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三丫头 苏三丫头
关注数: 182 粉丝数: 479 发帖数: 10,697 关注贴吧数: 25
一些关于沉香的质感的个人看法(丫头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阵子到处瞎逛,见了一些以前一直没见面的老朋友,遇到一些以前没看过的香,有些新发现,新体会,上来唠叨唠叨,特别是对一些玩了一阵子,到了看山不是山的小灰灰香油们,希望能有所帮助。 说正事之前先说点题外话。 那时候丫头刚开网店没多久,朋友们在各种建议怎么设置版面,于是拿了一些沉香店好的装修截图给我,我的第一感觉是会指着某些小图上面一些肉眼都分辨不清的图说,这个假的,而且基本能被指出来的,都没出过错。 那时候就有香油问你是怎么看的,丫头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就说是女人特有的直觉,后来和以为前辈聊天的时候他提到,是因为沉香的质感,但究其竟要和新香油们解释,质感到底怎么看,丫头也无能为力。 最近反而离香较远,又或许是理科生的本质在骨子里作祟,反倒忽然有了这么一套思维理论。 ----------------------------以上皆为废话,众看官可以无视------------------------- 大家都知道,沉香是一种木脂混合物,从物理学上讲,在沉香不断生长的过程中,木质的密度是基本不变的(除却缺水、枯死、入土粹化等情况),而油脂本身的密度也是变化不大的(沉香油脂本身的密度),导致木脂混合物整体(即结香体本身)密度变化,是由于沉香木导管、筛管、韧皮、纤维种油脂的发育及沁入。 这么说或许有些不易理解,我举个看似没有关联的比方:我们在1m³的泥土中倒入1m³的水,泥水混合物的体积一定小于2m³。木脂混合物也是同理,在整体体积不变的情况下,两者本身的密度不发生质变,而混合物本身密度可发生巨大变化。 理解了这一个逻辑之后,我们来看,泥水混合物使用时,往往工人并不是特别精确测算泥和水的比例,而是根据经验,从混合物的“质感”判断是否配比妥当,这个逻辑应用到沉香上也是一样的道理。由于木质和油脂两者本身的密度不变,我们对质感的判断就在于两者混合的“质感”,相较于泥水混合,但沉香油脂由于脂体本身的颜色在不同树种、菌种、环境、结香时间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亦会不同,所以我们还需要加多“品相”这一因素作为参考,三者结合得出是质感是否合适的结论。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上文中所讲到的脂,是指沉香油脂,并非我们用蒸馏法或者压榨法所得到的脂体。这样的脂体中含树脂等,这些对判断质感的影响不大,再次强调这一点是以防有个别香油哪天自行提取脂体混合物当沉香精油食用,那丫头实在会太感抱歉解释不清误导香油。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举压缩沉为例,压缩沉由于外力的作用,使得导管筛管等孔洞畸变,木纤维结构发生质变,导致木质部分密度改变(油脂的密度改变不计)所以这样的木质,即便是沉香白木,质感也发生了变化。再结合沉香外观颜色的深浅,判断是否为压缩沉香。而这,在很多前辈的“简言之”里,就是“这种结油怎么可能是沉水”,“看着就是不对,虽然照片也没拍清楚油线”。 第二点,泡油货。我的理解是,如果有这样一种科技,可以将同树种的沉香精油,以内自外缓慢生长蔓延,我相信这样的“泡油货”,至少在质感上,是无法与自然结香区分开的。 但是很无奈,我们尚未拥有这样的科技,也就是说,所有沉香的泡油也好,压油也好,都是以外自内或者同一方向,最主要的是“迅速”。而且目前的作假手段,使用的“油”也并非沉香油,所以使得对于泡油货的质感更容易分辨。 平时有熏香或者有自己切料子的香油一定有所体会,一块再是黝黑的急沉的香,拿刀子刮取净肉部分的香材,刮取下来的薄片或是粉末,都不会是黑色,反而是棕黄色系的(如没有这方面经验的香油可参考帖子最后图上切面的颜色以及被切下来打着卷卷部分的颜色对比)。 “我从来都没说过我是黑色的”,沉香油脂很无奈地说,“但是作假的人总是拿黑乎乎酱褐色的油去泡白木,泡出来的东西看起来是黑乎乎,但是那个油脂根本就不是我的油脂该有的颜色和质感嘛!” 如果还不能明白这个道理的话,丫头再举一个例子解释:为什么老花眼的妈妈总能一眼锅里黑乎乎那一坨到底是酱烧肉还是肉被烧焦了,除了闻味道,质感就不同嘛! 该说的也就是这些了,在这些背后有一点丫头一直没有说但必须在最后强调的一点就是,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接触得多,看得多,有了足够了“经验”,才会对“质感”有更为敏感和准确的判断。正如搅泥水的工人,正如烧了几十年酱烧肉的妈妈,在他们刚开始搅水泥,刚开始做酱烧肉的时候,我相信他们也一定需要算配比,需要时刻盯着火候闻是佛有焦味。 Last but not least,祝大家都能在沉香的道路上走出自己的愉悦和精彩! 谢谢大家,喵喵哒! 以下是一块香的满油部分切片图,截面部分看不清楚油线,大家试着从质感的角度感受一下这块香的美好吧:)
写给小白的话 各位好久不见的老朋友,汇报下工作:最近在习茶,疏于习香,有同好者欢迎找我闲话家常。。。 以下写给小白的话不好听,极难听,想听好话获得正能量的请点右上角的X。 -------------------------------------------------------------------------------- 早上迷迷糊糊回了个鉴定沉香真假的微信,平时脑子清醒时应该说“别的商家的东西我不鉴定”之类的话,结果没醒彻底,来了句“还行”,于是后面一大串罗里吧嗦的对话,不浪费流量就不截图了。 其实我想说,玩香,你可以不带智商,但是请带着情商。你可以说,你是小白,但是我也是从小白过来的,所以小白该怎样,可以怎样,会怎样,我比你清楚。 求鉴定大多有这样的心态,我相信东西好,没问题,但是我不确信,我要找人来认可我。如果不是端着空杯求教,估计求教完一圈,你杯子里依然还是之前那些水,那就不要浪费你和别人的时间了。 我接触沉香是10年明前,很多熟悉的香友都不知道这事,因为12年明前我还在学习如何看真假沉香。那两年时间我买了些线香,买了些原材煮水,就这么过来的。现在想来还是很怀念那两年时间,那时候沉香只是一种日用品,并不知道这个东西可以当工艺品,也不知道这东西可以嘚瑟,更不知道这东西那么贵作假那么猖狂。 进了沉香工艺品的圈子,即便你是想进来,或者只是想买个东西就走人,既然你进来了就请你放虚心点。有个小吧的帖子里有这么句话小吧有些话不好直说那我来说: 1、我跟你不熟,我对东西的任何疑问都可能会被传播到购买商家或者其他你去求鉴定的人那里; 2、东西不在我手上我也闻不到味道我说错话的几率很大; 3、我一步步自学出来,我看你一副只求鉴定不想学习的样子我凭啥要把我的辛苦所得教给你? 4、你买东西的商家又没招我做他的售后小客服。 综上所述,我凭什么要冒着那么多风险,吃力不讨好的,去给你鉴定。结论:我凭什么帮你鉴定? 如果你还不明白,请百度“我凭什么教你”,相信在其他领域有一定建树的你会有所共鸣。 所以请感恩每一个帮你看过东西的人,他们是推开他们所有顾虑来帮你鉴定东西,但是依然希望这事不要来找我,因为作为玩家的同时,我也是个商家,说好说坏你考虑下我的感受,这也就是上面那句“玩香请带情商”的体现之一。 另:上一次一个香友说听别人说我挺“霸气”,言下之意其实就是很串,很屌的意思,我还不服气,我说我多善良和蔼温柔贤淑一姑娘,哪能呢。一口气写完再回看一眼,好吧我掩面逃走。。。伦家羞羞啦。。。
小故事,小唠叨 估计看到这个题目还会进来的,大多都是老朋友了。最近忙着捣鼓某宝店新开,荒废了帖吧也荒废了Q群,大有一副“自绝于人世”的样子,在此跟大家问个安:) 事情是这样子的,一个台湾的朋友联系我问大约18mm的加里26g多的手串大约什么价格,我比对了下我自己有款西马的18mm28g多也才5k整,考虑到加里的市价可能会比西马的喊得高些,又是市价,所以保守地说,大几千吧,反正死活不会超过1w。 结果朋友答曰:有人从台湾带过来,开价3w,结果自己一个朋友2w多进了。有些台湾的东西比大陆贵很多,奇楠最便宜的原料有人开价1w2-2w4,简直就是疯了。 我一下子没回过神来,琢磨了一下,1w2-2w4,顶级的国产奇楠零售这个价格也已经是很嚣张的东西了,顿时觉得很无奈。 我想起另一位国内的朋友,有次问我打听有没有认识的台湾的沉香商家,因为要过台湾,想找认识的店过去看看。后来台湾那边的回复是:我人不在台湾,劝他看看就好,尽量少买,那边价格也会有乱来的现象。 话说到这儿,为了防止万一有一些图谋不轨者端着这些文字扬言“苏三丫头贬低台湾商家和台湾沉香”或是“苏三丫头借题台湾价高炒作自己的店铺”,先把话放这儿了,纯粹就事论事说出来笑笑,到目前为止我也是劝我那位朋友不要再和他那位被坑的朋友多说。说多了人非但不信,也会伤感情。本来文玩这些东西就是拿来玩拿来图开心的,为此伤了感情也就成了物玩人了。早年我不懂事,为了这些杂什子的事和一些吧友斗嘴,现在想来的确是幼稚至极,在此道歉。 至于沉香or其它,至于台湾or大陆,我相信哪儿都有好东西,哪儿都有好价格,遇不遇得到,拿不拿得到,全凭你个人,全凭你的缘分,连自己都强求不得,他人自当不做过多评说。最后只有一句话,希望以后若是你见我同你说,能听到心里去:买都买了,喜欢就好。
关于删帖封号的一些唠叨 时不时会收到被at的一些信息或是站内信,不外乎被删帖被封号,实在冤枉。 我也被删过帖,不过运气还好,被删之前有人删帖人联系过我告知情况和被删原因,同不同意暂且不说,起码我是被知会了,瞑不瞑目不好说,至少不算死得不明不白。 也有帖子上香友的回复,点进去发现找不到了。记得很清楚的是有两位关于地震灾区救援的回复,因为比较长,个人提示处只显示一部分,点进去也找不到踪迹,就像听领导安排工作,听到一半就没声了,那种感觉深有同感。 只是,只是只是,麻烦各位不要在at我了...除非是我删帖的,要不然我也不知道是谁删你的帖啊——我个人不喜欢删帖。一来我个人对广告没有排斥,二来骂人帖我喜欢留着到大家关系好了然后拿出来嘲笑对方一下:请我吃饭吧,你看你当年欺负我! 另外,很多管理人员都是我的前辈,即便不是,大家也都是成年人,现实当中我也得以兄姊相称,我能找人家单挑,因为他欺负你么——我不是保安叔叔!!!有木有啊有木有!!! 每次看到有些帖子,at一大堆人,然后呼吁大家过来看,我脑海就浮现一个场景:一个小朋友被莫名其妙打了一拳,然后就坐在地上哭,也不找老师,也不找打人的人评理,就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叫路人过来看戏,或是喊一些平时要好的小朋友在旁边骂咧打人的人,或是拿个高音喇叭隔空喊话——最后事情也没解决,反而因为在地上做一天错过了吃晚饭。 BE MATURE!!! 说完了...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