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第七原因
寻找第七原因
关注数: 91
粉丝数: 21
发帖数: 255
关注贴吧数: 0
徐扬早期演的一部武侠电视剧? 徐扬早期演的一部武侠电视剧叫什么名?好像是根据单田芳的评书改编的,里面还有单田芳的幕后解说呢。
好用的网页电视直播 国内外数百个台免费看哦,无需下载!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vba.me%2Fdo.php%3Fuid%3D60489&urlrefer=3237049c90a9e6690863c23f9de5976c 全球电视直播!
核弹后置,切勿靠近! 说说你看到的最雷人,最牛X的车贴。(最好附上图片!)
寻找第七原因 1880年,艾·杜布瓦-雷蒙在柏林科学院纪念莱布尼茨的会议上宣读了一篇著名的论文。他在该论文中提出了“七个宇宙之谜”其排列如下: ①物质和能量的本质;②运动的来源;③生命的起源;④自然界(看上去像是有意安排的)合乎目的的安排;⑤感觉与意识的起源;⑥思维和与之密切相关的语言起源;⑦意志**问题。柏林科学院的演说家在解释这“七个宇宙之谜”时指出,其中三个“宇宙之谜”(第①,第②和第⑤)是先验的,是无法实证的。还有三个“宇宙之谜”(第④、第⑥、第⑦)虽说是困难的,却是可以实证的。而第七个,也就是最后一个“宇宙之谜”,在实践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也即意志**问题,但他没有进行评论。 以上内容摘自《宇宙之谜》,[德]恩斯特·海克尔著。 并且本书作者进一步指出: 他(指雷蒙)关于“七个宇宙之谜”的论点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欢迎,…据我看,这三个“先验的”谜语(①②⑤)都是可以破解的。其他三个虽说困难却是可以实证的问题(③⑤⑥)则可以通过现代进化论得到彻底的破解。第七个,也就是最后一个“宇宙之谜”,即意志**问题,根本就不是自然科学理论探讨的对象,因为它是一种建立在妄想基础上的典型教条,在自然界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以上内容均来自《宇宙之谜》[德]恩斯特·海克尔著,苑建华译 殷桐生审校,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中文珍藏版)。
对不起,小姨...........【I miss you 】_王子〃睿_只看楼主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onlylz.com%2Fpostcache%2Fb-ezm4xi%2Fpage-291.html&urlrefer=8749455c107c552a02dac4fa003eee06 只看楼主,省去了灌水与翻页之苦!
狼来了!!!!!!!!!!!!!!!!!!!!!! RT。
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大家共勉吧! 偶尔在一篇“研究生想学人工智能,本科学什么?”的帖子上发现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也许多少年之后,我会在诺贝尔奖项中看到这样一个评语:感谢他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开拓性的巨大贡献,从此人类进入“**”时代。 而这个“他”,就是我们的** …… (wangyifan1004 于2010-10-23 10:51 回复) 本来想就此问题设定了三个备选答案供选择 1一定会是。 2肯定不是。 3这只是某些人的臆语猜想!太臭屁了!自不量力! 投票有效期至2049年10有01日 ——但由于俺还不是会员,不能发起投票,只能欢迎大家在此发表评论了。
抵制QQ!(百万签名活动进行中······) QQ公然公然威胁用户卸载360! QQ扫描偷偷用户文件! QQ以在欺小打击360! 马化腾身价300亿还在领经济房补贴! 我们即是360用户也是QQ用户,对于双方事非不予评论,但反对QQ威胁用户行为,以大欺小!
抵制QQ! QQ公然公然威胁用户卸载360! QQ扫描偷偷用户文件! QQ以在欺小打击360! 马化腾身价300亿还在领经济房补贴! 本人同时即是360用户也是QQ用户,切身感受QQ与360大战,对于双方事非不予评论但反对QQ威胁用户行为,以大欺小!
人为什么想信灵魂存在? 几乎每个人都倾向于肉体死亡之后,思维会继续—— 人为什么会相信灵魂存在 人人都想知道,他们自何而来,他们由何而来。 人人都想了解,生命戛然而止,何处才是归宿。 但是无人知晓,我想还是让这个谜团随它而去吧。 当艾丽斯·德门特唱响《let the Mystery Me》这首有关逝后的歌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点头附和——这使人颇感奇怪。 心理抑制对死亡的焦虑 各种文化背景下的许多人 都相信灵魂是以某种形式存在。至少,不能确定人死后思维去向哪里。心理学研究使人相信,这种非理性的信仰是自我意识不可避免的副产物,它们并非源于宗教,也并没有减少人们因不存在感而产生的恐惧。由于我们从未有过意识缺失的经历,因而无法想象死亡的感觉。事实上,死亡无法被感觉,这就是问题所在。 人们通常认为死亡非常神秘,也愿意相信死亡并非人生之路的终点。的确,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知名学说——恐惧管理理论辩称,“灵魂不灭”的信仰,减缓了人们对于自我不存在感的极度恐惧。 管理理论者认为,我们拥有一个秘密的心理防御武器库,来抑制自己对死亡的焦虑。我们的祖先被一种不可动摇的错觉所蒙蔽,认为思维是永存不朽的。这一非理性的错误已被我们毫无保留地继承下来。 文化增强“思维会永存” 考虑一下这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吧: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你已死去。或许你会感到自己生命正在悄然逝去,但没有人会告诉你——当一切都结束,死亡的确降临。需要提醒你的是,为了储存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你已经死去这个事实,正常工作的大脑皮层是必不可少的。可是你一旦死去,大脑的工作能力就跟一个生菜头没什么两样了。 即便我们愿意相信肉体死亡之后,思维随即消逝,也要经历困难的思想斗争。一生当中,我们经历过多次无意识状态,也如无梦的睡眠。但就意识的定义而言,其实我们从未有过无意识的经历。因此,当我们试图想象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时,却发现根本没有参照可言。死亡与我们此前的任何经历都毫无相“像”之处,因为没有意识,我们就无法意识到自己是死是活,再逼真地模拟真正的虚无,也无济于事。所以,灵魂不朽的错觉总占据着上风。 如同凝望一个镶有镜子的走廊一样——这并非什么视觉小把戏,不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仍会存在的人所面对的是主观经验的认知回响。是文化增强并美化了我们固有的心理倾向——相信思维会永存。 “灵魂”根植于意识深处 我们知道,人们不会因为我们看不到他们就不存在于世间。发育心理学家甚至用了一个奇妙的术语来形容这一基本概念——人的永恒:我们默认某位熟识的人正在某个地方做某件事情。 当身边某个特别的人突然逝去,人类的认知能力不足以迅速适应这一情况,并及时更新我们错综复杂的社交网络。我们不可能因为某人的突然逝去而关闭“人的永恒”这一想法。尤其是那些交往密切或者虽不常见但心中仍时时想念的人一旦逝去,这种及时适应的能力则表现得更差。 既然如此,“人的永恒”恐怕就成了横亘在有效认识死亡——永远静止的一堆碳元素残渣之路上的最后一个障碍了。对于人们来说,想象着逝去的生命正在一些混混沌沌、难以察觉的地方继续生活,这再自然不过了。 即使是那些笃信肉体死亡,思维随即终止的人,在研究中也表露出了心理延续性推理。“灵魂不灭”信仰实际上生活上根植于我们意识的最深处。 据《环球科学》 分享给大家:你以为灵魂是什么?人有灵魂吗?如果人有机器人也会有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