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wayZ
KawayZ
.
关注数: 10
粉丝数: 97
发帖数: 1,439
关注贴吧数: 14
【分享】25-04-19hi75跟hi75c重量对比 在网上一直没找到对比重量的都是比声音,录音的话其实没有自己感觉出来明显我两个都买了,自己对比了一下。便宜有便宜的原因,足足重了250g。把轴帽换了,装了一样的轴帽,明显感觉轻的声音没那么好听,比较空
为什么使用merged打包方式的ROM在我的游戏中看不到克隆版 以下是我下载不同版本的合金弹头为例我把merged导入ROMS文件夹后,页面我的游戏中只显示原版,不回显示克隆版,但是我在可运行里面可以找到克隆版有没有办法使用merged ROMS版本的情况下在已有游戏中也可以看到克隆版本,谢谢!
现在手柄相比机械键盘发展到是什么现状了?换哪个会有质的提升? 十年前就入过三个手柄,一直没有怎么使用,种种原因,今年才有时间打游戏捣鼓捣鼓外设。 机械键盘从以前的首发价400多的IKBC C104跟500多点腹肌灵fl980换成了现在的几百块的量产客制化键盘,手感,声音真的是质的飞跃,各种客制化配置如热插拔,3模,铝坨坨也是常见配置,以前的老牌厂都没法打了,感叹国产的制造能力。 现在手上两个手柄,Xbox one 肩键很硬,左摇杆按推也挺吃力,北通的更是摇摇晃晃。搜了下,国产品牌手柄发展也是天花乱坠了,还有热插拔,光轴什么了,应该也是质的提升。现在花200~300买哪款能让人感觉质的提升?
【求助】面板USB口连接到主板的线,掉落了1根,怎么插回去 掉落后只有1个USB有用了,怎么接回去呢,捅不进去
奶绿搭配什么键帽好看啊,男用,准备拿去办公室不要太嫩 新入了SCC100套件,把FL980的键帽往上放,感觉不搭
现在一个铝或者客制化外壳那么贵,PCB坏了能否单独更换? 就像买了个上千的铝机箱,里面CPU,内存啥坏了单独换就行,机箱经久耐用 键盘特别是客制化的,PCB坏了,不修的话,外壳除了摆设就没啥用了
机械键盘啥时候卷到钛合金🤓 以前只知道塑料,现在出来铝的 我有其他一个爱好就是弹弓,材质从木头-手工冷弯--塑料-聚碳-环氧树脂-锌合金-304-钛合金,现在200就能搞个200克的钛合金,各种CNC数控加工,感觉键盘还能在这方面卷一卷
入了个HI75套件,红薯蹲了几天,来了个60的券准备139入个白色的 没有键帽没有轴,现在要组个极致性价比,发现鱼上很多拆机轴卖的很便宜,像LEOBOG自己的灰木轴才30左右,各位骨灰级玩家有没有更多推荐的?
腹灵980蓝牙无线失效怎么修复? 3年前买的了,跟风买的三模热插拔,重开没有拔过。一直用的蓝牙,没出现过问题,两个月前搬家吃灰了两三个月,拿出来用,蓝牙跟无线都没用了,只能插线使用,拆开了没找不到独立的蓝牙模块,只能插线使用了吗?
皮筋太长会抽手,0.5 18长比0.55 17长抽手 打同样珠子,拉锯85 0.5 2012 18长,拉力轻,打12泥丸或者8.5珠,初速也不快,偶尔抽手 0.55 2515 17长,拉力重一点,打12泥丸或者8.5珠初速高很多,但都不抽手 17长,绑好上好弹弓剩15长,15*6.5=97.5 拉锯85/97.5=87%拉开程度 18长,绑好上好弹弓剩16长,16*6.5=104 拉锯85/104=82%拉开程度 之前还以为是动能过剩,我说初速那么低应该不存在动能过剩的说法啊,原来是1cm长度的影响,拉开85%以上不会抽手,是不是这个道理? 无图,上最近玩弓的地方
是不是放了两年的皮筋特别好用? 两年前买的阿虎他爹素色,裁好的,很便宜,放着一直没动,那时候拉伸比6.5。 最近翻出来绑了几副,感觉皮筋油量了一点,拉伸比只有5.5了,打了几副,非常暴力,寿命也长 没有图,发几个自己做的皮筋助手吧
胖子与瘦子,瘦的好看,胖的好用 🌝🌝
最近懒得绑撑头又入手了两把快压,你们喜欢哪种弓臂 弓门都是8020 大力水手薄短 千发快牙厚 握弓方式不一样,我比较喜欢半指推的大力水手,你们呢?
体验一下千元弓丹东大象 商家发错货,拆包裹时就感觉不对劲,怎么那么大一块?然后我买了两百多块的弓,竟然给我发了近两千的弓😁第一次摸两千的弓,试玩几发,嗨,还是我的小直板舒服,联系商家即刻按商家要求打包发走
弓商干架我消费,顺便做个主观对比 你说商人干架应该是打个价格战,结果做出来的产品尺寸不一样,表面不一样,差异化产品,干了个嘴架。分别是四把弓,其中两把是一样的,只是表面不一样。下面列出他们的尺寸及上市价格。 1、辉哥十字军:198, 外宽80,眼距68,卡珠5.2,锁喉75,撑头宽11.5,厚度11,高度108,重量135g。 2、阿木十字军:268,外宽81,眼距70,卡珠5.5,锁喉75,撑头12,厚度13,高度108,重量166g。 3、阿木十字军硬化:350,尺寸同上 4、弓铭十字军:388,外宽82,眼距71,卡珠5.5,锁喉78,撑头12,厚度13,高度105,重量158g。 1、外观: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1号轻巧圆润,弓商说的十字军标有什么处理技术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殊。个人比较喜欢3、4号的亮面弓身+3号的锤纹贴片。4号的扣眼内圈比较大,弓高减少,弓臂短一点,比较协调,但是标有点大,边缘都要到倒角那里去了。 2、握感:本人掌宽9cm,手掌长度20cm,握1觉得太小了单薄了点,后面两款比较合适,亮面的虽然好看但是比抛丸表面的要滑。每个人感受不一样,手小可以选一,手大可以选厚一点的。 3、卡球尺寸:1号卡球5珠能穿过,卡上皮筋上5珠也拉不出来,但是心理觉得不安全,上5.5又太大,5.2的适合,但跟别的弓不通用。其他两把5.5的。 结束语,大家可能听的1,2号比较多,因为网上讨论比较激烈。其他品牌也有做的不错的,比如说弓铭这款,烟城也在出十字军,还有其他的可能宣传有效我也没接触到。单卡比较火的海浪百步大王各种弓型也玩过,没有留,做的都挺好,只是觉得不适合我,所以买弓还是选择合适自己的,弓商干架看看就好。
遇见墨迹比要果断拉黑,不然浪费精力 48的东西,看他诚心要跟它多聊几句,30就卖给它,图片都是反曲,谁知道它眼也瞎
颜值不错的弹弓展示架 30来块,唯一缺点有点薄,板子有点弯曲
DIY超耐用靶心,那么问题来了,超耐用靶布在哪? 买一根聚氨酯空心棒,选择自己想要的靶心大小,一般几块钱半米,然后用锯子切成一段段,电钻打孔,几块钱买点铃铛🔔,安装如图,放入靶箱,打了十几付皮筋了,没有一点损伤,我的是2cm大小的,铃铛放进去没有余量,几下就打歪了,得大一点的靶心才可以放入铃铛。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弄耐用的靶布呢?我在想这种材料那么耐打,是不是可以买几条细一点打孔穿挂在靶布的位置,有没有弓友试过?
传说中的手感王 两个市面上比较常见的钛合金一体大弓门锁喉弓 一个千发手感王也是比较火的,另一个二子哥家的小怪兽。两个都到手了,总体握下来手手感的手感也不咋地 小怪兽感觉还好一点,但也不比其他弓好多少,所以根本就没有手感王的说法,只能说适合自己的
9.9一把买了3把,处理后感觉超值 库存刀,到手之后看上去比较埋汰,全部拆开,砂纸开整,翻新,涂上液体石蜡,超值的感觉就出来了😁。另外问一下这种垫片的刀能否把垫片改成轴承垫片
又喜欢上一款弓形,给大家安利一下 貌似两年前火过——球头单卡,简单列举优点 1、它的弓臂必定圆润,握感良好 2、两个球头十分可爱。 3、与边缘较薄的单卡不同,球头单卡即使摔一次也不会影响使用,就像暴徒一样不惧摔打。 4、球头单卡的两个球头可以顶住手指,使每次握弓的位置保持一致, 5、方便了喜欢管套胶质手感的弓友,两个球头能顶住管套,不易走位。
发现打鱼佬的这种弓形手感还挺好的 一般都是打鱼佬才用,之前看这种觉得弯的地方太多了,弓也高,颜值方面一直没入手,最近入了两种,真不错,顶卡也不会很深,卡孔也不会妨碍手握,皮筋离手指也远一点
人的审美在改变,折腾的心又不变 入坑5年了,刚入坑就不没怎么走弯路,一把木柄传奇后,就爱上冷弯直板类型的便携弓形,图1中左上角几把维持了好几年。 近期可能闲的,又浏览起关于弓的视频,图片,又整上了掐握饱满的弓形,顺便也把之前想玩的直板补了补,一下就整了那么多了。 现在又想从简……#弹弓#
找一款弓形,并聊聊重玩横卧历程 寻找一款弓形,90 弓门小怪兽之类型。刚入坑时,玩的是不锈钢铝柄夹片,横卧,颇为笨重,且难以命中。 其后入手冷弯飞虎,改为斜握,继而购入更多弓形,诸如各种单卡、暴徒,以及不同弓门的飞虎。因频繁更换弓形,每次先打数发以找寻虚点。 偶尔观强子直播打 90 弓门圆头,异常精准。今日偶然得一把 90 弓门小怪兽,又重拾横卧之法,其描点清晰至极,重量适宜,准度亦颇高。觉横卧方为最科学打法😁 然则问题随之而来,此弓锁喉之处那个角颇硌手,欲寻一款类似但锁喉处无尖角之弓,望弓友畅聊心得并推荐之。
5年弓龄,弓到手第一付皮筋就爆弓门了 第一年新手期爆过,后面没爆过,今天淘的弓到了,玩了几百发皮筋泄力的情况就爆了。 分一下原因 1、眼镜有影响?因为我玩弓到现在,爆弓门都带了眼镜 2、皮筋头朝向原因?一般皮筋头都是朝外的,这次因为弓到了,上错了急着试试没有换过来 3、自己整个橘皮能否覆盖掉印子,有经验的弓友多多指教😁
琥珀带放久了居然这样 随便一扯就断,肉眼可见的裂痕,以后还是醋酸胶布吧
鹏max 读不了1T硬盘,极低概率能读取,只能ES浏览器打开 只能ES浏览器打开硬盘播放视频,操作不方便,也不能连续。试了自带播放器、MX播放器、KODI都读取不到硬盘。ES浏览器显示硬盘是OTG模式。
这把是什么刀,看着砍榴莲特别好用 如图
为何潮湿环境中的卫浴304不生锈,弓却生锈
皮筋烂成这样还是第一次见 烂的均匀
不看弓了,又准备折腾皮筋助手,自己DIY怎么搞底版? 网上看到的,都大几百一个,想自己DIY一个,推拉那个多多买便宜,主要是金属底座和对应螺丝孔不知道怎么搞
打泥丸单卡比飞虎飘是什么原因? 配置,打法都一样,打12泥丸没什么差距,散布点差不多。打10泥丸的话,用单卡飘得不行,根本没法玩,因为10mm泥丸比较轻,用飞虎也是有点飘但没有那么离谱,这是什么原因?
给大家推荐一种吸汗带代替品 全棉人字带。我买的是3块钱5米还包邮,算下来1米6毛,而且还不用断开,超多颜色可选,很好缠,就是收尾不好处理,我用的502,黏是黏住了,但胶水的位置也硬了,我这用了3米多,手感还不错
之前某手有个玩葫芦的,老婆是外国妞,关注找不到了,有没知道的 段子拍得很好看,布景也很好,配音也不错,玩葫芦的,也玩蛤蟆那些,一看就是有钱人,老婆是外国的,儿子是混血儿,好像还是搞工程的
过年换新衣,一公一母🐶
才发现这游戏又包装一下重新运营了 巨人超能战甲,看了下画面,画质更好了,内核应该是一样的
4Kremux和二次编码版本肉眼无差别?Dynasties. 4Kremux和二次编码版本肉眼无差别? Dynasties.UK.S01.2160p.BluRay.REMUX.HEVC.DTS-HD.MA.5.1-FGT 总大小87G 码率50Mb/s左右 Dynasties.S01.2160p.UHD.DTS-HD.MA.5.1-SCOTLUHD 用大小40G 码率23Mb/s 对比了一晚,电脑上对比了,55寸4k电视观看对比了,截图对比了,肉眼几乎无差别 这种情况下突然想把硬盘FGT的4K REMUX版本洗版了 ps由于对比了一晚上,迫切想讨论这个问题没有截图出来,有人讨论的话,明天我多截图上来对比
今天什么情况,从来没试过线程全满的,速度也满!
富士XT20 1855套头新手初拍,谈谈感受,欢迎指点迷津 贺州玉石林和姑婆山,还有黄姚古镇拍的,下毛毛雨,山上大雾,感觉更好玩一些。 下面是我用XT20 1855套头拍的一些图片,欢迎感谢指点迷津。1、这次ISO用的是自动的,特暗的时候才手动去调,因为要跟着队伍走,调ISO老是要按下Q键然后波轮感觉麻烦(懒癌患者) 2、实时预览白平衡和曝光效果很耗电,我都是关了这个功能,但电池还是不太经用,两块电池拍300张左右。 3、机身没有防抖功能,在1/4秒快门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车不糊,如溪水那张。 4、几个胶片模式都试过,暗处都比较暗,不知如何调整 5、同事带了5D3套机,锐度细节遥遥领先XT20(毕竟多一倍多的价格),在岩洞里面手持拍的高感很高的情况下照片都不好看,也就没传上来了。但操作方面我还是更喜欢XT20
【求助】15-12-14樱桃的MX茶轴,是不是都是一样的轴 樱桃的MX茶轴,我看很多牌子都用樱桃的轴,MX茶轴有没有区别,是不是有 MX2.0 MX3.0 MX6.0 的版本之分?
机箱不够高,这散热器昨晚活动结束前低价拍下是否付款?求解毒 量了自己的机箱,只有CPU到挡板只有155mm高度,第一个是玄冰400,肯定放不下,如果要买就要囤货起来以后换机箱再上了(不知何时) 第二个是土狼绿箭酷炫版,加一管酷冷黄金导热硅脂,这个散热器看视频很容易安装,是直接上螺丝安装的,152mm,但是看评价不是很好,又纠结了。 万能的卡吧求解毒啊!
【04-16 Z9Mini】额无意打开京东客户端就抢了个15
【04-15 Z9Max】 京东手机端1599抢套餐版z9mini刚抢还有,赶紧的
美区这个有人吃到么
今天做任务的时候跳到这个网站,额外吃了点肉 在fma那里没有显示,但这里却有,还有进度查询,只是成功率太低,我全都下了,才三个给了分
一个无限做南瓜任务的方法,150南瓜得5钻石 把系统时间调到南瓜任务之前,比如10月22,然后进去游戏,退出后台。 再把时间调到南瓜任务开始的时间,10月26.27都可以,然后就可以做南瓜任务第一轮的第一个任务了,150南瓜,5钻石。 如果想做第二轮的就再把时间往后调三天,第一轮任务失败接着就是第二轮了。 其实不想利用BUG,但很多人被BUG了,比如我,第二第三轮的第二个任务都被跳过了,所以用这个方法也可以重新获取任务(也可能再次被跳过)
新玩家,12级爆了第一双橙色鞋子结果背包里没有!确定不是碎片 精英 旋风斩爆的,高兴死了,一个完整的鞋子和一个鞋子碎片,结果出来后发现背包里没有! 鞋子和碎片都没有,副本次数也减了。太伤心了 然后第二次去打爆了3个碎片又有
隐藏任务分享!大家一起找 暂时发现一个,蓝色方块 水井公园 终点上面 取得方法未知
更新后发现摩托涂装功能消失了,切换页面超慢! 厅子右上角多了个电视机
鹤峰的糖果如何获得啊?试到吐了 Rt
副本有体力X0.5,爆率X1.5后,特意等到下午3点才打精英,束缚啊! 蹲点啊!让我找到当年偷菜的赶脚
现在是不是单抽比较划算? 10连平均一次250符石,现在280符石单抽送一管体力,相当于30符石一管体力
我是郁闷的新人!!今天刷了4个劣人,以为有一个就可以了!! 郁闷的新人,今天刷了4个劣人,以为有一个就可以了,然后把另外3个吃了! 求安慰
使用命令行批量提取mkv中的音视频 MKVCleaver用不了,解mkv用MKVExtractGUI一个个点,累死了,终于试验出批量分解的简单方法,不知有没人发过,没什么技术含量,只是为了方便跟我一样苦苦寻找的人。 需要MKVToolNix,在MKVToolNix目录下,也就是mkvextract目录下建立一个bat: @ECHO OFF CD/D "%~dp0" mkvextract tracks "%~1" 0:"%~dpn1"_track1.h264 1:"%~dpn1"_track2.aac 一般视频就是在0轨道,音频在1轨道,如果字幕也要提取就在后面加上轨道数字:XXX.拓展名 不知道为什么这命令行如果输出不存在的轨道,前面的也不给你分解。希望高人写个可判断的命令行。
使用命令行批量提取mkv中的音视频 不知有没人发过,找了很久没找到,最后实验出来了。 需要MKVToolNix,在MKVToolNix目录下,也就是mkvextract目录下建立一个bat @ECHO OFF CD/D "%~dp0" mkvextract tracks "%~1" 0:"%~dpn1"_track1.h264 1:"%~dpn1"_track2.aac 一般视频就是在0轨道,音频在1轨道,如果字幕也要提取就在后面加上轨道数字:XXX.拓展名 不知道为什么这命令行如果输出不存在的轨道,前面的也不给你分解。希望高人写个可判断的命令行。
[讨论]mkv封装成MP4诸多问题,封装成TS却没问题,改什么封装好呢? 由于做视频需要用到mkv封装的avc+aac,4400码率60帧的素材,35个。premiere不支持mkv,支持MP4和TS,所以要改下封装。 用MKVExtractGUI提取出来视音频后用,试了多种MP4封装软件:mp4box命令行,ffmepg,MC(也是调用前面两个软件的)mp4muxer把他们封装起来后,大概15个是完美的,其余20个分别有以下这些情况:音画不同步,片头会停顿0.5秒-1秒,跳帧,顿卡。 但是用tsmuser封装成TS的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就是文件每150多M就大10M这样子。 我在网上查到的,“从结构上来说,TS是由头文件和主体所组成的,扩充过的TS流还包括时间戳。这样不管是什么格式的VBR音轨,都很容易通过时间戳来同步图像。”“MKV的流式传输:这和TS流的原因基本一致,通过时间戳来管理视频以及音频的同步问题,做到即下即看。”mp4出现不同步可能是因为跟mkv/ts音频的算法不同,这个封装的时候可以自己同步一下,但是出现片头会停顿0.5秒-1秒,跳帧,顿卡的现象说明MP4兼容性很差啊,但我不想用TS,一般清晰的视频自己搞成TS封装有点烂泥扶上墙的意思,而且文件也大得多。 大家讨论下要怎么解决改封装成MP4不会出现问题,到底改什么封装好呢?
[讨论]mkv封装成MP4诸多问题,封装成TS却没问题,改什么封装好呢? 由于做视频需要用到mkv封装的avc+aac,4400码率60帧的素材,35个。premiere不支持mkv,支持MP4和TS,所以要改下封装。 用MKVExtractGUI提取出来视音频后用,试了多种MP4封装软件:mp4box命令行,ffmepg,MC(也是调用前面两个软件的)mp4muxer把他们封装起来后,大概15个是完美的,其余20个分别有以下这些情况:音画不同步,片头会停顿0.5秒-1秒,跳帧,顿卡。 但是用tsmuser封装成TS的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就是文件每150多M就大10M这样子。 我在网上查到的,“从结构上来说,TS是由头文件和主体所组成的,扩充过的TS流还包括时间戳。这样不管是什么格式的VBR音轨,都很容易通过时间戳来同步图像。”“MKV的流式传输:这和TS流的原因基本一致,通过时间戳来管理视频以及音频的同步问题,做到即下即看。”mp4出现不同步可能是因为跟mkv/ts音频的算法不同,这个封装的时候可以自己同步一下,但是出现片头会停顿0.5秒-1秒,跳帧,顿卡的现象说明MP4兼容性很差啊,但我不想用TS,一般清晰的视频自己搞成TS封装有点烂泥扶上墙的意思,而且文件也大得多。 大家讨论下要怎么解决改封装成MP4不会出现问题,到底改什么封装好呢?
[讨论]mkv封装成MP4诸多问题,封装成TS却没问题,改什么封装好呢? 由于做视频需要用到mkv封装的avc+aac,4400码率60帧的素材,35个。premiere不支持mkv,支持MP4和TS,所以要改下封装。 用MKVExtractGUI提取出来视音频后用,试了多种MP4封装软件:mp4box命令行,ffmepg,MC(也是调用前面两个软件的)mp4muxer把他们封装起来后,大概15个是完美的,其余20个分别有以下这些情况:音画不同步,片头会停顿0.5秒-1秒,跳帧,顿卡。 但是用tsmuser封装成TS的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就是文件每150多M就大10M这样子。 我在网上查到的,“从结构上来说,TS是由头文件和主体所组成的,扩充过的TS流还包括时间戳。这样不管是什么格式的VBR音轨,都很容易通过时间戳来同步图像。”“MKV的流式传输:这和TS流的原因基本一致,通过时间戳来管理视频以及音频的同步问题,做到即下即看。”mp4出现不同步可能是因为跟mkv/ts音频的算法不同,这个封装的时候可以自己同步一下,但是出现片头会停顿0.5秒-1秒,跳帧,顿卡的现象说明MP4兼容性很差啊,但我不想用TS,一般清晰的视频自己搞成TS封装有点烂泥扶上墙的意思,而且文件也大得多。 大家讨论下要怎么解决改封装成MP4不会出现问题,到底改什么封装好呢?
如果倪永孝没有抓到几位老大的把柄,倪家是否立马没落 RT 如果倪永孝没有抓到几位老大的把柄,倪家是否立马没落
求助用ffmepg怎样不转码视频只转码音频呢? 比如1.flv可以直接复制视频流和音频流封装成1.MP4 ffmpeg -i 1.flv -vcodec copy -acodec copy 1.mp4 请问,怎样写命令才能不转码视频只转码音频呢?像我下面这样写不行,求高人指点! ffmpeg -i 1.flv -vcodec copy -acodec aac -ab 128 1.mp4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