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石石 刀石石
关注数: 33 粉丝数: 89 发帖数: 2,385 关注贴吧数: 4
不要在闲鱼上买笔,盗图严重。 拿69块的图卖他12.5的笔,我说这笔怎么看着成色不错呢,险中又险,付款一两分钟后不放心,在淘宝上发现端倪。反正还是建议大家找正经厂家,除非出的是你认识的新笔。 关于笔的问题,有的人喜欢追求老笔,这没必要,笔是有寿命的。还有就是口粮笔的一点心得,(出锋2.7及以下,特定范围)一般如果用料良心的话,六七十块的可以作为口粮笔,一百五就非常不错了。再贵除非你有矿,可以常用。在知乎看尚初笔庄的回答,古代经生的笔都在200-300或以上。所以我们如果想追求比较好的写字体验,是不建议买太便宜的笔的,低于四十几的绝不考虑,因为成本摆在那里,以狼毫笔言,染色牛毛马毛的成本可达狼毫的十分之一(狼毫自然也分等级,贵的比例更低),体验也天差地别。紫毫比狼毫还要贵,弹性最强,(纯狼豪是软糯的,弹性佳,但不硬,有些人会以为狼毫很硬,其实不然),娇贵易磨损,因此寿命往往稍短,但我甚至见过9块8的纯紫毫,你自己想想可不可能吧,不要听一些人说什么善书者不择纸笔,那是大师,现在这么说的多是大湿。好的文房对你的加持是十分大的,现在生产力与信息交互能力比起古时不同了,我一个月练字成本加起来不到二百来块,就能用到不错的文房,想想那些穷秀才,不种地,饥一顿饱一顿,用的什么文房可想而知。就算以后水平高了打算用好点,日常的话就算死命用,成本也很难超过1000块,除非你写作品,那上不封顶。千把块一张的纸也不是没有
古梅园5星红花墨入手后的一点小心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因为学识尚浅,难免有些低级错误,还望请各位前辈指出来。 嗯,第一感觉是板子比图片里好看,光亮熠目。叩之金声,嗅之淡香。第一印象可以说十分不错。 下面是研磨环节,便出现了些问题。初正磨,后斜磨,下墨慢,有墨渣,墨液淡黑少光,色泽温暖,但并没有一些墨友说的那么黑亮。磨过的墨锭磨口也没什么光泽。(第二日下墨速度有所提高,无墨渣,应该是墨皮的原因) 再次是用墨实践环节,笔一入纸便觉不凡,清顺如水,极致的流畅,能轻松做出许多动作,甚至润到我有些不适应,感觉有些过了。这是唯一的优点。 最后是总结环节,这块红花墨虽没那么惊艳,但根底犹在,还算满意的一次交易。我平日素来用的是墨运堂的陈香,虽是油烟,可能是矿物制成的原因,色泽是有点点冷的,浓墨略滞,于是灵机一动,先以清水研磨红花墨为引,再以陈香研磨(大概1:2),置之陶瓷小磨碟中醒一会,待其相对充分地融合。磨出来的墨液色泽偏暖,黑亮沉郁(没错,有点矛盾,但真实存在),浓墨不滞,丝滑自如,十分惊艳。写字时蘸一次墨,墨便似源源不绝一般,洗笔的时候却又一涮即逝。这个比例还是稍有一点点丝滑过头,写草书或许很好,写楷书最好再涩一点点。以后我会常常调试比例,找到各种书体、各种法帖合适的比例,突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确信这会给我带来很大的帮助。 混着用或许想到的人不少,但以清顺墨为引、重浊墨为引有什么不同,随着时间的迁移、融合程度的加深,会有什么变化,适用于什么场景;以不同的墨为引二次研磨比例的调整,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这或许只有覃研精思的书家才能得其真味。万事开头难,而今有了方向,实在可喜可喜,幸甚幸甚。一块块墨锭好比单质,而混合墨好比化合物,其千变万化,自是研究不穷,绝不是“松油合剂”之类的四字能概括尽的。 以上。我个人红花墨入手后的一点小体会。我身为一个书法小白,对这个吧是很感激的,所以有些我感觉可能对大家有用的东西,也绝不会藏私。不祈求对大家有何大帮助,但凡打开一二思路,墨法精进,便是我之幸了。(大晚上睡不着随便嘀咕点东西,也不知道说得对不对)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