一样泾渭分明———每当类似“垄断高薪触目惊心”之类的报道公之于众,不是总有其内部员工挺身而出为自己鸣冤叫屈吗?抹平了地域之分、行业差别、职位不同之后,轻描淡写的一纸“平均工资”想不挨批怕都很难———既然没人跟我平均工资,我为什么要替人平均数字?
广电总局被毙剧本曝光 网友感叹烂片真是无下限 图 抗战时期,农民大江为日本兵做饭。有一天他拉着同村的姑娘巧春进炮楼玩,两人发现了一幅春宫图,于是干柴烈火一触即燃。大江打算放火烧毁春宫图,结果烧死了日本兵也烧死了自己。后来巧春怀孕了,她通过装神弄鬼的方式,父母终于同意让她生下孩子……      如果把上面这个故事拍成电影,你作为观众买票看完之后,会不会自插双目?      这是北京某影视公司打算投资拍摄的电影项目,片名叫《无后为大》。幸运的是,这个项目没有机会浪费胶片,它在把剧本大纲送往广电总局审批的路上已经被毙。      近日有网友发现,只要登录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官方网站,就能搜到近年来全国电影剧本(梗概)的备案及立项的公示通知,其中包括很多未能通过广电总局审查的剧本(梗概)。      很多电影剧本(梗概)都只是几句话的故事简介,但有些剧本的简介类似于《无后为大》这样的无厘头风格,看起来非常可笑。以至于有人评价,真正脑残的还不是剧本本身,而是拿着这些剧本去广电总局审批的影视公司。      例如某电影制片厂送审的《两个半》剧本,故事情节是这样的:河南某县,小焦在擂台比武中被鲁老师踢坏了一个睾丸。他在杨胜利的调唆下要报仇,鲁老师的一个睾丸被女友砸坏。小焦的手下们继续算计鲁老师的睾丸,却在阴差阳错下阉了杨胜利……      网友感叹,真是烂片无下限,广电总局肯定错杀过一些好电影;但必须承认,他们也阻止了一堆烂片的产生。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