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南方的豹💯 一忆天蝎
关注数: 42 粉丝数: 125 发帖数: 4,540 关注贴吧数: 114
谈一谈这本小说的角色。 我不记得是谁说的,反正一部文学作品如果以梦结尾,那绝对是一大败笔。因为这样会导致整个作品的意义都消失。 《洛洛历险记》《斩鬼之城》虽然基本上就是梦结尾,但是也做了巧妙的处理。比彭湃老贼的结尾正常得多。 《异兽迷城》这本书不如意的地方太多了,塑造得不让读者满意的角色太多了。比如一个无条件绝对服从的青龙,战力崩坏的霜神,舔狗色狼吴大海,痴情女初雪,还有刚满18就心智十分成熟的高阳……但是这就是事实,什么样的角色都会存在。 《铁甲威虫》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地方。同样的,每个角色有不一样的性格和缺点都是很正常的。读者不一定喜欢那些角色也是很正常的。正如《三国演义》的关羽虽然礼贤下士作战勇猛但是高傲。张飞我觉得他其实智商接近马谡但是太急躁,还喝酒放纵,导致大家都觉得他是莽夫。 《异兽迷城》里这样的人物就多了。而我的观点是,青龙这个人只是因为阵营问题才被骂的。麒麟手底下有两种人,一种就是像朱雀这样相信他能拯救人类才跟他混日子的,另一种就是青龙这样狗屁不懂但是知恩图报只知道追随主人的。前者会因为你选对道路而跟你一起努力,会因为意见不和而分道扬镳,后者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路都会誓死追随你,无怨无悔。 前者这样的人物就像荀彧,虽然有点投机的感觉,但是一般都有自己的理想,不会被读者唾弃。后者就像张飞一样,不懂什么叫兴复汉室,不懂什么叫国贼,只知道追随他的大哥打天下。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论“彭湃老贼手法” 好像因为有那个什么电影,后来将不同时空的各个有内在关联的镜头剪切拼接成一段视频的表现手法,称之为“蒙太奇手法”。 那么,我们姑且把将同一个时间不同空间的各个有一定关联的镜头穿插拼接的表现手法,称之为“彭湃老贼手法” 彭湃老贼在《异兽迷城》里用过“蒙太奇手法”,最典型的那段就是高守林月死之前那一段,过去的时空和现在交错进行,最后好像来了一句“我爱你”什么的。还有一段就是斗虎和马克生死决斗的那段,斗虎小时候和马克对决的镜头、死兽愤怒和弑王之魂的决战镜头交错穿插,让人感受到一种宿命感、时空拼接感。相似的手法在《刺客伍六七》《超兽武装》里也出现过。 而“彭湃老贼手法”,则是将发生在同一个时间的不同空间的片段拼接起来。比如《异兽迷城》中的猩红潮汐之战、谢幕之战,就是用了这种手法。将不同空间的片段交错穿插的拼接。我语文学的不好,下面就分析一下这样的优点和缺点吧。 优点:让观众可以知道这些事情是同时发生的,避免观众会对时间线有点难梳理。就比如说除了傲慢之外的六大死兽,其实是同时开打的,也几乎是同时结束的,但是如果他一个一个的写,读者就可能读着读着有点疑惑,比如如果作者先写色欲之战写死死兽色欲周倩,可能就会有点疑惑问为什么鲨鸦、张伟他们搞死了色欲又不去帮了了、红晓晓打死兽懒惰望舒。 缺点:这样写就有点让人感觉不爽。电影和小说是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特点和优缺点。强行照搬照用,适得其反。《洛洛历险记》的终极决战就是三场仗同时打,然后王巍导演的安排也是用了“彭湃老贼手法”,让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时间线上,三场战斗是同时进行的。但是小说不一样,你老穿插交错的写,读者不一定可以跟着你一起直观的感受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