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乱就想飞 心乱就想飞
关注数: 0 粉丝数: 55 发帖数: 2,030 关注贴吧数: 0
讨论:都第七季了,百人团还需要继续“放水”? 百人团如果不出错,就不足以显示观众水平高,是吧。 以上开玩笑话,毕竟才只赛了一场而已,百人团里面依然是高手如云的,以下进入正题: 1、自第1季开播以来,百人团答题曾一度受质疑,错题率曾一直维持在高水平,甚至一度被怀疑为”路人团“。为此还有百人团选手现身说法,说九宫格时间紧张了,设备老化不好用点错了、使劲戳戳不上啊,照顾心仪选手放水了,等等,so,考虑选手也不容易,我们观众就信了。 2、但自从去年第6季开始,台下百人团不再参与9宫格(12宫格)选汉字这种紧张题目(也许以前就没有,我记错了),取代的是选择题,就是A、B选项选一个,这种题目不存在紧张一说,猛戳戳错这种概率应该也很低,况且第7季不再按照百人团错题率来左右选手成绩,所以”放水“也不存在,,,除非暂时故意不想上场,哈哈。。。 3、让我们看看第7季百人团第1场回答的几道题目,主题干的诗句基本全部出自《唐诗三百首》这一普及读物,我觉这313首诗应该对千挑万选的百人团根本就不叫菜,,,,结果今年第一个题就跪了20多个人,,,,主持人好像还说百人团答得不错?,,,大哥,,你们这是认真的吗,哈哈。。。 总结: 台上跟电视机前应是完全两回事,但本季百人团依然让人产生“彼可取而代之”的跃跃欲试之错觉感,也说明,百人团选人原则背诵和理解诗词水平仍然仅仅是一个方面,可能也存在有些人可能是来电视一套露个脸打个酱油的吧,考虑家长因素,是否少年团这种情况比较多?哈哈 当然今年有了较大进步就是基本都是新面孔,这一点很好,让更多人参与么,也许更有看头!! 百人团的同好们,本季辛苦了!!加油!!期待以后几期的精彩!! (PS一个细节:这次录制不叫第7季了,叫2022年度诗词大会了)
目前搜集到的“枣花未落桐阴长”的央视官方解释和其他 具体细节不再累述,大抵是因陈莹小朋友在第四季的决赛某阶段答“桐叶长”被判错,可能也一定程度影响了那一季的总冠军走向,因没有官方解释为什么错,所以一直困惑大家。 其实央视的这个解释在2020年就有了,我之前也没有注意,答案就在央视诗词大会命题组组长李定广教授《分类唐诗三百首》这本书里面(2020年9月第1版),书页截图如下:李教授的理由具体就是从:1、桐叶形状类圆形判断不应“叶子长”;2、历来可信的版本皆作“桐阴”;所以你要是参加央视诗词大会,只能用“桐阴”版本; 因为李定广教授是节目学术总监+命题组组长,一锤定音,他的解释,完全可以代表央视节目组的解释,所以央视官方解释到此为止,以下做一些补充资料: 因为一直也有网友有疑问,比如: 网友A:这个“长”可不可作为“生长的长”,念“涨“,上声?桐树是不是先长叶子再开花啊? 网友B:不对,这个地方要压平声韵! 网友A:“桐“的生长季节我不懂,但这个是七言古诗,无大所谓格律,句尾也无所谓平仄。 到底这首七古是不是按照一个格式套路来创作的?我们也不知道,也许只有诗人李颀本人能解答,但是在喻守真版本的《唐诗三百首》里面似乎有了答案,因为大家都知道喻守真版本的一个好处是给三百首标注了平仄,虽然可能也有争议和错误,但是根据书里面说法,这首《送陈章甫》应该也有一定创作格式,并且他举出了同样七言古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王》作为标准参照,书页截图如下:后来,喻守真先生在书内的标注,也是把“长“标注为平声(空心圆圈,但这本书里是做”叶“的,请无视),书页截图如下:那么,问题似乎有了指向,就是大多的资料数据似乎支持“桐阴长“,而不是”桐叶长“或者”桐叶在生长“。 好了,“桐阴长“的问题应该到这里告一段落了,当然本文仅仅只是摆事实,不是阐述、也不想争论任何道理,也欢迎大家补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