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橘不黄 烂柯树下老樵夫
关注数: 146 粉丝数: 78 发帖数: 7,121 关注贴吧数: 110
个人对辩证法有一些不一样的理解,希望大家可以讨论讨论,指点一下 (事先声明,由于本人比较懒,文中的内容以及各种数学模型其实是用ai生成的,但是核心意思是我自己想的,没有被ai改动) 新型辩证法通俗总结 核心理解:世界的发展就像一根被拧成麻花,并首尾相接的橡皮筋——看似在循环绕圈,实则每次缠绕都带着细微的前进。这个过程中有三股力量在较劲: 1. 现实条件(空间约束) ——好比橡皮筋的材质和长度,决定了能拧多紧、转几圈。 就像手机电池技术限制着电子产品发展,物理规律和社会资源框定了可能性的边界。 2. 人的选择(主观能动) ——如同拧橡皮筋的手,可以调整扭转的方向和力度。 比如同样遭遇挫折,有人选择躺平(顺时针拧),有人选择突破(逆时针转),造就不同人生轨迹。 3. 意外干扰(环境扰动) ——类似突然刮来的风,可能吹乱扭转节奏,也可能带来新转机。 就像新冠疫情既打乱经济节奏,也加速了远程办公的普及。 **发展规律:螺旋不是圆圈:每次看似回到原点,其实已处在更高维度(如同螺丝钉的螺纹,每圈都更深入) 视角决定方向:同一段轨迹,仰视是上升,俯视是下降(如行业变革期,有人看到危机,有人看到机遇) 突变藏于渐变:就像水温升到100℃突然沸腾,重大突破往往在持续积累后爆发 可能永无止境:宇宙规则如同橡皮筋的极限长度,但我们至今还没触碰到这个尽头 实际应用:看个人成长:职场瓶颈期(看似停滞)可能是能力螺旋上升的蓄力阶段- **观社会变迁**:新技术普及往往经历"炒作-遇冷-重生"的三旋进阶- **解历史规律**:文明兴衰不是简单轮回,而是携带文化基因的拓扑变形 (例如:智能手机发展史——从大哥大(1G)到触屏机(4G)再到折叠屏(5G),看似在"通讯工具"层面循环,实则每次迭代都突破原有功能边界,这就是典型的辩证螺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