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84660 36084660
关注数: 319 粉丝数: 121 发帖数: 1,552 关注贴吧数: 246
各国的耕地面积 我国耕地面积约1.2亿公顷(18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2.5% 中国是一个多山之国,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国土总面积百分 之六十五;难以利用的高寒荒漠、石山、冰川、沙漠、戈壁等占去总 面积三分之一,可开发为耕地的面积极为有限。 中国耕地面积约约1.2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2.5% ; 人均耕地1.6亩,仅为世界人均5.5亩的三分之一稍强;在全世界二十六个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中,中国耕地总面积与美国并列第二,人均耕地面积则为倒数第三。 在1,568个县级行政区中,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 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 印度是亚洲耕地面积排名第一的国家,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比中国大是因为首先是地势,我国四分之三是山地丘陵,而印度百分之60.70是平原高原,地形平坦。其次是气候,我国降水充沛的地区都在东部季风区,大约只占国土面积的40%,而印度拥有世界雨极,大部分的确雨量充足。还有些小原因,比如光照,土地的肥力(火山灰)等等。 美国国土总面积为96291万公顷,其中耕地达19745万公顷,占世界耕地总面积(150151万公顷)的13.15%,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美国人均耕地0.7公顷,是世界人均耕地(0.23公顷)的2.9倍) 加拿大拥有耕地面积4600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5%,其中现有农场247万个,平均面积676英亩(约合4056亩).农业人口35万人。 日本耕地面积是3380万公顷 俄罗斯的耕地面积约有1.25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达到0.84公顷。 澳大利亚     5188万公顷 泰国         5108万公顷
“蒜”你狠,“豆”你玩 低价收购上千吨甚至上万吨大蒜囤入冷库,囤积数月后价高时出手,在中谋取暴利,蒜商因今年蒜价暴涨至历史最高水平而获巨利。民间资本的炒作使大蒜价格一路飙升,据报道因爆炒大蒜就产生了六七位千万富翁。      继大蒜价格突飞猛涨超过猪肉之后,在成都市场上,黑豆价格近日离奇攀升,一度超过肉价。往年2、3元都卖不出去的黑豆,如今俨然成为菜市场上的新晋明星,最高价达到9元多一斤。      据中新网报道,中国的网民们给难以控制的五谷杂粮价格取了一个个特殊的名字,大蒜涨价叫“蒜你狠”,绿豆、红豆、黑豆涨价被戏称为“豆你玩”。      据此间媒体报道,在成都市几家菜市,猛涨的黑豆价格不仅让广大市民想不明白原因,就连多年从事杂粮批发的商户也匪夷所思。黄师傅在五块石干杂食品批发市场海椒城做了多年杂粮批发生意,主营各种豆类和芝麻等。他说:“黑豆价格乱得很。”黑豆分几种,最贵的“大绿心”批发价每斤14元左右,一般的“小绿心”约7元/斤,白心的就要便宜些。一斤好黑豆的批发价可以买两斤猪肉,这样的行情放在前几年,黄师傅想都不敢想。“即使是大旱导致减产,也不该涨这么多。”      在成都各大超市看到,最贵的黑豆价格已经达到19.9元/斤。同样的现象出现在绿豆、黑米、红豆等杂粮的价格上。在成都五块石干杂食品批发市场,一直默默无闻的黑米,价格从3月份的3元多一斤,攀升至现在的9元左右一斤。而红豆价格比去年同期翻了整整一倍,就连以杂粮为主原料的粽子、绿豆饮品的价格也随之上涨。      正在超市挑选黑豆的雷小姐表示:“我一直都在用大黑豆榨豆浆喝,以前价格根本没这么贵,我眼睁睁地看着价格涨到17元多。”不得已之下,雷小姐买了一斤普通的小黑豆后,黯然离开。      成都网友“水中月”评论说:“专家说黑豆养生好,就一窝蜂地去买,现在贵得都买不起了。”      调查发现,近期有许多养生专家通过电视节目、报纸专栏等频繁透露“黑豆泡醋后食用,可有补肾、明目、黑发、美白、减肥等养生功效”的信息后,一时间民众趋之若鹜。
专家感叹物业税一百年也开征不了 有核心部委反对(转载) 专家感叹物业税一百年也开征不了 有核心部委反对           2010年03月02日 第一财经日报           “物业税一百年也开征不了!”说这话的,是一位平日稳重低调且以田野调查见长的知名专家。           初听见这句有些情绪化的感叹觉得很是意外。与这位专家细聊之下,方知他是参加了一个内部的座谈会。座谈会上获知的信息令他发出上述感慨。           物业税在部分试点城市已经空转了五六年之久,今年人们纷纷猜测,看房价如此坚挺,物业税是否渐行渐近了?这位专家原来也对物业税开征寄予希望,可是这个内部会议令他失望。据说,这个会上,国家一个核心部委对征收物业税提出了反对意见。           反对的意思有两层:一是明的,说是担心中国的富人们因此转移资产到国外,相应的,会造成中国税源的流失;二是暗的,没人说出口,但这位专家说,其实大家都心照不宣:为了自己的利益。           该专家设问:中国的房子多在谁的手里?除了富人,恐怕就是官员。有许多官员,收入并不高,但是房子有N套。           “这样的官员,你让他交物业税,估计他的收入都不够交的。所以,他当然不愿意物业税出台。所以我说,物业税一百年也开征不了!没错的,你看着吧。”专家无奈地表示。           作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我对他的观点不能苟同。改变的确很难,尤其是权力与利益伴生的时候。但未来会如何,谁都无法预料。明日发生什么,我们尚不能完全预知。尤其在中国,nothing is impossible。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