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R43Q2V -
关注数: 67 粉丝数: 247 发帖数: 1,164 关注贴吧数: 46
【理智】地理是一门学问,不应该被你的个人情感践踏!!! 其实我关注地理吧的原因很简单,多学点东西,充实自己。但我发现有些人把这里当成他发泄个人情绪的地方。动不动就发表一些谬论,以为自己很伟大,殊不知自己的无知与无畏有多可笑,而对这个国家的未来又有多可怕! 比如刚刚,逛了一个帖子,比较中美两国的面积大小。居然是用地图然后用眼睛直观去比较的,还言之凿凿,说是同比例尺、同纬度下比较的,得出的结论是美国面积比中国大很多,驳倒了我们一贯的中国比美国大的认知,觉得自己就和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伟大,下面还有一大群人跟帖,大呼上当。楼主自然博得一片掌声! 但是真的学习过地理的人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而地图是一个平面,要把地球表面展开是无法铺平成为一个平面的,必然会出现褶皱。也就是有的地方被遮盖了,根本看不见。因此在制作地图的时候,制作者首先要选择一个中心,然后通过投影——也就是适当的缩放,硬生生的拉平来把地球的表皮画到一张纸上。这样的后果就是越远离我们所选择的那个中心的地方,被拉扯的也就越大,也就是说被放大了。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比例尺的失效。只有在中心点附近比例尺才是有效的,离中心越远的地方,比例尺就意义不大了。 中国人制作世界地图从明朝开始就是选择中国作为中心的,这就是我们中国最常见的世界地图的样子。以中国为中心的后果就是离中国远的国家或多或少会被放大,日本放大的就小,而俄罗斯被放大的就多。这是因为俄罗斯跨的纬度非常多,而且靠近地球的北极,北极是一个点,而现在要把它展示在一张平面上,这个点的附近就变成一个面了,这就是失真。这就是为什么格陵兰岛看起来非常大,有点接近澳大利亚的原因,实际上它的面积也就是澳大利亚的四份之一左右。 因此结论就是比例尺越小(就是一厘米代表的距离越大)的地图,在图上比较两个地方大小的方法越不可行,比如当比2例尺小到一厘米代表十万千米的时候,地球就变成一颗种子大小的时候,中国和美国都变成两个点了,还能比较大小吗? 不相信这个的话你可以买一个圆气球,在气球中部画一个黑点,在气球底部画一个黑点,然后把气球吹大,最后比较两个墨点的大小,你会发现气球越大,中部的墨点比底部的墨点就更大,但颜色也越淡。没吹的时候比例尺是相同的,变成球体之后比例尺就失效了。 中国大还是美国大的问题,本身就存在问题。一个国家文明与否,和面积往往不成比例。以色列很小,但是那里的基督教传遍了全世界;希腊很小,但希腊文明仍然被现代文明所继承。 大家爱学习地理知识是好事情,但盲目的把学问用来炫耀,或者是满足自己脆弱的爱国情感就是没意义的。我们都爱国,但爱国需要理智,而不是一腔热血的无知。 你的错误言论很可能就会误导另外的人,让人走入歧途。谨言慎行,大胆发问,小心求证,这才是一个真正做学问的人该有的素质!不要凭你的眼睛和你个人的好恶就发言!
简单说说地域歧视,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我已做好了被骂的准备 用到了歧视这个词,那就说明是一种病态了。既然是病,那就总是有些原因的。歧视说白了就是一种赤裸裸的差别对待。“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是基于血缘与生存压力而引发的行为,根本不考虑谁是谁非。好了,既然不考虑对与错,那这说明是和教养、人品、学识有关的。但我觉得又和学识这个东西关系不大,你不能说中国的传统文人、政客没学问,但他们也一样歧视异族。所以我们只能再找别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蛮、夷、戎、狄这些词汇最早都是用来形容边疆不服天朝管的少数民族的。到了清朝,外国人沾光也被这么称呼。可见你是不是被歧视,和文明程度也没关系。一方面承认人家船坚炮利,工业先进,一方面又蔑视人家为夷狄。这是什么心理呢?这就是赤裸裸的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理。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最害怕变革的,这就是为什么历朝历代搞变革的人都被骂的缘故。一种陌生的文明则更是洪水猛兽。所以下意识的抵触,抗拒也就随之而来,而这些下意识的产物则是由恐惧直接造成的。我能否适应这种变化?我恐怕不能吧?那怎么办?用口水恶心它一下吧?这些问题没人真正问过或者回答过。过程基本是在一瞬间完成的。用精 神攻击达到一种自我安慰的目的。对,我应该用自慰这个词。就是自慰,恶心别人还标榜自己。真是丑态!!! 我记得当年读过余秋雨《文化苦旅》里面的一篇文章叫《上海人》,就是讲全国人民歧视上海人的,余为之叫屈的。我当时还是懵懂少年,觉得真是正确之极。后来想想不对了,他只说了外地人歧视上海人小气精明,但怎么没说上海人歧视外地人都是乡下人呢?现在我懂了,这就是彻头彻尾的爱乌及为的行为!一个浙江人,从小在上海长大,就要为他生活的地方辩护,就要顾左右而言他。一个移民尚且如此,又何况祖祖辈辈生活在一片土地上的人呢?一个有中国亲戚的日本小孩就要在同学面前为中国辩护,这是由血缘和情感决定的,与对错无关。我们总是能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给我们喜欢的事物辩护,即便很多时候是强词夺理。 近代东北是移民社会,天南海北的人涌到这里来。(甚至包括犹太人、斯拉夫人、日本人)。操着不同的语言的百姓共同为了创造幸福生活而努力。东北人最大的发明就是普通话。你懂,我懂,大家懂。无论是山东人,江苏人,河南人,山西人……都放弃了自己最初的乡音,改说一种大家听得懂的话,这就是进步。大家不说自己是山东人,江苏人,河南人,山西人……放弃以往的身份,都称自己是东北人,这不是忘本,以遗忘换来更为博大的胸怀。这就是进步! 几千年的历史,除了东北这一百五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地方做到了消灭地域歧视,中国还有哪里做到了? 说到底,就是这种博大胸襟带来的文明力量让那些死抱祖宗的人害怕了,他们才只好用歧视的话语过过嘴瘾。 当然要承认,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歧视其他事物的缺点。东北人亦然。我们看到别人的缺陷,也要做到自省自查,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更进步。 澄清玉宇,正在我辈,其共勉之!!!
首页 1 2 下一页