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豪01 达豪01
关注数: 5 粉丝数: 323 发帖数: 29,662 关注贴吧数: 27
今日小记 下午又去爬山,这次去的是市郊一座无名山,由于没有开发成景点,所以行人比较稀少,山路也相当的不平整,这样的山路最适合锻炼脚力了。山风拂面,略略带有一丝丝阴森,从小就在山里长大的我哪有一点惧意,虽则有点气喘吁吁,但手脚还算麻利,没多会就窜上了山顶。远远眺望一下,农夫山泉公司厂房的红屋顶特别的引人注意。 下山的时候还碰到一个采松脂(安远话放松油)的大叔,他正把松脂袋倒进木桶里。看到他黝黑的脸庞,眼神却挺明亮,干劲十足的样子,真的很佩服。父亲和哥哥都曾经在山上采过松脂,所以对这位大叔油然生出一种亲切的感觉。和他打了个招呼,问他一共有多少树源。他说承包了这片山林,大约有1200棵树可以采脂,这些年松脂的价格还算满意,虽然当地人已经不太愿意做这辛苦的工作,但对他来讲还算相当不错的。过日子嘛,知足常乐就是了。也许这些道理,不惑之年的人自然比我们领略得更深。 对了,还有一个细节,他拿出一包椰树烟,给我递了一根,我说这山上不是严禁烟火的嘛,他嘿嘿笑了一下,说干这活没烟抽哪里能有劲头,抽完后把烟头掐灭就是了,在这山里,我自己就是护林员。 天色稍微阴暗,然后飞步下山。回家的时候肚子有点饿,也就嘴馋起来了,便顺路到市区河岸上买新鲜河鱼去,一条二斤多的鱼28元,找钱的那个阿姨给了我82块,我笑嘻嘻的退了10块钱给她,说不要这么多的。阿姨感激得不得了,连声说多谢多谢。呵呵,大家都开心,这种感觉真不错。 日子就是这样过的罢,虽然平平淡淡,多让自己开心,那也算有意义。
约定~ 作者:池头洗砚 (转自作者天涯博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天,夫君突然拉住我,低低地对我说,“如果我死了,你会不会想念我?”我心里格登一下子,条件反射似地抓住了他的胳膊说,“我不会想念你,因为我会同你一起死”。��十五年前的相识,他是青涩害羞的英俊青年,我是初绽芳香的平和女孩。一南一北的两个人,若不是因了一根心底里打了结的丝线相系,怕也就是陌路。不过,怎么可能是陌路呢?他清晰的眼睛像明亮的阳光,温温暖暖地洒了我一身,让我不知名姓的青春惆怅,显得多余而做作,灵魂深处沉睡着的爱意,就在那天,萌动了。��那以后,他是整装蓄势搭弓射箭的射手,我是他弦上待发的那羽箭,他是草原盘旋猎猎而歌的狂风,我是被他吹动了那棵白杨,他是江边蓑衣孤舟独钓江雪的渔者,我是岸上随风飘动的杨柳枝,他是跌入湖中荡起涟猗的一粒石子,我是慢慢包容他棱角的清清尺泽;我是一株爱幻想的蒲公英,他是带我飞翔的一把伞,我是跋涉千山万水的疲惫游人,他是前方指路一肩担当的向导,我是衣袂飘动尽情尽性的歌者舞者,他是一旁击节叹赏的高山流水,我是误入歧途惊慌失措的一尾金鱼,他是水中看不见的那滴鱼的眼泪。��这与他缠绵交错的春夏秋冬,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平平仄仄,难舍难离,九曲十八回。两个人,我非我,他非他,而早已是,一个人了。��一篇小说里说的,夫妻也有上、中、下品。下品,貌和神离,有夫妻之名,无夫妻之实;中品,有实无名,得了身,得不了心;上品,名神俱副,不仅一世夫妻,且生世夫妻。那现时现世的夫妻,大多数应该只是中品甚至下品了?也难怪要这样说,若能一生一世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尚需抵制诱惑,努力自律,才可做到不负家中夫或妻,要谈到做上品的夫妻,怕只是人生一梦了。难道要做那上品的夫妻,真的要待到生生世世的流转,千万轮回的煎烤之后?那来世的邂逅相遇,就是此生分离时分许下的前世约定?��既然如此,死何所惧?既然如此,死何其美?此生,我许下诺言,他日,天堂门口,夫君,你依然抱着一束菊花等我。不要喝那忘情水,需识得我容颜,和我系在腕间的红线,需读我掌心,你写下的嵌着我名字的谜语,需牢记心间,曾歌咏的那阙词,天地合,乃与君绝。��夫君,我们就在那里相遇,但愿,你守得住,此生的约定!
一年来目睹重庆之怪状 作者:喵喵喵猫 (转自天涯)   一、交通之怪  重庆是山城,道路崎岖交通不便本在情理之中,可是“怪”到这个地步却是不得不拿出来说一说的。  先说公交车吧:公交车“赖站”是造成交通堵塞最主要的原因,“赖站”从车未进站就已经开始了,本来站前是有车位的,可是车子不往前停,经常是停在站点之外,然后再慢慢向前移动,严重的时候干脆就停上个几分钟,等客。这样的结果当然是让后面来的公交车不得不停在更后面的位置造成堵塞;而乘客为了早点上车不得不跑向站点后侧,甚至就在站外等车,车一停就一拥而上。有人可能会说“是乘客在站外等车嘛所以车就先在外面停下让乘客上车了”,说这话的人是没有见过管理好的公交车站:车辆只要按规定尽量向站的前方停靠,那么乘客是不会笨到还在站外等车的!相反地,乘客可以根据当时站前车辆的位置来判断下一辆车可能会停在哪里,从而自行站到最容易上车的地方!说到底,公交车进站不到位完全就是管理上的不到位!  再说私营的车辆吧,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外,车况不好,车内卫生极差又是一大特点!城乡结合部嘛,就不多说了,唉。  再下来该说出租车了,照理说开出租车的司机应该对本城道路非常熟悉的吧,可是他们不,只要听到乘客的口音不是本地的,他们就会问“怎么走啊?你说的地方我不太知道哦”此类的话,如果乘客认识路说得出怎么走,司机也就没办法只好照着走,若是不幸真是刚到本城的新客,嘿嘿,那就等着他给你绕大圈子宰死你吧!可能有人要说这只是少数不良司机干的,其实不是,重庆出租车存在着很普遍的宰客现象在外来乘客中已经是“有口皆碑”的啦!乱收费也罢了,在服务上也比其它城市差,具体情况第五条再细述。  重庆出的车祸多、车祸死亡人数惊人、案情重大那是全国闻名的,为什么会这样,细细想去吧!    二、公共卫生之怪  重庆是个美丽的城市,那是因为它依山傍水且建造了足够多的高楼大厦,在这些硬件上,它足以和国内任何一个城市媲美,但是,在美丽的街市中我们会发现太多与之成反比的现象:大多数人在公共场所乱吐痰、乱扔垃圾,很多孩子的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就随手乱丢垃圾的——唉,你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啊,如此不注重自己的行为,如何教养下一代!再说江北北城天街,也算是一个新经济开发区的中心地段了,可路面肮脏和杂乱和其四周的高楼现代化设施完全形成对比(尤其是去两路车起点站那块),于是又有个词反复在我脑子里徘徊“城乡结合”。其实想北城天街这样的并不是个例,这才是让人真正觉得费解的地方。
放长线,掉大鱼~~~~ 作者:郑光绪————————世道真的变了,巴菲特的信徒们还在坚守长线,打短平快的新股民已经买房买车;梦想高学历挣钱的人还在苦读MBA,他的小兄弟们却练成了网络专家,大把地赚到了银子;情场高手还在漫长的磨合期里寻找共同语言,培养高尚情趣,却突然收到了对方的婚柬,心上人另攀了高枝.可怕的还在后面,渔具商店门前的横幅改了一个字,变成“放长线,掉大鱼!”鱼杆,鱼线统统收起,所有柜台都摆上了鱼刀,鱼叉和蛙蹼,他们与跳水协会已密谋多日:让垂钓者直接下水!现实就是这么无情和残酷。地球恨不得一天转两圈,世界被时间牵上了鼻子。我们传统的经验和智慧:慢条斯理、深谋远虑、从长计议……一齐失语;代之登场的是当机立断、时不我待,还有先下手为强。生活中最强大的声音是:速度和机会 。在生命的竞技场上,马拉松改成了百米,一切都要立见输赢。最精彩的赛事无疑是拳击,看谁出拳更快更狠,迟疑半秒,便“死”无葬身之地。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一位著名的女人说过:“出名要趁早。”要趁早的岂止是出名?事业、爱情、谋生……当所有的线路只留下一辆早班车,其它班次全部停驶的时候,你还犹豫什么,拼命也要挤上去!大鱼来了,当你从容地取出鱼线和鱼杆,甚至还来不及安上钓钩和鱼饵,就突然发现:有人紧握鱼叉跳上了鱼背!
安远吧这些天太浮躁~~ 前不久安远吧吧友刚刚以亲和力,凝聚力卓越出众而得到赣南吧的吧友的赞扬,我们吧不与人攀比这攀比那的吧风也成为江西众贴吧中的概模,没想到这些天却尽是被这些贴子覆盖,一时间处处粗俗,口水满天飞,好几个吧友说话都像吃了火药一样,又急又躁,令安远吧的文明形象几近于无,做为一个老吧友,对这样的现状真的是于心不忍~~大家之所以来上网,无非是求个放松心情,交流心得,结识朋友,本来说说笑笑讨论一下也就好了,何必在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上逞一时之快,争得个你死我活,落得个心情郁闷呢?眼下正是秋高气爽,收获时节,每个人都应该站高一点,望远一些,豁达一些,让安远吧的天空更蔚蓝,更辽阔。我希望来安远吧的每个吧友都能有将安远吧打造成为一个有朝气,有活力,有影响力的贴吧的意识,而不仅仅是让安远吧停留在一个茶楼的位置,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声音能在安远政界,民间引起重视,我们的深度能对这个社会起到监督的作用,这样我们来安远吧的努力才更有期盼,朝这个目标努力才应该是所有安远吧吧友的责任~~安远吧的主旨是:浓缩安远文化,汇聚安远群英,塑造安远精神,展望安远未来!!相信来到安远吧的吧友都是高素质之人,展望未来目光都不会那么短浅吧? 让我们再来为安远吧振臂高呼一下:树立文明安远吧,前进需要你我他~~
猎鹰与儿子 作者:邹旭川_______________ 老妇背着一个男孩的尸体,男孩是摔下悬崖死的,是老妇的儿子。 老妇背得有些吃力,可她不敢放下,这里到处都是猎鹰。这是冬天,猎鹰很难找到食物,饿了会用死尸充饥。老妇发现儿子时,有好几只猎鹰在儿子的头顶盘旋,待老妇背起儿子,它们才散开。 “该死的猎鹰!”老妇骂了一句。有只猎鹰已跟了多时。老妇抓起小石子,向它掷去,猎鹰飞得那么高,哪里掷得到。突然,猎鹰猛扑下来,老妇转身把儿子丢在地上。猎鹰没能抓到儿子,老妇的手臂却被抓出三条蜈蚣样的大口子,不停地往外渗血。猎鹰已停在大槐树上,眼里放着蓝光。 这是对峙,儿子与食物的对峙。 老妇的眼里满是慈爱,她一直看着儿子。猎鹰的眼神那般凶狠,眼里只有猎物。猎鹰扑扇着翅膀,老妇没看它,只是把儿子搂得更紧。她是一个老妇,没有猎枪的老妇,荒郊野岭的,显然不是猎鹰的对手。猎鹰扑过,卷起一阵尘沙,发出一声嘶吼,猎鹰落在另一根树枝上,接着扑扇着翅膀,飞走了。 悬崖上有它的家,三只小猎鹰张着嘴,咿咿呀呀的,浑若待哺的婴儿。猎鹰没有靠近小猎鹰,而是不停地在空中转圈。有只小猎鹰突然没了声音。猎鹰再次扑下来,扑到老妇跟前,呆滞地看着她。老妇脸上闪过一丝疑虑,接着死死搂住儿子。猎鹰守着老妇,不时抬眼看看崖壁上的小猎鹰。老妇终究没有松手,猎鹰没有发起攻击,而是飞到树荫下。 猎鹰用嘴衔住自己的大腿,猛地一撕,血溅红了落叶,一块鹰肉被它衔在了嘴里。猎鹰衔着肉,向崖壁飞去。显然,现在的它已没了刚才的迅捷,滴血的右腿不知染红了多少落叶。 小猎鹰决然是不知道的,吃得那样带劲,吃完了还想要。 猎鹰展开翅膀,想再次飞下来,或许是剧痛难忍,猎鹰试了好几次,终究是下来了。 老妇见此,丢下儿子,独自走了。 老妇走了,猎鹰没再咬自己的肉,踉跄着走到尸体旁。老妇回头,猎鹰只是看着尸体。老妇别过头,继续往前走,可她还是忍不住,每走一步,便回头看一眼。 过了三日,老妇再次回到这里,她丢下儿子尸首的地方。猎鹰还在。 有只矫健的猎鹰在空中盘旋,地上这只看到它便大声嘶叫,直到那只猎鹰离去,它才停止。 尸体旁有个小坑,泥土是新鲜的,看得见血点,有新鲜的,也有老陈的。 猎鹰扑进小坑,用爪子不停地刨里边的泥土。爪子的皮很厚,可还是磨破了,一直在渗血。 又有猎鹰来,是一只很强壮的,它没在空中盘旋,而是径直扑向了老妇儿子的尸体。坑里的猎鹰一跃而起,撞了那猎鹰一个趔趄。那猎鹰吓得扑腾着翅膀飞走了。猎鹰又回到坑里,开始挖坑。 老妇儿子的尸体已经有了臭味,她走过去,却发现尸体还是完好无损的。 那是一个星期后,老妇最后一次去那里,她准备好了,怎么也得取回儿子的尸体。老妇到时,坑已经很大,大得足以放下儿子的尸体。尸体就放在坑边上。老妇过去把儿子的尸体放在坑里。此时,猎鹰开始往坑里填土。泥土一点一点吞噬着尸体,遮了身子,然后是脸。老妇看着,目不转睛。突然,猎鹰跳到坑里,用爪子轻轻刨开盖着尸体脸部的泥。它刨得极为小心,没让锋利的爪子划伤老妇儿子的脸,哪怕是一丁点。 猎鹰突然飞走了。回来时,嘴上衔了根小树苗,是松树苗。猎鹰把松树苗放进坑里,看着老妇。待老妇把树苗插上,它才飞走。 这是当地的规矩,人入了土,便在坟茔上栽根小树苗,以求昌盛。
【天下文摘】高校大跃进的困局与危境 作者:张鸣 ______________�� 按说,现在的中国大学,至少从规模上,已经达到历史的顶峰,中国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已经从1998年的340万,达到2374余万,过几个月,相信还会有大幅度的增长。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陡然升为22%,平均每年增加20%,我们已经拥有世界最多的大学生,而且是在8年内创造的奇迹。同期的中国的GDP增长,平均不到10%,许多经济学家已经在叫过热,而飞速扩张的高等教育,已经不能用过热来形容,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高校大跃进。���� 凡是大跃进,必然蕴含着危机。1958年的在全民大跃进的同时,高教也跟着大跃进,那场跃进,就当时而言,危害也是相当大的,多招了一些工农兵学员,学生出面编了一些垃圾教材,正规大学有几个月不能正常上课,教学秩序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但是跟今天的大跃进相比,委实小巫见大巫,今天这场高校大跃进,虽然表面的繁荣还在维持,但已经蕴含了一场波及广泛,内容深刻的危机,到爆发之时,整个社会都会为此巨大的代价,造成无可估量的社会震动。���� 高校的大跃进起于上世纪90年代后半。跟上世纪的大跃进不一样,这是一场完全由行政力量拉动的跃进,教育部是跃进的发动机和火车头。211和985工程的提出和施行,标志着高校大跃进的启动。所谓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工程在“九五”计划期间实行,在实行期间,1998年又推行了所谓的985工程,由于是在1998年5月提出的,所以叫985工程,这个工程在211的基础上,选择一部分大学,给予重点支持,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两批,前后38所高校入选。211工程的资金183亿,而985工程的资金仅第一期就达140亿。211和985工程,实际上就是用资金的高投入,在短时间内催生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事实上就是大跃进。211和985启动后,地方上随即跟进,那些不能入选的高校,在地方财政的支持下,自筹资金,投入跃进高潮。与此同时,高校的合并也达到高峰,为了做大做强,各地高校开始盲目并校,有些地方,比如长春和杭州,几乎把全城高校全部合并,只剩下一所超级大学。长春当地民间流传一句话,当年吉大(吉林大学)在长春,今天长春在吉大。在合并浪潮中,一些地方的大专和中专学校,甚至非学历教育学校也乘机搭车合并,升级为本科。在跃进期间,为了弥补规模扩张造成的资金短缺,大学的学费开始猛涨,从每年几百元,涨到几千元,而随即到来的大规模扩招,使得学费收入相当可观,在此基础上,部分高校甚至开始大规模借贷,今天困扰人们的大学贷款债务问题,就是这期间形成的。����
【天下文摘】《南方体育》,与我的回忆录  作者: 九时用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从来,都没有忘记那天。  好像已经记不清我最初接触《南方体育》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如果从我迷上足球的那年开始算起,应该是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  每逢说到这种事情,总是难免地,又要将我那本早已被翻烂的初中回忆录从记忆的坟墓中重新挖掘出来——我承认学生时代之于我只有初中那三年值得回忆。那个时候,我总是在班上吹嘘自己怎样喜欢看足球,也经常在看到其他同学打篮球的时候对他们表现出一种高傲的不屑,我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这些都是实话,我从来都没怀疑过自己很鄙视篮球——觉得那只不过是思想水平底下的人喜欢的玩意。  我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去看世界杯的。现在回想起来,才明白,原来那时候那种自以为很脱俗的想法,只不过是一种自己强加给自己的心理暗示——我催眠我自己,崇拜足球,鄙视篮球——暗示得多了,连自己也以为是真实的了。  其实我是因为打篮球打得烂,为了掩饰自己的羞耻心,而不断灌水给自己的一种自我安慰。  但我的确因为这样,才去看世界杯的——那时我除了世界杯不知道任何足球赛事的开赛时间。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知道了《南方体育》。  其实原因还有很多,比如说初中毕业后那几年颓废堕落的岁月,使我不得不在行尸走肉的日子中寻找一两件可以解闷的消遣。但那些以前总喜欢被用来煽情的桥段,我已经没有继续招现下去的欲望了,我只是想说明,那份后来使我在生命的旅程中改变了走法的报纸,开始时我之所以会看它,都只不过是来自一些最卑微的愿望而已。  二零零二年,因为韩日世界杯,我看了《南方体育》,而这一年,可能也是《南方体育》的生命旅程中最鼎盛的一年。  我从来都没有忘记那天,我坐在电脑前面,一边用鼠标在天涯的那个版块上无意识地任意乱点,一边反复地听着陈奕迅的“猜情寻”,然后,我哭了,后来平复了一点,然后,再哭了。就这样循环了好几次,到最后,我还是哭了。  之后我做了很多。我写了文章,我签了反对书,我去了他们总部。就这样过了十几天——到2005年8月30号,《南方体育》停刊了。  我曾经觉得这是一个很凄美的故事——一个独立独行的雅皮士,怀着骄傲与自恋,轰烈地从悬崖跳下去了——以至我曾幻想有一天自己被上面看中,然后对着枪口大笑而闭目。  而两年之后,早已缺少煽情能力的我,逐渐发觉,《南方体育》之于我,真正重要的已经不是什么意义,什么教诲。而是,它证实,我曾经这样的年轻,这样的疯狂过——人的一生中,有多少时间值得我们疯狂?  《南方体育》之后,我开始看《南方都市报》、《南方人物周刊》,还有所谓它的继承者——《南都周刊》。对于南方日报社,我早已经深被它们思想所毒害了。早些天里,我和姐姐在网上说起关于云南雪山等殉难者的生存问题,我很气愤,然后我没说了,回想起我在很多地方,一和别人说起某些问题的时候,总是有人害怕我,说我很较真,我发现对于一些价值信仰,自己已经和太多人显得格格不入。我问我自己:我是否太天真了?我是否被骗了?  不过无论怎样——即使是被骗了,但我在它们身上,实在学到了太多,得多了太多了。而在这条路上,我那么希望自己可以不回头——如果一个人能对一些事情天真一辈子,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遗憾的是,这,并不容易。甚至,几乎,不可能。  本来,我早已没动力为这些所谓的感想,而写下这么多文字。以前“南体”的那帮“物以类聚”,也越来越少主动去关注他们了。但今晚在天涯,看到程益中的访谈预告,看到了龚晓跃的名字,居然有恍如隔世的感觉。我翻看“南体”当年改版的时候影的大合照,看着龚伯伯带领着一众军团的模样,看着刻着“南方体育”那个小牌匾,竟然再次看到了一种想哭的冲动。我才明白到,无论是《南方都市报》、《南方人物周刊》还有《南都周刊》等做得再出色,但当年那种嬉笑怒骂、旁敲侧击、含影射沙的文字和思想,在我们身边,已经再找不到继承者了,有一种可能性,已经永远地消失了。我们已经回不到张晓舟从举重金牌而申驳到农村孩子命运那种天马行空、不着边际、舞文弄墨的时代了。  究竟梦想,有坚持下去的价值吗?  再一次看到龚晓跃,我马上浮现出来的,就是这个问题。  但虽然这个是问题,而我自己却早已经有了答案,也是因为这样,我永远,都为自己曾经是《南方体育》的读者而自豪。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